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應計什麼會計科目
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應該計入管理費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會計科目。
原《財政部關於印發企業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有關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字[1995]10號)規定:
企業按規定計算出應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借記「管理費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科目,貸記 「其他應付款——應付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科目;實際上交時,借記 「其他應付款——應付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1)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費用怎麼入擴展閱讀
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規定比例的用人單位,按其差額人數全額徵收保障金;差額不足一人的,按差額比例計算繳納。用人單位安排一名盲人按2人計算。
應繳納的保障金=(單位上年度在職職工總數×1.5%(上海市為1.6%)-已安排殘疾職工人數)×本地區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在職職工總數,按用人單位年平均職工人數核定,也可參照人事、勞動、統計等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提供的人數核定。
安排殘疾人就業必須是單位正式職工或與單位依法簽定1年(含1年)以上勞動合同,按國家規定由所在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並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職工。
已安排的殘疾軍人和因工緻殘人員,經鑒定符合國務院規定的殘疾標准,並辦理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方可計入安置比例。
❷ 殘保金記入管理費用的什麼明細科目
計入管理費用中的稅金只有4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故殘疾人就業保證金不能計入管理費用--稅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一般計入管理費用二級科目相關稅費,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反映,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殘疾人保障金,是凡在本市內、在地稅局辦理稅務登記的機關、團體、事業單位企業(福利企業除外)等各用人單位,均應按照不少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7%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未按規定執行的,應繳納殘保金。
(2)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費用怎麼入擴展閱讀:
技術轉讓費是指企業為使用非專利技術而支付的費用。其審查主要包括:
⑴企業是否與技術出讓方簽訂了技術轉讓合同,合同內容及其附件和手續是否完備、合理,重點審查技術轉讓費的標準是否合理。
⑵當期支付的技術轉讓費的時間、方式、金額等是否與合同的規定標准相一致,接受轉讓的技術是否達到了規定的要求。
⑶按合同規定當年應支付的技術轉讓費用是否已全部支付,未按期支付的,在年終會計結算前,是否按差額部分提取轉出,計入當年損益。
⑷有無將專有技術及專利攤銷數列入技術轉讓費中。
❸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常見賬務處理方法
根據新的會計准則,可以按規定計算出應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借記「管理費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應付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科目;實際上交時,借記「其他應付款──應付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根據《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應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應計入「管理費用」科目;企業超比例安排殘疾人或者為安排殘疾人就業做出顯著成績,按規定收到獎勵計入「其他收益」科目;企業未按規定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規定繳納的滯納金計入「營業外支出」科目
❹ 殘疾人保證金放哪個會計科目
【法律分析】
殘疾人保障金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如果沒有計提,在實際交納時: 借:管理費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貸:銀行存款, 如果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貸:其他應付款, 實際交納: 借:其他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第三十七條 政府有關部門設立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當為殘疾人免費提供就業服務。殘疾人聯合會舉辦的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應當組織開展免費的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為殘疾人就業和用人單位招用殘疾人提供服務和幫助。
第三十八條 國家保護殘疾人福利性單位的財產所有權和經營自主權,其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在職工的招用、轉正、晉級、職稱評定、勞動報酬、生活福利、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不得歧視殘疾人。殘疾職工所在單位應當根據殘疾職工的特點,提供適當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並根據實際需要對勞動場所、勞動設備和生活設施進行改造。國家採取措施,保障盲人保健和醫療按摩人員從業的合法權益。
❺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計入管理費用下面什麼科目
計入管理費用中的稅金只有4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故殘疾人就業保證金不能計入管理費用--稅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一般計入管理費用二級科目相關稅費,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反映,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殘疾人保障金,是凡在本市內、在地稅局辦理稅務登記的機關、團體、事業單位企業(福利企業除外)等各用人單位,均應按照不少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7%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未按規定執行的,應繳納殘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