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售價成本利潤計算公式是什麼
售價成本利潤計算公式: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其他收益。
推導公式:
1、售價=成本×(1+利潤率)。
2、成本=售價÷(1+利潤率)。
打折率=打折後的售價÷原來的售價=成本×(1+後來的利潤率)/成本×(1+原來的利潤率)=(1+後來的利潤率)/(1+原來的利潤率)。
利潤率計算的常用方法:
1、特值法。一般情況下,把未知量成本設為特值,常設為1或100。
2、比例法。根據公式「售價=成本×(1+利潤率)」,當售價一定時,成本與(1+利潤率)成反比。
3、方程法。關鍵是找到等量關系。
4、十字交叉法。利潤率的混合問題,類似於濃度混合問題。
5、分類討論法。
㈡ 售價是成本嗎
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銷售單價是你單位產品的售價。單位成本是指生產單位產品而平均耗費的成本,一般只要將總成本去除以總產量便能得到,是將總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攤給單位產品的費用,它反映同類產品的費用水平。比如你生產一台電腦需要花費2000元,你生產出來之後出售的價格是3000元,那麼單位成本就是2000元,銷售單價就是3000元。
售價包含了成本。比如我賣包子,我肯定不能虧本,那麼麵粉、豬肉、白菜、水電費……這些支出我計算了下,平均到每個包子上是1元,我要賺錢的話,包子至少賣1.2元。1.2元是售價,是別人買包子花的錢,而1元是成本,是我做這個包子花的錢。
㈢ 利潤, 成本 ,售價的 數學公式是什麼
售價-進價(成本)=利潤利潤/進價(成本)=利潤率進價(成本)乘以(1+利潤率)=售價。
利潤=成本-售價利潤率=利潤/成本利潤問題的基本數量關系是:商品的利潤=(收入)-(成本);或商品的利潤=(收入)*(利潤率)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增值稅-稅金及附加-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3)售價成本叫什麼擴展閱讀
若毛利不足以補償流通費用和稅金,企業就會發生虧損。毛利占商品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稱毛利率。毛利率一般分為綜合毛利率、分類毛利率和單項商品毛利率。
商品銷售毛利率直接反映企業經營的全部、大類、某種商品的差價水平,是核算企業經營成果和價格制訂是否合理的依據。
㈣ 售價與成本有什麼區別
售價包含了成本。比如我賣包子,我肯定不能虧本,那麼麵粉、豬肉、白菜、水電費……這些支出我計算了下,平均到每個包子上是1元,我要賺錢的話,包子至少賣1.2元。1.2元是售價,是別人買包子花的錢,而1元是成本,是我做這個包子花的錢。
㈤ 成本價是什麼意思
你好,股票的成本價是這樣計算的:
成本價=股票買入價+券商傭金(這個要看你券商是怎麼給你的,我的是交易金額的萬分之4,買入和賣出都要收)+印花稅(交易金額的1.5%,只有賣出時才收)+過戶費(滬市是1元,深市是5元)。
因此,你的買入價位5.08元,加上上述其它成本,每股成本價就攤為5.213元。
所以你說的是對的,高於5.213元賣出都可獲利。
打字不易,望採納。祝財源廣進!
㈥ 售價,標價,成本,利潤,利潤率,折扣一系列都是什麼關系
原價、標價、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幾個量之間的關系:
售價=原價(標價)×折扣率;
1、售價==進價+進價×利潤率;
2、利潤率=(售價-進價)÷進價;
3、原價=標價;
4、進價=售價÷(1+利潤率)
5、利潤=售價-進價(成本價);
6、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7、獲利款=售價額﹣進價額
(6)售價成本叫什麼擴展閱讀
利潤率的主要形式有:
1、銷售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總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的利潤,反映銷售收入和利潤的關系。
2、成本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成本總額之比。它表明單位銷售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3、產值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總產值之比,它表明單位產值獲得的利潤,反映產值與利潤的關系。
4、資金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資金平均佔用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資金獲得的銷售利潤,反映企業資金的利用效果。
㈦ 定價、利潤和成本的公式各是什麼
一、目標利潤率定價法的要點是使產品的售價能保證企業達到預期的目標利潤率。企業根據總成本和估計的總銷售量,確定期望達到的目標收益率,然後推算價格。這種定價方法需要運用收支平衡圖」。
1、定價公式:預定售價=成本×(1+利潤率);
2、利潤=成本×利潤率=售價-成本 ;
3、利潤率=(定價-成本)÷成本 ;
二、商品的定價可以根據以下來決定:
(1)參考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價格來設定自己商品的價格;
(2)根據自己希望的目標利潤率來設定商品價格,例如:商品的成本是10元,你希望的目標利潤率為25%,那麼利潤=10×25%=2.5元,售價=10+2.5=12.5元,所以:(商品標價價-商品成本)*商品數量=總利潤。
(7)售價成本叫什麼擴展閱讀;
利潤結構基本合理有以下幾層含義
(1)企業的利潤結構應該與企業的資產結構相匹配。
(2)費用變化是合理的、費用在年度之間沒有出現不合理的下降。
(3)利潤總額各部分的構成合理。
企業的利潤總額是由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差額三個主要部分構成。
利潤質量較高的含義是指:企業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利潤結構基本合理,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
重新修訂並於2007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企業會計准則-一般准則》相關條款規定:
第三十七條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第三十八條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第三十九條 利潤金額取決於收入和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
第四十條 利潤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㈧ 在精益生產管理中 售價=成本+利潤和利潤=售價-成本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1.售價=成本+利潤 模式是傳統的定價方法,它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形成的,它代表的是一種營銷思維,即成本+利潤就是產品的最終定價,根本不考慮市場的接受度,定價全部來源於企業內部。
2.利潤=售價-成本 模式是講商品的價格是市場決定的,而非來源於企業內部,在這種條件下,要想擴大利潤就必須讓成本更小,這種營銷思維是買方市場的產物。
精益生產中用的是後者,也是精益生產追求0浪費的原因。
㈨ 什麼叫成本價
成本價是指企業取得存貨的入賬價值,企業會計准則中規定:存貨應當以其成本入賬,存貨的取得主要通過外購和自製兩種途徑。
從理論上講,企業無論從何種途徑取得存貨,凡與取得存貨有關的支出,均應計入存貨的歷史成本或實際成本之中。
意義
成本價格是資本家之間彼此競爭的基礎。對資本家來說,成本價格是至關重要的。精明的資本家無不把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放在企業管理的突出地位上。其他條件相同,資本家在競爭中能否取勝,就在於能否降低成本,從而降低商品的售價去佔領市場。
商品出售價格的最低界限,是由商品的成本價格規定的。只要商品的出售價格高於成本價格,他就能獲得利潤。在資本家看來,成本價格似乎就是商品本身所固有的內在價值,而剩餘價值似乎不是商品的價值超過成本價格的余額,倒是商品的出售價格超過它的價值的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