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成本動因分為資源動因和作業動因。什麼意思看不懂,能不能分別舉例
在作業成本會計中,成本動因可分為兩種:一是資源動因;二是作業動因。
1、資源動因是指將資源成本分配到作業中心的標准。
它反映了作業中心對資源的耗用情況。
2、作業動因是將作業中心的成本分配到產品或勞務的標准。
它反映了產品消耗作業的情況。
在該模型中,作業成本法是一個二階段分配過程。分別是資源向作業分配和作業向成本對象分配,與此對應,成本動因也被分為兩類,資源動因和作業動因,分別用於資源成本面向作業分配和作業成本面向成本對象分配。
資源動因是表示作業、成本對象對於資源需求的強度和頻率的最恰當的單一數量度量標准,它用來把資源的成本分配到作業、成本對象。作業動因是表示成本對象或者其他作業對於作業需求的強度和頻率的最恰當的單一數量度量標准,它用來把作業成本分配到成本對象或者其他作業。
成本動因是從本質上定義,它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本身不具備任何可操作性。資源動因、作業動因是從實務和操作角度定義動因。
⑵ 什麼叫成本動因 舉個例子
成本動因是導致對於資源消耗變化、影響質量和周期時間的任何事件和情形。一個作業可能具有多個動因。成本動因並不需要數量化,但是它對於作業動因和資源動因的選擇有重要影響。
比如:物流,運1個箱子,箱子的體積、重量、行程數、道路情況都是成本動因。
(2)成本動因是什麼擴展閱讀:
當某項作業多次執行中,資源費用的消耗表現出明顯的變異,不過若資源費用的消耗跟作業時間或其他數量量度之間存在近似的正比例關系,這時稱成本動因為數量動因。數量動因可表現為作業時間,也可表現為耗費資源的體積、重量等量度。
作業成本除以數量動因的總計,即可得到成本動因率。同執行動因相比,數量動因的精確度有了質的提高,但應用數量動因的成本費用也增加了很多,為每種產品都可能多次消耗不同的作業,觀察和記錄每次作業花費的時間或資源耗費的數量是一項繁雜而龐大的工作。
⑶ 特定業務量(成本動因)可以用價格表示么
可以用價格作為輔助參考。
成本動因亦稱為成本驅動因素,是作業成本法的核心內容。成本動因是指一段時間內能使總成本發生變化的具體變數,它可以是作業量也可以是產量、活動或者事項等等。用通俗的語言來講,成本是因為某一特定事項的發生而發生,但是它不會平白無故地發生,總會有一些具體的事情來「影響」讓它發生,而這些驅動成本發生的「具體的事情」就是我們所說的成本動因。成本動因並非一成不變,也沒有所謂的標准答案。基於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成本,就會得到不同的成本動因。選擇成本動因時要記得,成本動因並不需要數量化,但是它對於作業動因和資源動因的選擇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