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拆遷需要多少費用
擴展閱讀
瑞尼達手錶什麼價格 2025-08-02 17:21:22
剪頭發的工具該怎麼使用 2025-08-02 17:21:12

拆遷需要多少費用

發布時間: 2022-06-29 04:26:52

❶ 新農村拆遷補償標准

1.宅基地

(1)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依照國務院制定的具體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規定補償安置的具體標准。

(2)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始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應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3)征地補償應包括土地補償、被征地農民的安置補助、與社會保障費用、農民村民住宅補償,以及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和青苗補償。

(4)在住房保障方面,將對城市規劃區內的被征地農民提供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無法提供的按照市場價給予貨幣化補償,城市規劃區外則安排宅基地重建住房並按照新建房屋成本給予補償。

2.房屋

(1)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應分開補償。分開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分離。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屋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時候,有兩種補償。

(2)房屋的產權屬於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補償歸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徵收後,如果沒有其他宅基地,村集體應給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新建房屋。

(3)房屋拆遷補償價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成。計算公式為: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區位補償價乘宅基地面積 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❷ 房屋拆遷費用

法律分析:房屋拆遷管理費,以城市拆遷規模大小,按照不超過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費用的0.5-1%收取。具體收費標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價、財政部門制定。屋拆遷管理部門除收取房屋拆遷管理費外,不得再另外收取拆遷許可證等其它費用。由財政金額撥給事業費的拆遷管理部門,不得收取拆遷管理費。

法律依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第二十二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二十三條 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除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被拆遷人可以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第二十四條 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五條 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❸ 溫州拆遷房自己要交多少錢

溫州拆遷房自己要交200萬。
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准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

❹ 拆遷安置房需要繳納的費用

1、買房人應繳納稅費:(1)契稅:房款的1.5%(面積在144平米以上的需要繳納3%,面積在90平米以下並且是首套房的可以繳納1%)(2)交易費:3元每平方米(3)測繪費:按各區具體規定(4)權屬登記費及取證費:按各區具體規定,一般情況是在200元內。2、賣房人應繳納稅費:(1)交易費:3元每平方米(2)營業稅:差價乘5.5%(房產證未滿5年的)(3)個人所得稅:房產交易盈利部分的20%或者房款的1%(房產證滿5年並且是唯一住房的可以免除)如果還沒有辦理土地證的,到時候還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大概是房款的3%左右。
安置房,是政府進行城市道路建設和其他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時,對被拆遷住戶進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即因城市規劃、土地開發等原因進行拆遷,而安置給被拆遷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安置房的轉讓交易需要在取得該安置房房產證後才可以進行,這時的過戶交易與一般的房屋沒有任何區別之處。安置的對象是城市居民被拆遷戶,也包括征拆遷房屋的農戶。隨著城市建設發展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政府盡可能新建更多的安置房,不斷滿足拆遷戶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契稅。
第二條 本法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互換;
(三)房屋買賣、贈與、互換。
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的轉移。以作價投資(入股)、償還債務、劃轉、獎勵等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徵收契稅。

❺ 房屋拆遷一般補償多少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費用如下:1、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2、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3、搗制或預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4、樓房(二層以上)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5、地上(下)附著物使用等價補償標准。6、異地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地、配套設施、租房費等)每戶2萬元。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准(1)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合法擁有房產評估價格 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或經評估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2)房屋拆遷補償差價=合法擁有房產評估價格 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或經評估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被拆遷人獲得調換產權的房屋的評估價格。最新修路拆遷補償標准有:(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2)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3)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准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計算公式為:房屋拆遷補償價=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 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❻ 拆遷房過戶需要多少費用

法律分析:1、交易手續服務費:住宅6元/平方米(房改房、經濟適用房、安居房減半收取:3元/平方米);非住宅10元/平方米。買賣雙方各承擔一半。2、登記費:普通二手房住宅類為80元/套,買方承擔。3、土地收益金(代收):房改房、經濟適用房、安居工程房買賣過戶時收取,按房屋正常成交價的2%計征。賣方承擔。4、核檔費:50元/宗。5、契稅:稅率為3% ,按正常交易成交價格計征;個人購買的自用普通住宅(建築面積144平方米以下、容積率1.2以上、交易價格4290元/平方米)契稅稅率減半,按1.5%徵收;拆遷居民因拆遷重新購置二手房的對相當於拆遷補償款的部分免徵契稅,成交價格超過拆遷補償款的,對超過部分徵收契稅。買方承擔。6、印花稅:稅率1%,按正常交易成交價格計征,交易雙方各承擔一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六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和個人的房屋,並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❼ 拆遷賠償標准

一、拆遷賠償標准
1、拆遷補償標准如下:
(1)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2)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3)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2、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第十八條
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二、房屋拆遷一般要經過哪些程序
房屋拆遷一般要經過八個階段:
1、前期洽談、現場勘察;
2、簽訂評估合同,然後制定工作計劃;
3、外業入戶評估;
4、內業結算;
5、出具正式評估報告;
6、送達報告。送到拆遷戶手中;
7、動遷解釋;
8、把報告歸檔。即項目結案,有關的資料結案。

❽ 新農村拆房補償一平方多少錢

法律分析:
目前農村宅基地徵收主要包括三種補償方式,第一種是土地補償費,土地補償費指的是徵收宅基地面積,一般按照一平米多少來進行補償;第二種就是安置費補償,都知道徵收了農村居民的宅基地就等於宅基地上的房屋會被拆除,這時候就需要安置他們,就產生了安置費;第三種就是房屋附屬物,在徵收宅基地的時候會把房子一並給拆除,這裡面會根據不同房屋類型來進行補償,磚瓦房和泥土房補償標准不一樣,具體補償標准需要看當地政府下發的相關文件,但是徵收宅基地補償標准費用按以下4種方法計算:
1.徵收宅基地的安置費和土地補償按照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來進行計算。
2.附屬物按照當地政府下發的補償方法給予等價補償;
3.農村房屋拆除補償標准:農村草房一平米補償1900元;農村磚瓦房一平米補償2400元;農村磚砼結構房屋一平米補償2800元;農村二層及兩層以上樓房一平米補償3300元。
4.農村房屋附屬物補償:一般是按照等價方式進行補償,異地安置每戶給予2萬元的補償。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第十八條 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十九條 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對評估確定的被徵收房屋價值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制定過程中,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衍生問題:
拆遷歸哪個部門管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城市的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房屋拆遷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❾ 拆遷補償費是多少

房屋補償標准:樓房(二層以上)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搗(預)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平(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其他地上(下)附著物補償標准:倉房每平方米補償920元。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補償165元。沼氣池每個補償4600元。廁所每平方米補償190—300元。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❿ 搬遷國家怎麼賠償標准

搬遷國家賠償標准如下:
1、房屋補償費,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確定。
根據規定可知,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對評估確定的被徵收房屋價值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制定過程中,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一、房屋搬遷補償計算方法
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准
1、房屋拆遷補償=被拆遷房屋的價格(經評估後的)被拆遷房屋的裝修裝飾費用(由拆遷方與被拆遷方合議)或者為經評估機構評估後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
2、房屋拆遷中的補償差價=被拆遷房屋的價格(經評估後的)被拆遷房屋的裝修裝飾費用(由拆遷方與被拆遷方合議)或者為經評估機構評估後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被拆遷人因拆遷而取得的所補償調換的新房屋產權的房屋評估價格
二、房屋拆遷安置費計算標准
房屋拆遷安置費=搬遷補助費(搬遷的花費)拆遷後臨時安置補助費、額外的臨時安置補助費、非住宅用房(比如商業用房)因停產、停業造成的損失賠償費。
1、申請房屋拆遷安置費的主體為:被拆遷人、承租人;
2、若拆遷房在拆遷後提供了周轉房,則無需計算拆遷後臨時安置補助費;
3、額外的臨時安置補助費僅在超過過渡期限時適用,若未超過則無需計算。
三、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
拆遷公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必須有拆遷當事人的單位、姓名、經辦人姓名,協議必須經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後才具有法律效力。拆遷非出租房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拆遷出租房屋,拆遷人應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簽訂協議。協議的主要內容有: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積、標准和地點;
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5、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損失費發放標准和支付方式;
6、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
7、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