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本控制的措施是什麼以下3個措施可供參考
1、創建專門的成本管理制度和管理機制。創建成本管理制度的主要思想,是讓所有的員工都意識到成本管理與每個員工自身都有密切的關系,應該由員工們共同承擔、共同實現。那麼主要實施的做法需要有關部門在進行詳細預算之後,以確保企業獲得正常利潤為前提,將成本進行細化處理,落實到具體位置。主要目的是形成一個巨大的成本管理體系,使每個部門都清楚自己的職責和成本目標,從自身位置考慮,然後進行部門之間的相互溝通,從而大大減低成本,最大優點是便於管理。
2、落實動態成本管理,實行差異跟蹤分析。在實際成本管理中,建築企業中標之後先將其目標成本嚴格計算出來,但是,一旦施工的進程不同,便會導致工程項目成本無法准確推進。因此,動態成本管理制度是一個適應企業發展的新機制,需要企業在實踐中不斷的發展與改進。項目的動態成本基於目標的成本之上,進行一系列可行性研究,前提是不影響正常企業利潤。隨著工程方案的不斷開展研究,方案要不斷深入,目標成本也要不斷細化,最後敲定。動態成本管理的主要思想是將動態成本與目標成本進行詳細的比對,分析其中的差異及造成差異的原因,得出最終結論。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和採取對應的策率。
3、從施工管理控製成本
3.1勞動力的管理。現在的主要的生產力量還是來自人力,那麼對工人進行一定的崗前培訓,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必要條件。經過培訓的工人在同等條件下生產率遠遠高於沒有經過培訓的工人,可以減少工期,從而減少工資發放,同時還可以避免工人不熟悉工作環境而造成的人力資源浪費。
3.2材料管理。材料在工程建設中佔比重超過60%,是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最重要部分。在工程開工前,把工程材料的種類、價格分析比較、材料運輸等相關花費的地方做詳細價值比,可以大大降低運輸的成本。對材料的選購要實行多人監督的制度,防止有人使用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
3.3設備管理。提高設備利用率的首要條件就是對設備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在實際的工程建設中,為了縮短工期,機械設備往往是超負荷運作,這樣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機械要保持良好的運作,保養是關鍵的部分,要找專業人員定期檢查並監督,保障設備正常運行。
『貳』 做好建築工程動態成本管理
這方面對我來說是輕車熟路,內容很多,但方法很簡單:1、熟悉施工工藝,2、熟悉企業定額,沒有的話,拜個師,多請教,3、經常上工地,多與班組聊聊,現場測試用量和時間消耗。4、積累,最本質的辦法。還是一句話,這些往往書上的與現實相關太大,你需要積累經驗,更要用心,有個好老師是最好的捷徑。衷心希望以上能幫到你。
『叄』 動態成本的介紹
動態成本也就是變動成本..是屬於變動性的變動成本(Variable Costs),是指那些成本的總發生額在相關范圍內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呈線性變動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變動成本,在一定期間內它們的發生總額隨著業務量的增減而成正比例變動,但單位產品的耗費則保持不變。 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一樣,變動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線性依存關系也是有條件的,即有一定的適用區間。也就是說,超出相關范圍時,變動成本發生額可能呈非線性變動。
『肆』 什麼是動態成本如何做動態成本管理
動態成本定義:是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個單項合同(費項)的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控制結果 在工程招標和簽訂合同時,與合約規劃對應;結合合同或預算造價對目標成本進行調整。
做動態成本管理:在一定期間內它們的發生總額隨著業務量的增減而成正比例變動,但單位產品的耗費則保持不變。 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一樣,變動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線性依存關系也是有條件的,即有一定的適用區間。也就是說,超出相關范圍時,變動成本發生額可能呈非線性變動。
(4)如何實現動態成本擴展閱讀:
動態成本=已結算合同成本+未結算合同成本+非合同性成本+待發生成本
根據企業的競爭戰略和所處的經濟環境制定的,也是對成本管理做出的規劃,為具體的成本管理提供思路和總體要求。成本計算是成本管理系統的信息基礎。
利用成本計算提供的信息,採取經濟、技術和組織等手段實現降低成本或成本改善目的的一系列活動。業績評價是對成本控制效果的評估,目的在於改進原有的成本控制活動和激勵約束員工和團體的成本行為。
如果一個國家要改變比較成本的不利地位,可以通過政府政策干預、開發要素資源等方法來實現。但是改變比較成本的不利地位更主要的是必須與本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相聯系。他強調靜態的比較成本原理不利於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它將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差跑擴大。
因此,改變比較成本的不利地位必須調整產業結構,謀求貿易結構的合理化。為此,國家應對扶植和促進重心產業發展進行行政干預,對幼雅產業實行適當的保護政策,刺激其比較優勢的形成。當這種產業的比較優勢形成後,也就是說當它具有了國際競爭以後,可以逐漸增大其自由貿易的程度。
可見,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的相互適應及其動態的合理化是增強一國比較優勢的重要途徑。也正因為如此,筱原三代平的上述理論也被稱為產業—貿易結構論。
『伍』 成本控制有哪些措施
1、原材料成本控制
在製造業中原材料費用佔了總成本的很大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達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對象。影響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采購、庫存費用、生產消耗、回收利用等,所以控制活動可從采購、庫存管理和消耗三個環節著手。
2、工資費用控制
工資在成本中佔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資又被認為是不可逆轉的。控制工資與效益同步增長,減少單位產品中工資的比重,對於降低成本有重要意義。控制工資成本的關鍵在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它與勞動定額、工時消耗、工時利用率、工作效率、工人出勤率等因素有關。
3、製造費用控制
製造費用開支項目很多,主要包括折舊費、修理費、輔助生產費用、車間管理人員工資等,雖然它在成本中所佔比重不大,但因不引人注意,浪費現象十分普遍,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內容。
4、企業管理費控制
企業管理費指為管理和組織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開支項目非常多,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視的內容。上述這些都是絕對量的控制,即在產量固定的假設條件下使各種成本開支得到控制。在現實系統中還要達到控制單位成品成本的目標。
(5)如何實現動態成本擴展閱讀:
過程劃分
1、產品投產前的控制
這部分控制內容主要包括:產品設計成本,加工工藝成本,物資采購成本,生產組織方式,材料定額與勞動定額水平等。這些內容對成本的影響最大,可以說產品總成本的60%取決於這個階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質量。
這項控制工作屬於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動實施時真實的成本還沒有發生,但它決定了成本將會怎樣發生,它基本上決定了產品的成本水平。
2、製造過程中的控制
製造過程是成本實際形成的主要階段。絕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這里發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動力、各種輔料的消耗、工序間物料運輸費用、車間以及其它管理部門的費用支出。
投產前控制的種種方案設想、控制措施能否在製造過程中貫徹實施,大部分的控制目標能否實現和這階段的控制活動緊密相關,它主要屬於始終控制方式。
由於成本控制的核算信息很難做到及時,會給事中控制帶來很多困難。
3、流通過程中的控制
包括產品包裝、廠外運輸、廣告促銷、銷售機構開支和售後服務等費用。在目前強調加強企業市場管理職能的時候,很容易不顧成本地採取種種促銷手段,反而抵消了利潤增量,所以也要作定量分析。
『陸』 施工行業財務負責人該如何進行成本動態控制
我們是地坪塗裝施工企業,我將我們行業的成本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告訴你,供你參考。對於工程企業來說,工程項目物資及原材料是一大項成本,占據總比例的一半左右,另外耗材,工資,食宿費,差旅費及其它一些額外開支也不小,經常會佔到很大的一部分比例,如果遇到工程返工,那就會大大增加成本開支,所以從這幾方面去控製成本,才會節省開支,獲得盡可能多的利潤。我的觀點是從大處著筆,也要從小處控制,不忽略細微處,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從每一個項目的具體情況,抓住關鍵進行控制。
『柒』 求問對工程項目施工成本如何進行動態管理與控制的論述
摘要:要使一個工程項目有經濟效益,需要對其施工成本進行動態管理與控制。工程項目施工成本動態管理與控制是施工企業管理中的重點內容,是企業獲取經濟效益的源泉,與施工企業的生存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只有加強成本動態管理,嚴格控制施工成本,盡最大可能降低施工成本,才能使工程項目的利潤最大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本文就施工企業如何降低施工成本、確保施工成本並實現贏利最大化進行了論述。
『捌』 如何進行施工成本管理
接到工程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成本預測,心裡有底後才能確定目標利潤,最終作出投標文件。但造價人總是感慨,實際利潤遠遠達不到預期利潤。出入過大的原因是預期利潤設定過高?還是成本控製做的不夠細致?
想實現目標利潤,需要做好兩件事情。第一,盡可能准確地預估成本;第二,建立體系完整的成本控制且將成本控制落實到每一個施工過程。具體要怎麼做?
一、確定各要素目標成本
確定工程項目目標成本的過程就是施工企業確定自身底價的過程。工程造價按照要素組成可以劃分為7項要素。在這7項要素中,4項屬於成本費用,分別是: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企業管理費。
二、各要素詢價
1、人工費詢價
目前施工企業同勞務公司結算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方式:按綜合單價結算;第二種方式:按天結算。選擇哪一種結算方式主要由施工企業承接工程量所決定。
總承包企業應選擇第一種——按綜合單價結算。採用建築面積綜合單價還是按分項工程綜合單價結算,由施工企業同勞務商定。單價是否可調受多種因素影響,從成本控制角度考慮,盡可能以固定綜合單價結算,確保施工企業將實際發生人工費控制在人工費的目標成本內。
分包企業選擇按天結算至少滿足兩者之一:當實際發生人工費超過業主予以確認的結算人工費,超過的部分有其他收入來平衡;或者實際發生人工費控制在人工費的目標成本內時,分包企業可以選擇按天結算,同勞務必須約定單位完工程量。
2、材料費詢價
除甲供材、暫估材料以外,施工企業應該有長期合作的供貨商,且對材料波動有一定敏感度。在滿足施工場地堆放條件下,盡可能多采購材料。造價人如能做到預估材料價格浮動范圍,綜合單價中風險費也可以成為企業的利潤。
三、動態成本控制
工期較長、分項工程較多的項目必須進行動態成本控制。
動態成本即變動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總發生額在相關范圍內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呈線性變動的成本。現階段,絕大多數施工企業雖然有動態控制,但數據上報相對滯後。也有部分企業目標成本存在設定不合理的情況。成本管理最難的環節在於動態控制,想保證有效的動態控制,就一定要保證數據的准確性和及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