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進貨價與零售價的換算方法
進價 * (1+利潤率)=零售價,這個就是成本利潤來定價,以進價為計算依據。進貨價是你的采購價加采購中發生成本,銷售價是你賣買過程中收到的所有現金及非現金利得。
Ⅱ 進價、售價和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公式:進價=售價-【售價*利潤率】,售價=進價/利潤率,利潤=售價-進價,利潤率=(售價-進價)÷售價,售價=賣出去的價格,進價=買商品的價格。
例如:
買一台電腦花費3000元(進價)
賣出去的價格是3500元(售價)
3500-3000=500(利潤)
需知:
進價:通常是指「含稅進價」(註:電腦系統實際是以「未稅進價」,來計算毛利的),進價決定的因素包括:「采購及銷售人員的素質與談判技巧,買賣雙方的實力,供需的狀況,付款條件,其他交易的條件與要求。
供應商的地區性營銷策略,供應商的獲利狀況,及買方的市場定位,或進貨數量,原材料價格,匯率」等等。「含稅進價」在電腦系統上是指扣除「折扣」後的進貨價格。
Ⅲ 如何計算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的計算程序,有順算和倒算兩種方法:
1、順演算法:先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再據以計算期末結存金額; 計算公式:銷售成本=銷售數量×進貨單價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
2、倒演算法:先計算期末結存金額,再據以計算銷售成本; 計算公式: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銷售成本=期初結存金額+本期增加金額-本期非銷售減少金額-期末結存金額。
拓展資料:
銷售營業費用:
一是根據「營業費用」的借方發生額,對照有關憑證,稽查開支是否真實合理,有無超過標准列支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二是將本期營業費用與上期營業費用進行比較,並將本期各月的營業費用比較,如有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應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三是選出重要或異常的營業費用檢查其原始憑證是否合法,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檢查有無跨期入賬的現象。
四是核對營業費用有關項目金額與累計折舊、應付工資、預提費用等項目相關金額的勾稽關系,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
五是檢查營業費用的結轉是否正確、合規,有無多轉、少轉或不轉營業費用,人為調節利潤情況。
商品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商品的進價成本,即購進價格。由於批發商品的進貨渠道、進貨批量、進貨時間和付款條件的不同,同種規格的商品,前後進貨的單價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進價直接確定商品銷售成本外,一般情況下,出售的商品都要採用一定的方法來確定一個適當的進貨單價,以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和確定庫存價值,據以核算商品銷售損益,以反映經營成果。
Ⅳ 數學公式進價等於什麼售價等於什麼利潤等於什麼
進價=售價-【售價*利潤率】
售價=進價/利潤率
利潤=售價-進價
利潤率=(售價-進價)÷售價
售價=賣出去的價格
進價=買商品的價格
例如:
買一台電腦花費3000元(進價)
賣出去的價格是3500元(售價)
3500-3000=500(利潤)
(4)有進價和賣價怎麼計算成本擴展閱讀:
進價:通常是指「含稅進價」(註:電腦系統實際是以「未稅進價」,來計算毛利的。),進價決定的因素包括:「采購及銷售人員的素質與談判技巧,買賣雙方的實力,供需的狀況,付款條件,其他交易的條件與要求,供應商的地區性營銷策略,供應商的獲利狀況,及買方的市場定位,或進貨數量,原材料價格,匯率」等等。「含稅進價」在電腦系統上是指扣除「折扣」後的進貨價格。
Ⅳ 一般,衣服的進價和賣出價怎麼算
20塊錢進來的衣服,你在一般繁華的路段就賣50-60,非常繁華的路段就90-120,
如果你衣服有牌子的話,那就在加20%的費進去。
如果進價一件衣服50元,通過運輸,各種渠道,那麼這件衣服的成本價就成為60元了,而如果是進價50元直接銷售,那麼這個得成本是50元,賣出價就是成本50元加上盈利的價格。
成本價一般來說是拿貨價加上各個出售前所花費的代價,和所要盈利的價格。
四個方面揭曉衣服進價的秘密:
1、服裝進貨眼光
服裝進貨最忌的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款式,因為服裝店的消費者並非店主,而是生活中的任何一個人,所以服裝進貨眼光要放到市場中去,了解市場的需求,然後再進貨,選擇合適的服裝款式,這樣才能贏得市場。
2、服裝進貨價格討論
在確定拿什麼服裝款式的時候,可以跟批發商談談,看能否可以拿到個更低點的拿貨價,一般長期做批發的商家,產品批發價格都不會再便宜的了,所以不要太計較是否便宜那麼一兩塊錢。只要時間久了,大家互相成了熟客,進貨價格自然會優惠。
3、服裝進貨看面料
經營服裝店首先要懂得看服裝的面料,懂得分辨服裝的面料和面料的成分,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貨源的質量。懂得這些拿貨才不會輕易被騙、被忽悠,而且才能確保自己所拿的貨都是貨真價實的產品。在產品的基礎上再添加一些附加值,就能讓服裝無論是價格還是價值提升,從而能帶來更多利潤。
4、服裝進貨的根本
服裝拿貨不能進看錶面,還要想到服裝的價值。在拿到一款服裝的時候應該先估算自己拿回去能以多少價錢出售,幾倍還是十幾倍都是有可能的,若是拿到好產品,自然能賣出好價錢,這才是服裝進貨的根本。
從四個方面揭曉衣服進價的秘密,趕緊來看看吧!開一家服裝店,找到一個好的貨源不容易,特別在衣服的進價上,我們更是要了解其中藏著的秘密,才能找到更合適的貨源。
Ⅵ 知道商品進價100元,要盈利至少15%怎麼算呢,計算賣價是多少呢
這個比較復雜,需要你知道各種費用的支出,因為每個人可以利用的資源是不一樣的,房租看地段、大小,人工區域工資也差價比較大,不過按照利潤來看,你可以把你的房租等投入核算到每天的成本,然後統計商品每天可以賣掉的數量,來定商品的價格,一般商品的進價是定價的4折左右,不過現在應該沒有那麼高的利潤,如果你為了保證15%的利潤,那麼我建議你定價200元比較合適
Ⅶ 知道售價和利潤率怎麼算成本
知道售價和利潤率求成本的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售價÷(1+利潤率)
基本計算公式:
1、理論銷售價格總公式
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利潤+稅金
2、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公式的展開
(1)生產成本=進價—生產利潤—生產稅金
(2)流通費用=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
(3)利潤=生產利潤+商業利潤
(4)稅金=生產稅金+商業稅金
理論銷售價格=進價+運雜費+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商業利潤+商業稅金
3、商品理論銷售總公式的推導
(1)利息=進貨成本×周轉天數×日利息率
(2)商品損耗=(進貨成本+利息)/(1-損耗率)×損耗率
(3)進貨成本=進價+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
(4)經營管理費二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經營管理費率
(5)商業利潤=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利潤率
(6)商業稅金=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稅率商品理論銷售價格
拓展資料:成本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Ⅷ 進價加成定價的計算公式是
加成定價法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價和進價加成定價。前者為蔬菜、水果的定價普遍採用,方法是首先確定單位變動成本,再加上平均分攤的固定成本組成單位完全成本,在此基礎上加上一定的加成率(毛利率)形成銷售價格。 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單位完全成本×(1+成本加成率) 其中,成本加成率=售價-進價/進貨成本×100%進價加成定價是零售業(百貨商店、連鎖零售店等)流行的一種做法。其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進貨價格/1-加成率 其中,加成率=售價-進價/售價×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