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產品負擔費用怎麼分
擴展閱讀
醫學生擁有哪些資源 2025-07-21 12:59:31
初始入賬成本怎麼寫 2025-07-21 12:53:00
清潔地暖的工具有哪些 2025-07-21 12:48:48

產品負擔費用怎麼分

發布時間: 2022-06-21 19:10:33

㈠ 如何計算產成品與在產品的費用分配

總共有六種方法吧,
約當產量法是其中的一種,
還有按期初金額確定,不計算期末在產品等等其他方法.

㈡ 正確計算產品成本應該劃清哪些費用界限

劃分以下五個方面的費用界限:

1、正確劃分應否計入生產費用、期間費用的界限

2、正確劃分生產費用與期間費用的界限

3、正確劃分各月份的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界限

4、正確劃分各種產品的生產費用界限

5、正確劃分完工產品與在產品的生產費用界限

以上五個方面費用界限的劃分過程,也就是產品生產成本的計算和各項期間費用的歸集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應貫徹「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即何者受益何者負擔費用,何時受益何時負擔費用;負擔費用的多少應與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例分配的原則。

(2)產品負擔費用怎麼分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成本核算過程,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耗費如實反映的過程,也是為更好地實施成本管理進行成本信息反饋的過程,因此,成本核算對企業成本計劃的實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標成本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成本核算,可以檢查、監督和考核預算和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反映成本水平,對成本控制的績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進行檢查和測量,評價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處可以降低成本,進行持續改進。

㈢ 產品數量57,費用561怎麼用百分比分攤費用

用費用除數量,就是一個產品應分攤的費用。
每個產品應負擔費用的百分比=561/57*100=984.2%
即每個產品應負擔9.842的費用。

㈣ 簡要說明材料費用分配的方法有哪些

原材料費用的分配方法有幾種

1.有在產品但不計算分配成本

當企業、車間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少,是否計算分配在產品成本對完工產品成本的影響很小,甚至無影響.為了簡化成本核算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或車間可以不計算在產品成本,即某種產品生產所發生的全部費用,都歸完工產品負擔.

2.在產品成本固定按年初數計算

如果在產品數量各月份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月初、月末在產品成本的差額對完工產品成本影響不大.為了簡化成本核算工作,各月在產品成本固定按年初數計算.到年終時,應根據實際盤點的在產品數量,重新計算在產品成本,並調整年初數.

3.在產品成本按完工產品成本計算

如果在產品已經接近完工,或者已經加工完畢的產品,但尚未驗收或包裝入庫,也算在產品.為簡化核算工作,這些在產品視同完工產品分配費用,即應由產品負擔的費用按照完工產品的產量和月末在產品的實際數量作為分配標准進行費用的分配.

4.在產品成本按耗用材料費計算

當企業或車間各月的在產品數量較大,而且各月份數量又均衡,同時這種在產品,其材料費用在成本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在這種情況下,在產品成本可以只計算材料費用來代替它全部費用.其工費項目數量比例小,全由完工產品負擔.即將應由產品負擔的費用合計數減去在產品負擔的材料費後的數額,就是完工產品的成本.



生產費用分配的審計方法

當企業或車間各月的在產品數量較大,而且各月份數量又均衡,同時這種在產品,其材料費用在成本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在這種情況下,在產品成本可以只計算材料費用來代替它全部費用.其工費項目數量比例小,全由完工產品負擔.即將應由產品負擔的費用合計數減去在產品負擔的材料費後的數額,就是完工產品的成本.

1.工業企業發生歸屬於本期的生產費用,按其經營用途分別計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等有關賬戶後,在月末還須對間接費用進行分配,轉入按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的"生產成本"賬戶,藉以正確計算本期完工產品的成本.

對生產費用的分配,必須劃清以下界限:正確劃分應計入產品成本和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界限;正確劃分各種產品的費用界限;正確劃分上、下期費用的界限;正確劃分完工產品與在產品的費用界限.因此,生產費用分配主要應從企業採用的分配標准、應分配的金額和分配率等方面進行審計.

2.生產費用分配標準的審計

(1) 審計內容

生產費用分配標準是間接費用歸屬於產品的依據,

㈤ 製造費用應該怎樣分攤到產品裡面去呢

1、首先應將製造費用轉平:借-生產成本,貸-製造費用。

2、根據當月完工產品入庫及在產品的情況,進行分配。

舉例:本月生產了1000件,發生製造費用200,管理費用20,直接材料300,計件工人工資共600,請問如何分攤成本?

解決方法: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800,貸:製造費用,200,製造費用-直接人工,600,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300,貸:存貨 原材料,300。

產品完工,把上面發生的生產成本都結轉過來。

借:庫存商品,1100,貸:生產成本,1100。然後賣多少就把庫存商品結轉主營業務成本就可以了。

(5)產品負擔費用怎麼分擴展閱讀:

製造費用的分配方法:

1、工時比例,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種產品所耗生產工人工時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一種方法。對於這種分配方法,查賬人員應檢查企業是否有真實正確的工時記錄。

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生產工人實際工時數*製造費用分配率

2、工資比例,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計入各種產品成本的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一種方法。

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生產工人實際工資額*製造費用分配率

3、機器工時比例,這一方法適用於生產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產品,因為這類產品的機器設備使用、維修費用大小與機器運轉的時間有密切聯系。採用這一方法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具備各種產品所耗機器工時的完整的原始記錄。

查賬人員審查採用機器工時比例分配法分配製造費用的賬務時,應首先對被查企業機械化程度及機器工時記錄等情況進行核實,查明該企業是否適用這種分配方法,然後,再復核數字計算的正確性。該方法的計算程序、原理與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

4、年度計劃分配率,採用這種方法,不論各月實際發生的製造費用多少,每月各種產品成本中的製造費用都是按年度計劃確定的計劃分配率分配。年度內如果發現全年製造費用的實際數和產品的實際產量與計劃數發生較大的差額,應及時調整計劃分配率。

這種方法適用於季節性的生產企業,因為在季節性生產企業中,每月發生製造費用相差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產量懸殊卻很大,如果按實際費用分配,各月單位產品成本中的製造費用將隨之忽高忽低,不便於進行成本分析。

㈥ 成本核算應如何正確劃分各項費用的界限,如何防止其錯誤做法

(一)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

滿足這些方面要求是保證成本核算的真實性最基本、最關鍵性的要求,有利於防止亂攤、少計成本,人為的在會計期間、各種產品之間、以及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調節成本。具體內容參見課件第九章第7頁。

第一方面費用界限的說明:主要要求劃分清楚發生的各項費用哪些是與產品製造有關的費用,從而計入產品成本;而哪些費用與產品製造無關,不得計入產品成本,以防止人為亂攤、少計成本的現象發生。

第二方面費用界限的說明: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應劃分清楚應由本期產品成本負擔和以後期間產品成本負擔的費用界限。由於有些費用其發生(支付)期與歸屬期不一致, 需要對這部分費用進行合理的攤提,確定某一期間負擔的費用,以防止人為在本期和以後期間調節成本。

第三方面費用界限的說明:製造產品所發生的各項費用最終是要歸集分配到所生產的各種產品上,歸集、分配費用時,應按照費用分配受益原則,即誰收益,誰負擔,收益大小應與其負擔費用的多少成正比例。以此劃分清楚每種產品負擔的費用,防止人為在各產品之間調節成本。

第四方面費用界限的說明:各項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歸集分配完畢後,期末應根據產品完工情況,對於既有完工產品,又有在產品的情況,應將該產品歸集的全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這就要求採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合理確定完工產品成本和在產品成本,防止人為在二者之間調節成本。

(二)做好各項基礎工作

㈦ 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有哪些

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有工時比例法、工資比例法、機器工時比例法、年度計劃分配率法,下面具體介紹:

1、工時比例法

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種產品所耗生產工人工時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一種方法。對於這種分配方法,查賬人員應檢查企業是否有真實正確的工時記錄。

計算公式: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生產工人實際工時數*製造費用分配率

2、工資比例法

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計入各種產品成本的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一種方法。

採用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種產品生產機械化的程度應該大致相同,否則機械化程度低的產品所用工資費用多,負擔的製造費用也要多,而機械化程度高的產品則負擔的製造費用較少,從而影響費用分配的合理性。

計算公式: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生產工人實際工資額*製造費用分配率

3、機器工時比例法

這一方法適用於生產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產品,因為這類產品的機器設備使用、維修費用大小與機器運轉的時間有密切聯系。採用這一方法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具備各種產品所耗機器工時的完整的原始記錄。

查賬人員審查採用機器工時比例分配法分配製造費用的賬務時,應首先對被查企業機械化程度及機器工時記錄等情況進行核實,查明該企業是否適用這種分配方法,然後,再復核數字計算的正確性。該方法的計算程序、原理與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

4、年度計劃分配率法

採用這種方法,不論各月實際發生的製造費用多少,每月各種產品成本中的製造費用都是按年度計劃確定的計劃分配率分配。年度內如果發現全年製造費用的實際數和產品的實際產量與計劃數發生較大的差額,應及時調整計劃分配率。

這種方法適用於季節性的生產企業,因為在季節性生產企業中,每月發生製造費用相差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產量懸殊卻很大,如果按實際費用分配,各月單位產品成本中的製造費用將隨之忽高忽低,不便於進行成本分析。

製造費用分配表:

(7)產品負擔費用怎麼分擴展閱讀

製造費用的分配標准:

(1)直接人工工時,各受益對象所耗的生產工人工時數,可以是實際工時,也可以是定額工時;

(2)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對象所發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數;

(3)機器工時,各受益對象所消耗的機器工時數,可以是實際工時,也可以是定額工時;

(4)直接材料成本或數量,各受益對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數量;

(5)直接成本,各受益對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6)標准產量,將各產品實際產量換算成標准產量,以各產品的標准產量數作為分配標准。

㈧ 製造費用的分配標准有哪些

製造費用分配標准有:1. 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2. 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3. 機器工時比例法,4. 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比例法,5. 直接成本(材料、生產工人工資等職工薪酬之和),6. 產成品產量比例法。

(一)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

即按照各種產品所用生產工人實際工時數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計算公式如下:

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生產工人實際工時數×製造費用分配率

(二)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

即按照計入各種產品成本的生產工人實際工資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由於工資成本分配表可以直接提供生產工人工資資料,因而採用這種分配方法,核算工作比較簡便。計算公式如下:

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生產工人實際工資額×製造費用分配率

(三)機器工時比例法

即按照生產各種產品所用機器設備運轉時間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產品生產的機械化程度較高的車間。採用這種方法,必須具備各種產品所用機器工時的原始記錄。計算公式如下:

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機器運轉時數×製造費用分配率

(四)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比例法

即按照各種產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製造費用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總數

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製造費用分配率

(五)直接成本(材料、生產工人工資等職工薪酬之和)比例法

即按照計入各種產品的直接成本(材料、生產工人工資等職工薪酬之和)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直接成本×製造費用分配率

(六)產成品產量比例法

即按各種產品的實際產量(或標准產量)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其中某種產品的標准產量,是通過將該產品的實際產量乘以換算標准產量的系數而求得的。計算公式如下:

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實際產量(或標准產量)×製造費用分配率以上各種分配方法,通常是對各月生產車間或部門的製造費用實際發生額進行分配的。

為簡化核算,企業也可以採用年度計劃分配率法進行分配。年度計劃分配率法的計算公式如下:某月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月該產品實際產量的定額工時數×年度計劃分配率

採用這一方法時,全年各月實際生產數與已分配數之間的差額,除其中屬於為次年開工生產作準備的可留待明年分配外,其餘的都應當在當年年度終了時調整本年度的產品成本。推薦用藍色顏色的方法分配製造費用,因為相對比較簡單一些。

至於製造費用的分配,按照原則將逐月分配,但縱觀全年幾乎會全部記入產品成本,考慮到簡易辦法,可將1至11月的製造費用記入當月損益,12月的製造費用可按照產品產量成本(收發存入庫數的成本)進行分配。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製造費用的分配標准有哪些?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㈨ 如何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

正確區分各管帳期本錢的費用邊界。

應計入出產經營本錢的費用,還應在各月之間進行區分,以便分月核算商品本錢。應由本月商品擔負的費用,應悉數計入本月商品本錢;不該由本月擔負的出產經營費用,不該計入本月的商品本錢。

為了正確區分各管帳期的費用邊界,需求公司不能提早結賬,將本月費用作為下月費用處理;也不能拖延結賬,將下月費用作為本月費用處理。

通常情況下,非出產經營活動的消耗不能計入商品本錢,只要出產經營活動的本錢才能夠計入商品本錢。

出產經營活動的本錢分為正常的本錢和非正常的本錢,只要正常的出產經營活動本錢才能夠計入商品本錢,非正常的經營活動本錢不計入商品本錢。非正常的經營活動本錢包含災禍丟失、偷盜丟失等十分丟失;滯納金、違約金、罰款、損害補償等補償開銷;買賣性金融財物貶價丟失、壞賬丟失、存貨貶價丟失、長時間股權出資減值丟失、持有至到期出資減值丟失、固定財物減值丟失等不能預期的緣由導致的財物減值丟失;以及債款重組丟失等。

正常的出產經營活動本錢又分為商品本錢和時間本錢。正常的出產本錢計入商品本錢,其他正常的出產經營本錢列為時間本錢。

(9)產品負擔費用怎麼分擴展閱讀

正確計算成本所必須劃清的幾項費用支出的界限。主要有:

(1)不同性質的費用支出界限。不同性質的費用 支出,包括資本支出與收益支出、營業內支出與營業外支出等。資本支出是指那些受益期超過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的支出,如企業為取得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而發生的支出。資本支出應先計入資產賬戶,然後在其使用期內,通過折舊攤銷等形式逐步分攤轉作費用,由各受益期不超過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的支出,如企業的工資支出、機器設備日常維護保養支出、保除費用支出等。收益支出全部列作當期的成本、費用,與當期的營業收入相配比,故也稱作營業內支出。營業外支出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無關的其他支出,如非常損失,處理固定資產損失等等過些支出與生產經營有關,所以不能作為企業的成本或費用。

(2)產品製造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產品製造成本是指企業為製造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和製造費用。期間費用是指在會計期間內為企業提供一定生產條件,以保持產品產銷能力所發生的費用,如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期間費用全部由當期產品銷售利潤項目扣除,而不計入產品成本。

(3)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企業發生的費用,有的應計入當期產品成本,有的則應計入以後各期產品成本。如預付一年的保除費,根據權責發生制的原則,應在12個月內分期計入成本、費用。對於那些本期尚未支付,而應由本期負擔的費用,則應預提計入本期產品成本。

(4)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等直接生產費用,一靚應當直接計入各種、各批或各步驟產品成本。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製造費用,一般應選擇合理的分配法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

(5)本期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的費用界限。每一會計期末,各產品所歸集的成本總額,應在完工產品成本和期末在產品成本之間劃分。應選擇合理的分配方法,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其應負擔的生產費用數額。

參考資料成本費用界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