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市價高於成本買入時按哪個交錢
擴展閱讀
煤炭石油是什麼變的 2025-05-21 06:29:21
設計公司怎麼控製成本 2025-05-21 06:25:41

市價高於成本買入時按哪個交錢

發布時間: 2022-05-04 03:03:38

Ⅰ 我是新股民,請教哈大家我買的股票還分市場價和成本價,它們之間有什麼關系,是手續費用的問題嗎

市場價就是現在這只股票交易時的價格,也就是現價。成本價就是你買入這只股票時的價格+0.3%印花稅+0.25%傭金+過戶費(上海收)+賣出這只股票時的0.3%印花稅+賣出這只股票時的0.25%傭金。
部分股民只盯著股價的波動,自己卻連要付出哪些成本都不知道,很有可能會虧錢,學姐今天就來為大家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建議仔細閱讀每一點,提醒大家認真看下最後一點,股市變化多端,給大家分析一下大多數股民吃過哪些虧。
介紹之前,先來看看九大炒股神器,幫你炒股更上一層樓,那就趕快戳進下方鏈接吧:超實用炒股的九大神器,建議收藏
我們在做股票交易的過程中需要繳納的主要費用是印花稅、過戶費和傭金。
印花稅:只有在賣股票的時候才會收取大家的印花稅,收取的費用是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然後向稅局納稅。
過戶費:過戶費常常被我們指作是在股票成交後,過戶時所需支付證券登記清算機構的費用,先交給券商。不同種類股票其收取比例也會不同,比如在A股中它就按照成交金額的0.002%比例來收取,無論是買賣中的哪一方都無法逃避,必須支付。
傭金:傭金則是股民給券商的一筆錢,可謂是股民交易中成本最大的一項了,無論是買賣中的哪一方都無法逃避,必須支付。目前普通開戶傭金最高收費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但也存在著超低傭金。
假設10元/股,並且購買10000股,按照千分之三的傭金來計算的話,那買入股票的總成本為302元,不算盈虧的情況下,賣出去要付的總成本達到402元,瞬間交易一次就有704元交易成本。

其實不難看出,購買者所支付的本錢裡面大部分都是傭金。倘若交易金額不算小,且交易有點頻繁,那經過不斷累積下來形成的傭金費用也十分可觀了。
因為不能變動印花稅和過戶費,很多的投資者非常的機智,為了千方百計的節約成本,選擇從賬戶方面下手改變,一些低傭金的開戶渠道,便因此被發現。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咱們直接長話短說,只需要點擊鏈接即可實現低佣開戶,快的十分鍾左右的時間就可開戶完畢:點擊獲取低傭金免費開戶渠道
可是單有低佣賬戶還是差點,交易頻繁是股市中的大忌,很多時候錢動著動著就沒有了,所以大家盡量不要盲目操作,盡可能多觀察,等機會來了,馬上動手。
假如新手沒時間研究,按照這個工具指示來操作,它能給你一些買賣機會的提示,能夠解決時刻盯盤的麻煩:【智能AI助攻】一鍵獲取買賣機會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Ⅱ 股票多次買入賣出,持倉價高於成本價,現在再結算盈利應以哪個為准

你好,盈利當然是以最新的
持倉成本價
計算了。
清倉
前,你在該股票上所有的交易產生的盈虧都會體現在最新持倉成本價中。

Ⅲ 股票補倉市場價高於成本價買入,成本會怎麼樣變化在線急求,謝謝!

1、如果股票以市場價高於成本價買入,則成本價會提高。另外,以股價高於成本價買入不叫補倉,而叫追加。補倉是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價,如果補倉的價格高於成本價,那就是為了獲得更大的獲利,但是成本價是會提升的。
2、補倉(幣市術語)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某種證券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種證券。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它本身不是一個解套的好辦法,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它是最合適的方法。補倉的作用是:以更低的價格購買該股票,使單位成本價格下降,以期望在補倉之後反彈拋出,將補倉所買回來的股票所賺取的利潤彌補高價位股票的損失。

Ⅳ 股票賣出買入的價格以哪個為准

股票買入是按實時成交價格,實時指的是買入的那一分鍾的最終價格。股票買入和賣出都是按實時價成交的,每分鍾最後一筆成交價作為該分鍾顯示的實時價格。比如你是在10:45買成功某隻股票,這只股票在10:45分鍾的時候最終價格是10元,那麼你買入的股票就是按照10元來成交與計算成本的。
A股委託交易是按照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撮合的,且兩者之間價格優先於時間。因此在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基礎上,市價委託也要優先於限價委託。
買股票與買基金是不一樣的,股票成交價格和收盤價格沒關系的,除非你在收盤時委託價格和收盤價一致成交的。成交價格可以在交易軟體里查詢當日成交,成交價格、時間、數量等詳細數據都可以看到。
拓展資料
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其中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例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Ⅳ 股票的市價和成本價有區別嗎為什麼股票買入價格和成本價不一樣

股票的市價和成本價肯定有區別,市價是指股票現在走勢的價格,成本價是指股票買入加上手續費之後的價格

買入價格和成本價不一樣的主要原因:

1.買入股票都需要手續費,手續費包括:傭金,過戶費和印花稅;

2.成本價肯定要高於買入價格,因為成本價加了各種費用;

3.傭金是唯一可以變動的費用,這可以跟證券公司協商,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傭金,這就可以降低部分成本價。

三、傭金是唯一可以變動的費用

如果要想降低我們的買入成本價格,傭金是關鍵,印花稅和過戶費都是國家規定和收取的,這個費用一直都沒有任何變化,國家不調整,這個費用永遠都是這樣,傭金是券商收取的費用,我們可以跟券商談判,然後為自己爭取最低的傭金價格,這樣我們就可以變相的降低成本了。

Ⅵ 股票的成本價問題,成本價比下單的價高,他是包含了買入和賣出的手續費嗎

1.買入時的成本價,只包括買入時要交的傭金、手續費、過戶費(滬市),不包括賣出時的費用;
2.賣出時要交的費用有:傭金、手續費、過戶費(滬市)、印花稅(單邊徵收);
3.傭金起步價是5元,過戶費和印花稅起步是1元,因此如果每次買賣的金額過小,是不劃算的(一般要達到2500元以上才劃算)。

Ⅶ 股票成本價,和買入均價,有什麼區別,最後的盈利是按哪個值算

二者的含義不同,成本價是指投資者多次買入賣出這只股票後,手中剩下的這部分股票的持倉成本價;而買入均價是指每次買入後的算術平均價格。另外,他們的計算方式也不同。
最後的盈利,單筆交易按成本價算,多筆交易按均價算。
買入均價和成本價的區別是:
1、含義不同:
成本價是指投資者多次買入賣出這只股票後,手中剩下的這部分股票的持倉成本價;而買入均價是指每次買入後的算術平均價格。
2、計算方式不同:
成本價計算方式:
在不賣出的情況下,成本價=買入均價+手續費,但是如果賣出後,持倉成本就會變化。如:10元買進,在10.5元賣出,賣出後系統的會低於10元,因為將價格上漲後的0.5元收益平攤到剩餘的股份上,使其成本下降。
反之如果是9.5元賣出了一筆,虧損後賣出則系統會將虧損也會平攤到剩餘的股份上,使其成本價提高。
買入均價計算方式:
是計算多次買入,不包括賣出。如:投資者在10元的時候買入某股票1000股,在11元的時候,買入手續費用為5元,再次買入1000股,買入手續費用為5元,則投資者買入該股的買入均價=(10×1000+11×1000)/2000=10.5元
買入均價和成本價按哪個算:
單筆交易按成本價算,多筆交易按均價算,股票成交價是加上手續費後的價格,股票成本價=〔(股票買入價格*數量)+交易手續費〕/數量,股票成本價一般不需要投資者計算,在股票持倉中會顯示。
股票均價=(第一次買入數量*買入價格+第二次買入數量*買入價格+第N次買入數量*買入價格+手續費)/(第一次買入數量+第二次買入數量+第N次買入數量),股票均價一般也不需要投資者計算,在股票持倉中會顯示。

Ⅷ 股市委託價高於現價會以哪個價買入

按開盤價成交,例如你委託5.18元買入,但開盤價是4.66元,那麼你的成交價是4.67元。

市價訂單指提交訂單時以當時訂單簿中最優價格完成交易,其撮合順序將優於限價訂單,所以市價單的執行可能性大於限價訂單,也不像限價單那樣逆向選擇成本較高,如果投資者意願相當強,提交市價訂單是成交機會最高的訂單方式。

在純粹的訂單驅動市場中,市價訂單是可以保證成交的。相反,限價訂單則需要面臨無法成交的風險(Non-execution Risk)並且需要面臨逆向選擇問題。

證券市場的交易機制主要分為訂單驅動市場(Order-driven Market)和報價驅動市場(Quote-driven Market)兩種,而上海、深圳、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紐約、巴黎、多倫多等股票交易所都採用基於連續雙向拍賣交易機制的訂單驅動交易系統。

而在我國,2006年8月1日前,我國兩個交易所只能提交限價訂單。而8月1日後,兩個市場先後實行了訂單形式的創新,推出了幾種類型的市價訂單(對手方最優價格委託、本方最優價格委託、即時成交剩餘撤銷委託等)。

Ⅸ 股票的買入價和成本價怎麼算的急

買入價是7.14元,買入成本是,7.14*200+7.14*200*W6(低於5元按5元收)+2手*0.1(低於1元按1元收)=1434元。
現股票市價7.16元,賣出收入是,7.16*200-7.16*200*6/10000(低於5元按5元收)-7.16*200*1/1000(印花稅)-2手*0.1(低於1元按1元收)=1424.57元。
盈虧為1424.57-1434=-9.43元。

Ⅹ 股票買入價和成本價時怎麼算的

買進費用: 1.傭金0.2%-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2.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3.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賣出費用:
1.印花稅0.1%
2.傭金0.2%-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4.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如果是第一次買股票,就是你的股票價格再加上上述費用,就是你的成本價。股票軟體上每一支股票的「成本價」不是你每次操作的成本價,而是綜合了你第一次開始所有操作(如果你連續操作沒有空倉過)的總的盈利或虧損情況,再除你的本金得出來的。
我們來舉個例子,不考慮交易費用的情況下,比如你十元買進一支股票,然後在二十元補倉,這是你成本價是十五元,然後你十元賣出,每股虧五元,你再十元買進,這時成本就不是十元,是十五元(也就是把你之前的虧損計入成本了),然後你二十元賣出,這時你的成本會變成十元,不再是十五元,因為它計入了新產生的十元盈利。所以,你的成本價在交易之後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取決於你每次交易是否盈利,不取決於你交易的實際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