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rcgis10.3最小成本距離廊道怎麼求零基礎求詳細過程
你可以參考arcgis 自帶的幫助。
當然也有在線的中文版
網頁鏈接
⑵ arcgis怎麼批量計算兩點之間的距離
可以快速把點連接成線,獲得線圖層,在通過線圖層右鍵-屬性表-對著一列空的表的表頭右鍵(需要有一列表來放長度數據)-calculate(計算幾何)-選著長度-確認;
則獲得所有線段的長度。
沒有一個軟體可以有序得到你想要的距離,只有你距離畫出來,讓他告訴你值,這樣才是比較快速高效的;
望採納,謝謝!
⑶ arcgis中怎麼計算出某點到周圍各點的距離
不是很清楚具體的需求,提供如下解決方案:
工具箱,裡面有距離計算的:
直至使用腳本Python實現,這個可參考官方實例或者幫助文檔。
⑷ arcgis怎麼生成成本柵格數據
不需要在做distance的過程中加權。
將權,如高程做成另外一個柵格文件。坐標系與distance結果一致。
將兩個柵格相乘就可以了。用raster calculator命令。
out = distance × 高程
⑸ arcgis裡面怎麼做最小累積阻力模型
首先是源地的選擇,選擇自己需要的源地數據,可以是柵格的或者矢量數據最終都會轉變為柵格數據。其次是阻力面的建立,選擇若乾的要素分級賦值,再將不同的分級賦值圖按照一定的比例疊加,最後用空間分析下面的距離工具有個成本距離模塊找到阻力面最小的地方。
⑹ arcgis 怎麼基於成本距離算距離
ArcGIS當中進行距離量算的前提是你的數據有空間參考信息(有的是地理坐標,有的是經過投影的投影坐標)。
有了空間參考之後,矢量文件每個點都有自己的X,Y坐標,進行距離量算的時候,ArcGIS就是根據這些坐標計算距離的,但你所查詢的兩點沒有坐標的時候,由於有了空間參考,因此可以估算查詢點的坐標,進而計算距離。
柵格數據(例如,遙感影像)也要有空間參考,由於柵格數據記錄該柵格數據的范圍並且記錄每個柵格的大小(這些在properties中可以看到),因此也是可以進行距離量算的。
所以只要有了空間參考和坐標,不需要比例尺也可以進行距離量算。
最後就是一副普通的行政區劃電子地圖,如果是一張沒有坐標系的jpg那麼需要根據同一地方的參考數據進行Georeferencing的幾何校正操作之後,將其糾正到在此坐標系下正確的位置、大小之後也是可以進行距離量算的。
ArcGIS中進行距離量算的工具就是這個小尺子,它可以以不同的單位進行距離量算。
⑺ 廊道的ArcGIS最小成本廊道
廊道分析工具返回的柵格中,針對每個像元位置都計算了兩個輸入累積成本柵格的成本距離總和(累積成本)。對於每個像元位置來說,兩個柵格成本的總和用於識別從一個源到另一個源且經過該像元位置的最小成本路徑。
廊道分析工具與成本路徑工具相關,後者僅返回具有最小成本路徑的輸出柵格。 要創建廊道,必須使用成本距離工具(例如,成本距離或路徑距離)創建兩個成本累積柵格,一個源(或一組源)對應一個成本累積柵格。出於演示目的,下圖顯示了根據單個像元位置創建的成本面。此過程實際上發生在輸入柵格的各個像元位置。
輸出柵格不識別在兩個源之間的單個最小成本路徑,但會識別源之間累積成本的范圍。也就是說,到達源 1 的最小累積成本加上到達源 2 的最小累積成本等於經過像元的某個路徑的總累積成本。如果從源 1 到源 2 的路徑經過該像元,則該累積成本就是最小累積成本。
如果從廊道柵格中選擇值小於最大累積距離(或閾值)的所有像元,則所生成的輸出柵格將與不超過指定成本的一片帶(或廊道)狀像元相對應。生成的閾值輸出可被視為像元的最小成本廊道,而不是最小成本路徑(單條線)。
⑻ 用arcgis分析山地最佳路徑
方法/步驟1:
下載研究區DEM數據
方法/步驟2:
使用ArcMap載入DEM,生成坡度數據
開始使用ArcToolBox之前,要先設置環境,如果不嚴格設置環境,最後計算成本路徑(Cost Path)時會報錯
如下圖所示進行設置,每次更換起始點必須保證環境如下
方法/步驟3:
計算坡度
尤其注意Z因子(Z factor)計算
本實例引用的地理空間數據雲30m解析度DEM,計算方法如下
Z factor=cell size/30即0.00027764068/30=9.254689333333333e-6
完成坡度計算
方法/步驟4:
焦點統計
打開Special Analyst Tools-Neighborhood-Focal Statistics工具
如下進行參數設置
方法/步驟5:
繪制起終點
新建兩個點要素start和end,坐標系選擇WGS-84,添加一個Id欄位,欄位類型長整型(Long Integer),Id欄位均賦值0
方法/步驟6:
求取最佳路徑
接下來後面就可以使用Model Builder了,這樣就可以把參數設置好後一起運行
1、對坡度和焦點統計結果進行重分類(Special Analyst Tools-Reclass-Reclassify),如圖所示進行設置,等距離重分類10份
2、生成成本數據,利用柵格計算器(Special Analyst Tools-Map Algebra-Raster Calculator)進行計算,給坡度0.6權重,起伏度(焦點統計結果)0.4權重
3、計算成本距離(Cost Distance),如下圖3設置
4、計算成本路徑(Cost Path),如下圖4設置
如此即設置完成,可以運行
將運行結果載入進來即可看到路徑分析結果
更改起終點位置,確認運行環境如上所示,即可進行下一條路徑運算
注意事項
ArcToolBox運行環境必須正確
進行下一次路徑運算時需對模型進行適當修改
⑼ 用ArcGIS做綠地可達性分析 想選取成本距離加權 請問具體怎麼實現 數據如何處理
乖乖地把你的課本案例做兩遍,你就知道需要什麼數據,需要怎麼做了。要不要我把課本內容給你粘貼上來?
⑽ 請問,Arcgis如何實現邊長各點到另一個邊長各點之間距離的測量
1、首先A與B的節點數目要一致,否則就沒有一對一的情況;
2、可以用要素節點轉點工具,將AB的面的節點轉出來,然後計算節點坐標,然後放到EXCEL裡面用公式計算;
3、當然最簡單的就是用ArcEngine自己做一個工具來計算,如果不會的話,試試上面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