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我國石油儲備能用多少天
擴展閱讀
如何算律師代理費用 2025-07-29 03:20:34

我國石油儲備能用多少天

發布時間: 2022-07-15 02:17:11

㈠ 國內石油儲量大概還能用多少年呀

我覺得是有點多慮,首先油價增長和油缺少沒有直接關系,其次替代能源只能是技術儲備和有益補充。估計各位都退休了,依舊是石油的唱主角。

㈡ 地球上的石油存量多不多人類還能夠使用多久呢

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探索到的石油儲量越來越多,甚至超過之前幾十年的石油消耗量,因此總會給人這樣的錯覺,為什麼總說石油緊缺,但隨著消耗石油儲量卻越來越多,這就是原因之一。

隨著發展能源結構也越來越多元化,尤其是對於清潔能源的使用越來越多,太陽能、風能、核能等,尤其是人類研究的可控核聚變,如果有一天真正地實現了,那麼就不需要依賴化石能源,因為使用核能的效率非常高。雖然現在一直都在宣揚著石油即將枯竭,但真實情況是發現的石油儲備越來越多,現在的石油再使用個幾十年都沒問題。當然誰也不知道幾十年後能源結構會變成什麼樣,是否還會發現更多的石油儲備。

㈢ 石油還能用多少年

石油還能用5億年。

有科學家提出,其實地球目前的石油儲備量還十分巨大,足夠人們使用5億年之久。之所以得出這樣的判斷,只因為目前在石油勘測方面的種種跡象表明,石油並非形成於無機物,而是由無機物形成的。

最早提出石油無機化成因理論的是著名的化學家門捷列夫。1876年,門捷列夫通過考察發現,地殼中含有大量的碳化鐵物質,而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碳化鐵物質通過與水的反應會生成烴類物質,也就是石油的主要組成成分。

簡介

上世紀門捷列夫提出的無機化成石油理論更加靠譜。在這種情況下,拋棄之前的探究方法,從石油無機化理論出發重新勘探。

結果在一片不少地質學家認為沒有石油的不毛之地中成功勘測出了大量石油,而且成功率更是高達60%。而那時按照有機成石油理論進行石油勘探的美國成功率僅在10%左右。也正是因此,開始堅信石油無機化形成理論,並對此深信不疑。

㈣ 面對石油危機,美國儲備石油8600萬噸,全國可用140天,我國呢

除了礦石資源以外,鹽井的開采也是極為的常見,畢竟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的調味品,除了晾曬海水制鹽以外,人們還會開采鹽井,鹽井的開采最晚被記錄在《華陽國志.蜀志》當中,當時人們通過使用天然氣蒸餾鹵水制鹽,從技術上來說也是比較完善,甚至在書中還提及無計劃隨意開采只會破壞地下的鹵水資源,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多強。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石油存儲量為8500萬噸,要略高於美國,但也僅僅能維持國內90天生活的運轉,這也是我國地廣物博的特性所導致的。但我國的石油存儲量仍在攀升之中,隨著工業、科技領域的不斷進步,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需要石油資源的運轉,國家對於石油資源的重視程度也在與日俱增,相對應的石油存儲力度也在不斷增強。

結語

其實即使是在這個和平安穩的年代,我們也要有相對應的危機意識,只有形成了這種潛在的危機意識,在面對突發情況時我們才能做到不慌不忙。而且我們在進行自然資源開採的同時也要更加註重對於環境的保護,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一味地索取也會讓我們在最終走向滅亡。

㈤ 中國石油可以用多少年

最終可采量不到160億噸,目前我國每年消耗的原油量為2.6億噸左右。

㈥ 石油還能用多少年

地下總共大約有2萬億桶石油可供開采利用,可供人類消費近80年。

地層中的石油和天然氣的蘊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確地估算出來,但據石油專家們粗略估計:人類自20世紀70年代初期至2000年間向地球索取了大約5000億~8000億桶石油(一噸約等於7桶),占當時探明儲蓄量的85%。

(6)我國石油儲備能用多少天擴展閱讀:

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達5億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羅紀生成。

在地球不斷演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時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

㈦ 目前地球已知的石油儲量還可以用多少年

目前地球已知的石油儲量大約可以用70年。

㈧ 如果中國石油儲量1000萬億噸,能供中國使用多久

以目前的開發技術水平,油藏採收率最終可達到40%,意味著可采出40%的石油,即400萬億噸。
考慮未來增長,我國每年的石油消費量平均按4億噸計算,則可以使用400萬年。
400萬年,人類還在不?
地球的石油儲量都沒有1000萬億噸,有1萬億噸就不錯了。

㈨ 我國的石油資源還可以用多長時間

我國石油資源量約為10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約47萬億立方米。通過對不同類型盆地油氣勘查,新增儲量規律和各種方法的 分析,測算出我國石油可采資源量為150億~160億噸,天然氣可采資源為10萬~14萬立方米 。按照國際上(油氣富集程度)通常的分類標准,我國在世界103個產油國中,屬於油氣資源「比 較豐富」的國家;

不會枯竭!
國土資源部研究人員10日說,中國石油資源儲量仍處於增長期,盡管已進入低速增長階段。

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全球資源戰略研究開放實驗室副主任張新安在此間召開的「2005中國石油論壇」上說,得益於高強度的石油勘查活動,中國石油儲量繼續保持良好增長勢頭。

截至2004年底,中國累計探明包括原油和凝析油在內的石油地質儲量為248.44億噸,比2003年底增長5.4%;累計探明石油可采儲量67.91億噸,增長3.4%;累計采出量43億噸;剩餘可采儲量24.91億噸,增長2.4%。

張新安指出,中國石油儲量替代率尚維持在合理水平。儲量替代率是反映儲量接替能力的指標,是指國內年新增探明可采儲量與當年開采消耗儲量的比值。替代率為1,表明勘探所導致的儲量增加與開采所導致的儲量消耗持平。儲量替代率大於1,表明儲量的增加大於消耗,小於1則表示勘探新增的儲量不能完全彌補儲量的消耗。
張新安介紹說,1993年以來,中國石油儲量替代率基本維持在1.0左右。2004年,更是達到了1.27的高水平。

此外,自1993年成為石油進口國以來,中國的石油儲采比一直維持在14至16的范圍內。儲采比是指國內石油剩餘可采儲量與當年采儲量之比,即目前石油剩餘可采儲量可供消費的時間。張新安說,盡管這一比值僅及2004年世界石油平均儲采比43的三分之一,但由於世界平均儲采比受中東儲采比拉高影響,這仍是一個較為合理的、可以保持石油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水平。

張新安認為,目前中國石油資源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開采和消費的高強度。2004年,中國佔世界石油儲量的1.5%,產量佔世界總量的4.5%,但消費量卻佔世界總量的8.2%。

盡管如此,近年來中國原油產量保持較快增速。由2000年的1.63億噸增至2004年的1.75億噸,年均增長1.1%。預計今年將達到1.8億噸,而按照以前的預測,到2010年才可能達到這個數字。

張新安說,中國石油資源潛力巨大,尚有約三分之二的潛力待探明。在這三分之二的待探明潛力中,三分之一可以在當前技術和成本條件下探明;三分之一可以利用現有技術探明,但發現成本將大幅增加;其餘三分之一將依賴未來技術的創新。

他建議,中國應採取有效措施,加大石油勘探開發力度,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體制,完善油氣基礎地質投入機制,實行風險投資機制,推進勘探開發競爭機制。

張新安表示,中國還應採取包括經濟和行政手段在內的各種有效措施,加強對非常規油氣資源的評價勘查。據介紹,中國油頁岩預測資源總量4832億噸,但尚未展開系統調查評價,探明程度僅為6%。油砂目前尚無查明資源儲量,預計資源量達80億噸以上。

㈩ 我國石油還能用多少年

十二五期間我國石油消費增速將下降,但考慮到國內石油產量已進入穩定期,2015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超過60%。

資源分兩類,一類是潛在資源,一類是探明儲量的資源。

現在探明儲量和每年產量相比,用一個學術術語叫做儲采比,探明石油儲量和年產量相比。

這個儲采比現在是比較低的,現在也就百分之十幾。如果按照靜態理解,我知道地下有這么多,按照現在採集大概能夠采十幾年。 潛在資源可能有,但是還沒有探明,這個我認為還是比較多的。因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每年還在投入大量資金在找潛在資源,我們潛在資源在什麼地方?在西部,在海上。

這樣的話,實際上每年生產出一億多,可能新發現的又增加了一億多。所以今年可能算16,明年算可能還是16,但是如果發現一個大油田以後就變成了17、18,所以這個不能簡單看靜態,它是一個動態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