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美國怎麼掌握的石油資源
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部怎麼辭退 2025-07-30 00:55:56

美國怎麼掌握的石油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6-30 06:08:14

① 美國的石油哪裡來的

來源很多。首先,美國自己就有極其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其次,美國還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石油儲備和石油金融工具保障石油供應的穩定。最後,世界上出口石油的國家多了去了,現在完全是供過於求,美國根本不愁找不到物美價廉的石油。

② 美國在中東地區是怎麼奪取資源的啊能詳細點嘛謝謝

個人認為!奪取資源是一方面!(美國現在對於石油進口的依賴是非常低的。事實上,美國本土的資源足以讓中東汗顏,如果不是出於美國人變態地保護本國資源,美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國。即使美國現在依然大量進口石油,但是其中只有一部分來自中東,還有大量來自其他很多渠道的能源。即便是佔領伊拉克,美國也不是佔領石油,依然是伊拉克政府自己管理石油招標。所以美國在中東如果有能源目的,那也是通過對中東各國的各種影響,尤其是金融資產的影響,來控制中東的石油出口價格,從而嚴格控制石油價格的定價權,等於是扼住了很多國家的咽喉。 能源價格之外,更重要的目的就是改造中東。中東地區除了石油外一無所有,地理環境不適合人居住,住的又是一群好吃懶做,貪圖享樂,還受愚昧宗教控制的廢物。石油資源一旦耗盡,中東肯定就是世界火葯桶。真正有謀略的大國當然要對此早作準備。 最後么,也就是最明顯的一個目的當然是要幫一下以色列了。)最大的是國內經濟飽和,各大財團的需求以及研究經費!通過戰爭來促使

③ 美國的石油從哪來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對美國實施石油禁運;從那時起,人們就能認為美國的石油只能從波斯灣國家進口。實際上,從那時起,全球石油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美國進口石油的大部分是從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國家購買。 此外,美國從非洲購買的石油的數量與從波斯灣國家進口的數量大致相當;這一事實會讓很多美國人大吃一驚。在2010年,美國從非洲進口的石油要比從波斯灣國家進口的多一些,而美國去年石油進口(2011年)的情況就與前年相反。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差不多40%的石油需求都能從美國國內石油生產企業得到滿足;其餘的美國所需的石油,則主要從加拿大、沙烏地阿拉伯、墨西哥、委內瑞拉和奈及利亞購買。 其他3.1% 又到美國大選年,拿「油」說事也已成為競選者們的家常便飯。油田解禁與清潔能源推行本就是水火不容,如今趕上大選年,穿上政治的外衣,二者更是針鋒相對。對手們虎視眈眈,奧巴馬總統卻意不在「油」,清潔能源真能如奧巴馬總統所說,30年後大行其道?石油里,總有政治,也許這得由選舉結果來決定。 非洲10.3%(奈及利亞:5.2%) 拉丁美洲19.6%(墨西哥:7.5%.委內瑞拉:5.9%) 波斯灣:12.9%(沙特:8.1%) 加拿大15.1% 直譯 美國自產38.8%

④ 伊拉克戰爭後, 美國怎麼樣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資源

由於美國小布希入侵伊拉克沒有什麼像樣的理由,傳說中的大殺傷武器也沒有找到,因此,出兵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為了減少這種尷尬局面,美國干預伊拉克石油產業盡量採用比較隱蔽的方式。

目前美國國務院有一個伊拉克工作組,下面領導了一個顧問團,派出大量顧問,進駐了伊拉克石油部、能源部以及立法、司法、執法各部門,以圖從政策和法規上制定對美國及西方列強有利的辦法。

目前主要的干預是限制伊拉克石油的出口,凡是出口到西方列強的,都批准,而出口到西方列強以外國家,比如中國,都加以種種限制。

聯合國有個針對伊拉克的「石油換食品」計劃,這個也由美英兩國來具體執行,執行過程中也是專門挑對美國有利的執行,對美國沒有什麼好處的,就限制執行。

⑤ 美國怎樣控制伊拉克的石油

扶植親美政權,直接控制石油的開采。針對的目標可不是歐盟一個哦,還有中國,事實上中國石油已經有70%是靠進口了。未來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比的就是對資源的掌控。

⑥ 美國通過戰爭怎麼得到石油,以什麼理由得到

先找借口挑起戰爭,通過戰爭,消滅石油國家的不聽美國話的政權,然後扶植一個親美國的政府控制這個國家,然後就是走「合法」的商業流程,由美國公司來和該國簽署共同開發石油資源的商業協議,當然了,肯定是不平等的掠奪式的條約了,這樣,該國的石油資源就源源不斷的廉價的輸入美國了

⑦ 美國是怎樣控制世界的石油的啊

第一是政治上,美國大力扶持以色列和伊斯蘭和阿拉伯國家對著干,猶太人也不愧世界上最聰明的國度,幾次戰爭都是以阿拉伯聯軍失敗收場,中東國家必須尋求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庇護同時期望他來遏制以色列,你求人家肯定要付出代價的,比如駐軍啊開放石油貿易啊之類的。
第二是經濟因素,大量的西方公司進入中東和當地人合資開發,別看油田是人家的,可是開採的都是美孚殼牌之類的西方公司,所以實際上決定權並不全在中東國家手裡。在伊拉克,西方國家通過向新政府提供軍事或者經濟援助換取石油開采權,當然要付一部分費用給政府,但是我們都知道貪污腐敗侵吞國家財產之類的問題這些錢很少能用到實處,此外在國際貿易中石油是用美元結算的,誰控制美元呢?當然是美國政府,所以美國在這的話語權進一步提高。另外就是技術優勢,這些中東國家都是出口原油,而眾所周知原油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必須經過提煉,而這些提煉廠往往不在產油國當地(這么做的目的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最典型的是伊朗,這個國家出產原油但同時大量進口汽油等經過精煉的產品,此外俄羅斯、南美、東南亞、中亞、非洲都有不小的石油儲量,如果一味對著干這些國家或地區在幾年內由於市場刺激就能全力開發從而代替現有的主要產油國地位,歐美經過石油危機在原油來源的多樣性上狠下了功夫,現在靠這個已經不能從根本上威脅他們了。真正支撐美元的是中國和日本,兩個國家經濟嚴重依靠外貿所以必須保證美元的堅挺以使自己的產品有價格優勢,同時這兩個國家是美元外匯儲備和美國國債持有最多的兩個國家,擁有這樣干預市場的能力。

⑧ 誰控制著石油資源

全球有3個主要產油國,它們的石油產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與地區的石油產量,這些主要產油國是:俄羅斯(940萬桶/日),沙烏地阿拉伯(920萬桶/日),美國(520萬桶/日)。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石油可采時間為:中東各產油國占明顯優勢,可達100年左右;俄羅斯為52年左右,美國僅為10年(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將在10年內耗盡自己的石油資源);近幾十年來,美國一直保持在10年左右,意味著在美國不斷地有更多的石油被發現。

全球石油消費格局資料來源:《經濟學家》,2008。

全球3個巨大的石油消費區域是美國消費量最大而亞太地區進口量最大。:北美洲、歐洲和亞太地區。上述消費區都是石油純進口區域。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從純量到毛重來講都名列第一。然而,由於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國最大的兩個石油供應國,且美國也有大量石油產出,所以最大的石油進口區域應該屬亞太地區而非北美洲。若比試石油出口量,毋庸諱言,最大的贏家當屬中東地區。

⑨ 請問美國攻下伊拉克後通過什麼具體途徑來獲取其石油利益呢

新法案通過已無懸念

這一法案將給予西方石油巨頭(如英國石油公司、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公司)30年的合同開采伊拉克原油。這將是伊拉克自1972年實行石油工業國有化以來,西方企業首次大規模進入該國。

根據法案,美、英兩國的石油公司將與伊拉克政府簽署產量分成協議。分成方式並不合乎國際慣例。在初始階段,西方石油公司可分得伊拉克石油收入的60%至70%,直到收回成本,此後還可分得多達20%的伊拉克石油收入。而根據舊《石油天然氣法》,這兩階段分成比例應為40%和10%。

據悉,議會審議後,新《石油天然氣法》將在今年3月正式實施。

沈驥如認為,「該法案獲准通過的可能性極大,伊拉克新政府不會違背美國的意願。」

伊拉克石油部長沙赫里斯塔尼在去年10月的表態已經暗示了新法案實施的可能性。他說,「僅靠伊拉克自身發展是不夠的,還不能達到伊拉克每天產油600萬桶的目標,需要外國石油公司的幫助。」

伊拉克石油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55億噸,居世界第三。沙特則以361億噸的石油儲量位居第一。此前,美國政府在沙特的影響力已經非常穩固。

有利於美國平抑油價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師牛犁認為,該法案還導致油價的變動,以及世界地緣政治的變化。而中國經濟將從以上兩個變化中獲益。

短期合約方面,在通過新《石油天然氣法》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資源後,美國就擁有了中東一半以上的資源。即便處於對本國經濟的考慮,美國政府也願意利用手中的「權力」平抑油價。

而在目前的高油價行情下,西方石油公司也有足夠的動機加大對伊拉克油田的開發力度,從而得到更多收入。國際市場供給增加,油價會逐漸回落。

世界著名的環球透視公司最新公布的報告也認為,2007年世界原油價格將呈下降趨勢。

長期合約方面,雖然美國掌握了中東的石油資源,但是並不一定運回本國,而是更可能出口給歐洲用戶,用以抑制俄羅斯對歐盟影響力。近年來,俄羅斯以「穩定西歐、爭奪裏海、開拓東方、挑戰歐佩克」的總思路全面拓展能源外交,在世界的影響和地位迅速攀升

⑩ 美國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是歸私人所有嗎石油公司如何取得某個地區的石油開采權

美國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如果是在私人土地之下的,是歸私人所有的。美國的國土以私人所有土地佔多數,這里的所有權是包括了地下開采資源的權利以及地上建築房屋的權利的。所以,在那些私人土地之下的資源確實歸私人所有,只要石油公司開個好價錢就能夠獲得。

美國原本是英國的殖民地,早在17世紀時英國殖民政府在向移民出售土地時,是連土地底下的所有一切比如礦產等都一起賣出的,此一法律一直延續至今,美國最流行的房地產所有權稱為「封地產權」(fee simple estate, 簡稱fee simple)。

在這個英文專屬名詞中,「fee」(費用)是由「fief」(封地)轉化而來的,以前英國王室向大臣封地,受封者握有所封土地的絕對權利。因此,凡買賣房地產時,只要標明「封地產權」的,則業主就對土地地表及地下的一切擁有所有權。

目前美國絕大部分房屋在出售時,是與所在土地的所有權一起出售的,也都採用「封地產權」的形式,如果是獨棟屋或聯排屋,會標明擁有土地的面積;如果是高層公寓式房屋,則所有屋主共同擁有所在樓宇的土地。

需要指出的是,土地的地表及地下雖然均屬業主所有,並不一定表明擁有地表的業主或者擁有地下資源的業主是同一個業主,此話怎講?因為擁有地表及地下所有權的業主,可以選擇將地表物業及地下資源分別出售給不同的人,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買了地表物業或地下資源的人,就只能擁有自己購買那部分的產權。

美國許多地方由於在私人土地上發現油氣礦產資源而一夜暴富的人不少,大多數業主都會選擇將地底資源的所有權出售或採取收取特許經營費的方式。

最近十多年由於頁岩油的開采,在頁岩油較多的地區比如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等地,許多居民都允許能源公司在自家後院安裝油井,按事先約定好的數目每月收取特許費,對於這些居民來說,只要油井立在自家後院,就可以坐收不菲的收入。

據全國所有權者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oyalty Owners)估計,全美約有1200多萬土地所有者因在其土地上開採石油、天然氣和其他礦產資源而獲得特許權使用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