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借款費用借款費用應同時滿足哪些條件時才能開始資本化
借款費用是指企業因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和輔助費用,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它反映的是企業借入資金所付出的勞動和代價。
借款費用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開始資本化:
1、資產支出已經發生
2、借款費用已經發生
3、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
企業只有在上述三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情況下,有關借款費用才可開始資本化,只要其中有一個條件沒有滿足,借款費用就不能開始資本化。
『貳』 借款費用資本化的各項條件
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條件有三個:
第一個條件是資產支出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購置或建造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支出已經發生,包括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和承擔帶息債務形式所發生的支出。
第二個條件是借款費用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了因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借款費用,或者所佔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
第三個條件是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構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主要是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或者生產工作已經開始,如主體設備的安裝、廠房的實際開工建造等。
企業只有在同時滿足了上述三個條件的情況下,有關借款費用才可以開始資本化,只要其中一個條件沒有滿足,借款費用就不能開始資本化。
(2)什麼是借款費用資本化擴展閱讀:
借款費用資本化三時點的確認
(1)開始
①資產支出已經發生,即以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或者承擔帶息債務形式發生的支出;
②借款費用已經發生,即已經發生了借入款項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輔助費用或匯兌差額;
③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
(2)暫停
①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生非正常中斷、且中斷時間連續超過3個月的,應當暫停借款費用的資本化。
②如中斷是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必要的程序,所發生的借款費用應當繼續資本化。
③非正常中斷事例:企業管理決策上的原因或其他不可預見的原因等所導致的中斷為非正常中斷。
A、企業因與施工方發生了質量糾紛;
B、工程、生產用料沒有及時供應;
C、資金周轉發生了困難;
D、施工、生產發生了安全事故;
E、發生了勞動糾紛等。
④正常中斷事例:因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程序,或者事先可預見的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中斷為正常中斷。
A、工程建造到一定階段必須暫停下來進行質量或者安全檢查;
B、如雨季或冰凍季節等原因導致施工出現停頓。
(3)停止
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時。
A、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包括安裝)或者生產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或者實質上已經完成;
B、所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與設計要求、合同規定或者生產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即使有極個別與設計、合同或者生產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響其正常使用或者銷售;
C、繼續發生在所購建或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上的支出金額很少或者幾乎不再發生。
『叄』 借款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是指什麼
符合資本化條件:一種情況是:因專門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和匯兌差額,其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是:第一,資產支出已經發生。是指企業購置或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已經發生,包括支付現金、轉移其他資產或者承擔帶息債務。第二,借款費用已經發生。是指已經發生了因購建固定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輔助費用或匯兌差額。第三,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活動已經開始。這里所指的「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活動」,主要是指資產的實體建造工作等。在上述三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情況下,因專門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或匯兌差額才開始資本化。另一種情況是:所謂「資本化」就是將發生的費用、支出計入相關資產價值。因此,「資本化」首先要符合資產的確認條件。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四條固定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一)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二)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肆』 借款費用資本化的都有哪些
借款費用資本化的內容包括:借款利息、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 輔助費用;外幣借款發生的匯總差額。
其中說明的是發行債券產生的折價或溢價不屬於借款費用,溢價折價的攤銷額才屬於借款費用。
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范圍是指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通常為1年以上,含1年)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的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存貨等資產。
『伍』 什麼是資本化的借款費用
所借款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的,其借款利息等財務費用在項目投產前要記入該投資項目的建設費用,該費用是形成固定資產價值的一部分,這個借款費用就是資本化了,它是資產的組成部分。但項目正式投產開始,其尚未歸還的貸款所發生的利息等費用,則要記入生產經營活動的財務費用中,也就是要在利潤表上反映。
『陸』 什麼是長期借款費用資本化
長期借款費用資本化,是指企業購置、建造和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發生的長期借款費用,在滿足特定的條件時,並不作為當期利潤的抵減項目計入財務費用,而是通過資本化成為固定資產、可銷售狀態的存貨或投資性房產等的組成部分。
『柒』 什麼是借款費用借款費用應同時滿足哪些條件時才能開始資本化
借款費用是指企業因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和輔助費用,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它反映的是企業借入資金所付出的勞動和代價。
借款費用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開始資本化:
1、資產支出已經發生
2、借款費用已經發生
3、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
企業只有在上述三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情況下,有關借款費用才可開始資本化,只要其中有一個條件沒有滿足,借款費用就不能開始資本化。
『捌』 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范圍
財政部2006年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以下簡稱「新准則」)與原准則相比變化很大,新准則對借款費用資本化進行了詳細規定。
(一)借款費用允許資本化的范圍及原則新准則規定,企業發生的借款費用,可直接歸屬於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的,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成本;其他借款費用,應當在發生時根據其發生額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這里「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是指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通常是指1年及1年以上)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的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和存貨等資產。新准則將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范圍,分為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分別處理。
(二)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的有關規定。資本化期間是指從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時點到停止資本化時點的期間,不包括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的期間。對於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起始條件,准則強調只有當同時滿足「資產支出已經發生,借款費用已經發生和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活動已經開始」這3個條件時,借款利息、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才可以開始資本化。對於借款費用資本化的停止條件,新准則規定:「當所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時,應當停止其借款費用的資本化;以後發生的借款費用應當於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因安排專門借款發生的一次性支出的輔助費用,在發生時,只要資本化期間沒有停止,就予以資本化,停止資本化以後發生的,就應予以費用化。
(三)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的計算根據新准則規定,借款費用的資本化金額的計算方法因借款種類不同而異。對於專門借款發生的借款費用不要求與資產支出相掛鉤,但必須考慮資本化期間未動用的專門借款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將專門借款在此期間產生的借款費用扣除該收益後予以資本化;對於資本化期間佔用的一般借款,必須與資產的累計支出相掛鉤,並考慮其資本化率。即:
專門借款應予資本化金額=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一尚未動用的專門借款產生的收益。
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佔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
所佔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所佔用每筆一般借款本金×每筆一般借款在當期所佔用的天數當期天數)。
『玖』 借款費用資本化
三個條件:
對於因專門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者溢價和匯兌差額,只有在同時符合以下三個條件時,才能開始資本化。
1.資產支出已經發生
這里所指的資產支出有其特定的含義,它只包括企業為購置或者建造固定資產而以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或者承擔帶息債務形式發生的支出。
2.借款費用已經發生
這一條件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了因購建固定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輔助費用和匯兌差額。
3.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活動已經開始
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活動主要是指資產的實體建造活動,如主體設備的安裝、廠房的實際建造等。但不包括僅僅持有資產,卻沒有發生為改變資產形態而進行建造活動的情況,如只購置建築用地但未發生有關房屋建造活動就不包括在內。
『拾』 什麼是借款費用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是什麼
借款費用,是指企業因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和輔助費用,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
借款費用資本化,是把當期的費用均攤到以後各期的費用中去的,產生的影響是引起當期的利潤增加,費用減少。
在建工程的借款產生的借款費用可以資本化,當在建工程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時,借款費用就不能資本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