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會計上的攤余成本怎麼計算,在溢價和折價兩種情況下計算有什麼區別
攤余成本計算方式:
假設A企業溢價發行5年期債券面值100元,實際發行價格125元,票面年利率10%,每年付息,5年到期後一次性償還本金100元。
100×10%×(P/A,i,5) + 100×(P/F,i,5) = 125
其中(P/A,i,5)為利率為i,期數為5期的年金現值系數;(P/F,i,5)為利率為i,期數為5期的復利現值系數。
用插值法計算出實際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本期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 應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
=120.4125;
區別:
溢價發行債券和折價債券區別如下:
1、當你的債券票面利率高於銀行利率時,由於投資人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對於發行方來說,溢價發行相當於從投資人那裡多收取一部分錢來彌補今後將付給投資人的那部分利息。
2、相反,當你的債券票面利率低於銀行利率時,如果你不折價發行,沒有人會來購買你所發行的債券,因為債券的風險比銀行儲蓄高,而如果你不能夠提供更高的利率,投資者沒有理由購買你發行的債券。
3、折價發行,相當於彌補給投資者一部分在今後他無法從購買債券中獲得的利息,使得他能夠獲得比銀行利息更高的一個利息。
(1)折價發行為什麼導致攤銷成本高擴展閱讀
溢價或折價是由於債券的票面利率與實際利率不同而引起的。當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表明債券發行單位實際 支付的利息將高於按市場利率計算的利息,發行單位則在發行時按照高於債券票面價值的價格發行,即溢價發行,對購買者而言為溢價購入。
溢價發行對投資者而言,是為以後多得利息事先付出的代價。對發行者而言,是為以後多付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補償。如果債券的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表明發行單位今後實際支付的利息低於按照市場利率計算的利息,則發行單位按照低於 票面價值的價格發行,即折價發行,折價發行對投資者而言,是為今後少得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補償,對發行者而言是為今後少付利息而事先付出的代價。
㈡ 為什麼發行公司債券時會出現溢價或折價
這是因為企業發行債券時市場上的債券收益率與企業發行該債券的票面利率之間會存在差異,這樣就導致購買者購買該債券的價款與面值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就出現了折溢價購買的情況。
溢價或折價不是企業的收益或損失,這要看企業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和市場上平均利率的比較,如果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上的平均收益率,大家就都會來買,需求旺盛,因此導致債券價格上揚,即溢價。當債券票面利率小於市場上的平均利率時,債券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也就是說沒人買,因此要降價,折價出售。這個溢價或折價最後都是讓債券的到期收益率等於市場上的平均利率為止。
㈢ 為什麼必須要攤銷溢價,折價溢價,折價的攤銷對每期的利息費用有何影響
企業決定並被批准發行債券時,就要將票面利率確定下來(已經記載到債券上面),由於利息率始終在變化著,待實際發行時很可能與原來決定時的利息率
不一樣。
實際發行時,企業要按當日的市場實際利率發行債券,投資人也要按當日市場利率購入債券。不按市場利率從事的話,企業不會發行的;投資人不會購買的。
溢、折價就是對市場利率對票面利率的調整。將來攤銷也是對已產生的溢、折價對財務費用或投資收益的調整。
㈣ 債券為什麼要溢價或者折價發行
你說得很對,若把coupon rate設計成和市場利率一致,就可以按面值發行。
但是市場利率是隨時波動的,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會不一樣,受市場供求的影響,而一個企業或者國家的債券,設計得再及時,也不可能達到這么及時、這么湊巧,所以基本上票面利率跟市場利率差不多,而債券發行時,投資者對債券的需求也很重要,若供不應求,債券的價格就高一些,若供過於求,債券的價格就低一些,所以往往都有小幅的折價或溢價。
話說回來,即使票面利率跟市場利率相同,還有一個企業自身的信用問題,企業能獲得的利率,未必是市場利率,可能會比市場利率高,也可能比市場利率低。
㈤ 應付債券折價或溢價的攤銷對於工程成本為何有影響
發行債券融資用於在建工程時:借:在建工程 貸:應付債券——債券面值 應付債券——債券溢價每期計提利息及攤銷溢價時:借:應付債券——債券溢價 財務費用 貸: 應付債券——應計利息從上面的賬務處理可以看出,由於有了債券溢價所以付出的費用減少了,所以工程成本減少。而折價發行正好相反。但是,溢價部分實質是對於未來按票面利率支付利息的補償,只有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時,才能溢價發行成功。那麼,貸方應付利息本來就挺高的,溢價部分只是對於較高的利息做了補償。並沒有影響工程成本啊?謝謝!麻煩了!還是不太懂!
㈥ 為什麼發行公司債券產生的溢價或折價不計借款費用,但是對折價或溢價的攤銷是屬於借款費用的
因為發行公司債券折價的攤銷,是由於公司的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而以後應該在利息費用中扣除,這對發行公司來說就是一項借款費用;同樣道理,發行公司債券發生的溢價是由於公司的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債券溢價了,發行公司可以在利息費用中不斷扣除,從而減少了它的利息費用,對發行公司來說就不是借款費用,而對於購買其公司債券的企業來說就是一項借款費用。
(6)折價發行為什麼導致攤銷成本高擴展閱讀
債券的溢價和折價
債券的溢價和折價。債券的溢價為企業購入債券實際支付的價款高於債券面值的差額,而債券的折價則為企業購入債券實際支付的款項低於債券面值的差額。
債券的溢價和折價:
債券的溢價產生的原因為債券的票面利率高於銀行利率,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購入債券後,實際得到的利息要少於票面標明的利息,也就是說,溢價實際是企業為了逐期獲得票面標明的高於銀行利率的利息而預先付出的代價。
債券的折價產生的原因為債券的票面利率低於銀行利率,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購入債券後,實際得到的利息要多於票面標明的利息,換言之,折價實際上是企業在持有債券各期少得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補償。
折價或溢價攤銷是什麼意思?
以發行債券為例,發行債券收款大於債券面值部分即為債券溢價。這時候債券的實際利率並不等度於票面利率,而債券是按照攤余成本計量,按照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利息費用的,計算出的費用和按面值票面利率計算的應付利息之間的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溢價攤銷額。折價攤銷原理和溢價攤銷一樣,只是攤銷時候的差額與溢價攤銷相反。
㈦ 企業溢價或折價購買公司債券後為什麼要針對溢價或折價的金額進行攤銷
債券的溢折價發行,使企業確定的金融資產成本高於其票面價值,這個差值就是溢折價。但是應收利息是根據票面價值和票面利率確定的,企業要根據應收利息和實際成本計算出實際利率,所以實際利率和票面利率就不一樣,按照實際利率確認的投資收益也不一樣。投資收益和應收利息的差額就是由於債券折溢價產生的。每年的差額都對折溢價進行一次抵減(這個就是利息調整的攤銷),使實際成本不斷接近票面價值。最後一期正好回歸到票面價值。這個就是要做利息調整攤銷的原因。
㈧ 折價或溢價攤銷是什麼意思
以發行債券為例,發行債券收款大於債券面值部分即為債券溢價。這時候債券的實際利率並不等度於票面利率,而債券是按照攤余成本計量,按照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利息費用的,計算出的費用和按面值票面利率計算的應付利息之間的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溢價攤銷額。折價攤銷原理和溢價攤銷一樣,只是攤銷時候的差額與溢價攤銷相反。
應答時間:2021-01-0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㈨ 長期股權投資為什麼要攤銷為什麼最後的攤余成本要接近面值
長期股權投資不能攤銷,是差額攤銷吧?
股權投資差額是採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時,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差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者在證券市場向第三方購買股權時,購買價格高於或低於按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份額。這是投資過程投資雙方共同自願形成的結果。
攤銷差額的目的,是使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等於「投資成本」,使會計信息能夠真實地反映投資時投資成本與應享有份額之間的關系。如果不攤銷差額,就會出現錯誤的會計信息,使未來利益發生誤判。
㈩ 為什麼折價發行債券時,應付利息與實際利息之差是折價攤銷
發行債券時,發售價錢小於債券票上額度,期滿還本時按照票上額度還款的發售方式。一切正常狀況下,廉價發售能夠提升債券的誘惑力,擴張債卷的發售總數,加速發售速率,有益於發行者在短期內里籌資較多的資產。自然,它依然遭受發行者和代理公司的信譽度及債券利率多少的危害,廉價發售時,發售價錢小於票上額度,其差值一部分事實上便擴大了發售成本費,假若不與此同時減息以作為折扣率發行導致的發售收益的降低的賠償,則廉價發售與提升債券利率的實際效果同樣,必然提升發行者的壓力。
購買債券股權溢價和折扣率的攤銷費方式有二種,直線法和實際利率法。直線法是將公司購買債券的股權溢價和折扣率均值攤入債卷持有期的一種方式。在債券的每個計算利息期,以相同的額度把債劵折扣率再加上應計利息收益轉作長期投資,或以相同的額度用債卷的股權溢價抵減應計利息收益作為長期投資。實際利率法的債卷的股權溢價和折扣率是依據債卷顏值的折現率乘上內涵報酬率計算的貸款利息與票上貸款利息的差別求取。股權溢價攤銷費與利息費用反比;折扣率攤銷費與利息費用正相關。從理論上講,實際利率法比平行線去更精確,可是實際利率法測算繁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