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米巴經營理念是怎麼讓經營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為了使各部門的負責人及成員實踐銷售額最大化、費用最小化,每天都能夠掌握自己部門正確的實績和進展情況這一點非常重要。承擔正確且迅速地提供各部門的訂單、銷售額、生產、費用、時間等實績數字這一職能的,正是經營管理部門。
以下介紹通過靈活運用阿米巴核算表系統,實踐「銷售額最大化,費用最小化」的案例。
以「每日核算」為目標的體系構建
在實踐阿米巴經營的過程中,為了完成當月的預定,「每日核算」,即根據每天的數字達成情況管理進度非常重要。
A公司原本使用了生產管理系統。一般來說,生產管理系統是以產品製造相關的信息管理為中心設計的體系。在A公司也是如此:
・收入信息根據產品和客戶進行了獨立統計,但並未按部門獨立統計;
・成果信息是按數量統計的,但未按金額統計。
存在以上兩點問題。也就是說,雖然系統里保存了大量的信息,但如果要用每個部門的經營信息進行分析,那麼仍然處於信息量不足、分部門信息分析方法缺失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構建第二天一早就能反映出前一天各部門實績數字的系統體系,以實現每日核算。具體來說,就是構建能夠實現每天晚上自動從現有系統中提取有關訂單、銷售額、驗收、生產、時間等各種實績數字,導入核算表;並能基於阿米巴經營運用規則正確計入(判斷計入部門、判斷計入科目、計算傭金金額等)的體系。
以「每日核算」為目標的現場對策
系統構建以後,生產現場已經可以做到靈活運用每天的實績數字,及時採取對策以實現「銷售額最大化、費用最小化」。例如,把原材料費的每日預定的累計和每日實績的累計製成圖表,由此對照計劃來管理原材料費實績變化。這樣一來,計劃累計的折線如果位於實績累計的折線的下方,就說明原材料費得到了削減,並產生了利潤。
以前主要是根據生產管理系統計算得出的需求量,來大致安排原材料的儲備。自從使用了管理圖表,就可以在生產現場確認庫存、良品率,從而調整原材料儲備。這樣做的結果是,雖然月中時原材料費超出了計劃數字,但通過調整,到月底結算時能夠實現控制在計劃內。而這些只有在每天都把實績數字及具體構成正確地反饋到各部門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為實現「每日核算」目標的努力
管理部門萌生了及時、精確地提供經營信息的責任感。具體來說有以下兩點:
・對數字的理解,原本認為數字僅是會議資料中需要的信息,導入系統後認識到數字是能夠隨時反應現場實際情況的。
・認識到數字會在現場被靈活使用,因此票據處理中決不能有延遲或錯誤,變得能夠帶著這種緊張感處理業務。
這意味著,管理部門對自己部門的認知從處理事務、進行統計的部門,轉變為為核算部門改善經營提供支援的部門。
要實踐「銷售額最大化、費用最小化」,每天的實績能夠正確地反饋到現場非常重要。實現這一點,就能對現場員工對自己部門的經營狀況進行思考、乃至改變行動起到積極地影響。
系統在推進阿米巴經營的過程中能產生驚人的效果,因此相應的投資非常必要。在實踐阿米巴經營的過程中,經營管理部門要向著達成每日核算的目標,毫不妥協地構建體系、貫徹運用,這一點也非常必要。
2. 差旅成本難管控,怎樣最大化節省差旅成本
以下給予參考:
制定差旅實施標准,明確員工差旅各項開支的合理執行標准。
制定差旅計劃及實施情況匯報機制,要求員工辦理差旅費用申請及報銷時提交相關的費用計劃和對實際開支情況說明,對超支作必要解釋說明。
實際上,就是制定合理的差旅制度,要求員工嚴格執行,同時作出相應的懲處舉措。
公司卡是差旅管理的最佳工具
從純粹的金融手段而言,去年開始著力推出的公司信用卡(公務卡)無疑是企業進行差旅管理的最佳工具。企業需要有一個集中性的平台去處理商旅方面的數據。而公司卡能夠將差旅前中後的數據進行很好的集成,這樣公司的差旅經理就能夠得到全方位的信息,從而更好地進行內部資源優化和集成。
公司卡具有一般銀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費等共同屬性,持卡人能方便快捷地辦理支付結算業務,單位的差旅費、會議費、招待費等日常公務支出以及零星采購支出都將盡可能使用公務卡支付;同時又具有財政財務管理的獨特屬性。例如,靈活設定員工信用額度,並根據具體情況,隨需而變;提供公司和個人層面的對賬單,各項專業報表,把脈企業財務運營支出。增強員工公務消費透明度,並更好預算下期財務開支。
具體而言,每個企業以及企業下的每一張卡都可以設定一個額度。員工在出差時。使用公司卡刷卡消費並取得交易憑證和發票,據此到本單位財務部門報銷。到期還款時由單位財務部門將款項直接支付給發卡銀行。信用額度一般由銀行根據企業的授信額度而定。由於信用卡的使用,可幫助公司實現無現金資金劃轉和報銷。免去繁瑣的借款報銷流程,為公司和員工節約時間成本。同時,最長56天免息還款期,有效提高公司的資金使用率。
優勢:憑借信用卡這個工作,基本上在出差過程中的絕大部分消費都可以涵蓋在內,消費透明度高。而且最長56天的免息還款期的功能。因此對於很多中小企業而言,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免息期,以緩解企業流動性不足的壓力。消費可以享受銀行的積分獎勵計劃。
劣勢:在酒店和機票預訂中,沒有明顯的優惠折扣可以享受。不過,由於銀行信息管理工具可使企業對其差旅開支進行詳細的分析並得出相應的報告。企業可以通過該分析報告發掘出巨大的潛在節約空間,這是企業與航空公司、酒店、車輛租賃公司及其相關服務供應商進行價格談判的一個極好的依據。
使用成本:目前公司卡在各個銀行中收取年費的標准各不相同,有的暫時免收年費,有的每張卡的年費從180元到400元不等。有些銀行推出獎勵計劃。消費滿一定額度可以免收年費。
專業網站做企業的「差旅管家」
個人自助出遊一般都會從攜程等專業網站獲得服務。現在企業員工的差旅也可以通過一些專業網站進行管理。
利用旅行社的長處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旅行社主要是組織個人遊客拼團出遊,其實國外的大型旅行社主要業務收入反而是來自公司業務,其中差旅管理更是重中之重。最近幾年。國內的旅行社開始利用手頭資源逐漸介入這個行業,業務的名稱也在逐漸變化。從最初的會展旅遊直到目前的差旅管理。
會展獎勵旅遊是最普遍的企業差旅需求,顧名思義,如果企業需要赴異地參與某個展覽或者大型會議。傳統的做法是由企業的員工自行聯系目的地的酒店並預訂好往返交通。除此之外,由於大部分企業的員工都將出差當作一項可以帶來意外收入的工作,老總往往也默許這項「准福利制度」的存在,所以在目的地出席完正常的公務後還會安排在當地著名的景點順帶游覽。這種方式操作方便。但對企業而言最大的隱患就是差旅支出無法透明,無論是員工有意識的虛報數目,還是由於個人小額預訂帶來的成本上升,對於企業都意味著支出增加,當企業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旅行社就開始登場了。
旅行社的長處是什麼?訂房、訂車、訂票。通過多年運行個人游覽業務的積累,旅行社無論是在交通、酒店和景點票務上都有著豐富的行業資源,企業將行程目的地和參與人數告知旅行社後,旅行社會首先會幫助預訂機票而且是團體票,其次是按照團隊價格預訂酒店,最後會根據當地周邊的景點規劃一條游覽線路,並最終根據行程確定報價,通常而言,這份報價都要比企業自行負責便宜10%~20%。在這種以「項目」為單位的業務被雙方熟悉之後,完整的差旅管理業務也就順理成章地出現了,而該業務其實也就是在會展獎勵旅遊的基礎上,增加了年度計劃、旅行社墊付資金等細節。
優勢:旅行社資源豐富,能夠拿到最低的服務價格,而且包括餐飲、會務等等花費都可以通過旅行社開具發票。國內越來越多的地區都開始認可旅行社發票可以作為報銷憑證,所以財務上比較方便,也有利於控製成本。
劣勢:行程固定,到了目的地之想再更改行程難度很高。除此之外。鑒於國內旅行社行業的平均服務水平,服務質量不宜期望太高。
使用成本:旅行社的利潤來源一種是酒店、旅行社的業務返點,酒店、景點會根據旅行社的業務量按月或按年結算,業務越多返點越多。企業如選擇這種方式成本為零。另一種則是明碼標價。旅行社將酒店、景點的報價直接報給企業。然後附加一筆服務費,這是國際上通行的管理方式,不過目前國內只有很少的外資企業會選擇此種方式。服務費式結算根據雙方合約。
3. 怎麼才能節省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節省(控制)
企業經營的目的就是盈利,而盈利簡單來源無外乎兩個方式:開源、節流,但開源和節流兩個不能分開來看待。從節省成本的角度來思考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方法,給你三個思路:投入不變、產出增大;產出不變、投入減少;投入減少、產出增大。
其實這個是我在聽BC學院一堂「精益」課的內容,裡面有詳細講解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和方法,限於篇幅這里不一一講述了。
4. 請解釋既定成本的產量最大化和既定產量的成本最小化的最優條件
1、既定成本的產量最大化的最優條件:
由於邊際技術替代率反映了兩要素在生產中的替代比率,要素的價格比例反映了兩要素在購買中的替代比率,所以,只要兩者不相等,廠商總可以在成本不變的條件下通過對要素組合的重新選擇,使總產量得到增加。
在生產均衡點有:MRTSLK=w/r. 它表示:為了實現既定成本條件下的最大產量,廠商必須選擇最優的生產要素組合,使得兩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等於兩要素的價格比例。這就是兩種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原則。
所以,上式可以寫為:MRTSLK=MPL/MPK=w/r,進一步可以有:MPL/w=MPK/r。它表示:廠商可以通過多兩要素投入量的不斷調整,使得最後一單位的成本支出無論用來購買哪一種生產要素所獲得的邊際產量都相等,從而實現既定成本條件下的最大產量。
2、既定產量下的成本最小化的最優條件:
為了實現既定條件下的最小成本,廠商應該通過兩要素投入量的不斷調整,使得花費在每一張要素上的最後一單位的成本支出所帶來的邊際產量相等。這就是廠商在既定產量條件下實現最小成本的兩要素的最優組合原則,該原則與廠商在既定成本條件下生產最大產量的兩要素的最優組合原則是相同的。
當生產者的產量目標既定時,生產者可以通過尋找與該等產量線相切的等成本線,確定切點,就可以確定既定產量目標下,能夠帶來最大產量的生產要素的組合。
(4)怎麼成本最大化擴展閱讀
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可以是既定成本條件下的產量最大化,也可以是既定產量條件下的成本最小化。這兩種情況的要素組合點都表現在圖形上,都是等成本線和等產量曲線相切之點。當兩種要素的邊際產量之比等於兩種要素價格之比時,或者每一種要素的邊際產量與它的價格之比相等時,廠商達到生產要素的最優成本組合。
同時也說明邊際產量之比時對兩種要素的技術評價,而要素價格之比則是對它們的經濟評價把每一個不同產量下生產要素投入的最優成本組合的點相連而得到的曲線叫做廠商的生產擴張線。生產擴表示當生產要素的價格不變時,對應於每個可能的產出量的要素最優成本組合的軌跡。
5. 什麼是利益最大化如何達到利益最大化
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每時每刻都會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受教育的程度也越來越高了,人們對於各種各樣的美妙事物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並且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總是會充滿許許多多的經濟活動,那麼對於許許多多的一些企業來說的話,他們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只是對於企業,對於我們個人也是如此。那麼利益最大化指的是什麼呢?我們應該如何達到利益最大化呢。利益最大化指的就是用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確保所有交易在客戶和企業之間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說勵志的話,指的就是我們所獲取的收益是最大的,並且我們從付出的時間或者是說成本是最小的,這是每個人或者是說每個企業都想達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