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商品流通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已知,如何倒推主營業務成本
商品流通企業銷售成本是按銷售商品出庫價格計算出來的,如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毛利率法等。如果說倒推,就是毛利率法,用主營收入乘以 (1-毛利率)就是主營業務成本。一般商品流通企業毛利率是20%
㈡ 出庫入庫單怎麼結轉成本
成本一般是月底才結轉的。出入庫單只是日常核算。入庫單即增加原材料或者庫存,出庫單就銷售或者分攤到相應的費用中(製造,管理,銷售費用)
月底的時候匯總製造費用結轉分攤到各個產品中,計算出各個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按照銷售的熟練,結轉對應銷售產品的成本
㈢ 出售成品轉入銷售成本,生產成本不等於銷售成本,怎樣計算生產成本明細呢
1,如題所述,製造產品並銷售,會計處理一般如下:
a,產品完工入庫時: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b,成品銷售出庫時:
借:產品銷售成本
貸:產成品
2,在實際工作當中,如果每期完工入庫的產品均能於當期銷售出庫,那麼,當期銷售成本與生產成本相等,否則,只要存在期初期末庫存,銷售成本必然不等於生產成本。
3,一般地,各生產成本明細的計算分析只歸於產品完工入庫當期實施才具意義,在此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分析計算銷售成本各明細,即先分析計算庫存產品生產成本(各明細),才能對每期結轉的銷售成本(各明細)進行分析計算,一般可對各明細分別通過加權平均方式計算。
4,以上僅供參考,請予結合實際情況再做判斷。
㈣ 如何倒推成本
一般是倒推本期發出:=期初余額+本期增加-期末余額
㈤ 外帳如何倒推成本
當產品完工或銷售時,倒過來計算在產品、產成品等生產成本。
舉例:企業只生產一種甲產品;原材料期初余額為零,在產品沒有期初、期末余額;沒有直接材料差異(如果有,差異的核算與標准成本法處理基本一致)。該企業200×年5月份發生下列會計交易和事項:
1、用銀行存款購入原材料114600元。
2、該月實際發生加工成本68000元。
3、該月生產完工甲產品1100個,甲產品的標准單位成本為直接材料100元,加工成本為60元,兩者之和為160元。
4、該月出售甲產品1080個。
以材料購進、產品完工為記賬時點,則該企業200×年5月份業務交易的會計分錄如下:
1、購進材料:
借:原材料與在產品是114600。
貨:銀行存款是114600。
2、該月發生加工成本:
借:加工成本是68000。
貸:有關賬戶(應付工資、累計折舊等)是68000。
3、計算完工產品成本:
借:庫存商品(1100×160)是176000。
貨:原材料與在產品(1100×100)是110000,加工成本(1100×60)是66000。
4、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1080×160)是172800。
貸:庫存商品(1080× 160)是172800。
(5)如何從銷售出庫記錄倒推生產成本擴展閱讀:
倒推成本法的條件
1、企業管理當局需要一個會計體系,認為詳細的成本記錄是多餘的;
2、每種產品都有一套標准成本,存貨數量相對較少;
3、倒推成本法下的財務結果與傳統成本法下的財務結果相差不大,不會扭曲成本。
在採用JIT制度的企業,由於存貨水平很低,產品成本就會直接進入銷售成本,而不必經過存貨環節。所以,企業管理人員認為不值得在在產品、產成品及銷售成本的追蹤上浪費時間。因此,倒推成本法適用於那些採用適時生產制度而使存貨水平很低的企業。
㈥ 怎樣在每一次商品出庫時結轉生產成本怎樣算商品成本
結轉生產成本一般是在月末將完工的產成品結轉為產成品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銷售商品的成本,可以隨銷售結轉,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同步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庫存商品) 也可以月末匯總結轉, 銷售商品的數量*商品單價=主營業務成本
㈦ 成本怎麼倒推
倒推成本法(Backflush Costing),亦稱逆算成本法,倒流成本法,它是一種當產品完工或銷售時,倒過來計算在產品、產成品等生產成本的簡單的成本計算方法。倒推成本法與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方向正好相反。傳統的生產成本的記錄、歸集和分配,是隨著材料與產品實體的轉移而轉移,即生產成本的會計記錄與生產成本發生的實物流程是同步的。
在傳統成本制度下,一般需設置「原材料」、「生產成本」(在產品)、「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等會計科目,而在JIT制度下,由於它不同於以往的傳統成本制度,因而在賬戶設置與會計處理上也是有所區別的。這主要體現在:
⑴設置「原材料與在產品」賬戶:在JIT制度下,由於在產品數量極少,沒有必要為其單獨設置賬戶,可將其與原材料賬戶合並。當購入材料時,直接記入「原材料與在產品「賬戶。
⑵設置「加工成本「賬戶:所謂加工成本,是指直接人工成本與製造費用。在JIT制度下,由於自動化水平相對較高,直接人工成本金額很少,因此將其與各項製造費用合並記入「加工成本」賬戶。
⑶分配製度費用的時點:在傳統成本制度下,分配製造費用的時點一般都選擇產品生產完成時或期末時,而且都是先分配記人「生產成本」,再轉入「庫存商品」。然而,在JIT制度下,製造費用的分配,通常都是在產品生產完成時進行。在純粹的JIT環境下,產品生產完成時即為出售產品之時,因此,可將使用(等於購入)的材料與加工成本直接計入銷售成本。但是,這種純粹的JIT在現實中很難實現。因此,如果發生生產量大於銷售量,或存在加工未完成的在產品,則可將銷售成本賬戶中的一部分調整轉出,作為「庫存商品」或「原材料與在產品「賬戶的結存數。
實例:
例:某企業採用JIT制度,並用倒推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為簡化起見,做如下假設:企業只生產一種甲產品;原材料期初余額為零,在產品沒有期初、期末余額;沒有直接材料差異(如果有,差異的核算與標准成本法處理基本一致)。該企業200×年5月份發生下列會計交易和事項:
(1)用銀行存款購入原材料114600元。
(2)該月實際發生加工成本68000元。
(3)該月生產完工甲產品1100個,甲產品的標准單位成本為直接材料100元,加工成本為60元,兩者之和為160元。
(4)該月出售甲產品1080個。
倒推成本法有三種基本類型,其區別在於記賬的時點有所不同。下面就倒推成本法的三種核算類型分別加以說明。
㈧ 怎麼倒推產成品成本
產成品成本=期初庫存余額+本期入庫金額-期末庫存成本
㈨ 金蝶k3怎麼結轉成本我已經把「銷售出庫單」下推成「銷售發票」和生產憑證了。
供應鏈----存貨核算---憑證管理---生成憑證 單據錢打勾---點重設 ,如果報錯,請檢查模版。、
㈩ 材料出庫的憑證上的生產成本怎麼算
什麼是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
銷售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支出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對於主營業務成本,應以產品的銷售數量或提供的勞務數量和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為基礎進行確認,其計算公式為:
主營業務成本=產品銷售數量或提供勞務數量×產品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
就銷售產品而言,產品銷售數量可直接在「庫存商品明細賬」上取得;產品單位生產成本可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確定,如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但企業一經選定某一種方法後,不得隨意變動,這是會計核算一貫性原則的要求。
銷售成本的計算公式
銷售成本=工廠成本+銷售費用
產品銷售成本核算的方法
產品銷售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產成品的生產成本。企業為了核算這部分已銷售產品的成本,設置了「產品銷售成本」賬戶。該賬戶的借方登記售出產品按照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成本流動假設計算的製造成本,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由本期產品銷售收入補償的售出產品的製造成本,結轉後該賬戶無余額。
銷售成本的稽查
企業銷售收入實現後,要按月計算銷售成本,企業的銷售收入減銷售成本和銷售稅金,即為銷售利潤。銷售成本與企業利潤計算有著直接關系,是企業所得稅稽查的一項重要內容。銷售成本經常出現的錯弊就是少記或多記銷售成本,使銷售成本失真,造成利潤不實。產品生產成本是否真實,直接關繫到銷售成本的真實性,在稽查產品生產成本正確的基礎上再對銷售成本進行稽查:
1.主營業務成本的稽查。一是稽查產成品結轉銷售成本的單價,有些企業為了減少產品的銷售利潤,故意提高產品單價結轉銷售成本,降低庫存產品的成本;稽查時根據「產成品」明細賬把結存產品單價與貸方結轉銷售成本的產品單價進行比較,如果兩者有較大出入,說明結轉銷售成本的單價有問題,需按結轉銷售成本的計價方法進行復核調整。二是審查結轉銷售數量是否正確。稽查結轉銷售成本計價方法,是在肯定銷售數量正確的情況下計算的,如果結轉的銷售數量不實,企業多轉產品銷售數量,則銷售成本總額亦隨之擴大;稽查時要以「銷售匯總表」中的銷售數量與「產成品」明細賬貸方結轉銷售成本的數量進行對照核查。三是查看產品差異(採取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是否在已售產品與結存產品之間合理分攤,轉入銷售成本的差異額是否正確。要驗算結存產成品所負擔的差異率與轉入銷售成本的差異率是否一致,即差異額除以產品結存數量。
2.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的稽查。稽查時,首先確定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的記錄是否完整,其次測試計算是否正確。要以「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主營業務收入」賬戶為主,結合「稅收繳款書」和「稅金計算表」進行稽查;凡屬於預提數大於應繳數的應查明原因,復核各項稅費與應交稅、其他應交款等項目的勾稽關系。
3.營業費用的稽查。一是根據「營業費用」的借方發生額,對照有關憑證,稽查開支是否真實合理,有無超過標准列支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二是將本期營業費用與上期營業費用進行比較,並將本期各月的營業費用比較,如有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應查明原因作出處理。三是選出重要或異常的營業費用檢查其原始憑證是否合法,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檢查有無跨期入賬的現象。四是核對營業費用有關項目金額與累計折舊、應付工資、預提費用等項目相關金額的勾稽關系,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五是檢查營業費用的結轉是否正確、合規,有無多轉、少轉或不轉營業費用,人為調節利潤情況。
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
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有隨銷售隨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做法。隨銷售隨結轉即在商品銷售的同時結轉成本,定期結轉一般在月終一次結轉成本。
商品銷售成本結轉的方式有分散結轉和集中結轉兩種。
分散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逐一計算商品銷售成本,逐筆登記結轉的方式。這種方式計算工作量較大,但能提供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詳細資料。
集中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的期末結存數量乘以進貨單價,計算出期末結存金額,然後按大類匯總,在商品類目賬上倒算出商品銷售成本,並進行集中結轉,不再逐筆計算和結轉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的方式。這種方式工作簡化,但不能提供每一種商品的銷售成本。
此外,對非商品銷售的發出商品的計算和結轉,包括加工商品發出、商品短缺等,採用隨發生隨結轉的方式。對其計算的單價確定有兩種方法:一是採用逐日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細賬的當日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二是採用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期初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