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如何確定費用化研發部分
擴展閱讀
山西有什麼特產資源 2025-07-26 20:13:07
怎麼獲得送禮物的鑽石 2025-07-26 20:12:09
玉蘭油是哪裡產品 2025-07-26 19:51:26

如何確定費用化研發部分

發布時間: 2022-06-24 23:56:34

㈠ 高手,我想請教一下,那些費用可以歸為研發費用,怎麼分為資本化支出和費用化支出

首先:
我們先了解研發費用涉及到的科目
1、人員人工
從事研究開發活動人員(也稱研發人員)全年工資薪金,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其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2、直接投入
企業為實施研究開發項目而購買的原材料等相關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氣和電)使用費等;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的模具、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等;用於研究開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簡單維護費;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等。
3、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
包括為執行研究開發活動而購置的儀器和設備以及研究開發項目在用建築物的折舊費用,包括研發設施改建、改裝、裝修和修理過程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
4、設計費用
為新產品和新工藝的構思、開發和製造,進行工序、技術規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設計等發生的費用。
5、裝備調試費
主要包括工裝准備過程中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如研製生產機器、模具和工具,改變生產和質量控製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標准等)。
為大規模批量化和商業化生產所進行的常規性工裝准備和工業工程發生的費用不能計入。
6、無形資產攤銷
因研究開發活動需要購入的專有技術(包括專利、非專利發明、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所發生的費用攤銷
7、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
是指企業委託境內其他企業、大學、研究機構、轉制院所、技術專業服務機構和境外機構進行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項目成果為企業擁有,且與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緊密相關)。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的發生金額應按照獨立交易原則確定。
認定過程中,按照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發生額的80%計入研發費用總額。
8、其他費用
為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其他費用,如辦公費、通訊費、專利申請維護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等。此項費用一般不得超過研究開發總費用的10%,另有規定的除外。
其次:
區分資本化支出和費用化支出要看是否符合資本化條件,期末符合資本化條件則資本化後期合理攤銷,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㈡ 研發費用的資本化與費用化

研發費用資本化就是指將這部分支出計入到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的成本中,而研發費用費用化是指將這部分支出計入當期的損益中,比如管理費用。

㈢ 怎樣從財務報表中看出企業的研發支出中的資本化金額和費用化金額

在財務報表中,費用化支出體現在利潤表——管理費用項目下,資本化支出體現在資產負債表——開發支出項目下。

資本化支出計入形成資產的成本,通過折舊攤銷在使用期內扣除,而費用化的支出就是當期發生就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中,以後不再扣除。

一般情況下,凡支出的效益僅與本會計年度相關的,應當作為收益性支出,計入費用賬戶,作為當期損益列入損益表;凡支出的效益與幾個會計年度相關,應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資產賬戶,作為資產列入資產負債表。

資本化,是將相關支出計入資產成本的。如建造工程借入專門借款的利息資本化:

借:在建工程

貸:應付利息 /銀行存款

費用化,是相關支出直接計入當期期間費用,不予資本化。如普通借款財務費用:

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銀行存款

通常提到的資本化與費用化,大多是指借款費用和研發費用等

(3)如何確定費用化研發部分擴展閱讀:

研究與開發的含義有所不同。所謂研究是為獲得新的科學技術知識而從事的有計劃有創造性的調查、分析和實驗活動,可以是基礎性研究也可以是應用性研究,其目的在於發現新知識,並期望利用這種知識能開發出新材料、新產品或新的配方技術,或對現有產品的性能、質量所作的較大改進。

開發是在開始商品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轉化為一種新產品或工藝的系列活動,包括概念的形成、樣品的設計、不同產品的測試和模型的建造以及試驗工廠的運行等。

由此可見,研究是一個技術可行性的探索階段,能否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風險較大,而開發活動是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實踐,將技術轉化為產品的階段,因而帶來經濟效益的確定性較高。

㈣ 老師,研發費用如何區分費用化和資本化了

你好,一般是這樣的,
研發支出的會計定義和處理

研發支出,顧名思義,是指研究所花費的錢。但對於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由於存在很大的主觀估計,一直是實務中的難點。因此,審計也就存在辨識、認定等困難。

在會計上,研發支出,主要核算企業進行研究與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支出。其中:研究過程稱為「研究階段」;開發過程稱為「開發階段」。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計入「費用化支出」;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部分,計入「資本化支出」,不符合資本化條件部分,也計入「費用化支出」。

上述比較繞口,有關這方面定義和會計處理,《企業會計准則》展開的篇幅並不多。但就是短小精悍的文字,理解起來,背後的涵義,非常豐富。下文將對此展開。這里先介紹下資本化和費用化支出的不同意思:

資本化支出,指的是可以計入資產並按照受益年限進行攤銷的支出;它影響未來年度的利潤。

費用化支出,指的是需計入當期損益的支出;它影響本年度利潤。

可見,資本化支出和費用化支出的判斷,對利潤存在一定影響。尤其是對於醫葯企業、高科技企業這類研發密集型公司,研發支出金額巨大,若會計處理不符合實際情況,則會對企業的利潤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扭虧為盈」。

02 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區分

研發支出會計處理的難點在於,如何認定哪部分可以資本化,哪部分是需要費用化的。

准則規定: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計入「費用化支出」;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部分,計入「資本化支出」,不符合資本化條件部分,也計入「費用化支出」。那這兩個階段如何區分呢?

研究階段:探索性,為進一步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准備,已進行的研究活動將來是否會轉入開發、開發後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等均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大於50%不確定)。

開發階段:已完成研究階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備了形成一項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基本條件。

比如:某上市公司研發一種新葯,其在公司報告中明確指出:前期調研、研究、Ⅰ、Ⅱ期臨床試驗為研究階段。Ⅲ期臨床試驗開始,為開發階段。研究和開發階段的區分點,是新葯研發「具體何時」具有成功上市的基本條件。

因此,開發階段和研究階段的正確判斷和處理,依賴於以下兩點:

1、對研究項目的專業理解。比如新葯研發,是一項投資較大、周期較長、風險較高、回報也較大的企業工作,一般分為五個階段:制定研究計劃和制備新化合物階段、葯物臨床前研究階段、葯物臨床研究階段、葯品的申報與審批階段和新葯監測階段。其中每個階段又分好幾個步驟。了解大概流程後,我們需要判斷,項目在哪個時點,具備研發成果的基本條件。比如葯品,一般在臨床研究階段後期,基本具備研發成果條件。

2、企業會計政策的一貫性。由於研究和開發階段區分存在一定主觀性,為防止企業隨意變更估計,對於相同或類似研發項目,需採取一致(不同項目一致、不同期間一致)的會計處理。特別是開發階段的起點判斷,不能隨意修改,若影響起點的決定因素發生改變,則應作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

03 開發支出資本化條件

當我們判斷清楚研究和開發階段後,研究階段的支出,會計處理較為簡單,相關支出按照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歸集,期末轉入當期研發費用。

開發階段的支出,處理需分為兩種情況:

1、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需滿足以下五個條件:

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企業能夠說明其開發無形資產的目的;

預計形成的無形資產在未來有經濟利益流入;(經濟利益流入)

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支出能可靠計量)

相關支出在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歸集,期末計入開發支出科目,無形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後,結轉入無形資產,按照預計受益年限進行攤銷。

2、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相關支出先通過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歸集,期末轉入當期研發費用。

難點在於符合資本化的五個條件。開發階段的支出不一定都能資本化,還需要滿足資本化的五個條件。這五個條件的內在邏輯是:

1、符合資產確認的條件(經濟利益流入、支出能可靠計量)

2、由於開發支出的特殊性,是否能結轉為無形資產,還需要用其他條件加以約束,客觀條件為:研究開發成功具有可行性;主觀條件為:企業有意圖、有能力完成該項研究。我們可以用反例來理解這三個條件:

開發中途,企業經營資金短缺,無法繼續開發,該項目只能終止,也就說明不能在未來帶來經濟利益;

開發中途,企業改變主營方向,不打算再繼續投入開發,因此該項目也終止,未來不能帶來經濟利益;

開發中途,項目受到監管限制,不能繼續開發,項目被迫終止,未來不能帶來經濟利益。

㈤ 會計「研發支出」的資本化和費用化怎麼區分的

怎麼區分呀。

主要是靠你們的估計,估計能不能夠達到資本化的條件。

沒有具體的標準的。

無形資產研究階段的支出予以費用化,記入「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如果研究成功以後,進入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的,記入「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期(月)末,應將「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歸集的金額轉入「管理費用」科目,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

如果期末開發階段還沒有完成,研發支出就是企業的一項長期資產,它的金額就是研發支出中的資本化支出。

注意區分研發支出的兩個二級科目。

開發階段完成,形成了無形資產,這時要將「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轉入無形資產。

㈥ 當期應該攤銷的研發支出費用化部分怎麼計算

看你計劃分多少個月攤銷。
直接把需要攤銷的總費用除以計劃分攤的月份,就可以計算出當月需要攤銷的具體金額。
賬務處理時,相關費用未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同時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應按「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
企業購買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開發項目,應先按確定的金額,借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以後發生的研發支出,區分資本化部分和費用化部分比照上述規定進行處理。

㈦ 如何區分研發支出中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

企業自行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



研究是指為獲取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



研究階段的特點:



在於其屬於探索性的過程,是為了進一步的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准備。從已經進行的研究活動看,將來是否能夠轉入開發、開發後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等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為此,企業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應予以費用化。

企業應根據自行研究開發項目在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借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期末應根據發生的全部研究支出,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



開發階段的特點:



相對研究階段而言,應當是完成了研究階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項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企業自行研究開發項目在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資本化,確認為無形資產:



1.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3.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5.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

(7)如何確定費用化研發部分擴展閱讀:


研究與開發的含義有所不同。所謂研究是為獲得新的科學技術知識而從事的有計劃有創造性的調查、分析和實驗活動,可以是基礎性研究也可以是應用性研究,其目的在於發現新知識,並期望利用這種知識能開發出新材料、新產品或新的配方技術,或對現有產品的性能、質量所作的較大改進。

開發是在開始商品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轉化為一種新產品或工藝的系列活動,包括概念的形成、樣品的設計、不同產品的測試和模型的建造以及試驗工廠的運行等。由此可見,研究是一個技術可行性的探索階段,能否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風險較大,而開發活動是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實踐,將技術轉化為產品的階段,因而帶來經濟效益的確定性較高。

在新經濟條件下,研發支出在企業支出總額中比重越來越大,日漸表現為一種經常性支出、固定性支出,為企業發展和核心能力的形成提供一種不竭的動力。企業在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研究開發活動之後,若開發成功,設計出了新的產品,形成了新的技術,則構成企業的一項自創無形資產,若開發失敗則研發支出成為企業的一項沉沒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研究與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支出。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研究開發項目,分別「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進行明細核算。

三、研發支出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本科目(費用化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二)企業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進行中研究開發項目,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以後發生的研發支出,應當比照上述(一)規定進行處理。

(三)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應按本科目(資本化支出)的余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

期末,企業應將本科目歸集的費用化支出金額轉入「管理費用」科目,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費用化支出)。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開發項目中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支出。

所謂研發支出,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就是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研究是指為獲得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

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

新准則規定,對於企業內部的研究開發項目(包括企業取得的已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於發生當期歸集後計入損益(管理費用);開發階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條件時則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即資本化。

由於不同階段支出的會計處理差異巨大,正確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就成為研發支出會計處理的關鍵,研究階段具有計劃性和探索性,是為進一步的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准備,由於已進行的研究活動將來是否會轉入開發、開發後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等均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該階段的支出,新准則規定應計入當期損益。

㈧ 開發支出費用化部分怎麼確定

1.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需滿足以下五個條件: 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企業能夠說明其開發無形資產的目的; 預計形成的無形資產在未來有經濟利益流入;(經...
2.
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相關支出先通過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歸集,期末轉入當期研發費用。

㈨ 什麼是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是針對企業研究開發項目費用處理的過渡性科目,根據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其具有3個方面作用和目的。第一、研究階段項目支出不確定性需要本科目進行過渡性核算。研究是指為獲取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其屬於探索性過程,是為進一步的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准備。從已經進行的研究活動看,將來是否能夠轉入開發、開發後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等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為此,企業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應予以費用化。企業應根據自行研究開發項目在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借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期末應根據發生的全部研究支出,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第二、開發階段需要根據規定條件將資本化支出由本科目轉做進一步處理。開發階段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項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企業自行研究開發項目在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資本化,確認為無形資產:(1)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3)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5)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第三、審計該科目應關注重點:(1)企業研究階段的支出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2)開發階段的支出符合條件的才能資本化,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計入當期損益(首先在研究開發支出中歸集,期末結轉管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