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存貨計價如何影響銷售成本
擴展閱讀
中石油禮品卡怎麼換油卡 2025-05-21 01:39:14
兩商品價格之比代表什麼 2025-05-21 01:34:17

存貨計價如何影響銷售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5-04 17:50:09

⑴ 老師,您好!期末存貨計價過高,可能會引起銷售成本減少為什麼

期末存貨計價過高,那麼有可能你銷售過的存貨計價低了啊,自然而然的就是銷售成本少了啊。期末存貨一般是指期初存貨+本期的進貨-本期的銷貨

⑵ 為什麼期末存貨計價過高可能引起銷售成本減少

直接原因是:期末存貨價值=期初+本期購入+本期生產-本期銷售的期初+本期購入+本期生產這三個都是確定的 ,如果期末庫存價值的高估,從而銷售存貨成本就被低估。
期末存貨計價過高可能引起銷售成本減少原理:
企業為完成本期利潤指標利用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變動,故意調整存貨成本,調高利潤。當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時,企業為虛減產品成本,選用能減少本期材料耗用的計價方法,人為調低發出材料成本,以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當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時,企業為虛減產品成本,利用材料成本差異賬戶進行調整,有意多分攤節約差異或少分甚至不分超支差異,以達到凋低發出材料成本,調高利潤的目的;企業為虛增利潤,還會利用在產品成本上升的計價方法調節產品成本,以達到虛減成本,多計利潤的目的。

⑶ 存貨計價方法的不同,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盈虧情況有哪些影響

①對企業損益的計算有直接影響。表現在:期末存貨計價(估價)如果過低,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減少;期末存貨計價(估價)如果過高,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增加;期初存貨計價如果過低,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增加;期初存貨計價如果過高,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減少。
②存貨計價對於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數額計算有直接影響,包括流動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等項目,都會因存貨計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③存貨計算方法的選擇對計算所得稅費用的數額有一定影響。因為不同計價方法對結轉當期銷售成本的數額會有所不同,從而影響當期利潤數額的確定。

⑷ 不同存貨發出計價方法對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影響

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選擇不僅影響著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總額的多少,也影響著利潤表中凈利潤的大小。因為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選擇不僅影響著期末存貨價值的大小。也影響著發出存貨成本的高低。期末存貨價值越小,則發出存貨成本越高:期末存貨價值越大,則發出存貨成本越低;期末存貨價值的大小影響著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總額的多少,而發出存貨成本的高低。決定了銷售產品成本的高低,因而必然會影響利潤的大小。
存貨計價方法會對什麼產生影響:
1、 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影響
①對企業損益的計算有直接影響。表現在:期末存貨計價(估價)如果過低,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減少;期末存貨計價(估價)如果過高,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增加;期初存貨計價如果過低,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增加;期初存貨計價如果過高,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減少。
②存貨計價對於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數額計算有直接影響,包括流動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等項目,都會因存貨計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③存貨計算方法的選擇對計算所得稅費用的數額有一定影響。因為不同計價方法對結轉當期銷售成本的數額會有所不同,從而影響當期利潤數額的確定。存貨計價方法是因為物價變動而產生的。若存貨進價固定不變,不同存貨計價方法將失去存在的必要。對各種存貨計價方法的評價也要以物價變動為背景。下面以物價上漲為前提,比較幾種存貨計價方法的影響。
2. 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會計價值計量的影響
採用先進先出法時,期末存貨均按後期進價計算,比較接近編表日重置成本,使資產計價較為合理。當採用後進先出法時,期末存貨按較早期的單價計量,與編表日的重置成本差距較大,物價變動幅度越大,這種現象越明顯。在通貨膨脹時期,後進先出法所產生的期末存貨數偏低,使資產計價失去意義。若採用先進先出法,則比較早期的存貨成本與現實的營業收入相配比,毛利虛計。若將算得的毛利金額將所得稅、股利等減除後,則收回的成本因數額較低,在現實物價水平下,難以重置相同數量的存貨,致使企業不能按原有規模持續經營。
3. 存貨計價方法對納稅和現金流量的影響
後進先出法可以壓低期末存貨成本、提高銷貨成本,減少本期應稅利潤,因而減少應納稅所得產生的現金流,因此使企業的凈現金流入比採用先進先出法和加權平均法為多。但是,從長遠時期看,企業的全部存貨成本,不管何時形成,正常情況下最終會將轉化為銷貨成本。若所有存貨均已售出,其成本將全部轉化為銷售成本,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無論採用哪種計價方法,幾個會計期的銷貨成本總額、稅前利潤總額、所得稅總額、稅後利潤總額、現金流入總額都是一致的。
4. 存貨計價方法對管理人員業績的影響
某種存貨計價方法的合適與否,還與企業管理人員業績評價方法與獎勵機制有關。不少企業按利潤水平的高低來評價企業管理人員的業績,並根據評價結果來獎勵管理人員。

⑸ 企業期末存貨計價過高會產生什麼後果

1、期末存貨計價過高,虛增資產
2、期末存貨計價過高,導致銷售存貨結轉成本偏低,虛增了利潤
3、期末存貨計價過高,利潤偏高,導致年度所得稅費用增加
產品生產出來的材料、人工成本總共是一定的,期末存貨實際上可以大體說是期末在產品成本。總成本 一定,期末偏高,那麼銷售出去的存貨所結轉的成本就相對較低了
拓展資料:
1、國有企業是指代表國務院和當地人民政府履行投資者職責的國有企業,國有獨資企業和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 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其他部門在企業的監督下。 這是一家已經形成分級投資的公司。
2、外商投資合營企業是指由中外合資方共同投資經營的企業,按照投資比例分擔風險,分享損益。 其主要法律特徵是:外國公司在企業注冊資本中的比例有法定要求; 企業採用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形式。 因此,這種合資企業被稱為合資企業。
3、投資設立的企業的經營范圍是屬於鼓勵類或允許類領域的,則無辦理審批手續,直接到工商行政部門辦理登記手續,根據該法規的第八條,工商行政部門發給《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並在企業類別欄目加註「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字樣。該法規第十五條第一款亦有類同規定。因此,該企業並不具有《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不屬於外資企業。所設立的公司經營范圍涉及限制類領域的,外商投資企業應按照規定的程序向省級審批機關辦理審批手續,然後再到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4、國有合資企業以法人投資者的身份,由國家、企業、個人的名義進行投資組建的企業。組建企業時,所有者投入的資產,全部作為實收資本入賬。國有合資企業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一般指中外合資_型夂獻示笠凳怯芍泄蹲收吆屯夤蹲收吖餐鱟省⒐餐⒐哺河鰲⒐駁7縵盞鈉笠怠M夤蹲收嚦梢允瞧笠怠⑵淥米櫓蚋鋈恕V泄嫌咧幌抻諂笠怠⑵淥米櫓話ǜ鋈撕透鎏迤笠怠>蟛榛嘏跡嫌笠凳侵泄ㄈ耍苤泄_傻墓芟膠捅;ぁK淖櫓問絞怯邢拊鶉喂盡:嫌笠禱共荒芊⑿泄善保捎霉扇ㄐ問劍春嫌鞣降耐蹲時壤值S鰲

⑹ 存貨問題,存貨計價過低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銷售成本增加了

期末
存貨
計價過低,意思是期末庫存存貨比正常水平低。
例如:期初有110萬的存貨,出售
商品
50萬,
售價
65萬,此時,應該確認
收入
65萬,
銷售成本
50萬。銷售50萬存貨後正常期末庫存為60萬,但是由於某種原因,
期末庫存
只有40萬。這個40萬的計價比60萬低,就叫做期末庫存計價過低。
由於期末庫存只有40萬,銷售成本=110-40=70萬,70萬比原來的銷售成本50萬高。而收入65萬不變。所以,收入不變,
成本
增加,
利潤
減少,
所有者權益
減少。

⑺ 簡述發出存貨計價方法不同對會計信息產生的影響

存貨計價方法不同對會計信息產生的影響:

1、採用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平均法使得率期銷貨成本介於前期購貨成本與本期購貨成本之間,這兩種方法得到銷售成本不易操縱,因而被廣泛採用。但這兩種方法得到銷售利潤大於本期實際進貨配比的銷售利潤。其結果會使企業「應納所得稅」增加,「未分配利潤」增加。

期末存貨構成期末資產總價值的一部分,因為這部分價值也介於前期購貨和本期購貨成本之間,這兩種方法的期末存貨價值也脫離了每次實際進貨成本,致使期末資產總值不真實。因此,這兩種方法的使用,造成了會計信息的不真實性。

2、個別價法計算的期末存貨及銷售成本,均能以實際購貨成本為基礎,符合收益和費用相配比原則及期末資產真實性原則。但是,個別計價法在實際操作中,手續繁瑣,成本較高,對大多數存貨品種來說不太實用。

3、先進先出法的本身含義是假定先購進的先發出,該法使存貨接近於購貨成本,期末資產總價值較真實。但在通貨膨脹條件下,銷售成本偏低,使得利潤虛增。後進先出法的本身含義是假定後購進的先發出,發出的存貨按最後收進的單價進行計算。

期末存貨成本明顯偏低,期末資產總價值也明顯偏低。而銷售成本較接近當前市價,銷售利潤比較真實。並且,當期銷售收人能與當期銷售成本相配比,能夠反映出當期經營者的經營績效。

4、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的應用,會使存貨符合資產的定義。當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下跌至成本以下時,由此所形成的損失已不符合資產的定義,因而應將這部分損失從資產價值中抵消,列人當期損益。

否則,當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於其成本價時,如果仍以其歷史成本計價,就會出現虛誇資產現象。這時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者來講是不穩定的。

⑻ 存貨計價方法的需考慮因素

存貨計價方法需考慮的因素:
選擇存貨計價方法需要考慮的首要因素是存貨的特點及其管理要求。對於不能互相替換的存貨項目以及為特定項目生產和存放的存貨,無疑應當採用個別計價法。如果存在大量可以替換的存貨項目時,採用個別計價法將不勝其繁,此時,必須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和後進先出法之間作出選擇。在大多數情況下,存貨的實物管理可能是「先進先出」,因此,採用「先進先出法」比較符合存貨的實際情況。
存貨計價方法選擇需考慮的第二方面的因素就是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財務的影響。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會直接影響期末存貨價值的確定和銷售成本的計算,進而對企業的利潤、稅收負擔、現金流量、財務比率等產生影響。一般來說,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採用後進先進法會導致較低的期末存貨、銷售毛利、所得稅和凈收益額;而採用先進先出法其結果恰好相反。如果物價持續下跌,則會得出相反的結論。不論物價如何變動,採用平均法(包括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平均法)核算的結果,總是介於先進先出法和後進先出法之間。但是,上述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的一般財務影響又會因企業自身的特點及其所處的不同時期而產生差異。例如:周轉很快、存貨積壓很少,則後進先出法的優勢也不會充分顯示。
存貨計價方法選擇需考慮的第三方面的因素就是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經營管理和業績評價的影響。由於存貨的實物管理一般是「先進先出」的,如採用後進先出法核算,其結果可能與實際情況不符。不僅如此,後進先出法雖然能夠減少所得稅,但同時會導致較低的凈收益,影響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經營業績,影響以凈收益為基礎的各種獎勵和報酬。因此,從內部管理及業績評價的角度出發,採用先進先出法比採用後迸先出法更為合理。此外,在不同企業之間進行經營業績的比較時,存貨計價方法的不同也將影響業績評價的正確性。

⑼ 期末存貨計價過高對當期銷售成本、利潤、收入有何影響(會計類)

期末存貨價過高,

1)會使當期銷售成本估價偏低;

2)由於銷售成本估價偏低,並由此導致利潤增大,但對收入沒有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