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從總成本函數看是否虧損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如何從總成本函數看是否虧損

發布時間: 2022-05-13 17:18:45

『壹』 完全競爭企業的總成本函數給出,在其利潤最大化的產量點上,盈虧怎麼確定

答案是正確的。因為前提條件是完全競爭市場,且商品在短期內供應量既定,那麼在坐標軸上,供給曲線是固定的,則商品價格僅由市場需求曲線決定。答案C把供給曲線放進去就不對了,因為短期內供應量既定,供給曲線是不動的。希望能幫助你理解了。

『貳』 如何通過總成本函數判斷利潤最大點求過程,蟹蟹!

虧損的

『叄』 從賬上和利潤表上怎麼看虧損

賬上本年利潤科目的余額為借方就表示虧損。
「本月數」一欄的凈利潤為負數就表示「當月的虧損」。
「本年累計」一欄的凈利潤為負數就表示「本年的虧損」。
看所有者權益是不是期末比期初增加,凈利潤若是負數的話,則不是盈利。
財務有三大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
1、資產負債表:其中的主要內容看存貨反映你的庫存產品的多少;看應收帳款反映你的債權有多少;看貨幣資金反映現有的資金余額;看應付帳款反映你的債務有多少.
2、利潤表其中主要內容看主營業務收入反映一定時期銷售情況的好壞;看主營業務成本反映一定時期的成本高低情況;看管理費用反映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3、現金流量表:它主要記錄了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稅收等活動的現金流動情況,也就是反映了主營業務的現金收支狀況。
還有財務報表指標:主要看每股收益和凈資產收益率(看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負債率(看公司的經營是否安全),還有上面所說的現金流(看公司的可持續經營能力如何)

『肆』 假設在短期內,某個完全競爭企業的總成本函數為C = 3Q3- 60Q2+ 800Q+2000,

無法確定是否虧損
因為前提條件是完全競爭市場,且商品在短期內供應量既定,那麼在坐標軸上,供給曲線是固定的,則商品價格僅由市場需求曲線決定。短期內供應量既定,供給曲線是不動的。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微觀」是希臘文「 μικρο 」的意譯,原意是「小)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的一門學科。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並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關心社會中的個人和各組織之間的交換過程,它研究的基本問題是資源配置的決定,其基本理論就是通過供求來決定相對價格的理論。所以微觀經濟學的主要范圍包括消費者選擇,廠商供給和收入分配。
傳統的西方微觀經濟學對消費者行為的構建,是建立在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前提下的。而對於消費理論研究的發展,正因源於對這前提假定條件的反思。
1.顯示偏好理論。
顯示偏好理論是由薩繆爾遜率先提出的,後經霍撒克(H·S·Houthakker)、里克特(M·K·Richer)等人的補充逐步成體系。它的產生導源於傳統需求理論的效用不可檢測性。在傳統的微觀需求理論中,消費者實現效用最大化商品組合的選擇行為,只有在消費者效用函數已知且具有良好性質時才易分析。但實際生活中卻並非如此,因為效用或偏好不能被直接觀察、能直接被觀察的只是消費者的選擇行為。如果能找到選擇行為與偏好之間的某種關系,進而言之,如果消費者的「選擇」能顯示「偏好」,那麼,需求理論和偏好理論就可建立在可觀察的消費者行為的基礎上,這就為檢驗消費者行為與最大化公理的一致性提供了可能。顯示偏好理論的基本思想正在於此。
2.風險條件下的選擇問題。
在風險大量存在的市場上,如何有效選擇資產征狀組合以迴避風險就變得十分重要,因此,對保險市場、證券市場、期貨合同等問題的研究,就成為微觀經濟理論一個十分活躍的分支。尤其是20世紀60、70年代以來,隨著認知心理學和其他心理學分支的發展,人們開始對古典經濟學理性假設和預期效用理論進行檢驗,結果發現:在確定條件下,理性公理假設成立,而在模糊或不確定條件下,人們的行為常常違背公理性假設。因此,在不確定條件下進行決策,必須考察人們的復雜心態,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觀望理論、遺憾理論及模糊模型。具體到市場中資產征狀組合決策時,出現了風險資產理論(衍生證券)、代理理論、資產組合選擇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套利定價理論等。與這一理論相應產生的是闡釋消費者在不同條件下對消費和儲蓄的不同選擇的跨時期選擇理論。動態的跨時期選擇理論在現代經濟學中已有普遍應用。
3、消費也是家庭生產的理論。
貝克爾認為,家庭類似於一家小工廠,家庭把「資該品、原材料和勞動組合起來以生產一些其他的有用商品」。按照這個較為寬泛的觀點,新古典微觀經濟學中的消費者,既是家庭消費者又是家庭生產者,是具有雙重身份的角色。認為,商品的生產和消費(在貝克爾的模型中,有時把孩子看成是消費商品)要耗費時間。時間是一種機會成本,它必須同任何物品之市場價格或制定經濟決策的行為之市場價格計算在一起。正如把孩子撫育成人需要耗費人力資源、資本和時間等投入一樣,任何最終物品或勞務的生產和消費都可以看成是為獲取一種產出而需要耗費的各種投入的組合。例如,一個人在其家庭生產中(在以貝克爾為代表的新微觀經濟理論中,消費被看作是家庭生產)所獲得的最終產品,比如「健康的體魄」,需要許多「市場物品」(那些由消費者直接在市場購買的物品)和時間投入的組合。體育器材、各種健康食品、醫療服務以及花費在鍛煉上的時間和消費這些物品所需的時間,就是生產這種最終物品的所有投入。個人或家庭把這些投入轉化為產出(包括孩子的成長、舒適的家庭生活、健康的身體、精神的怡悅等等),亦即家庭的生產或消費過程,體現一種生產函數。
像一般生產企業實現生產的最優化要考慮生產要素應用的機會成本一樣,實現家庭生產的最優化也要考慮各種要素應用的機會成本。例如,看一場戲、讀一本書、或者吃一頓美食(這些都可看成是家庭生產中的投入要素)都需要花費時間,所以這些行為的完全價格必須包括用於這些行為的時間的機會成本。這種機會成本可以根據個人的市場工資來計量。例如,假設某人工作一小時可以掙到10美元,他或者用一小時在餐廳進餐,或者用15分鍾吃快餐。再假設這兩種就餐方式的花費都是6美元。盡管這兩頓飯需要相等的貨幣花費,但其消費的完全價格卻明顯不同。快餐消費的完全價格是8.50美元(6美元加上放棄2.50美元的收入),而在餐廳進餐的完全價格卻是16美元(6美元加上放棄10美元的收入)。個人最終選擇的決定因素將是每頓飯中的每一美元花費(完全成本)所帶來的效用量(亦即家庭生產的產品價值)。其他諸如生育孩子、做各種各樣的家務、維護活動等家庭生產的價值,也可以用機會成本的概念來表示。同樣,當把時間成本與市場物品成本同等看待的時候,便在工作和閑暇之間的傳統選擇之中注入了新的見解,則成了在工作、閑暇和家庭生產之間的選擇,並且,按照質和量的概念,家庭消費類型的新觀點都是可以成立的。"

『伍』 已知總成本函數和需求函數怎麼求利潤最大時的銷售價格、產量、利潤

對成本函數TC求導,求出邊際成本函數MC。

對需求函數兩邊同乘以產量Q,求出總收益函數TR,再求導,求出邊際收益函數MR。

利用MR=MC利潤最大化條件,列方程求出價格、產量。

利潤π=TR-TC把求出的價格和產量代入即可。

在技術水平和要素價格不變的條件下,成本與產量的相互關系。成本理論主要分析成本函數。成本函數不同於成本方程,後者表示成本和數量之間的關系,後者表示成本等於投入的價格之和。

如果輸入為勞動力L和大寫K,價格為PL和PK,則成本方程為C=L·PL+K·PK,成本方程為恆等式,成本函數為以輸出為變數的函數。

(5)如何從總成本函數看是否虧損擴展閱讀:

對於長期成本的任何一點,都有一條短期成本曲線可以達到它。但這條短期成本曲線高於其他所有生產水平的長期成本曲線。也就是說,在長期成本的任何一點上,不僅有一條短期成本曲線到達它,而且它到達它的方式與它相切。

短期成本函數反映了在一定的技術、規模和要素價格條件下,最低成本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的一般規律。技能水平是由生產函數來描述的。因此,成本函數和生產函數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給定生產函數和要素價格,可以推導出成本函數。

『陸』 .完全競爭行業中某廠商的成本函數為STC=Q3—6Q2+30Q+40,當P=30時廠商是否會發生虧損

會。

P=30時虧損,最小虧損額π=-8,停止生產:AVC最低點處,對應的產量Q=3,AVCmin=21<30=P(完全競爭市場),並且當P=21時停止營業。

市場上有許多經濟主體,這些經濟主體數量眾多,且每一主體規模又很小,所以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通過買賣行為來影響市場上的供求關系,也無法影響市場價格,每個人都是市場價格的被動接受者。

產品是同質的,即任何一生產者的產品都是無差別的,第一條件使任何單個主體對整個市場的影響減少至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第二條件由於個別售賣者的產品和競爭者完全一樣,就不能以任何方法控制其價格。

(6)如何從總成本函數看是否虧損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所買賣的商品具有同質性,不存在差別。

2、有相當多的買者和賣者,他們都是價格的接受者。

3、市場信息完全。

4、買者和賣者都可以自由進出市場。

5、買者和賣者無串通共謀行為,也沒有政府幹預。

6、壟斷競爭市場是既有壟斷又有競爭,以競爭為主的市場。

7、寡頭壟斷市場是少數幾個生產者的產量和市場份額占該市場的絕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市場。

『柒』 一個企業如何算虧損

1、企業盈利就是有利潤了,它是指生產總值超過生產成本的差額,用公式表示:利潤=生產總值-生產成本。虧損=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2、企業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經營的財務成果,等於銷售產品的總收益與生產商品的總成本兩者之間的差額。包括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是指存在著利息的情況下產業利潤和商業利潤的總稱,它在數量上就是平均利潤和利息的差額。經濟效益是企業的生產總值同生產成本之間的比例關系,用公式表示: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

3、企業虧損指如果商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入不敷出,即全部收入不足以抵補全部支出幣;發生虧損,是為企業經營虧損(簡稱企業虧損)。

『捌』 如何從財務數據分析企業虧損原因

從財務和會計的角度分析,就是一些主要財務指標:毛利率,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速動資產比率,費用比率。
從這些主要財務指標,再向下具體分解到到企業內部各項管理指標:毛利率可分解為所經營主要產品的大類毛利率,再向下到小類毛利率,這個可以從銷售定價上分析,是否盈利;其他如存貨周轉率分解到具體的大類和小類存貨,看是不是產品積壓、殘損率過高造成損失,應收帳款分析到具體客戶,看是否有壞帳未收回,速動資產比率分析主要看現金流的流向是否有問題,從費用占收入比例,看一下是否有哪項費用比重過大和原因。
根據企業主營業務類型,再做具體分析。
財務和會計指標分析,只能從全局上說明,要找出經營虧損的原因,就得從這些指標向下向細了找那些主要經營數據,再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