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生產成本轉到產成品需要什麼
擴展閱讀
農產品直播平台哪個最好 2025-05-14 03:48:58
如何關掉excel開發工具 2025-05-14 03:48:51

生產成本轉到產成品需要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29 02:01:33

A. 生產成本工資轉到產成品里去了,原始憑證是什麼

這時的原始憑證是產成品成本結算單。

B. 會計分錄,在產品轉產成品怎麼做。

主要包括:分配和結轉製造費用、計算和結轉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計算和結轉已銷產品的銷售成本。
1.製造費用的分配結轉
第一步,計算製造費用分配率
製造費用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生產工人總工時
第二步,計算各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
某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生產工人工時×分配率
第三步,根據計算結果編制結轉分錄
會計分錄是: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2.完工產品製造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
完工產品的單位製造成本=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數量
為了反映產成品增減變動情況,需要設置「產成品」賬戶。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3.銷售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產成品完工入庫,其金額為以前期間和本期完工產品的成本,銷售發出的產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庫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庫,而每批次產成品的單位生產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計價方法計算確定。每個會計期間,企業都必須將期初庫存產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庫的從產品成本,在本期銷售產成品和期末庫存產成品之間做一次分配。
月份內收入、發出、結存的產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如果產成品銷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計算確定了庫存產成品結存成本後計算的,則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具體計算的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
按照以上方法計價確定的產成品銷售成本,應當從「產成品」賬戶的貸方,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賬戶的借方。

C. 生產成本轉入產成品

生產成本轉入產成品,摘要可寫:產品入庫或生產完成入庫,
至於收入結轉利潤我也是一樣的就寫結轉,如果一定要寫可以寫:收入類結轉,成本,費用類結轉

D. u8中怎麼做本月生產成本分配到產成品入庫單

在產成品成本分配的界面找不到分配記錄,無法刪除,需要到該產成品入庫單中刪除單價後重新分配。
1、刪除單價後重新分配;點擊「庫存管理」-產成品入庫單」--"修改」,刪除單價後「保存」,然後到「核算」--"核算」--」產成品成本分配」中重新選擇該產成品入庫單做產成品成本分配。
2、不刪除單價,直接重新分配成本;點擊「核算」--「核算」--"產成品成本分配」--」查詢」,選擇倉庫後勾選「對已有成本的產成品入庫單重新分配」,選擇產成品入庫單後再「取數」、「分配即可。
拓展資料:
生產成本與產品成本有什麼區別?
生產成本:是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產品成本: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
兩者有如下區別:
1、內容不同。生產成本包括生產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等。工業企業產品成本只包括為生產一定種類或數量的完工產品的費用。不包括未完工產品的生產費用和其它費用。
2、計算期不同。生產成本的計算期與會計期間相聯系,產品成本一般與產品的生產周期相聯系。
3、對象不同。生產成本的計算是按經濟用途分類,產品成本的計算對象是產品。
4、計算依據不同。生產成本的計算是以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為依據確定。產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為依據。
5、帳戶和原始憑證不同。生產成本是以生產過程中取得的各種原始憑證,賬戶是生產成本等。產品成本是以成本計算單或成本匯總表及產品入庫單,帳戶是庫存商品等。
6、總額不同。一定時期內,生產成本總額不等於產品成本總額。因為兩者的內容和價值量不同。產品成本是費用總額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間費用,和期末未完工產品的費用等。
7、作用不同。生產成本指標,分析其比重,了解結構變化從而加強費用管理等。產品成本指標,一是反映物化勞動與活勞動的耗費,二是資金耗費的補償,三是檢查成本和利潤計劃,四是表明企業工作質量的綜合指標。

E. 生產成本怎麼結轉

1、生產成本結轉到庫存商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2、銷售商品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3、月末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生產成本是不能直接結轉到本年利潤的,生產成本是存貨類賬戶。首先,生產成本完工後結轉到庫存商品,庫存商品銷售後結轉到主營業成本,再通過主營業務成本結轉到本年利潤。

生產成本科目月末結轉的對應科目與本年利潤科目不相關,當產品出庫達成銷售等情形時,才予將產成品結轉進入銷售成本或相應成本費用科目,進而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生產成本的會計處理

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發生的各項生產成本,包括生產各種產品(產成品、自製半成品等)、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設備等。

企業(農業)進行農業生產發生的各項生產成本,可將本科目改為「5001 農業生產成本」科目,並分別種植業、畜牧養殖業、林業和水產業確定成本核算對象(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公益性生物資產和農產品)和成本項目,進行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F. 工業企業,原材料如何轉到產成品

完全正確,只是會計科目可以適當完善一下。
收到原材料時:借:原材料。貸:銀行存款。
領用原材料時:借:生產成本-原材料。貸:原材料。
結轉製造費用: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貸:製造費用-折舊、水電費。
生產完成後:借:產成品。貸:生產成本-原材料,製造費用-直接人工費。
結轉成本時:借:產品銷售成本。貸:產成品。
拓展資料
工業企業
企業是現代社會最常見最基本的經濟組織。企業是一個歷史范疇概念,它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的產物。在以自然經濟為主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是不會產生現代企業組織的。只有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由於生產力的迅猛發展、商品經濟的廣泛發展,社會基本經濟單位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適應發展了的生產力的要求,在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基礎上,出現了大量的現代化的資本主義企業。它為資本家提供了不斷榨取無產階級剩餘價值、不斷攫取高額利潤的最有利、最有效的結構條件和生產場合。因此,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也得到不斷地更新和發展,由早期的單一獨資企業,到合夥企業,到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出現了以公司為主的多種企業形式並存的經濟格局。
社會主義社會是以社會化大生產、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有計劃商品經濟社會,所以企業這種經濟組織形式也必然大量存在著並不斷地發展著。
工業企業是指直接從事工業性生產經營活動(或勞務)的營利性經濟組織。

G. 月末生產成本結轉到產成品

就放在生產成本中好了,
本月領用的原材料、製造費用,
借記生產成本,貸記原材料,製造費用;
將本月生產的產成品所應耗用的原材料、製造費用,
借記產成本,貸記生產成本就行了,
沒有結轉完的原材料、製造費用就留在生產成本里,不要做會計分錄,待下月做為期初的生產成本參與下期的成本核算就行了.

H. 生產成本結轉產成品時,怎麼辦

有好鍾結轉的方法,如果你所做的這個企業的帳是核定徵收方式,倒也好說.但對是你所做的這個帳是查帳徵收,那可不能馬虎的.
成本核算有好多種方法,不知你的企業是哪一種,你得先把製造費用結轉為生產成本,公式為: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貸:製造費用
然後再算一下你所要結轉的產成品占本月所有生產成本的百分比,如為百分之十,那你就分別結轉生產成本里所有明細科目的百分之十.
如果生產成本低於你所要結轉的產成品數字,那你可以從帳面上多出一點材料(主料輔料皆可),如果賬面上有低值易耗品,也可作一筆領用低值易耗品的分錄,公式為: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貸:低值易耗品
具體表格我這里有一個,你可以參考一下:
名稱 分配比例 原材料 輔料 工資 福利費 製造費用 數量 單位成本 總成本(即所結轉也的產成品金額)

I. 怎樣將生產成本分配到產成品和在產品上

1、基本採用約當產量法進行分配。
2、所謂約當產量法,就是將在產品視為完工產品百分之多少進行折算,之後再把費用在完工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3、舉個例子說明:假如某企業前期沒有在產品,當期一次投入原材料80萬元,直接人工2.8萬元,製造費用5.6萬元;當期產成a產品48t,財產品6t
,完工程度28%,計算在產品和完工產品之成本:
4、原材料一次投入:所以在產品的原材料成本為80/48+6=1.4815萬,則在產品材料成本1.4815*6=8.9萬;產成品成本為1.4815*48=71.1萬;
4、費用分配:要把在產品這算為產成品=6*28%=1.68
所以:2.8+5.6/48+1.68=0.1691,所以完工產品的費用=0.1691*48=8.12萬;在產品費用=0.1691*1.68=0.28萬。
所以產成品成本=71.1+8.12=79.22萬
在產品成本=8.9+0.28=9.18萬
總成本88.6(材料80+人工2.8+製造費用5.6),分配完畢!
特此回答!

J. 月末做會計分錄時,怎樣將生產成本結轉成產成品生產成本借方同貸方相等么

月末只要有未完工產品,生產成本可以有餘額的。只需要將完工產品的成本計入庫存商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