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覺得我國中國的錢哪裡來的
中國的錢稱為人民幣,當然是人民勞動獲取的,銀行,支付寶,等來自於中國人的公共產品,及公有財產和非公有財產,它們都是中國人的財富,必然的是中國的,錢是國家統一的高度文明。
B. 中國主要財政來自哪
中國主要財政來自稅收,稅收佔到財政收入的95%以上。
稅收中主要是增值稅、所得稅、營業稅三個最多,其中增值稅最多。
我國財政收入按收入來源分類可分為稅收、政府收費、債務收入,還可以包括鑄幣收入(鑄幣稅)和通貨膨脹收入(通貨膨脹稅),其最主要的來源是稅收。近年來進行國企改革,政企分家逐漸將國企融入我國的市場經濟,國企同私營企業一樣按照我國稅法進行納稅。但是由於我國歷史以及政治環境因素等的影響,許多國企在我國企業中處於壟斷地位,故其所繳納稅收也占總稅收的很重一部分。所以才有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國企收入這種說法,但是這種說法是不全面的,特別是在國企不斷改革的今天。
C. 抗日戰爭期間 中國共產黨的經費來源於哪兒
抗戰時期,中共的經費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渠道:
1、各地方黨組織弄來的黃金。
這方面山東的膠東特委貢獻很大。招遠盛產黃金,是中國第一個年產萬兩黃金的縣。侵華日軍小川支隊1939年2月武裝佔領招遠縣城後,成立北支那開發公司,開始了對黃金資源的瘋狂掠奪。
為防止八路軍滲入,日軍對成品金實行全面管制。為了虎口奪金,中共膠東特委成立了一個絕無僅有的常設機構——膠東黃金工作委員會。在這個組織領導下,礦工們和日本鬼子及偽軍進行了機智靈活的斗爭。中共膠東特委還通過創辦秘密金礦等方式,秘運礦石到中共控制的煉金廠,再將成品金通過地下交通站運往延安。
2、國民政府發的軍餉。
紅軍被改編成八路軍後,國民政府根據協議對三個師按4.5萬人計算,每月發給軍餉法幣63萬元,以後幾年略有增加,但總數沒超過75萬元。
國民政府對八路軍的發餉,一般遵守協議按時發放,極少拖欠。新四軍方面,按照葉挺出任新四軍軍長時對蔣介石的要求,每月應發給新四軍軍費18萬元,實際每月只給了8萬元。
後經葉挺和項英多次要求,增加到每月13.5萬元。1941年1月,新四軍在領到補齊之後的欠餉後,便發生了皖南事變,新四軍被宣稱是「叛軍」,蔣介石就再也沒有給新四軍發過軍餉了。
3、蘇聯的援助。
1934年,莫斯科與中共中央失去電訊聯系後,蘇聯和共產國際對中國的援助基本停止了。
到1936年,又恢復了對中共的小額經費援助。1937年11月,經中共要求,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處答應給中共150萬美元。此後蘇聯一直堅持對中共的經濟援助。當時這幾筆錢的數額是巨大的,比如1937年蘇聯資金援助是陝甘寧邊區全年收入的5.2倍,一直到1940年還是1.5倍。
(3)中國的費用來自於哪裡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一、日本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日本在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國民經濟虧損,黃金不斷外流,工業萎縮,農業告急。為了擺脫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深重困擾,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日本帝國走上侵略道路,日本軍國主義者加緊實施其既定的侵華政策。
二、國際環境
九一八事變後,國際局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特別是各主要國家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客觀上縱容了世界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和相互勾連。
中國政府曾將希望寄託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然而西方政治家們此時主要精力集中於歐洲戰場,未向中國伸出援手。國聯的綏靖主義態度使日本對國際社會不再心存忌憚,它向日本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嘗到了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D. 中國的警察的錢是來自於哪
公務員的工資都是靠稅收
E. 中國外匯儲備的錢來自哪裡
據國家統計的數據,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的外匯是通過對外出口。
其他的可能都是國際游資通過各種渠道進來的。
舉例:
外資(主要是美元)在人民幣匯率是1:8.2 時大量購進人民幣,人民幣需求上升,國家為了應付市場需求,收回美元,被動向市場投放人民幣,造成外匯(美元)儲備劇增而市場(人民幣)流動性過剩。
為了減少流動性,就要少向市場投放貨幣,只能提高匯率,造成1:7.5 或者1:6 等更高,這時候即便外資(以人民幣形態在市場上),不投資中國的金融市場,而只是再大量拋售人民幣換回美元即可獲利。
也就是人民幣升值幅度有多大,索羅斯的套現額度就有多大。亞洲金融危機就是這樣的。
人民幣僅僅對美元升值,對其他世界主要貨幣均處於貶值中。因此這是我們國家必須面對的一次金融保衛戰!
F. 中國的其他黨派的經費是從哪裡來的
中國所有的黨派經費都是從黨費中來的。
這些黨派的領導大多都兼任人大、政協、政府內職務,這樣他們辦公、工資、活動等費用都從這些機構裡面支付。除此外的費用,例如,救濟貧困黨員、開黨會等等,都從黨費支付。
G. 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來於哪
收稅、賣地、國有企業利潤分紅(如果有分的話)印發鈔票以及發行債券等。稅收是所有政府的最主要來源,當稅收不夠花的時候如果還有信譽的話會靠發行債券籌資,若沒有則會採取大量印發鈔票的形式(即使是小額印發,只要有通貨膨脹,政府也能得到這方面的收入),而中國政府最有特色的便是出賣土地使用權和國有企業分紅了
H. 中國國家財政的錢來自哪裡
1、一部分來自稅收,企業、個人繳納,國家收納後又通過各種途徑花掉,但僅僅是稅收不會使國家的錢的總值增加,事實證明全國人民的總錢是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是國家的錢還通過第二條途徑獲得
2、另一部分來自國家直接印的錢,國家通過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向某些地區撥款等途徑投放到民間,例如國家拿出幾百億修條路,用這些錢買鋼筋,水泥,給修路工人開工資等流入民間了
I. 中國有多少錢具體怎麼來回答
21世紀以來,有幾個口號註定是要被載入史冊的:「中國人民很行」、「中國加油」和「中國可以說不」。 2007年為中國人的慾望排序,「更多的錢」、「環游世界」和「中國天下第一」當選前三。政治松綁與經濟開放讓中國人有了想富的慾望和富裕的權利,賺錢已成為絕大多數國人的主動力。 說中國很行,你不能只看外匯儲備有多少、收購了多少海外礦產和舉辦了多成功的奧運會,這部分國家財富如果不能轉化為國民福利,數額越大反而越危險;說中國人民很行,你也不能只看首富們的總資產、世界500強名次和奢侈品銷售數字,如果社會不能維持基本秩序與起碼公正,富豪們生活越豪奢,證明社會危機越深重。 衡量中國的人民行不行,你只能去問它的國民:城裡人是否買得起房?農村人是否生得起病?大學生是否找得著工作? 中國人有錢嗎? 如果在3年前有人問,這或許是個問題,但在整個世界還在金融海嘯里苟延殘喘、歐美日消費者不得不節衣縮食的今日,這是個再愚蠢不過的問題:中國簡直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國家了,無論是政府或國民。我們的國企在大手筆購買非洲、澳大利亞、南美與加拿大的礦產;民企在兼並那些瀕臨沒落的國外品牌;我們的富豪們在紐約、倫敦和東京揮金如土,成為New Money的新形象代言人。 中國人不缺錢,但缺幸福感。中國的GDP在不斷地增長,卻有調查顯示,中國人的幸福感在過去10年中先升後降。即使是號稱領風氣之先的企業家,過去20年中,自殺的就多達1200位。 中國人不缺錢,但缺安全感。問題官員怕雙規、商人怕經濟危機、白領怕還不起房貸、農民工怕失業,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都有可驚可怕之處。甚至財富越多,不安全感越甚。2006年7月,《南方周末》發布調查顯示,九成富豪承認金錢給自己帶來「不安全感」。 中國人不缺錢,但缺信仰。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決定將所有財產捐贈社會,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的財富是上帝的恩賜,全部來源於社會,理應反饋給社會。一個人到死的時候還是家財萬貫,這是一種恥辱。 中國人有多少錢? 中國2009年上半年的外匯儲備為2.1萬億美元,全國居民儲蓄余額為25.29萬億元(截至2009年7月),這就是中國人的全部家底。 足以炫耀富足大國的時代到了,但在中國,仍有許多財富你看不到,即使看到也不能說:諸如繳納個稅的人是如此之少,而買得起豪車豪宅的人是如此之多;諸如國企員工稀少的工資單與長長的福利單。你身邊肯定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身份神秘,面目模糊,花錢豪奢卻不願曝光,行蹤詭秘卻很難以低調形容;他們有自己的圈子、話語或潛規則;他們打通了權力與金錢的任督二脈—經濟學家郎咸平以「黑領」名之,吳敬璉則警告:當前改革的最大障礙就是權貴資本。 中國人的錢來自哪裡? 針對中國近30年的經濟奇跡,西方經濟學家冠之為「中國模式」並無比艷羨,它的實現依賴兩大基礎:制度創新與廉價勞動力。 前者讓經濟從僵化的政治體制中解脫,後者則是人多力量大的另一演繹。中國民工付出比歐美同行們多達兩倍的勞動力,只收獲他們1/20或1/30的報酬。 我們的國家很有錢,是因為中國貨在全球暢通無阻,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這由億萬苦力的血汗凝結。 英國小伙胡潤來上海待了一年之後就再也不想回去,他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只有在這里,隨便朝哪個地方打一槍,都能收獲一排鹿。也就是說,如果近30年來你只需抓住個體戶熱、倒賣批文熱、下海熱、房地產熱、互聯網熱中的任何一個,你都會成為時代弄潮兒。或者,你只需在新股上市之時買1000塊錢的萬科,或者在一線大城市的核心地段買一套小房子,捂住並等待就好了。 中國人的錢去向何處? 近30%的錢進入了銀行,儲蓄依然是中國人最喜愛的理財方式。存錢是為了養老,為了防病,為兒女積攢教育費,或者僅僅為了攢夠買房的首付款。 27年的總收入被換成了鋼筋水泥,而對這只有70年產權的房屋,面對這高達400∶1極度不經濟的租售比,大多數中國人還是願意把絕大多數儲蓄換成房子,還有再被按在地上,被銀行揭掉一層皮。 1%的企業財富被投入慈善。美國人信奉的是「再富不能富孩子」,孩子都是上帝之賜予;中國人則是「再窮不能窮孩子」,任何時候孩子都是私家財產。 無法統計的錢被換算成美元歐元,存在瑞士或美國的銀行里。致富光榮是近30年才有的新觀念,中國人仇富可仇了近2000年。歷次政治運動,無論政府民眾都先拿富人開刀。 比爾·蓋茨曾經說:「當你有了1億美元的時候,你就明白錢不過是一種符號,簡直毫無意義。」是的,他的另一層意思是說,在你沒有1億美元的時候,錢可能就是你的一切。 你當然可以批駁錢的骯臟與罪惡,但你必須知道,那並不是錢的副產品。世上不只有為富不仁,貧窮而不仁者亦為數不少。錢當然並不一定能帶來幸福感,但貧窮更不會。就像林青霞那句著名的自白:「有錢人是不可靠,但有錢人的錢還是很可靠的。」 就像不知道穿什麼就穿阿瑪尼,不知道讀什麼就讀村上春樹一樣,當不知道干什麼好時,就好好賺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