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合同履約成本是存貨嗎
1、合同的履約成本一般是可以這樣理解的是當交易雙方的交易合同達成後,由於交易的達成與交易的執行往往存在著時空上的分離,因此,如何保證交易雙方忠實地履行已達成的交易合同是保證交易達成的又一重要因素。為了做好這一點,同樣又需要社會付出一定的資源。除了交易雙方為了這一目的而花費的費用以外,從社會整體上來看,需要抽調大量的人力、物力服務於該方面。
2、企業為履行合同可能會發生各種成本,應當對這些進行分析,屬於其他企業會計准則(例如,《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一固定資產》以及《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等規范范圍的,應當按照相關企業會計准則進行處理;不屬於其他企業會計准則規范圍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作為合同履約成本確認一項資產。
拓展資料:
一、合同履約成本是資產。
1、該成本與一份當前或預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關。預期取得的合同應當是企業能夠明確識別的合同。與合同直接相關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明確由客戶承擔的成本以及僅因該合同而發生的其他成本。
2、該成本增加了企業未來用於履行(包括持續履行)履約義務的資源。
3、該成本預期能夠收回。
二、與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有關的資產的攤銷和減值攤銷:對於確認為資產的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企業應當採用與該資產相關的商品收入確認相同的基礎(即,在履約義務履行的時點或按照履約義務的履約進度)進行攤銷,計人當期損益。
減值: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的賬面價值高於下列兩項的差額的,超出部分應當計提減值准備,並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
1、企業因轉讓與該資產相關的商品預期能夠取得的剩餘對價;
2、為轉讓該相關商品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
Ⅱ 請問租賃資產中的履約成本和初始直接費用的區別是什麼
履約成本是指租賃期內為租賃資產支付的各種使用費用,如技術咨詢和服務費、人員培訓費、維修費、保險費等。承租人發生的履約成本通常應計入當期損益。
初始直接費用是指租賃雙方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可歸屬於租賃項目的相關費用,主要包括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
Ⅲ 租賃章節中的或有租金,履約成本,未擔保余值什麼特性,是怎麼處理的
或有租金在實際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如果是以企業銷售量為標準的計入銷售費用,如果是以使用量為標準的,計入管理費用。
履約成本是指租賃期內為租賃資產支付的各種使用費用,如技術咨詢和服務費、人員培訓費、維修費、保險費等。承租人發生的履約成本通常應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而未擔保余值在租賃期內除非發生減值,否則一般都是在年末沖回的。即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賃資產
貸:未擔保余值
Ⅳ 合同履約成本是什麼
履約成本是當交易雙方的交易合同達成後,由於交易的達成與交易的執行往往存在著時空上的分離,因此,如何保證交易雙方忠實地履行已達成的交易合同是保證交易達成的又一重要因素。為了做好這一點,同樣又需要社會付出一定的資源。
履約成本的會計處理
履約成本種類很多,對於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技術咨詢和服務費、人員培訓費等應予遞增延分攤記入各期費用,借記"長期待攤費用"、"預提費用"、"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對於固定資產的經常性修理費、保險費等可直接計入當期費用,借記"製造費用"、"營業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到科目。
合同履約成本的核算
①該成本與一份當前或預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關,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或類似費用)、明確由客戶承擔的成本以及僅因該合同而發生的其他成本;
②該成本增加了企業未來用於履行履約義務的資源;
③該成本預期能夠收回。
企業應當在下列支出發生時,將其計入當期損益:
①管理費用。
②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或類似費用),這些支出為履行合同發生,但未反映在合同價格中。
③與履約義務中已履行部分相關的支出。
④無法在尚未履行的與已履行的履約義務之間區分的相關支出。
頻道。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合同履約成本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Ⅳ 合同履約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是什麼意思
因為這個是新收入准則裡面所規定的:第二十六條;企業為履行合同發生的成本,
不屬於其他企業會計准則規范范圍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作為合同履約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
(一)該成本與一份當前或預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關,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或類似費用)、明確由客戶承擔的成本以及僅因該合同而發生的其他成本;
(二)該成本增加了企業未來用於履行履約義務的資源;
(三)該成本預期能夠收回。
拓展資料:
企業的解讀
盡管企業的內部交易會消除或降低一部分市場交易成本,但是,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企業所特有的交易成本。導致企業這一缺陷的主要原因也同樣在於信息的不完全性。首先,企業內部存在著各種契約關系,其中包括企業與勞動者的契約關系、企業與管理者的契約關系等。企業要對其所僱用的工人、產品推銷員,直至經理等各類人員的工作進行監督,同時還要誘導他們為企業努力工作。企業在簽訂契約,以及在監督和激勵方面要花費成本。其次,一方面,企業決策者往往要從下級獲取信息,另一方面,企業上層的決策信息又要通過向下級傳遞而得到實現。這兩個不同方向的信息傳遞,都會因企業規模擴大所帶來的隸屬層次的增多而被扭曲,從而導致企業效率的損失。如果企業在傳達決策的時候不能正確傳達,那麼就會導致企業虧損,這些都將導致企業效率的損失。由此可見,企業的擴張是有限制的。企業的規模應該擴張到這樣一點,即在這一點上再多增加一次內部交易所花費的成本與通過市場進行交易所花費的成本相等。
Ⅵ 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的區別是什麼
合同取得成本是指企業為取得合同而增加的成本。預計能夠收回的,作為資產確認為合同取得成本。合同履行成本是指企業為履行當前合同或預期合同而發生的應確認為資產的成本,包括與合同直接相關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等。
如果合同履行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的賬面價值高於企業因轉移與資產相關的貨物而 預計取得的剩餘對價與轉移相 關貨物預計發生的成本之間的差額,超 出部分計提減值准備。企業在確定合同履行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的減值損失時,應當先確定其他資產的減 值損失,然後確認合同履行成本和合同取 得成本的減值 損失。合同取得成本,企 業為取得合同 而發生的增量成本預計能夠收回的,作為資產確認為合同取得成本。增量成本是指企業在未取得合同的情況下不會發生的成本。
Ⅶ 履約成本和增量成本有什麼區別
你好,履約成本是指租賃期內為租賃資產支付的各種使用費用,如技術咨詢和服務費、人員培訓費、維修費、保險費等。而增量成本是一個機會成本的概念,履約成本是一個沉默成本-會計成本,而增量成本是一個決策成本-機會成本。
Ⅷ 什麼是履約成本
就是履行合約所發生的必要支出總額。
Ⅸ 合同履約成本是什麼科目
合同履約成本是成本類科目,在資產負債表存貨欄次體現,是企業的資產。合同履約成本是當交易雙方的交易合同達成後,由於交易的達成與交易的執行往往存在著時空上的分離,因此,如何保證交易雙方忠實地履行已達成的交易合同是保證交易達成的又一重要因素。
履約成本:
履約成本是當交易雙方的交易合同達成後,由於交易的達成與交易的執行往往存在著時空上的分離,因此,如何保證交易雙方忠實地履行已達成的交易合同是保證交易達成的又一重要因素。為了做好這一點,同樣又需要社會付出一定的資源。除了交易雙方為了這一目的而花費的費用以外,從社會整體上來看,需要抽調大量的人力、物力服務於該方面。種類很多,對於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技術咨詢和服務費、人員培訓費等應予遞增延分攤記入各期費用,借記長期待攤費用預提費用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對於固定資產的經常性修理費、保險費等可直接計入當期費用,借記製造費用營業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到科目。
Ⅹ 合同取得成本和合同履約成本的區別
法律分析:合同取得成本:合同取得成本是核算企業取得合同發生的、預計能夠收回的增量成本的科目。合同取得成本可按合同進行明細核算。合同取得成本的主要賬務處理。企業發生上述合同取得成本時,借記合同取得成本,貸記「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對合同取得成本進行攤銷時,按照其相關性借記「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合同取得成本。涉及增值稅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結轉的合同取得成本。合同履約成本是當交易雙方的交易合同達成後,由於交易的達成與交易的執行往往存在著時空上的分離,因此,如何保證交易雙方忠實地履行已達成的交易合同是保證交易達成的又一重要因素。為了做好這一點,同樣又需要社會付出一定的資源。除了交易雙方為了這一目的而花費的費用以外,從社會整體上來看,需要抽調大量的人力、物力服務於該方面。
法律依據:,根據財會(2017)22號的規定(財政部關於修訂印發《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的通知),企業為履行合同發生的成本,不屬於其他企業會計准則規范范圍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作為合同履約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