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結轉什麼時候結轉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成本結轉什麼時候結轉

發布時間: 2022-05-12 03:46:42

❶ 結轉成本時間

1.結轉成本時間可以在發出商品後根據「出庫單」,結轉成本。
2.到月末把所有的「出庫單」集中在一起,合計結轉成本也就可以。
具體根據企業的業務量來確定,業務量大的,品種較多的用第一種方法;業務量小的,品種較少的用第二種方法。

❷ 在會計實務中,一般都是什麼時候結轉成本呢是在每月月末么

月末結轉,如7月30日至8月10日之間結轉,但要注意憑證上的結轉日期一定要在7月31日之前. 我可以在8月5日那天轉,但憑證日期寫7月31日。

❸ 什麼時候結轉成本

在確認「相應」的主營業務收入時,要應用配比原則,進行成本的結轉,也就說確認一項營業收入,就必須要有營業成本與之配比。

進貨時: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材料入庫: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結轉損益: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3)成本結轉什麼時候結轉擴展閱讀:

賬務處理

(一)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的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

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庫存商品的,平時的營業成本按計劃成本或售價結轉,月末,還應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企業以庫存商品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或債務重組,應按照該用於交換或抵債的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已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二)企業本期發生的銷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從本月的銷售商品數量中減去,也可以單獨計算本月銷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根據建造合同准則確認合同收入時,按應確認的合同費用,借記本科目,按應確認的合同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時,還應按相關建造合同已計提的預計損失准備,借記「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❹ 什麼時候需要結轉成本 結轉成本的分錄怎麼寫

結轉銷售產品成本是在實現銷售實現時候做的工作。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月末是要結轉損益類科目到本年利潤科目裡面。常用的就是收入、成本和期間費用。1、結轉成本類科目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營業稅金及附加2、結轉收入類科目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3、結轉費用借:本年利潤 貸: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❺ 我分不清:什麼時候要結轉成本,什麼時候不用,請舉例解釋

這個問題要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來回答:無論是工業企業還是商品流通企業,只要有銷售(工業企業只要生產出來了產成品),就要結轉產品成本和產品銷售成本。在這里我們舉個工廠的例子:本月生產某產品一批,當月領料200,000萬元,工資發生了5000元,製造費用歸集了10000元,到月末就要結轉產品成本。假定該企業沒有起初和期末沒有在產品,那末全部成本為215,000元。到會計期末就要作如下會計處理:
借:產成品215,000
貸:生產成本215,000
假如本月銷售了產品一批,售價為190,000元,成本為180,000元,那麼也要結轉銷售成本,借:產品銷售成本180,000
貸:產成品180,000
當然還是要作銷售的(假如貨款全部通過銀行收到),則:
借:銀行存款 222,300
貸:產品銷售收入19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2,300。
相信我的回答對你能有所幫助!

❻ 生產成本怎麼結轉

1、生產成本結轉到庫存商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2、銷售商品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3、月末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生產成本是不能直接結轉到本年利潤的,生產成本是存貨類賬戶。首先,生產成本完工後結轉到庫存商品,庫存商品銷售後結轉到主營業成本,再通過主營業務成本結轉到本年利潤。

生產成本科目月末結轉的對應科目與本年利潤科目不相關,當產品出庫達成銷售等情形時,才予將產成品結轉進入銷售成本或相應成本費用科目,進而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生產成本的會計處理

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發生的各項生產成本,包括生產各種產品(產成品、自製半成品等)、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設備等。

企業(農業)進行農業生產發生的各項生產成本,可將本科目改為「5001 農業生產成本」科目,並分別種植業、畜牧養殖業、林業和水產業確定成本核算對象(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公益性生物資產和農產品)和成本項目,進行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❼ 什麼時候才知道要做結轉成本

是的!是在月末的時候結轉成本。這時候的分錄是: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如果是原材料的話是: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

❽ 什麼情況下需要結轉成本結轉多少呢

結轉成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車間加工月末完成產品成本結轉。在月末,把所需的製造費用轉入生產成本,在把已入庫的成品和半成品的成本轉出生產成本,那麼生產成本的余額就為在產品的金額了,待下月在產品轉出時,再將對應的生產成本轉出至庫存商品或是半成品就可以了。結轉分錄為:借:庫存商品,貸:生產成本
第二情況,銷售商品,結轉銷售成本。按照銷售商品的名稱及數量,分別從庫存商品中結出其平均成本價,算出總成本,然後 做會計分錄為: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
拓展資料:
1、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有隨銷售隨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做法。隨銷售隨結轉即在商品銷售的同時結轉成本,定期結轉一般在月終一次結轉成本。此外,對非商品銷售的發出商品的計算和結轉,包括加工商品發出、商品短缺等,採用隨發生隨結轉的方式。對其計算的單價確定有兩種方法:一是採用逐日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細賬的當日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二是採用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期初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2、結轉成本計算要看用的是存貨計量的哪種方法。存貨計量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四種,這四種都會影響庫存商品金額,影響庫存商品金額就會影響主營/其他業務成本的金額。加權平均法公式為:加權平均單價=(期初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移動加權平均法公式為:加權平均單價=(收入存貨前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收入存貨前結存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
3、本期發出存貨實際成本=本期發出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價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收發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於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利潤偏高。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頻繁情況下,其發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

❾ 主營業務成本在什麼時候結轉

該貨物出倉的時候就應結轉,或者可理解為確認該貨物銷售收入時結轉。

❿ 生產成本什麼時候結轉,結轉分錄

生產成本 在產品完工或者形成半產品時結轉到庫存商品
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