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費用包括哪些
擴展閱讀
物業費計入費用什麼明細 2025-07-29 19:53:03
石油多少度就蒸發了 2025-07-29 19:32:36

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費用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6-26 15:25:59

A. 安全生產責任險費用

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是生產經營單位在發生生產安全事故以後對死亡、傷殘者履行賠償責任的保險,對維護社會安定和諧具有重要作用。保障范圍主要是針對高危行業開辦的險別,不僅可承保因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傷亡或者下落不明,還可對應附加醫療費用、第三者責任及事故應急救援和善後處理費用。
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險種主要包括:安全生產責任險、僱主責任險、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公眾責任險,以及與這些險種附加的相關險種。
1.安全生產責任險:是指企業與被保險人及第三者在被保險人生產、儲存、經營過程中發生的造成人員死亡、傷殘的生產安全事故,以及同一事故引起相關救援處置所必需的救援費用,依據有關保險條款,可由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的保險。
2.僱主責任險:是指投保企業僱傭的人員(包括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人員)在受雇過程中,從事與投保企業有關的工作時,遭受意外或因職業危害而致殘、致病、死亡,根據勞動合同而應由僱主承擔的醫葯費、經濟賠償費及有關訴訟費的保險。
3.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是指投保企業僱傭的人員(同上)在受雇過程中,從事與投保企業有關的工作時,遭受意外事故或因職業危害而致殘、致病、死亡,根據勞動合同而應由僱主承擔的醫葯費、經濟賠償費及有關訴訟費的保險。
4.公眾責任險:是指保障投保企業因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第三者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依法應由企業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及相關費用的保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請問化工企業安全費用包括哪些方面

化工企業安全費用主要包括八方面:
1、安全技術措施工程建設支出;
2、安全設備、設施的購買、更新和維護支出;
3、安全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物品支出;
4、安全檢查與評價支出;
5、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整改、監控支出;
6、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及進行應急救援演練支出;
7、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支出;
8、其他保障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支出。

C. 應急救援隊伍參加救援所耗費用由誰承擔

應急救援隊伍參加救援所耗費用由誰承擔?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規定,應急救援隊伍根據救援命令參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所耗費用,由事故責任單位承擔。在事故責任單位無力承擔的情況下,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協調解決。
一、應急救援員是干什麼的?
應急救援一般是指針對突發、具有破壞力的緊急事件採取預防、預備、響應和恢復的活動與計劃。根據緊急事件的不同類型,分為衛生應急、交通應急、消防應急、地震應急、廠礦應急、家庭應急等領域的應急救援。
當發生產安全事故後,需要立即上報,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各級部門、應急工作人員、應急救援隊伍第一時間明確任務,分別做什麼、誰來做、如何做。
二、約束力
近年來,我們經常看到突發事故新聞,不僅僅是一些生產單位,還一有些小型企業。當這些事故發生後,由緊急救援隊伍前去搜救,不再是同以前那樣由國家出錢,無論單位還是小企業,自己承擔費用。這條對廣大單位和企業將是強大約束,把安全放到第一位。
三、提高安全意識
努力提高自我的安全意識,不能只是空話,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牢記於心,並提高自己的警惕性。要深刻認識到如果沒有安全生產措施為武器、沒有嚴格的管理,很有可能造成自傷、誤傷事故,甚至發生群死群傷的惡性事故,同時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
(3)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費用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第19條
應急救援隊伍接到有關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的救援命令或者簽有應急救援協議的生產經營單位的救援請求後,應當立即參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
應急救援隊伍根據救援命令參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所耗費用,由事故責任單位承擔;事故責任單位無力承擔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協調解決。

D. 安全生產費用包括哪些內容

施工單位安全生產費用包括:
(1)安全設施及安全生產技術措施費用,完善、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支出。
安全防護設施、設備包括:臨時用電的安全設施、臨邊防護、洞口防護、垂直方向交叉作業防護、高空作業防護、營業線施工安全防護、消防器材和設施等。
(2)文明施工措施和環境保護費用支出。
文明施工措施和環境保護項目包括:安全警示標志牌、現場圍擋、五牌一圖、企業標志、場容場貌、材料堆放、現場防火、垃圾清運、廢水處理等。
(3)配備必需的事故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及維護保養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應急培訓等費用支出。
(4)為從業人員配備勞動防護用品費用支出。
勞動防護用品包含項目參照公司《職工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辦法》有關規定。
(5)安全生產檢查與評價支出。
(6)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整改支出。
(7)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安全技能培訓費用支出。
安全教育培訓包括:新員工「三級」安全教育,全員日常安全教育,上崗前、轉崗培訓,採用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操作技能培訓,「四員一長」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取證等。
(8)國家施行行政許可的設施、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督檢驗、驗收檢驗、型式試驗費用支出。
(9)安全檢驗儀器設備,施工現場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儀器設備的購置、校驗費用支出。
(10)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費用支出。
(11) 其他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支出。

E. 道路安全生產費用包括哪些

(一)完善、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檢測、探測設備、設施支出。1.防止物體、人員墜落設置的安全網、棚等的費用;2.安全警示、警告標志、標牌及安全宣傳欄等購買、製作、安裝及維護的費用;3.特種設備、壓力容器、避雷設施、大型施工機械、支架等檢測檢驗費,設備維修養護費用;4.其他安全防護、檢測設施、設備的費用。 (二)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物品支出。 1.各種消防設備及器材,救生衣、圈,急救葯箱及器材費用;2.安全帽、保險帶、手套、雨鞋、口罩等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費用;3.其他專門為應急救援所需而准備的物資、專用設備、工具的費用。 (三)安全生產檢查與評價支出。 1.日常安全生產檢查、評估費用;2.聘請專家參與安全檢查和評價費用。 (四)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整改、監控支出。 1.對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進行辨識、評估、監控、監管費用;2.爆破物、放射性物品的儲存、使用、防護費用; 3.對有重大危險因素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咨詢的費用。 (五)安全技能培訓及進行應急救援演練支出。1.「三類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復訓費用;2.內部組織的安全技術、知識培訓教育費用; 3.組織應急預案演練費用。 (六)其他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支出。 1.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議等相關活動費用; 2.舉辦安全生產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技能比賽活動費用;3.安全經驗交流、現場觀摩費用;4.購置、編印安全生產書籍、刊物、影像資料費用;5.配備給專職安全人員使用的相機、電腦等物品費用;6.安全生產獎勵費用:發給專職安全員工資總額以外的安全目標考核獎勵,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個人、集體的獎勵;7.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共同認定的其他安全生產費用。

F. 安全費用包括哪些

安全費用包括:

(一)道路交通運輸企業安全設備設施是指運輸工具安全狀況檢測及維護系統、運輸工具附屬安全設備等。

(二)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物品支出。

(三)安全生產檢查與評價支出。

(四)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整改、監控支出。

(五)安全技能培訓及進行應急救援演練支出。

(六)其他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支出。

(七)完善、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支出。

(6)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費用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安全費用應當按照以下規定范圍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支出,其中:

1.礦山企業安全設備設施是指礦山綜合防塵、地質監控、防滅火、防治水、危險氣體監測、通風系統,支護及防治邊幫滑坡設備、機電設備、供配電系統、運輸(提升)系統以及尾礦庫(壩)等;

2.危險品生產企業安全設備設施是指車間、庫房等作業場所的監控、監測、通風、防曬、調溫、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防護圍堤或者隔離操作等設施設備;

3.道路交通運輸企業安全設備設施是指運輸工具安全狀況檢測及維護系統、運輸工具附屬安全設備等。

(二)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物品支出。

(三)安全生產檢查與評價支出。

(四)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整改、監控支出。

(五)安全技能培訓及進行應急救援演練支出。

(六)其他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支出。

企業應當將安全費用優先用於滿足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企業安全生產提出的整改措施或達到安全生產標准所需支出。

企業提取安全費用應當專戶核算,按規定范圍安排使用。年度結餘下年度使用,當年計提安全費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費用渠道列支。

集團公司經過履行內部決策程序,可以對所屬企業提取的安全費用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管理,統籌使用。

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內部安全費用管理制度,明確安全費用使用、管理的程序、職責及許可權,接受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財政部門的監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全生產費用

G. 應急救援隊伍根據救援命令所產生的費用

應急救援隊伍根據救援命令所產生的費用由事故責任單位承擔。事故責任單位無力承擔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協調解決。
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1、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採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在撤離過程中,應積極組織群眾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事態,並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檢測、監測,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後果,做好現場恢復;
4、查清事故原因,評估危害程度。事故發生後應及時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質,評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圍和危險程度,查明人員傷亡情況,做好事故調查。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第十九條 應急救援隊伍接到有關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的救援命令或者簽有應急救援協議的生產經營單位的救援請求後,應當立即參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應急救援隊伍根據救援命令參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所耗費用,由事故責任單位承擔;事故責任單位無力承擔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協調解決。第十一條 應急救援隊伍的應急救援人員應當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技能、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應急救援隊伍建立單位或者兼職應急救援人員所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培訓;應急救援人員經培訓合格後,方可參加應急救援工作。
應急救援隊伍應當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並定期組織訓練。第二十條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有關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設立由本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負責人、應急救援專家、應急救援隊伍負責人、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等人員組成的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並指定現場指揮部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