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80後結婚成本多少,細算一下
常聽媽媽感嘆當年沒有金銀首飾照樣結婚,如今結婚的成本飆漲。上海80後小夫妻曬結婚的成本,除去房車就要43萬,可真讓人感嘆結不起婚!
近日,上海一對普通的80後小夫妻在微博上曬出他們的結婚賬單,除去房子、車子,男方支出項目煙酒、酒店喜宴、鑽石戒指、婚慶婚車、新房裝修和蜜月雜費等共計26.7萬余元;女方支出包括家用電器、服飾、轎車等16.3萬余元。雙方合計花費430400元。
越來越貴的中國式婚姻
其實按照法律,領了結婚證就是合法夫妻,然而絕大多數人還會等待一個婚禮儀式。這個用金錢堆砌起來的婚禮殿堂,卻令不少「80後」顯得力不從心。有網友做了一份中國結婚成本排行榜,大到房屋,小到結婚百貨加起來得有150萬的結婚成本,這份數據還是上海兩年前的水平。北京、廣州、杭州等城市名列其後。
80後父母的結婚成本
50年代一張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紅寶書,80年代三轉一響,90年代講排場,21世紀特色婚宴個性張揚。中國式婚禮在一個個年代中逐步演變。不知不覺,這愛的接力棒也傳到了『80後』手中。」不少人參與了關於結婚開支費用的投票,花費在30-50萬元的佔到總數一半以上。這份賬單在很多人看來是既「恐怖」又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無論是婚慶司儀還是黃金鑽戒,似乎和結婚沾上邊的東西,價格都跑得比劉翔還快。」
80後結婚成本
我們的父母結婚那會兒,每月就30、40元的工資。結婚成本差不多在1000元左右,當時的消費水平很低,結婚必備的物件也不過是電視、冰箱、洗衣機、縫紉機等等。如今結一次婚至少要砸進去100萬,是30年前的1000倍,但新人們的工資不過是30年前的100多倍。目前80後結婚成本都是有父母分攤的,最多再從賓客的禮金中沖抵掉一部分。
80後結婚多為父母分攤
也有網友分析,這樣的現象多半是80後虛榮心在作祟。婚慶開銷在「面子」博弈中越來越大,你婚禮在普通酒樓,我要在五星級酒店;你的辦的是中式婚禮,我就一定要搞個海島婚禮。其實,「有多大的頭就戴多大的帽子」,結婚開銷要量力而行,婚禮再豪華,也只是給參加婚禮的看客們一場豪華的視覺享受,你們的愛情並不會升溫。說白了,結婚後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甚至有些新人在菜場買菜還要精打細算。
2011年中國十大城市結婚成本排行榜
有網民調侃道:「爺爺告訴我,他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告訴我,他娶媽媽只用了『半頭豬』。等我要結婚的時候,我得用爹媽的『半條命』!」做我們80後的父母可真不容易,物價上漲,工資不漲。好不容易兒女拉扯大了,到了結婚成家的年齡那,卻還要沖刺下拼爹拼娘辦婚禮。小編相信,大多數80後小夫妻對於結婚都是保持冷靜的態度,結婚不是用來攀比,「花小錢辦大事」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正確理念。
㈡ 結婚成本需要那些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姻是組成家庭的基本條件。 2011年11月11日,這個被現代年輕人稱為「光棍節」的日子,不少青年人尋求在這一天走進婚姻的殿堂。不管社會形態如何變化,經濟如何發展,新的理念、新的生活方式如何富有創意,大多數年輕人還是希望「脫光」,這代表了我們人類的延續和社會整體發展的基本精神。走入婚姻的殿堂,期盼的是一生的幸福。兩個人組成一個新的家,需要有愛,也需要有經濟作為基礎。那麼,上海的年輕人在我們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在籌備婚禮的時候,他們需要積累多少的資金,需要哪些必要的禮儀程序?他們喜歡什麼樣的婚禮?解放日報社會調查中心繼上期對「上海年輕人的婚戀觀調查」之後,聯合「QQsurvey中國在線調研」,進行本次結婚成本在線調查。
本次調查採用在線方式。樣本規定:25%的受訪者是在2年之內舉辦過婚禮;75%的受訪者,或者是其子女、親友在2年內舉辦過婚禮,或者打算舉辦婚禮。受訪者的性別是1:1;年齡分配為18至24周歲佔20%,25至34周歲35%,35至44周歲佔15%,40至60周歲佔20%,60周歲以上佔10%。樣本還對受訪者的受教育程度,職業和收入作了隨機分配。
本次調查,還參考了2006年,解放日報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您喜歡什麼樣的婚禮」的相關數據。
結婚因為相愛 婚禮猶如宣言
兩個人相愛成婚是感情的融合,也是最私人的。然而,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卻包含了更多家庭和社會的意義。
本次調查顯示,讓戀愛的人走進婚姻殿堂因素有多種,但位列第一的是兩人相愛,選擇此項的為83.9%;還有59.3%的受訪者認為是雙方合適,就走到一起了;位列第三的是年齡因素,達到42.1%;位列第四的是經濟因素,達到23.4%;位列第五的是事業,達到11.8%。
值得注意的是,選擇感覺合適的受訪者中,女性受訪者超過男性近8個百分點,而在選擇因為兩人相愛而結婚,男性受訪者超過女性大約5個百分點。此外,還有大約10%的受訪者選擇了是因為被他(她)所愛而選擇結婚,感覺自己特別愛他(她)而結婚的也接近9%。
面對結婚需要的高額經濟支出,一些年輕人提出了 「裸婚」、「素婚」的概念。所謂「裸婚」,就是無房無車無婚禮的結婚;所謂「素婚」,就是使用現有的住房、車輛等已經具有的硬體,不舉辦婚禮的結婚方式。受訪者還提出了一個「簡婚」的概念,就是按照自己的能力,或增添住房、或購買車輛等硬體,舉辦簡單的婚禮。調查顯示,有58.5%的受訪者選擇有房、有車、舉辦婚禮的結婚方式;選擇素婚的為22.5%;選擇簡婚的為13.2%;選擇裸婚的只有4.3%。
打算明年結婚的潘小姐解釋說:「結婚是人生的大事,婚禮就像是宣言書,告訴我的親朋好友,我們結婚了。這個事情不能不認真的。再說,在結婚時候買的房子,或者車子,又不是結婚以後不住不用了。以後還要繼續住,繼續用的啊。當然,添置什麼東西還要看雙方的條件。但是一定要有經濟基礎的,婚禮也是不能少的。 」
而今年春節結婚的張先生認為:「其實選擇什麼樣的結婚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雙方認同,雙方家長認同。我結婚的時候住在租的房子里,因為感覺房價會下來。有些人不買房買車,一定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
新娘期盼浪漫 新郎注重莊重
成家從什麼時候開始,按照法律的規范,從到民政部門領取結婚證書的時候,一對戀人就成為法律上的夫妻。然而,不少人,包括新郎新娘、他們的家人,還有親友,總會等著一個儀式,這個儀式就是婚禮。在古老的傳統里,當新娘披上紅蓋頭的時候,她才是一個完整的妻子;現在,還有無數的準新娘,期待在家人、親朋好友面前,披上婚紗,宣告,她是人妻,同樣,新郎也期待那一刻,真正成為一個丈夫。
或許,一些人會認為婚禮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儀式。但是,如果真正觀察思考一下,全世界無論什麼民族、信仰什麼宗教、有什麼樣的古老文明或現代文明,婚禮永遠是一個盛大的節日。婚禮儀式的發展,標志著不同時代的文化特徵。就這一點而言,足以證明文化的傳承是超越很多界限的。
本次調查也表明,有56.6%的受訪者希望自己的婚禮是浪漫的;有52.3%的受訪者認為婚禮應該是莊重的;有39.0%的受訪者坦承自己的婚禮應該是熱鬧的;希望自己的婚禮是獨特有個性的佔35.2%;認為自己的婚禮是奢華的只佔3.9%(見下表)。
雙變數的數據顯示:在選擇莊重婚禮的受訪者中,男性超過女性10個百分點以上;而在選擇獨特個性化的婚禮中,女性也超過了男性10個百分點以上。顯然,男性在婚禮形式的選擇上傾向理智,女性則比較傾向感覺。
受訪者李女士的解釋頗有意思:「婚禮一定是很重要的。哪個女孩不希望成為那個披著婚紗的公主。不過,現在的婚禮太程式化了,親友都希望有這樣的婚禮啊。但是,為了討好女孩子喜歡特別的愛好,很多男生就把這種浪漫和驚喜弄到求婚儀式上啦,什麼地鐵求婚,拉橫幅徵婚,999朵玫瑰求婚。呵呵,這種浪漫在網上又很多啦。是不是啊。不過也是啊,婚禮總是選擇莊重啊,還有到教堂去的呢。 」
婚房是愛巢 享用一輩子
結婚需要愛巢,盡管有部分新人家庭會和父母居住在一起,但大多數還是會選擇單獨居住。有條件的會把新房購置在父母住房的附近,這樣,既能有自己獨立的空間環境,又能夠相互照應。
首先,受訪者希望自己的新房多大?調查顯示:認為新房在90至100平方米的受訪者為46.0%;認為在90平方米以下就可以的受訪者為27.7%;認為在100至120平方米的為22.4%;認為新房需要120平方米以上的只有4.3%。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受訪者對於新房的面積要求比較高,但是,對於購房的支出卻相對要節儉不少。調查顯示:有24.0%的受訪者表示會拿出50萬元至80萬元來購房;其次是80萬元至100萬元,有20.0%的受訪者選擇此項;位列第三的是100萬元至120萬元,達到15.8%。另外,還有近10%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在結婚前買房,其中一部分受訪者表示原先已經買了住房,還有部分表示會把新房設在原先居住的老房子里(見下表)。
綜合結婚的花費,最大的一筆支出是購房。有人算了一筆賬,在上海,購買一套坐落在外環附近,大約80平方米的新房,均價大約在每平方米2萬元,那總價就在160萬元。而本次調查的數據表明,大部分受訪者支出的購房款項,是無法買到他們認為比較合適的新房的。受訪者張先生是位新上海人,他解釋道:「其實,購房是一筆長期支出,我是花了大約60萬元的首付,然後貸款6成,反正結婚以後慢慢還。沒有人會一下子付清房款的。所以,說結婚買房,還不如說是一輩子,至少是20年買房。 」顯然,按揭貸款是年輕人結婚買房能夠成為可能的重要條件。
婚宴婚戒旅遊 一生甜蜜回憶
結婚時候購置的住房,還有汽車是最大的單項開支。但是這些開支是伴隨著長久生活而產生的。而在婚禮上,受訪者認為哪些開支是必要的呢?調查顯示,位列第一的是婚宴,其次是蜜月旅行,然後是婚戒和婚照。
調查發現,就如前文提到的,新娘更期盼婚禮是在一個富有浪漫氣息的氛圍里舉辦。準新娘陳小姐說:「婚禮一生只有一次。有些人不止一次,不過,沒有人會說我准備辦多次婚禮的。所以,女生自然想辦得風光一點。我覺得,喜酒、婚戒、婚紗等等,一個不能少的,還有司儀也很重要,會調動氣氛。說到花錢,你們應該知道的,有多少能力辦多少事情,錢多,奢華點;錢少,不要豪華就是了。婚禮三大件:酒席婚戒旅遊是不能少的。 」
那麼,受訪者在婚禮三大件上的花費大致多少呢?
喜宴開支:35.4%的受訪者選擇在5萬至10萬元;29.8%的受訪者選擇在5萬元以下;22.6%的受訪者選擇在10萬至20萬元。
婚戒開支:33.8%的受訪者選擇在1萬至2萬元;24.6%的受訪者選擇在8001元至10000元;15.9%的受訪者選擇在6001元至8000元。
旅遊開支:31.6%的受訪者選擇人均開支2000至5000元;29.2%的受訪者選擇人均開支在5000至8000元;18.7%的受訪者選擇人均開支在8000元至1萬元。
調查發現,選擇不辦喜宴的只有1.3%的受訪者,不打算蜜月旅行的只有0.7%,而不購買婚戒的只有0.3%。盡管一個熱鬧,或者浪漫,甚至奢華的婚禮並不一定預示婚姻的永恆,但是,我們的風俗禮儀等文化傳統,總是要在洞房花燭之夜,舉辦這樣的一個儀式,來祝福一對新人的喜結連理。
自然,對於一些強調個性,或者基於各種原因不舉辦婚禮的新人,受訪者陳小姐認為:「無可厚非,我們現在的選擇多了,多元化呀。辦和不辦都是合理的。 」
結婚花費透支 父母親友集資
結婚是人生大事,結婚的開支也需要新人攢好多年。本次調查顯示,在綜合了買房、買車、婚禮、婚戒、旅遊、服裝等眾多項目以後,一個中等的結婚成本大約在200萬元。按照常規,其中住房可以通過按揭,至少可以有50%的貸款,喜宴的開支可以通過禮金的收入沖抵。那麼,需要在結婚前就准備的現金在120萬元左右。
調查表明:有28.6%的受訪者表示,結婚的直接支出能夠控制在30萬元以下;30萬到49萬元的在20.6%;選擇50萬到99萬元的為26.0%;選擇100萬元到149萬元的為11.4%;選擇150萬到199萬元的為8.1%;選擇200萬元以上的為5.3%(見下表)。
顯然,大部分新人在結婚前是不可能有這么多的積蓄的,調查表明,依靠自己積蓄等自籌的資金占總開支25%-49%的受訪者為40.6%;占總開支50%—74%的受訪者為25.7%;占總開支25%以下的為17.0%;占總開支75%-99%的受訪者為8.6%。還有6.2%的受訪者表示全部承擔開支;另有1.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不用承擔任何費用。
相愛是兩個人的事,結婚則成為整個家庭,甚至是兩個家庭的事情。結婚開支的不足部分,有近7成的受訪者表示有新人雙方家庭共同分擔;還有就是禮金收入,不過,不少受訪者表示,禮金收入需要回贈,只能是暫時緩和現金缺口;
對此,今年女兒出嫁的受訪者張先生說:「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兩個小青年結婚,你說大人會不管嗎?我們就是男方付了房子的首付,我們給女兒買了輛車,20多萬元。以後他們還要共同付按揭。全部靠他們自己,難。我們也是盡點力。 」
結婚是人生之大事,也許,結婚的開銷是人生中一筆大開銷,不說最大,也可能是最大之一。珍惜所愛、珍惜家庭,結婚以後,共同承擔責任,是許多受訪者的心裡話。
㈢ 今年哪個月份結婚好
2008年8月份恭候您二位的結婚吉日是:
(避開您二位生肖的沖日後可任選)
2008年08月01日 星期五 戊子年 七月初一(沖兔)
2008年08月02日 星期六 戊子年 七月初二(沖龍)
2008年08月06日 星期三 戊子年 七月初六(沖猴)
2008年08月08日 星期五 戊子年 七月初八(沖狗)
2008年08月09日 星期六 戊子年 七月初九(沖豬)
2008年08月10日 星期日 戊子年 七月初十(沖鼠)
2008年08月11日 星期一 戊子年 七月11日(沖牛)
2008年08月12日 星期二 戊子年 七月12日(沖虎)
2008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戊子年 七月14日(沖龍)
2008年08月16日 星期六 戊子年 七月16日(沖馬)
2008年08月19日 星期二 戊子年 七月19日(沖雞)
2008年08月21日 星期四 戊子年 七月21日(沖豬)
2008年08月22日 星期五 戊子年 七月22日(沖鼠)
2008年08月23日 星期六 戊子年 七月23日(沖牛)
2008年08月24日 星期日 戊子年 七月24日(沖虎)
2008年08月28日 星期四 戊子年 七月28日(沖馬)
2008年08月31日 星期日 戊子年 八月初一(沖雞)
㈣ 結婚旺季是哪幾月
有句話說的好:結婚吉日選的好,夫妻生活沒煩惱。選擇一個適合結婚的月份,日子都是現在新人結婚前的必修課。那麼,幾月結婚比較好呢?
一、幾月結婚比較好
1.10月
每年的十月都是結婚的旺季,因為十月正好可以趕上十一黃金周的七天長假,所以如果十月結婚的話時間會非常充足,並且十月正好趕上秋季,天氣涼爽,所以小編五星推薦十月結婚。
2.7月和8月
每年的夏季結婚的新人也非常多,因為七月八月的結婚吉日非常多,比較集中,所以在每年的七八月結婚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3.11月
冬天結婚一向是非常浪漫的選擇,冬季皚皚的白雪使新人宛如童話世界中走出來的公主,非常夢幻,所以各位新人也可以選擇每年的11月份結婚哦。二、結婚吉日怎麼選
1、潤年潤月
我們國家對於結婚吉日的挑選是非常重視的,並且對於「潤月」、「潤年」之說非常的講究。潤年代表著這一年有兩個立春,也會有一個潤月,是非常吉利的年份和月份是,所以老一輩的家長都很喜歡家中的後輩選擇這樣的年份結婚。
2、避開三七九
結婚吉日最好是避開每年的農歷的三月、七月和九月,因為這三個月在我國是剛好碰到「清明」、「盂蘭」和 「重陽」,這三個節日都是我國傳統意義上的鬼節。所以,這對於結婚而言,似乎是不吉利的。
3、避開三娘煞
這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傳言,說月老不願意幫三娘牽紅線,而處於報復的心理,三娘就喜歡喝月老作對,喜歡破壞新人的婚事,所以每月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及廿七被稱為是三娘煞之日,是不適合結婚的。4、避開父母生辰
在我國傳統的婚俗習慣中,是不能選擇與父母生辰相同的日子為結婚日的。但是該月份的其他日子還是可以作為婚假日的。
5、真正婚嫁日
大部分人在決定吃注冊結婚的日子與舉辦結婚儀式的日期是分開的。而如果這兩個要進取捨的話,應該是舉行結婚儀式、舉辦婚宴的日子為準的,所以婚宴是應該愛吉日舉行的,因為在傳統儀式上一般是把舉行儀式那天作為結婚吉日的。
6、良辰吉日計演算法則
很多人對於結婚吉日的選擇是相當重視的,所以覺得應該有更加嚴格的計算方法,就是用男女雙方的出生日期推算出最吉利的婚嫁吉日。但是這種計算方法會比較繁瑣,所以很多年輕人會比較喜歡選擇看黃歷選日子。
7、考慮實際情況
婚姻生活也是要物質條件做為基礎的,所以就算是打算的時候,也要盡量避開任何一方工作上比較重要的時刻,比如說晉升或者是要有各種級別考試的時候。
8、選擇賓客方便的日子
選擇日子的時候,盡量選擇親友有有時間參加的日子,這樣婚禮才會更有氣氛更加的喜慶。
㈤ 一年中什麼季節最適合結婚
一般說來,夏季氣候炎熱,氣溫很高、不適合舉力婚禮.而人們舉力婚禮的季節規律也說明,夏季舉行婚禮的最少。
春季氣候溫度適中,百花盛開,秋季氣候涼爽,晴空萬里,是比較適合舉辦婚禮的,冬季雖然氣候溫度低,寒風凜冽,從氣候條件來看,不太適合舉辦婚禮,但每年冬季舉力婚禮的卻很多,這主要是我國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是在年初的一、二月份的緣故。
㈥ 幾月份適合結婚
你好親。給你提供幾種不同的說法、以供你參考: 在我們的老一輩來說,是比較喜歡給自己的子女進行合八字來選擇日子;而我們年輕人考慮更多的是吉祥喜氣的日子和大家時間上方便的日子! 每年的節假日,如1月、正月、5月、10月、12月都是婚禮舉行的高峰;但是在節假日和婚禮舉行的高峰期選擇舉行婚禮、那樣的成本相對會更高,就是因為大家都湊一起了、所以婚慶公司收費會更貴;在相對婚慶淡季的日子舉行婚禮、會稍微節省一點開支! 在冬季、穿婚紗會比較冷,在夏季、又會很熱,溫度適中的月份可能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另外我個人認為,只要兩個人感情好,兩個人商量、在兩人的工作生活中時間最充裕和最合適的日子結婚比較好
㈦ 結婚日期如何選擇
你好,結婚選日子的時候,盡量徵求雙方家長的意見。主要是尊重老人的態度,而且老人的經驗比較豐富,肯定會有不錯的建議。需要夫妻雙方的出生日期,這也是為了挑選好日子。中國人做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挑選良辰吉日對結婚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結婚選日子不只是定一個黃道吉日那麼簡單,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
1、避開父母生辰,在傳統命理學中,父母生辰不應與結婚吉日相同,即是父母生日的那天不宜嫁娶。
2、避開新娘月經期,如果婚禮當天正好是新娘的月經期,那將是一件讓人煩惱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盡可能地讓婚禮日期避開新娘的月經期。
3、避開農歷三七九月,按照老傳統的說法,選吉日最好避免在農歷的三月、七月和九月,因這三個月份分別適逢「清明」、「盂蘭」和「重公」,均為傳統的「鬼節」,不宜辦喜事。
4、以女方為准,選擇結婚日子,要看男女雙方八字屬相,更要重視女方情況。關於女子出嫁的吉日,有句俗語,正七迎雞兔,二八虎合猴,三九蛇共豬,四十龍合狗,牛羊五十一,鼠馬六十二。就屬雞和兔的女子,正月七月結婚大吉。屬虎和猴的女子,二月八月結婚大吉。屬蛇和豬的女子,三月九月結婚大吉。屬龍和狗的女子,四月十月結婚大吉。屬牛和羊的女子,五月十一月結婚大吉。屬鼠和馬的女子,六月十二月結婚大吉。
㈧ 現在結婚成本為什麼那麼高
常聽媽媽感嘆當年沒有金銀首飾照樣結婚,如今結婚的成本飆漲。上海80後小夫妻曬結婚的成本,除去房車就要43萬,可真讓人感嘆結不起婚!
近日,上海一對普通的80後小夫妻在微博上曬出他們的結婚賬單,除去房子、車子,男方支出項目煙酒、酒店喜宴、鑽石戒指、婚慶婚車、新房裝修和蜜月雜費等共計26.7萬余元;女方支出包括家用電器、服飾、轎車等16.3萬余元。雙方合計花費430400元。
越來越貴的中國式婚姻
其實按照法律,領了結婚證就是合法夫妻,然而絕大多數人還會等待一個婚禮儀式。這個用金錢堆砌起來的婚禮殿堂,卻令不少「80後」顯得力不從心。有網友做了一份中國結婚成本排行榜,大到房屋,小到結婚百貨加起來得有150萬的結婚成本,這份數據還是上海兩年前的水平。北京、廣州、杭州等城市名列其後。
80後父母的結婚成本
50年代一張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紅寶書,80年代三轉一響,90年代講排場,21世紀特色婚宴個性張揚。中國式婚禮在一個個年代中逐步演變。不知不覺,這愛的接力棒也傳到了『80後』手中。」不少人參與了關於結婚開支費用的投票,花費在30-50萬元的佔到總數一半以上。這份賬單在很多人看來是既「恐怖」又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無論是婚慶司儀還是黃金鑽戒,似乎和結婚沾上邊的東西,價格都跑得比劉翔還快。」
80後結婚成本
我們的父母結婚那會兒,每月就30、40元的工資。結婚成本差不多在1000元左右,當時的消費水平很低,結婚必備的物件也不過是電視、冰箱、洗衣機、縫紉機等等。如今結一次婚至少要砸進去100萬,是30年前的1000倍,但新人們的工資不過是30年前的100多倍。目前80後結婚成本都是有父母分攤的,最多再從賓客的禮金中沖抵掉一部分。
80後結婚多為父母分攤
也有網友分析,這樣的現象多半是80後虛榮心在作祟。婚慶開銷在「面子」博弈中越來越大,你婚禮在普通酒樓,我要在五星級酒店;你的辦的是中式婚禮,我就一定要搞個海島婚禮。其實,「有多大的頭就戴多大的帽子」,結婚開銷要量力而行,婚禮再豪華,也只是給參加婚禮的看客們一場豪華的視覺享受,你們的愛情並不會升溫。說白了,結婚後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甚至有些新人在菜場買菜還要精打細算。
2011年中國十大城市結婚成本排行榜
有網民調侃道:「爺爺告訴我,他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告訴我,他娶媽媽只用了『半頭豬』。等我要結婚的時候,我得用爹媽的『半條命』!」做我們80後的父母可真不容易,物價上漲,工資不漲。好不容易兒女拉扯大了,到了結婚成家的年齡那,卻還要沖刺下拼爹拼娘辦婚禮。小編相信,大多數80後小夫妻對於結婚都是保持冷靜的態度,結婚不是用來攀比,「花小錢辦大事」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正確理念。
㈨ 結婚選在幾月份比較好
如果是今年結婚最好是在7-8月份之前結婚,最好結婚的月份是5,6月份。婚後就可以接著要寶寶了。受孕的最佳月份,應是在7月8月兩個月,因懷孕3個月後,正值秋涼,經過孕早期的不適階段後,此時孕婦食慾增加,睡眠也較好,而且秋天水果、蔬菜新鮮可口,雞、魚、肉、蛋供應充足,孕婦攝入這些營養物質對自身營養和胎兒的發育都十分有利。
7-8月份受孕,還使得最為敏感嬌弱的孕早期避開了寒冷和污染較嚴重的冬季,可減少妊娠早期致畸因素。
全國36家單位參加的「七五」重點攻關課題《環境質量與出生缺陷(BD)關系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室內外空氣污染對孕早期胚胎致畸影響顯著。歷時3年的調查是在歷年綜合污染最嚴重典型(沈陽)、最不嚴重典型(大連)和處於兩者之間(鄭州)進行的。三市共測社區人群223萬人,監測到24小時出生缺陷率千分之6.7。冬季大氣二氧化硫,總懸浮顆粒濃度最高,出生缺陷率千分之7.8,夏秋季濃度最低,出生陷率千分之5-5.8,孕早期處於二氧化硫和懸浮顆粒兩值較高季節,出生缺陷發生的可能性高於低值季節。
7-8月份受孕,經過10月懷胎,孩子在來年的4-5月份出生,正是春末復初時節,風和日暖,氣候適宜,對新生兒的護理較容易,有利於產婦的身體恢復。這個季節裡衣著日趨單薄,嬰兒洗澡不易受涼,還能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多曬太陽,可預防佝僂病的發生。這個季節,蔬菜品種豐富,有利於供給母親各種營養,便於供給孩子充足奶水。當盛夏來臨時,母親和孩子抵抗力都已得到加強,容易順利度過酷暑。當嚴冬來臨時,孩子已經長到半歲了,平安過冬就較為容易了。
哈哈 ,很關照你吧,解答夠詳細吧連之後工作都幫你安排好了,嘿嘿
㈩ 幾月份結婚好呢
給你提供幾種不同的說法、以供你參考: 在我們的老一輩來說,是比較喜歡給自己的子女進行合八字來選擇日子;而我們年輕人考慮更多的是吉祥喜氣的日子和大家時間上方便的日子! 每年的節假日,如1月、正月、5月、10月、12月都是婚禮舉行的高峰;但是在節假日和婚禮舉行的高峰期選擇舉行婚禮、那樣的成本相對會更高,就是因為大家都湊一起了、所以婚慶公司收費會更貴;在相對婚慶淡季的日子舉行婚禮、會稍微節省一點開支! 在冬季、穿婚紗會比較冷,在夏季、又會很熱,溫度適中的月份可能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另外我個人認為,只要兩個人感情好,兩個人商量、在兩人的工作生活中時間最充裕和最合適的日子結婚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