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單位社保繳費基數的為什麼比個人社保繳費基數的和高單位多繳納的部分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
繳費基數確定不同:
1、單位交:基數是由與員工工資掛鉤,是按照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申報(新進職工按照第一月工資申報),並不是工資多少就申報多少的。工資是低於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按照上年度社平工資的60%計算基數;高於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的,按照上年社平工資的300%計算;在上年度社平工資60%-300%之間的,按照本人實際工資申報。
2、個人交:基數是固定的,按照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100%,期間是5個檔次自由選擇。
繳費比例不同:
1、單位交:單位繳費比例是19%,個人繳費比例是8%。個人繳納的8%計入個人賬戶裡面,單位繳納的19%放統籌基金國家保管,與我們退休有工資有關的就是計入個人賬戶的金額,越多越好。由於比例是恆定的,繳費基數跟工資有關系,工資越高基數越高,進入個人賬戶的金額就越多。
2、 個人交:繳費比例是20%,其中8%計入個人賬戶。繳費比例12%放入統籌基金,8%計入個人賬戶,個人交的話相當於是個人把公司那部分錢也出了。由此可以看出其實被用人單位招用參保繳費更劃算。
費用承擔主體不同
1、單位參保:單位參保的人員社保費用單位承擔單位部分,個人承擔個人部分即可。一般情況下燈會的繳費金額都比員工自己繳費的金額高出很多。
2、個人繳費,對於個人參保單位來說,所有的社保費用都是只能自己承擔,繳費金額高。
沃服網
② 個人買社保所繳費用越來越高,現在交社保還劃算嗎
如果沒有單位給交社保,只能自己買,個人購買社保繳費越來越高,現在購買社保還劃算嗎?這個問題很現實,也是很多朋友們遇到的。我們個人自己買社保,是需要自己全額來承擔這個所有費用的,費用漲得非常快,現在買了究竟劃不劃算?為什麼呢?那麼,下面,就讓專業的社保代繳公司小編帶大家來了解,提供一些資料供大家參考。
對於醫保報銷的攻略,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2020年全國社保醫保申辦報銷流程!
一、個人買社保所繳費用越來越高,有必要交嗎?
一年比一年更高的這個繳費標准,讓很多靈活就業人員是望而卻步。那麼選擇交與不交呢,實際上是很尷尬的處境。有些人累計繳費年限具備15年以上的這樣的一個條件。那麼選擇放棄也是未嘗不可的。但是如果你還沒有到達15年的一個累計繳費年限,盡量是不要放棄自己的一個交費,因為這樣的話是達不到退休條件的,所以說必須還是要繼續交納,社保費用,你至少要滿足15年的一個要求,才停止繳費是比較恰當的選擇。
比如養老保險,繳滿15年,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以繳納15年,每年平均1萬元來計算為例,到60歲退休時,第一年平均每年領取12000元左右,國家每年如果按照5%的比例上調,10年可收回成本,到了70歲以後每年平均領取2000元左右,這個投資的回報率應該非常劃算的;醫療保險每年繳費5000元左右,在這期間每年返還到社保卡里1800元左右,如果住一次醫院至少花費5000元以上,按照70%的比例報銷,至少可得3500元。當然不生病這個錢作為醫保基金統籌了,但是醫療保險屬於風險投資性質的,有風險可以防範風險,沒有風險更好,誰都不希望自己去生病住院呢?
二、那麼,現在買社保劃算嗎?
雖然社保費用快速增長,給我們繳費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但也是對於我們過去繳費年限的肯定。從經濟學的觀點來講,投資講究回報率。但是社保應該是屬於對自己老年生活的投資,對自己生老病死的投資,無論是經濟價值還是對未來生活的價值,都是非常劃算的。
如果我們現在不繳納,未來再繳納是豈不是負擔更重?對於年輕人來講,由於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的快速增長,明顯是越年輕繳費越劃算。
年紀大了之後,會有更多的選擇。你一旦出現意外,自己失去勞動能力,只要繳費滿15年,就可以辦理提前退休、退職手續或病殘津貼待遇。這也是養老保險的一種保障。
三、個人買社保的好處體現在哪些?
1、生育保險的好處:可以報銷生育相關的費用。如生育檢查費、手術費用、生產住院費用等。
2、醫療保險的好處:平時感冒發燒,可以去葯店買葯。生病住院了,可以由醫療保險報銷大部分費用。
3、工傷保險的好處:在工作過程中,發生意外,可以申請工傷認定,讓企業承擔相依的責任。
4、養老保險的好處:人到年老時,勞動力會喪失,等繳費至滿60周歲,並且累計年限滿15年以上,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5、失業保險的好處:失業保險滿1年,在非自願的情況下失業的在期間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如果去醫院就診,可申請報銷70%的醫療費用。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現在社保繳費越來越高,但是買社保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所以社保越早買越好,好處多多!各地的個人社保繳費政策是不一樣的,具體可以向當地的社保局咨詢。
③ 人為什麼要交社保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本來一個月五千塊錢,繳了社保和個稅就只不到剩4000了,因此討厭社保,認為沒什麼用處,只是使自己收入變少,有的人甚至因此主動要求單位不要給自己繳納社保。接下來我們就為您說說為什麼要交社保,交社保的好處有哪些?
為什麼要交社保?
一、社保能少繳稅。首先所有社保都是可以免稅的,以一個收入5000塊錢的人來說,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15%,假如公司能按工資的全額繳納社保,繳納8%的養老保險400元,2%的醫療保險100元,0.5%的失業保險,25.5,8%的住房公積金400元,一共是400+400+100+25.5=925.5元。那麼能省的稅是:925.5%15%=138.83元。
二、在為什麼要交社保這個問題上,其實大部分社保都不是白繳的,最後都是自己的。對個人而言,除了手續麻煩一點,在經濟上沒有任何損失,不但繳上去的錢可以返還,還能有更多的收益。
1.住房公積金:一般人都知道繳納公積金是好的,因為繳納的公積金可以在買房貸款後取出來,而且因為公司也要繳納和自己同樣的公積金金額,因此如果自己繳納了400塊錢的公積金,就可以得到400+400=800塊錢的公積金。這筆錢每個季度都可以取出來,即使不買房,最後也可以通過別的方式返還給你,早晚都是自己的。
2.養老金:個人在繳納8%的養老金的同時,單位要給你繳納20%的養老金。養老金繳納到一定的年限,退休後可以領養老金,即便不夠年限,也可以按你繳納的多少返還給你,總是沒什麼損失。
3.醫療保險:醫療保險實在太重要了,可是年輕人不會意識到。因為他們會說:我一整年都不去一次醫院.但每個人都會衰老,老了之後,各種問題都出來了, 為什麼要交社保這一點看看我們的父母就知道了。
更糟的是,有太多人,正在遭受重大疾病的困擾,不要說癌症,單是我知道的尿毒症,每年的花費就在10萬左右,足以使一個普通家庭癱瘓.因此可以說,不得病最好,一旦得病,沒有保險的人就好像被世界拋棄了一樣無奈。
對我們有利的是,醫療保險從實際上說根本不需要我們付出任何代價。當月繳納的醫療保險會以存摺或者醫療卡的形式轉到自己的個人帳戶上,從北京來看,返還的錢數比自己繳納的還要多一點點。繳納了醫療保險,就不怕大病了,因為有國家擔保,退休以後不用再繳也是免費醫療的。所以您現在知道為什麼要交社保呢吧。
存在為直接收入放棄社保現象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日前發布《〈社會保險法〉實施情況研究報告》。報告透露,國內個別企業員工放棄社保來換取更多的直接收入。這主要包括農民工群體、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等。
旨在給廣大員工提供養老、醫療等方面保障的社保,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放棄的情況,原因或許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這部分員工沒有認識到繳納社保的重要性,尤其是對退休之後生活保障的重要性。這也難怪,受到傳統養老思維的影響,很多人更願意將自己的後半生幸福寄託在兒女身上。另一方面,則是農民工、自由職業者工作地點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地域跨度很大,而社保轉移起來往往手續復雜,放棄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個正常的社會福利體系,任何人都不會拒絕的,除非很多人看不到福利的好處。現行的社保竟然有部分農民工等寧可要錢也不願意繳納,足以說明,這個福利體系多少存在著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但關系著整個社會社保福利體系的健全與健康,也關繫到每一個人的保障與保護,更關乎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基於這種現實之下,維護社會保障體系的權威性與福利性,顯得尤為必要。而對此,一方面要求有關部門簡化社保繳納、轉移、領取等方面的手續,體現出社保的福利性,而另一方面要不斷宣傳社會化養老的重要性,讓更多人知道為什麼要交社保是因為要用更為科學的方式來保障自己的後半生。
④ 年輕人不想交社保,關鍵是因為社保成本比較大嗎
年輕人不想交社會保險,我覺得最關鍵的原因就是社會保險需要投資的成本比較大。
社會保險是我們社會生活的保障基礎,社會保險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內容,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五險”。社會保障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制度,而社會保險就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體現,其目的就是可以滿足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而社會保險是通過社會保障法來保障的,繳納社會保險是具有強制性的。個人需要繳納社會保險,國家也規定企業也要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但是還是還會有一些企業存在僥幸心理,因為企業的員工工資成本本身就比較高,所以企業就想節省一些成本,所以有些企業就不按時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另外,還有一些年輕人也不願意繳納社會保險。其實,繳納社會保險的好處有很多,就簡單來說,如果以前年老失去了勞動能力,就可以通過社會保險保障基本的生活。同時,失業也會得到社會保險的保障。
有一些年輕人在參加工作以後,主動要求公司不繳納社保,而是自己拿公司的社保。其實,年輕人也只知道社會保險的好處,但是他們因為生活所迫,因為現在的物價比較高,有些年輕人在工作後還會背車貸、房貸、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贍養等等一系列的費用,常常就是工資到手還沒幾天就拿去還貸款,只能剩下不多的錢,而且年輕人會享受,喜歡的東西不管有沒有能力買,哪怕是藉助信用卡也會買,所以面對這樣年年都需要繳納的社會保險,收益也不能馬上拿到手,他們就會選擇不繳納,因為他們更注重當前可用的消費。
所以,我覺得年輕人不願意交社保,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社保的成本比較高。
⑤ 比起職工社保,很多人更喜歡交城鄉居民社保,你知道因為哪些原因嗎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止2019年年底,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43482萬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32926萬人。而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53266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到了102510萬人。很明顯,相比職工社保,參加城鄉居民社保的人更多,為什麼居民社保更受歡迎呢?4個原因太現實:
第四,有一次性補繳的機會
多數城市已經取消了職工養老保險的一次性補繳,對於參保時間晚的人,到退休時可能就交不夠15年,意味著退休後沒有養老金可以領,只能選擇延遲退休,直接停繳,或者轉移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因為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還是可以一次性補繳的,可是領取時,就要損失大量統籌賬戶的錢。
很多人會說,反正是企業交的,沒有了就算了,但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企業為你繳納的社保費,嚴格來說都是用工成本裡面的,實際還是你自己應得薪酬福利,只不過是以社保形式讓你享受。如果說最後因為轉回城鄉居民社保,要損失這部分資金,那最初繳納職工社保的意義就失去了,還不如直接交城鄉居民社保。
當然這主要是對於本身參加工作太晚,參保剩餘不足15年的人,如果說你剛畢業不久,能堅持長期參保,還是選擇職工社保更好,因為除了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更高外,醫療保險報銷百分比也更高,還有其他失業,工傷和生育的險種,保障范圍相對更大一些。
⑥ 現在社保為什麼那麼高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繳費基數確定不同:
1、單位交:基數是由與員工工資掛鉤,是按照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申報(新進職工按照第一月工資申報),並不是工資多少就申報多少的。工資是低於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按照上年度社平工資的60%計算基數;高於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的,按照上年社平工資的300%計算;在上年度社平工資60%-300%之間的,按照本人實際工資申報。
2、個人交:基數是固定的,按照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100%,期間是5個檔次自由選擇。
繳費比例不同:
1、單位交:單位繳費比例是19%,個人繳費比例是8%。個人繳納的8%計入個人賬戶裡面,單位繳納的19%放統籌基金國家保管,與我們退休有工資有關的就是計入個人賬戶的金額,越多越好。由於比例是恆定的,繳費基數跟工資有關系,工資越高基數越高,進入個人賬戶的金額就越多。
2、個人交:繳費比例是20%,其中8%計入個人賬戶。繳費比例12%放入統籌基金,8%計入個人賬戶,個人交的話相當於是個人把公司那部分錢也出了。由此可以看出其實被用人單位招用參保繳費更劃算。
費用承擔主體不同
1、單位參保:單位參保的人員社保費用單位承擔單位部分,個人承擔個人部分即可。一般情況下燈會的繳費金額都比員工自己繳費的金額高出很多。
2、個人繳費,對於個人參保單位來說,所有的社保費用都是只能自己承擔,繳費金額高。
沃服網
⑦ 為什麼個體戶買的醫社保比公司繳的費用還要高
個體戶在有關社保的政策中,叫做靈活就業人員。
在公司上班的職工,社保由用人單位繳納本人工資的20%、本人繳納本人工資的8%,合計28%;
靈活就業人員因為沒有用人單位去繳納,所以個人繳納社保要繳納全部金額。
⑧ 為什麼寧波社保費用比深圳高
因為每個地方的社保費用都是不一樣的,寧波這邊比深圳高,就是這邊政府的設定呀。
⑨ 社保入稅,社保成本增加,成本太高、企業所得稅太高、個稅太高,怎麼降低
在充分研究勞動法、會計法與稅法基礎上,充分研究新政要點,伯特咨詢基於多方實踐論證及總結認為,企業可以進行工資發放時間、發放地點、發放項目、發放途徑上籌劃,科學進行收入類型設計、核算與發放並進行各類稅費申報,合規降低社保、公積金、個稅、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單位客戶在提升勞動效率與員工實際收入的基礎上,降低薪稅成本,實現多發工資的目的。
伯特咨詢將企業在社保新政下的應對策略總結如下:一、調整企業的工資結構和總額;二、調整企業用工方式,考慮採用非全日制、勞務合同、勞務派遣等用工方式;三、合理提高雇員素質,提高人效,梳理優化業務流程。
具體來看:
第一、優化業務流程,尋求新的業務合作方式。 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方式是,企業僱傭員工,員工為企業服務。在新形勢下,企業梳理工作流程,充分考慮外包、分包、眾包、內包等新的合作方式。這些方式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新思路。首先,讓我們來了解新型合作方式的內在定義和關鍵區別。外包是指利用企業外部的人力資源為企業內部的生產和經營服務。分包是指施工承包單位或者專業分包單位(發包人)將其承攬工程中的勞務作業發包給勞務分包單位。眾包是指把過去由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自願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的大眾網路的做法。內包是指企業內部員工承包企業某部分工作任務或生產經營任務。在勞動關系的認定上,內包是最容易與勞動關系混淆的。
第二、調整用工方式,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過去,企業為加強對員工的管理,以勞動合同制員工為主,未來企業為輕裝上陣將根據企業各崗位職責的不同,個性化的選擇用工方式。除勞動合同制外,其他幾項用工方式分別為:非全日制用工、勞務派遣、民事僱傭。
第三、調整工資結構,合理降低人工成本。 在利潤率不變的前提下,企業很難接受人工成本的增長;為了合理合規的降低人工成本,必然調整員工工資結構。如何適當的調整工資結構既能為企業降低成本,又能規避法律風險,最後還能有效激勵員工,這是一個沒有標准答案的話題。由於,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工資結構,在此不一一詳述。
⑩ 企業的稅收負擔重,社保人力成本高,如何有效解決
企業的稅負全國都是統一的,社保人力成本也都是統一的,所以企業首先要了解國家和當地政府有哪些優惠政策,可以申請,除此之外企業就必須加大科研投入,使得產品的科技含量更好,才能有更好的利潤,並且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開拓市場,才能讓企業走出困境。辦企業就得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否則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