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中石油成本為什麼這么高
擴展閱讀
石油燈泡多少錢 2025-07-26 09:32:58
價格五萬左右的車有哪些 2025-07-26 09:12:42

中石油成本為什麼這么高

發布時間: 2022-05-22 05:45:12

Ⅰ 為什麼中石油會出現巨虧油價又比民營加油站每升貴1元多呢

中國石油上半年總虧損299.86億元,根據中國石油披露虧損的原因有三個:

原因一,受到2020年全球經濟下行的影響;

原因二,受到今年國際油氣市場供過於求的影響;

原因三,受到國際原油暴跌,國內油價同比大幅降價的影響。

以上這三大原因,就是中國石油半年報,關於業績虧損給出的原因。

上面這三大因素就是為什麼民營加油站的油價,要比中石油的油價便宜1元多的真正原因。

舉例子

最典型就是同一件衣服,在專門店價格貴,在服裝店又便宜,街邊的地攤賣的更便宜,同一件衣服放不同的地方賣,價格相差太遠了,所以民營加油站與中石油加油站也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去糾結油價的問題,你覺得想省錢就去民營加油站加油,一箱油省幾十元;

但不想省錢,擔憂油質問題,前往中石油加油,這就是最根本的做法,沒必要去糾結民營加油站為什麼要比中石油便宜這么多,只要知道珍惜自己口袋的錢,對自己的錢負責即可。

Ⅱ 為什麼中國石油這么貴

石油價格的問題是一個相當宏觀的問題,不能單純地看國際原油價格,現代工業社會,石油的地位就是社會的血液,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油化工產品幾乎覆蓋全社會,石油價格過於便宜會導致社會商品價格下跌,運輸物流成本下跌,消費減弱,資本逃離。

石油價格過高會引發商品價格暴漲,運輸成本劇增,社會恐慌。如果說食鹽是封建社會的一大命脈,那石油就是工業社會的基石。定價權必須在國家手裡,根據經濟情況,適當調整,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都知道中國是一個石油進口大國,所以國內的油價肯定是不能和石油出口國相比的。就像委內瑞拉,伊朗以及科威特等等,這些石油出口國的油價肯定是要比我國低的。但是我國作為石油進口大國,實際上油價並不算太高的,處於世界的中游水平。

比如說同是石油進口大國的加拿大和印度,油價就要比我國更高。而且就石油稅率來看,德國和韓國的石油稅率也要比我國的石油稅率更高。油價年年漲、「兩桶油」卻年年虧,技術差距難彌補要說到油品質量和供應的問題,當然繞不開如雷貫耳、車主又愛又恨的「兩桶油」。

令人驚訝的是,在油價接連上漲的時期,在全國坐擁超過5萬個加油站網點的「兩桶油」卻沒停止過虧損。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中石油和中石化去年全年累計收入740.42億,然而另一邊,國家卻在10年內投入超過1000億給這兩大巨頭作為補貼。



Ⅲ 為啥中國的石油那麼貴

emmmmm,中國油價確實比較貴,第一是技術成本,起步晚,一邊買技術一邊還得研發,成本就高一些,第二是稅收,中國是價稅在一起,其他很多國家是價稅分離,一份油錢一份稅錢,第三是這兩個國企過於臃腫,有很多開支不合理的地方,這些都轉到消費者頭上了,第四是每年交給聯合國的碳排放的錢。

Ⅳ 中國的油價 為何那麼貴

油價再一次上漲。3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自3月2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600元,全國平均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分別提高0.44元和0.51元。此次調價之後,油價進入了8元時代。

價格上漲總是會引起消費者的不快,更讓人不滿的是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油價上漲時的解釋「雖然這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幅度比較高,但是國家也是控制了成品油的調整幅度,並且也是延後了調價的日期,如果按國際油價(上漲)10%這種情況的話,那麼成品油價每噸漲幅應該達到700塊錢。」這句話的意思是,此次調整油價,消費者不僅不應該抱怨,甚至還應該感謝發改委給我們省下的100塊錢。

是的,在目前「4%+22個工作日」的機制下,此次油價調整確實來得遲了,同時每噸成品油確實也少調了100元。但是,這個結果恰恰說明目前的成品油調價機制存在問題——假如國際油價變動已經符合調價機制,為何國家發改委不能在第一時間調整價格,而是要讓石油企業承擔損失?既然國家發改委不能在正確的時間上調油價,是不是意味著它也會在很多時間控制油價下跌?換句話說,國家發改委作為油價主管部門,有沒有依法行政?

當然,目前的「4%+22個工作日」機制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就像很多專家早已經指出的,單從數學模型來看,假設原油(103.25,0.00,0.00%)價格從100美元漲到104美元,漲幅4%,我們是上調價格,但如果從104美元跌到100美元,跌幅卻不足4%,不具備下調條件,再從100美元漲到104美元,漲幅又達4%,再度漲價。在目前的定價機制下,必然會造成漲多跌少的現象。而2009年新調價機制實施後的油價調整,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發改委一共17次調整油價,其中上調次數12次,累計上調汽油價格達4680元/噸,柴油價格達4450元/噸。

但是,油價的不合理並不僅僅體現在「漲多跌少」,而是油價相對於其效用來說實在偏高了。有媒體統計了3月22日的美國油價,發現當中國的93號汽油都已經邁入8元時代時,美國成品油的價格折算成人民幣也就是6.42元至6.83元每升。這意味著中國的油價已經高於美國!

不過,對於中國油價高於美國油價的現象,有專家認為這種對比並沒有多大的意義,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國的油價中稅收所佔的比重較高。在2009年,國內甚至引發了一場「裸油價」風波。中石化的一位專家指出,「(2009年)7月6日中國90號汽油的最高零售價為7543.67元/噸,其中包含了增值稅1096.09元/噸、消費稅1388元/噸、城建等稅收248.409元/噸,稅佔比為36.22%。最終,不含稅的國內汽油價格為3.47元/升,比美國低13.03%。」雖然現在已經是2012年,但是稅收所佔比例並未減少,仍然在36%左右,而美國油價中的稅金只佔15.7%。換句話說,中國油價之所以高,並不是裸油價格高,而是中國油價中所含的稅太多,從而推高了油價。

盡管「裸油價」的概念提出之後遭受了不少媒體的質疑,但是這種說法倒是解釋了國內成品油油價為何會高於美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也解釋了為何國際原油價格統一,但是各國油價為何不一的現象。事實上,不少國家的油價中最為重要的成分就是稅收——歐洲油價之所以貴,是因為稅金占油價的三分之二左右,日本的稅金比例是51.44%。美國油價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其稅金所佔比例低。

不過,即便把稅金加上,中國的油價還是顯得過於昂貴了——或者說,中國的稅實在是太貴了。因為中國車主在上路之後不僅要支付不菲的油價,同時還要應付數量不菲的過路費。而在歐洲和美國,車主使用高速公路時一般都不需要另行付費——因為該費用已經攤入油價之中。我們以滬杭線為例,上海和杭州相距170公里,大約需要繳納110元的過路費,以百公里10升的標准共需要耗油17升,油價成本為140元,再加上過路費則通行費用為250元。如果把這些費用都攤入到汽油中,則每升油高達14.8元!

當然,並不是每次出行都要經過收費公路,對於上班族而言,高速公路並不是經常的選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躲避每升高達14.8元的油價成本。事實上,由於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絕大多數物品都是通過陸路運輸而來,這意味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已經為目前的高油價而買單了。

如果以上的推論成立,那麼,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油價太貴,而是稅費太重。當美國只需要通過油價15%的稅金就解決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營運費用,我國占油價36%的稅金也無法解決高速公路建設資金的來源問題。從這個意義而言,解決中國高油價問題並不僅僅是要完善成品油價格的調整機制,更是要降低稅費——縮小政府的規模。

如果我們只把目光盯住成品油的價格調整機制而無視油價中稅費的分量,從而忽視稅費的性價比,那麼這樣的改革註定是不成功的——對於一個稅收佔三分之一的行業來說,只有調整稅收的比重和流向,才能真正減負於民。換句話說,在中國只有把油費和過路費聯合在一起考慮,才能真正地測量出油價的高低——而這,是以前絕大多數討論者所忽視的。

Ⅳ 為什麼中石化中石油的油價比較貴

1、中石油、中石化層級太多,養的領導太多!導致人力成本過高!
2、招投標基本都是內部圍標。花著一流的錢出了三流的活兒。
3、工作流程復雜。油品從煉油廠到大區銷售,再到地方銷售,最後到加油站加油站!

Ⅵ 為什麼中國石油開采成本高

本人認為:兩大石油公司的開采成本在每桶50美元,海上開采成本大概在60美元,根據現在的國際市場來看,還存在倒掛現象。那麼如果中國壟斷油企的開采成本大大高於國際市場油價,為何要繼續開採下去?直接進口豈不是一件於國於民都有利的事情?
其實是世界主要產油國的開采成本隨著原油瘋漲也出現了大幅增長,只不過因為地理環境等因素沒有中國這么離譜罷了!據「兩桶油」官方聲明稱:在不同地理環境下,開採石油的成本相差極大,按照邊際成本的原理,油價應該以條件最差油田的開采成本為基礎。

Ⅶ 中石化的油為什麼那麼貴

中石化中石油加油站的油更貴有如下幾點原因:


1、管理層眾多,機構臃腫,養這些人僅工資就需要龐大的成本。



2、靠山吃山靠油吃油的人多,額外增加很多成本。



3、煉油業務或者勘探開采業務虧損,要在終端上找回來。



4、油品質量標准更為統一,要求更嚴格,相應增加成本。



5、就跟國有大行利率最低一樣,國有大品牌也能增加附加價值,有更多可信度,從而售價更高也有 很多人選擇。



6、兩桶油加油站往往占據了最優質的位置,自帶龐大流量,擁有足夠多的客源,議價能力更強。

Ⅷ 為什麼中國石油油價比美國油價高

    因為是缺油的國家,戰略儲備少的可憐,所以油價都不跟著國際油價調節,同時貨幣也沒有資格自由交換,也沒法與石油掛鉤,這就是窘境。另外美國是豐富的產油國家,它的盟友也都掌握石油大權,沙灘的供給 歐洲的議價權,反正美國更有話語權.

    Ⅸ 為什麼中石油生產成本高,主要是人力成本高

    中石油人員內部擁擠嚴重,主要是歷史遺留問題,沒辦法強制裁員,但是下游銷售企業還是比較健康的(相對),生產成本高,並不是人力成本高,而是自采,自煉,自銷(也賣給中石化),主要在自采上成本較多,石油、石化都是國家掌控的大型國企,價格都是統一的,所以成本高,不會影響油價,只會影響績效業績和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