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本月開銷項負數的專用發票 怎麼沖銷收入 成本以及上月多計提申報的增值稅
你本月開具的增值稅紅字發票,那麼就相當於銷售退回。收入是負數很正常。而且你對於的銷售稅也是負數的。那麼以前迦納的銷項稅就會以留抵稅額的形式,日後抵稅。希望有所幫助!
B.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如何填寫,具體些
輔導期是專門對新批准為一般納稅人的商貿企業規定了最少6個月的輔導期,在輔導期內其進項稅實行先比對,待比對相符後才能抵扣,而一般比對結果要第二個月才能看到,所以輔導期的一般納稅人的進項都是隔月抵扣而正式一般納稅人是當期認證當期抵扣過後如比對不符再做進項轉出。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一般納稅人)》及其附表填表說明
一、《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一般納稅人)》填表說明
本申報表適用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填報。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按簡易辦法繳納增值稅的貨物,也使用本表。
(一) 本表「稅款所屬時間」是指納稅人申報的增值稅應納稅額的所屬時間,應填寫具體的起止年、月、日。
(二) 本表「填表日期」指納稅人填寫本表的具體日期。
(三) 本表「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稅務機關為納稅人確定的識別號,即:稅務登記證號碼。
(四) 本表「所屬行業」欄,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的最細項(小類)進行填寫(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附後)。
(五) 本表「納稅人名稱」欄,填寫納稅人單位名稱全稱,不得填寫簡稱。
(六) 本表「法定代表人姓名」欄,填寫納稅人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七) 本表「注冊地址」欄,填寫納稅人稅務登記證所註明的詳細地址。
(八) 本表「營業地址」欄,填寫納稅人營業地的詳細地址。
(九) 本表「開戶銀行及帳號」欄,填寫納稅人開戶銀行的名稱和納稅人在該銀行的結算帳戶號碼。
(十) 本表「企業登記注冊類型」欄,按稅務登記證填寫。
(十一) 本表「電話號碼」欄,填寫納稅人注冊地和經營地的電話號碼。
(十二) 表中「一般貨物及勞務」是指享受即征即退的貨物及勞務以外的其他貨物及勞務。
(十三) 表中「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 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享受即征即退稅收優惠政策的貨物及勞務。
(十四) 本表第1項「(一)按適用稅率征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按適用稅率繳納增值稅的應稅貨物和應稅勞務的銷售額(銷貨退回的銷售額用負數表示)。包括在財務上不作銷售但按稅法規定應繳納增值稅的視同銷售貨物和價外費用銷售額,外貿企業作價銷售進料加工復出口的貨物,稅務、財政、審計部門檢查按適用稅率計算調整的銷售額。 「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與「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之和,應等於《附表一》第7欄的「小計」中的「銷售額」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十五) 本表第2項「應稅貨物銷售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按適用稅率繳納增值稅的應稅貨物的銷售額(銷貨退回的銷售額用負數表示)。包括在財務上不作銷售但按稅法規定應繳納增值稅的視同銷售貨物和價外費用銷售額,以及外貿企業作價銷售進料加工復出口的貨物。「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與「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之和,應等於《附表一》第5欄的「應稅貨物」中17%稅率「銷售額」與13%稅率「銷售額」的合計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十六) 本表第3項「應稅勞務銷售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按適用稅率繳納增值稅的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與「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之和,應等於《附表一》第5欄的「應稅勞務」中的「銷售額」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十七) 本表第4項「納稅檢查調整的銷售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因稅務、財政、審計部門檢查、並按適用稅率計算調整的應稅貨物和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但享受即征即退稅收優惠政策的貨物及勞務經稅務稽查發現偷稅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部分,而應將本部分銷售額在「一般貨物及勞務」欄中反映。「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與「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之和,應等於《附表一》第6欄的「小計」中的「銷售額」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十八) 本表第5項「按簡易徵收辦法征稅貨物的銷售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按簡易徵收辦法徵收增值稅貨物的銷售額(銷貨退回的銷售額用負數表示)。包括稅務、財政、審計部門檢查、並按按簡易徵收辦法計算調整的銷售額。「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與「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之和,應等於《附表一》第14欄的「小計」中的「銷售額」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十九) 本表第6項「其中:納稅檢查調整的銷售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因稅務、財政、審計部門檢查、並按簡易徵收辦法計算調整的銷售額,但享受即征即退稅收優惠政策的貨物及勞務經稅務稽查發現偷稅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部分,而應將本部分銷售額在「一般貨物及勞務」欄中反映。「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與「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之和,應等於《附表一》第13欄的「小計」中的「銷售額」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二十) 本表第7項「免、抵、退辦法出口貨物銷售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執行免、抵、退辦法出口貨物的銷售額(銷貨退回的銷售額用負數表示)。「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二十一) 本表第8項「免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 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按照稅法規定直接免徵增值稅的貨物及勞務的銷售額及適用零稅率的貨物及勞務的銷售額(銷貨退回的銷售額用負數表示),但不包括適用免、抵、退辦法出口貨物的銷售額。「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應等於《附表一》第18欄的「小計」中的「銷售額」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二十二) 本表第9項「免稅貨物銷售額」 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按照稅法規定直接免徵增值稅貨物的銷售額及適用零稅率貨物的銷售額(銷貨退回的銷售額用負數表示),但不包括適用免、抵、退辦法出口貨物的銷售額。「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應等於《附表一》第18欄的「免稅貨物」中的「銷售額」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二十三) 本表第10項「免稅勞務銷售額」 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按照稅法規定直接免徵增值稅勞務的銷售額及適用零稅率勞務的銷售額(銷貨退回的銷售額用負數表示)。「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應等於《附表一》第18欄的「免稅勞務」中的「銷售額」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二十四) 本表第11項「銷項稅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按適用稅率計征的銷項稅額。該數據應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貸方「銷項稅額」專欄本期發生數一致。「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與「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之和,應等於《附表一》第7欄的「小計」中的「銷項稅額」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二十五) 本表第12項「進項稅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申報抵扣的進項稅額。該數據應與「應交稅金 — 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借方「進項稅額」專欄本期發生數一致。「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與「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之和,應等於《附表二》第12欄中的「稅額」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二十六) 本表第13項「上期留抵稅額」欄數據,為納稅人前一申報期的「期末留抵稅額」數,該數據應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借方月初余額一致。
(二十七) 本表第14項「進項稅額轉出」欄數據,填寫納稅人已經抵扣但按稅法規定應作進項稅轉出的進項稅額總數,但不包括銷售折扣、折讓,銷貨退回等應負數沖減當期進項稅額的數額。該數據應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貸方「進項稅額轉出」專欄本期發生數一致。「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與「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之和,應等於《附表二》第13欄中的「稅額」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二十八) 本表第15項「免、抵、退貨物應退稅額」欄數據,填寫退稅機關按照出口貨物免、抵、退辦法審批的應退稅額。「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二十九) 本表第16項「按適用稅率計算的納稅檢查應補繳稅額」欄數據,填寫稅務、財政、審計部門檢查按適用稅率計算的納稅檢查應補繳稅額。「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三十) 本表第17項「應抵扣稅額合計」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應抵扣進項稅額的合計數。
(三十一) 本表第18項「實際抵扣稅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實際抵扣的進項稅額。「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三十二) 本表第19項「按適用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按適用稅率計算並應繳納的增值稅額。「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三十三) 本表第20項「期末留抵稅額」欄數據,為納稅人在本期銷項稅額中尚未抵扣完,留待下期繼續抵扣的進項稅額。該數據應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借方月末余額一致。
(三十四) 本表第21項「按簡易徵收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按簡易徵收辦法計算並應繳納的增值稅額,但不包括按簡易徵收辦法計算的納稅檢查應補繳稅額。「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與「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之和,應等於《附表一》第12欄的「小計」中的「應納稅額」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三十五) 本表第22項「按簡易徵收辦法計算的納稅檢查應補繳稅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因稅務、財政、審計部門檢查並按簡易徵收辦法計算的納稅檢查應補繳稅額。「一般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與「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的「本月數」 欄數據之和,應等於《附表一》第13欄的「小計」中的「應納稅額」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三十六) 本表第23項「應納稅額減征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按照稅法規定減征的增值稅應納稅額。「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三十七) 本表第24項「應納稅額合計」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應繳增值稅的合計數。「本年累計」欄數據,應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三十八) 本表第25項「期初未繳稅額(多繳為負數)」欄數據,為納稅人前一申報期的「期末未繳稅額(多繳為負數)」。
(三十九) 本表第26項「實收出口開具專用繳款書退稅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實際收到稅務機關退回的,因開具《出口貨物稅收專用繳款書》而多繳的增值稅款。該數據應根據「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貸方本期發生額中「收到稅務機關退回的多繳增值稅款」數據填列。「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四十) 本表第27項「本期已繳稅額」欄數據,是指納稅人本期實際繳納的增值稅額,但不包括本期入庫的查補稅款。「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四十一) 本表第28項「①分次預繳稅額」 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分次預繳的增值稅額。
(四十二) 本表第29項「②出口開具專用繳款書預繳稅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銷售出口貨物而開具專用繳款書向主管稅務機關預繳的增值稅額。
(四十三) 本表第30項「③本期繳納上期應納稅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上繳上期應繳未繳的增值稅款,包括繳納上期按簡易徵收辦法計提的應繳未繳的增值稅額。「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四十四) 本表第31項「④本期繳納欠繳稅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欠稅額,但不包括繳納入庫的查補增值稅額。「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四十五) 本表第32項「期末未交稅額(多繳為負數)」欄數據,為納稅人本期期末應繳未繳的增值稅額,但不包括納稅檢查應繳未繳的稅額。「本年累計」欄與「本月數」欄數據相同。
(四十六) 本表第33項「其中:欠繳稅額(≥0)」欄數據,為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已形成欠稅的數額。
(四十七) 本表第34項「本期應補(退)稅額」欄數據,為納稅人本期應納稅額中應補繳或應退回的數額。
(四十八) 本表第35項「即征即退實際退稅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因符合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政策規定,而實際收到的稅務機關返還的增值稅額。「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四十九) 本表第36項「期初未繳查補稅額」欄數據,為納稅人前一申報期的「期末未繳查補稅額」。該數據與本表第25項「期初未繳稅額(多繳為負數)」欄數據之和,應與「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期初余額一致。「本年累計」欄數據應填寫納稅人上年度末的「期末未繳查補稅額」數。
(五十) 本表第37項「本期入庫查補稅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因稅務、財政、審計部門檢查而實際入庫的增值稅款,包括:1、按適用稅率計算並實際繳納的查補增值稅款;2、按簡易徵收辦法計算並實際繳納的查補增值稅款。「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數之和。
(五十一) 本表第38項「期末未繳查補稅額」欄數據,為納稅人納稅檢查本期期末應繳未繳的增值稅額。該數據與本表第32項「期末未繳稅額(多繳為負數)」欄數據之和,應與「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期初余額一致。「本年累計」欄與「本月數」欄數據相同。
二、《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填表說明
(一) 本表「稅款所屬時間」是指納稅人申報的增值稅應納稅額的所屬時間,應填寫具體的起止年、月。
(二) 本表「填表日期」指納稅人填寫本表的具體日期。
(三) 本表「納稅人名稱」欄,應加蓋納稅人單位公章。
(四) 本表「一、按適用稅率徵收增值稅貨物及勞務的銷售額和銷項稅額明細」 和「二、簡易徵收辦法徵收增值稅貨物的銷售額和應納稅額明細」部分中「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非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普通發票」、 「未開具發票」各欄數據均應包括銷貨退回或折讓、視同銷售貨物、價外費用的銷售額和銷項稅額,但不包括免稅貨物及勞務的銷售額,適用零稅率貨物及勞務的銷售額和出口執行免、抵、退辦法的銷售額以及稅務、財政、審計部門檢查並調整的銷售額、銷項稅額或應納稅額。
(五) 本表「一、按適用稅率徵收增值稅貨物及勞務的銷售額和銷項稅額明細」和「二、簡易徵收辦法徵收增值稅貨物的銷售額和應納稅額明細」部分中「納稅檢查調整」欄數據應填寫納稅人本期因稅務、財政、審計部門檢查計算調整的應稅貨物、應稅勞務的銷售額、銷項稅額或應納稅額。
(六) 本表「三、免徵增值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明細」 部分中「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欄數據,填寫本期因銷售免稅貨物而使用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份數、銷售額和稅額,包括國有糧食收儲企業銷售的免稅糧食,政府儲備食用植物油等。
三、《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二)》填表說明
(一) 本表「稅款所屬時間」是指納稅人申報的增值稅應納稅額的所屬時間,應填寫具體的起止年、月。
(二) 本表「填表日期」指納稅人填寫本表的具體日期。
(三) 本表「納稅人名稱」欄,應加蓋納稅人單位公章。
(四) 本表「一、申報抵扣的進項稅額」部分各欄數據,分別填寫納稅人按稅法規定符合抵扣條件,在本期申報抵扣的進項稅額情況。
1、第1欄「(一)認證相符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填寫本期申報抵扣的認證相符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情況,包括認證相符的紅字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應等於第2欄「本期認證相符且本期申報抵扣」與第3欄「前期認證相符且本期申報抵扣」數據之和。
2、第2欄「本期認證相符且本期申報抵扣」,填寫本期認證相符本期申報抵扣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情況,應與第35欄「本期認證相符的全部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減第24欄「本期已認證相符且本期未申報抵扣」後的數據相等。
3、第3欄「前期認證相符且本期申報抵扣」,填寫以前期認證相符本期申報抵扣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情況,應與第23欄「期初已認證相符但未申報抵扣」加第24欄「本期已認證相符且本期未申報抵扣」減第25欄「期末已認證相符但未申報抵扣」後數據相等。
4、第4欄「非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及其他扣稅憑證」,填寫本期申報抵扣的非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及其他扣稅憑證情況,應等於第5欄至第10欄之和。
5、第11欄「期初已征稅款」,填寫按照規定比例在本期申報抵扣的初期存貨掛帳稅額。
6、第12欄「當期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合計」應等於第1欄、第4欄、第11欄之和。
(五) 本表「二、進項稅額轉出額」部分填寫納稅人已經抵扣但按稅法規定應作進項稅額轉出的明細情況,但不包括銷售折扣、折讓,銷貨退回等應負數沖減當期進項稅額的情況。
第13欄「本期進項稅轉出額」應等於第14欄至第21欄之和。
(六) 本表「三、待抵扣進項稅額」部分各欄數據,分別填寫納稅人已經取得,但按稅法規定不符合抵扣條件,暫不予在本期申報抵扣的進項稅額情況及按照稅法規定不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情況。
1、第23欄「期初已認證相符但未申報抵扣」,填寫以前期認證相符,但按照稅法規定,暫不予抵扣,結存至本期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應與上期「期末已認證相符但未申報抵扣」欄數據相等。
2、第24欄「本期已認證相符且本期未申報抵扣」,填寫本期認證相符,但因按照稅法規定暫不予抵扣及按照稅法規定不允許抵扣,而未申報抵扣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包括商業企業購進貨物未付款;工業企業購進貨物未入庫;購進固定資產;外貿企業購進供出口的貨物;因退貨將抵扣聯退還銷貨方等。
3、第25欄「期末已認證相符但未申報抵扣」,填寫截至本期期末,按照稅法規定仍暫不予抵扣及按照稅法規定不允許抵扣且已認證相符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情況。
4、第26欄「其中:按照稅法規定不允許抵扣」,填寫期末已認證相符但未申報抵扣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中,按照稅法規定不允許抵扣,而只能作為出口退稅憑證或應列入成本、資產等項目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包括外貿出口企業用於出口而采購貨物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納稅人購買固定資產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因退貨將抵扣聯退還銷貨方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等。
(七) 本表「四、其他」欄中「本期認證相符的全部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項指標,應與防偽稅控認證子系統中的本期全部認證相符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數據相同。「代扣代繳稅額」項指標,填寫納稅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的規定扣繳的增值稅額。
四、《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三)》填表說明
(一)本表填寫本期申報抵扣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明細情況,包括認證相符的紅字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
(二)本表「認證日期」填寫該份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通過主管稅務機關認證相符的具體年、月、日。
(三)本表「金額」「合計」欄數據應與《附列資料(表二)》第1欄中「金額」項數據相等;本表「稅額」「合計」欄數據應與《附列資料(表二)》第1欄中「稅額」項數據相等。
五、《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四)》填表說明
(一)本表填寫本期開具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存根聯明細情況,包括作廢和紅字(負數)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
(二)本表「作廢標志」欄填寫納稅人當期作廢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情況,以「*」作標記,納稅人正常開具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以空欄予以區別。
(三)本表「金額」「合計」欄數據(不含作廢發票金額)應等於《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第1、8、15欄「小計」「銷售額」項數據之和;本表「稅額」「合計」欄數據(不含作廢發票稅額)應等於《附列資料(表一)》第1欄「小計」「銷項稅額」、第8欄「小計」「應納稅額」、第15欄「小計」「稅額」項數據之和。
C. 關於增值稅
專欄
核算內容
舉例
借方(5個)
1.進項稅額
記錄企業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
注意:退回所購貨物應沖銷的進項稅額,用紅字登記。
將原購進的不含稅價為3000元、增值稅額為510元的原材料退回銷售方。
借:銀行存款 351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0
貸:原材料 3000
2.已交稅金
核算企業當月繳納本月增值稅額
某企業每15天預繳一次增值稅,每次預繳20000元。預繳時的會計處理: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2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
注意:企業當月上交上月應交未交的增值稅時,借記「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
3.減免稅款
反映企業按規定減免的增值稅款。企業按規定直接減免的增值稅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對承擔糧食收儲任務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銷售的糧食免稅,但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若銷售糧食不含稅價20000元,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226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6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2600
貸:營業外收入 2600
4.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反映出口企業銷售出口貨物後,向稅務機關辦理免、抵、退稅申報,按規定計算的應免抵稅額。
賬務處理: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在第7章「出口退稅政策與賬務處理」處講
5.轉出未交增值稅
核算企業月終轉出應繳未繳的增值稅。
某企業增值稅賬戶貸方的銷項稅額為30000元,借方的進項稅額為17000元,月末賬務處理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13000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13000
貸方(4個)
6.銷項稅額
記錄企業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應收取的增值稅額。
注意:退回銷售貨物應沖減的銷項稅額,只能在貸方用紅字登記。
原銷售的不含稅價值為10000元,銷項稅額為1700元的貨物被退回,假設已經按稅法規定開具了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退回時的會計處理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10000
貸:銀行存款 117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00
同時沖減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7.出口退稅
記錄企業出口適用零稅率的貨物,貨物出口後憑相關手續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出口退稅而收到退回的稅款。
如企業的免抵退稅額為100000元,應退稅額為80000元,免抵稅額為20000元,則賬務處理為: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8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2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100000
在第7章「出口退稅政策與賬務處理」處講
8.進項稅額轉出
記錄企業的購進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等發生非正常損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按規定轉出的進項稅額。
(1)已經抵扣進項稅額的外購貨物改變用途,用於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用途,做進項稅額轉出。
如某機械廠將外購鋼材100000元用於修建廠房:
借:在建工程117000
貸:原材料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轉) 17000
(2)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其所用外購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做轉出處理。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的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賬務處理: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在第7章「出口退稅政策與賬務處理」處講
9.轉出多交增值稅
核算一般納稅人月終轉出多繳的增值稅。
對於由於多預繳稅款形成的「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借方余額,才需要做轉出處理。
(1)某企業2010年1月31日增值稅賬戶貸方的銷項稅額為10000元,借方的進項稅額為17000元。月末不進行賬務處理。
(2)某企業2010年2月28日增值稅賬戶貸方的銷項稅額為10000元,借方的進項稅額為8000元,已交稅金為9000元。月末賬務處理為: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7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7000
D.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怎麼填
1、填寫日期。首先需要填寫的就是日期,這個日期並不是填寫報表的日期,而是稅款所屬期。小規模納稅人所屬日期比較特殊,是按照季度來填寫,比如第一個季度就是1月份到3月份,所以這個日期不要填錯了。
E. 如何沖減跨年度收入和成本 (具體分錄)
沖減跨年度收入和成本的分錄
1、沖減收入:
借:應收賬款(紅字);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紅字);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紅字)。
2、沖回成本: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紅字);貸:庫存商品—***(紅字)
3、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結轉到未分配利潤: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大概邏輯就是:借是銷售收入,貸是銷售成本。如果是退貨造成的,對應的成本也要沖減。如果是售出商品有質量問題或有扣款扣重這類的,只需沖減收入,不用沖減成本。
按財務規定,當月發出的產品,當月確認收入,結轉成本。當出現跨月時,須經稅務局申請同意,開具紅字發票,沖減以前的開具的發票,並相應沖減收入、成本。即將前期的利潤在本月調整。若跨年度,需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進行調整。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商業企業向貨物供應方收取的部分費用徵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4】136號)文件規定:「對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收取的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掛鉤(如以一定比例、金額、數量計算)的各種返還收入,均應按照平銷返利行為的有關規定沖減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金,且一律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按稅法規定,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註明,銷售方可按折扣後的余額作為銷售額計算增值稅,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不論其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折扣,而購買方應按折扣後的余額計算進項稅額。銷售返利如採用在銷售發票直接扣減方式,性質上類同銷售折讓,其會計處理與一般商品折讓購銷的會計處理一樣。
支付銷售返利方收入按照扣減銷售返利後的凈額計入銷售收入;收到銷售返利方成本按照扣減銷售返利後凈額計入采購成本。如果將返利額另開發票,對於直接沖抵貨款的形式來兌現的返利,在開具發票後發生的返還費用,或者需要在期後才能明確返利額,銷售方據購買方主管稅務機關出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開出紅字發票沖銷收入,並相應沖減銷項稅額。由此可見,單獨返點可以計入業務收入,如果返點與購進商品開在一張發票上,需沖減商品成本。
F. 沖減增值稅銷項的分錄怎麼做
沖銷多計提的增值稅屬於記賬憑證科目無誤而所記金額大於應記金額,應用紅字更正法。
一、紅字發票做沖回銷售的分錄;最後再開正確的發票,並據以入帳做銷售即可。
1、紅字發票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負數)
貸:主營業務收入(負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負數)
2、開具正確的發票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3、當月的稅額為零,因為該銷項稅之前月份已申報。
二、如果用的《企業會計准則》,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來調整,如果用的《小企業會計准則》,直接沖減當期營業外收入。
(6)沖減成本怎麼申報增值稅擴展閱讀:
一、購買方
1、已經由購貨方認證的增值稅發票,發生退貨或發票開具錯誤需要開具負數發票的,由購貨方申請開具負數發票。
2、因專用發票抵扣聯、發票聯均無法認證的,由購買方填報《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申請單》,並在申請單上填寫具體原因以及相對應藍字專用發票的信息,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出具《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通知單》。購買方不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3、購買方所購貨物不屬於增值稅扣稅項目范圍,取得的專用發票未經認證的,由購買方填報申請單,並在申請單上填寫具體原因以及相對應藍字專用發票的信息,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出具通知單。購買方不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二、銷貨方
由銷貨方申請開具負數發票的情況(前提是發票未認證,發票在180天的認證期內),具體情況如下:
1、因開票有誤購買方拒收專用發票的,銷售方須在專用發票認證期限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填報申請單,並在申請單上填寫具體原因以及相對應藍字專用發票的信息。
2、因開票有誤等原因尚未將專用發票交付購買方的,銷售方須在開具有誤專用發票的次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填報申請單,並在申請單上填寫具體原因以及相對應藍字專用發票的信息,同時提供由銷售方出具的寫明具體理由、錯誤具體項目以及正確內容的書面材料。
發生銷貨退回或銷售折讓的,除按照《通知》的規定進行處理外,銷售方還應在開具紅字專用發票後將該筆業務的相應記賬憑證復印件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G. 本月有進項稅沒有銷項稅,如何申報增值稅報表
按賬目收入填寫,做到賬表相符。在收入欄目中填0,在進項上按認證的進項發票上註明的稅額填寫。多出的進項稅作為留抵金額,以後有銷項稅的時候再抵扣。本月不用交稅。
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納稅額
只有進項稅的情況下」所得負數,留下期抵扣。
正常進行納稅申報啊,沒有銷項,就零申報,有進項,如果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過了,就申報作進項留抵,留待下個月繼續抵扣,如果沒有進行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就在下個月進行認證,一並抵扣就行。
進項稅和銷項稅是針對「增值稅」的,本期銷項稅減去進項稅再乘以增值稅稅率,就等於本期應交增值稅。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增值稅稅率
其他的應交稅金有其各自的計算方法。
(7)沖減成本怎麼申報增值稅擴展閱讀:
《增值稅(專用/普通)發票使用明細表》填表說明
1、「發票起止號碼」是指填寫在本張表格中的發票(包括專用發票與普通發票)的起始及截止號碼。
2、「(共 頁、第 頁)」分別是指《增值稅普通發票使用明細表》共有幾頁,本張表格是其中的第幾頁。
3、《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明細表》的「發票類別」欄:納稅人使用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開展增值稅專用發票計算機稽核工作的通知》(國稅發[1994]134號文件)規定的編碼填寫。
即:第一位代表發票版本的語言文字,分別用1、2、3、4代表中文、中英文、藏文、維文;第二位代表是幾聯發票,分別用4、7表示四聯、七聯;第三位代表發票的金額版本號,分別有1、2、3、4表示萬元版、十萬元版、百萬元版、千萬元版,第三位為0表示電腦發票。
《增值稅普通發票使用明細表》的「發票類別」欄空格不填。
4、「購貨單位名稱」欄應填寫全稱。
5、「貨物或應稅勞務名稱」欄應按貨物或應稅勞務的具體名稱填寫。
6、「銷售額」欄填寫用不含稅價格計算的銷售額。納稅人如果使用普通發票,在填寫本欄時應將其票面上的銷售額價稅分離,分別填寫相應欄目。
7、「不開發票銷售的貨物或應稅勞務」欄填寫內容包括視同銷售及價外收入等不開發票銷售的貨物或應稅勞務。
H. 我們是建築公司的,現在賣了一批廢鋼筋,要沖減成本,怎麼做分錄了
建築公司賣一批廢鋼筋,沖減成本,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合同履約成本-工程施工-材料費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I. 我公司本月沖紅一筆增值稅專用發票,收入為負數,怎麼申報
沖紅增值稅專用發票,會在系統中的增值稅銷項稅額中出現負數,應納稅額為負數,就是多繳稅額,可以要求稅局退稅,或者抵繳下期稅額。
一般來說,填寫增值稅申報表時,直接把當月正常收入減去紅字收入就行,但是要注意,沖減時,要對應相關收入項目,例如紅字是貨物銷售(17%稅率),則只能是沖減當月銷售貨物17%稅率的收入。
例:A公司8月出租列印機取得不含稅收入為10000元,增值稅1700元,成本8000元,10月份因列印機質量問題,該筆租金收入退還客戶,同時已知10月出租列印機收入8000元,提供咨詢服務收入50000元。
這時候,只能沖減出租服務收入的8000元,申報表銷售欄填0,餘下的2000元需結轉到下月沖減(填寫申報表後可能會申報比對不符,可直接找主管稅務機關,人工強行比對通過。)
(9)沖減成本怎麼申報增值稅擴展閱讀
一般納稅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後,如果出現不符合作廢條件的下列情況,需要開具紅字專用發票:
1、發生銷貨退回;
2、開票有誤;
3、應稅服務中止等情形;
4、因銷貨部分退回及發生銷售折讓。
注意:認證時的專用發票已被登記為失控專用發票的,暫不得作為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憑證,稅務機關扣留原件,查明原因,分別情況進行處理。
J. 怎麼沖減主營業務收入增值稅怎麼申報
你好,把無票收入紅沖,分錄是
_瑁褐饔滴袷杖?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收賬款等科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