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天到了,是開空調劃算,還是買個取暖器劃算
每年的冬天,人們最關心的居家話題莫過於「居家取暖」。取暖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說地暖、暖氣片、取暖器、空調等等。如果從舒適度來看,最好的取暖方式,肯定要數地暖,不過地暖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條件安裝,如果所在地區沒有集中供暖,安裝地暖的成本太高了,只能從其它取暖方式里進行選擇。而在其它取暖方式里,開空調和買取暖器比較,哪一個更劃算呢?今天,裝修第一站就跟大家詳細聊聊這些問題。
總結:結合舒適度和各種成本來看,顯然是空調要比取暖器更好,有條件的,當然是用空調來取暖更好,畢竟現在家家戶戶都有空調了。再說,空調在夏天也能用於降溫製冷,花多一些錢買空調,也是值得的。當然了,如果家裡沒有安裝空調,從短期來看,也可以使用取暖器過渡一下,但從長期來看,使用空調肯定更好一些。
2. 空調型取暖器和碳纖維取暖器哪個好
空調型取暖器 網路特賣 十大排行榜
www.網路特賣.cn/kongtiaoxingqunuan
陶瓷發熱體
陶瓷發熱體元件是將電熱體與陶瓷經過高溫燒結,固著在一起製成的一種發熱元件,能根據本體溫度的高低調節電阻大小,從而能將溫度恆定在設定值,不會過熱,具有節能、安全、壽命長等特點。這種取暖器在工作時不發光,無明火、無氧耗、送風柔和、具有自動恆溫功能。PTC陶瓷取暖器輸出功率在800-1250瓦,可以隨意調節溫度,工作時無光耗,有自動開關裝置,高效節能,省電安全。PTC陶瓷取暖器用途大部分在家庭中的浴室暖風機和一些小卧室供暖。雨季家考慮到冬季北方居室內空氣比較乾燥的特點,將卧室中供暖的一部分PTC陶瓷類取暖器與加濕器的功能結合在一起,推出加濕型取暖器,溫暖的熱風伴隨著濕潤的空氣一起吹出,讓人感到非常的舒適,而且幾乎沒有任何的噪音。隨著消費者不斷提高的需求市場上衍生出了新穎的產品-壁爐式取暖器-模擬火焰、陶瓷供熱、產生暖風,營造出溫馨的歐美風情(功率可達1800W)。新出品的一款PTC陶瓷取暖器外觀和普通油汀式取暖器形似,但採用搪瓷散熱片。特點是散熱體,外形較薄,有防護外罩,使用安全。居室內使用的一些比較先進的產品具有紅外線遙控,定時關機,跌倒自動斷電和加溫等功能,可算是功能完備。
導熱油發熱體
此類產品就是市面最常見的油汀式取暖器。電熱油汀取暖器又叫「充油取暖器」,流行的一種安全可靠的空間加熱器,它主要由密封式電熱元件、金屬散熱管或散熱片、控溫元件、指示燈等組成。這種取暖器的腔體內充有YD型系列新型導熱油。它的結構是將電熱管安裝在帶有許多散熱片的腔體下面,在腔體內電熱管周圍注有導熱油。當接通電源後,電熱管周圍的導熱油被加熱、升到腔體上部,沿散熱管或散熱片對流循環,通過腔體壁表面將熱量輻射出去,從而加熱空間環境,達到取暖的目的。然後,被空氣冷卻的導熱油下降到電熱管周圍又被加熱,開始新的循環。這種取暖器一般都裝有雙金屬溫控元件,當油溫達到調定溫度時,溫控元件自行斷開電源。電熱油汀取暖器的表面溫度較低,一般不超過,即使觸及人體也不會造成灼傷。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包括:普通散熱片型-散熱片有7片、9片、11片、13片等,使用功率在1200~2000瓦左右。具有安全、衛生、無煙、無塵、無味的特點,適用於人易觸及取暖器的場所,如客廳、卧室、過道等處,更適合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使用。
機有台式、立式、壁掛式之分,台式取暖器小巧玲瓏,立式線條流暢,壁掛式暖風機節省空間。暖風機普遍造型美觀、考究,配上紅、深灰、藍等流行色外殼,使取暖器頗具時尚感。然而,在選購暖風機時,還應把安全保障性放在首位,如機器是否有防止過熱、過電流保護裝置,是否具備傾倒斷電功能,尤其是浴室型暖風機,必須具有防水性、防水濺的特點,所以應認真查看機器上是否有防水標志。不求最滿意的款式,但要最好的內在質量及安全保障,是挑選暖風機的關鍵所在。
3. 用鍋爐和空調取暖哪個更省錢
Senvell 電地暖系統與鍋爐採暖的對比 如果你要是家庭採暖,或則小區採暖,或則賓館採暖,或則養殖採暖等,可以考慮下電地暖,初期安裝成本比鍋爐低,而運行費用也要低很多;主要是鍋爐採暖,都知道污染環境,而且維修率特別的高,還比較麻煩,控制系統沒有辦法人性化。電地暖同鍋爐水循環地熱採暖系統的比較電地暖同鍋爐水循環地熱採暖系統的比較:
當我們通常在比較採暖系統時,常常誤於瞎子摸象局限於局部,或拿蘋果與梨作比較。現在部分家庭在選用地熱系統時因考慮不周全等因素而選用了水循環的地熱系統,但卻較少考慮到水循環系統給您帶來的諸多不便,我們選擇採暖系統時需要進行全面考慮:
1.整個系統的造價應專業地對當地市場的各種採暖系統進行比較, 將以下幾點綜合地考慮:
◆購買整套系統的價格;
◆安裝費用;
◆設備佔地的費用;
◆在此還應將燃料儲備費用考慮在內(如若干分散的鍋爐)及燃料運輸費用;
◆能量消耗費用;
◆使用壽命以內的維修費用。
◆設備使用年限
與其它傳統水暖產品相比, 在上述諸多方面,當整體費用大致在一個水平時, 電地暖安全可靠的性能,既綠色環保又有益健康。它還同時通過目前世界領先的數字編程恆溫器將最佳舒適度和最經濟的能耗量完美結合,既體恤用戶又遠瞻未來智能化建築。這一系列的優異性能都使得地面電採暖系統成為您居家置業一個極具競爭性的選擇。其所提供的理想舒適而溫馨的熱能,則是其他任何採暖系統所難以比擬的。
2.水地暖系統房間地面提升高度將達到7CM~10CM(雖然施工方承諾不會這么高),比電加熱系統高出4CM~6CM,如果您的房間使用面積是100M2,層高是2.65M,5CM的高度佔用將大大的減少了您室內的空間,給您的整體裝修帶來諸多不便.
3.水採暖在進行地面的水管鋪設時因水管不能進行小幅度折彎,故水暖在地面的鋪設是呈由外到內的螺旋狀鋪設,而不能讓開您地面的傢具或不需要加熱的部分,因地面有傢具等附著物而造成局部地下水管及地板過熱, 對您的採暖系統造成隱患以及熱能的無效浪費,發熱電纜電地暖可根據您家裝的實際情況在符合我們的工藝要求的情況下, 避開您地面的傢具或不需要加熱的部分,使您能充分享受到我們的地暖系統給您帶來的舒適感受,有效的避免了熱能浪費或局部過熱.可節約日常費用約百分之6--10。
4.水暖系統溫控的不準確性,對於夜間的您和小孩有著諸多的不便, 如何對地暖系統進行智能溫控是智能溫控系統的一大買點.
5。水地暖在冬季即使房屋內長期無人居住也必須把地暖設置在10度左右,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地下水管凍裂,從而產生費用。而電地暖在長期無人居住時可將電源關閉,不會有任何費用。
5.您的採暖水管一旦發生破裂,無法進行探傷和點對點的修復,只能將地面全部拆除重做,對高檔裝修是一種無法禰補的破壞。而電地暖目前尚無地下部分損壞的記錄,且電地暖系統裝備了智能探傷系統,可准確探明地下損壞部位,只需要破壞半平方地面既可將地下部分修復。6.燃氣作為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已經顯露出漲價的趨勢,從國家長久的發展來看,電力資源的優勢及分時計價的收費方式在今後將更能體現出智能電熱地暖系統的產品優勢.對比 專業獨立智能採暖設計方案專家 如有疑問,18611189914 張經理
4. 冬天空調費用和暖氣費相比哪個更貴
冬天空調費用和暖氣費相比哪個更貴?下面跟隨金旗艦旗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冬天空調採暖成本比暖氣費要高些。一家在主卧、次卧、客廳分別裝置三台空調,巨細分別為1.5匹、1.2匹、2.5匹,這樣就可以滿意家庭採暖需要。假如按均勻每天運轉12小時核算,三台空調一起運用每天耗電約為70度,每天電費約35多元,每月採暖費用為1050多元。一個採暖季約為4020元。
暖氣片是明裝採暖里用來散熱的末端系統。選購暖氣片主要有三步。
看材質
目前市面上普遍的就是鋼制暖氣片。因為鋼制暖氣片經久耐用,性價比高,美觀大方。其他材質還有鑄鐵、鋁制、銅鋁復合等。
算瓦數
瓦數是暖氣片的供暖量。根據供暖面積來選擇散熱片規格。
數片數鋼制暖氣片是按照【組】來計算暖氣片的數量。
鋁制·銅鋁復合暖氣片是按照【片數】來計算。一般3片以上售賣。
5. 冬季取暖的話是碳纖維取暖器省電還是變頻空調省電
格力空調省電
先說說原理,格力空調制熱是一個熱泵的原理,是通過熱媒將室外熱量轉移到室內,就有一個「能效比」。能效比就是一台空調用一千瓦的電能產生多少千瓦的製冷/熱量。分為製冷能效比EER和制熱能效比COP。例如,一台空調的製冷量是5200W,製冷功率是1490W,製冷能效比(EER)是:5200/1490≈3.49;制熱量5200W,制熱功率是1490W,制熱能效比COP(輔助加熱不開)是:5200/1490≈3.49。顯然,能效比越大,空調效率就越高,空調也就越省電。
而電暖氣的制熱,完全是一個能量轉換,能效比就是1
。當然是空調省電,而且還是數倍的省電。
如果有空調和電暖氣,當然是用格力空調劃算了,在相同時間內,即使長時間的開啟空調,我們所耗費的電費也遠比使用電暖氣少,一般至少可以省電2/3以上,並且從安全形度上講,格力空調在使用過程中相對較為安全,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使用電暖器,一定要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去碰觸電暖氣,這樣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燙傷。並且要防止觸電.
空調就非常安全了.
6. 機制木炭取暖效果怎麼樣 有用過的嗎 就是普通家庭取暖 用過的詳細說明 大概的成本 木炭燃燒的時間 越具體
機制木炭取暖效果非常好,發熱量高,沒有煙,燃燒時間長。以前都是拿原木炭烤火取暖,現在國家禁止砍伐原木燒炭,講究廢物利用,用林業廢棄物-木屑、樹枝,提取香料、制炭、發電。
專門烤火的機制炭不用太好,原料需求及製造成本低於高溫炭。每做一噸炭生產成本(電費、人工、機修、管理費、稅收等)加一起800-1000元。算上木屑成本,做一噸機制炭成本要2000+。用越乾燥的木屑做,越劃算。
普通居民取暖如果選擇用木炭的話,首選是原木炭或低檔的機制木炭(價格便宜嘛),高檔點的機制木炭價格高,一般都是燒烤夜市拿來烤肉的,普通人家拿來燒火取暖的話太奢侈,費用高,不劃算。
木炭燃燒時間跟你制炭工藝有關系,即使是同樣的高溫炭,不同廠家做出來的燃燒時間也有差別。
要多了解一些可加我好友,晚上有時間聊聊。
7. 空調和碳纖維電暖氣那個省電
室外空氣溫度在零上的時候空調省電,室外溫度越高越省電,最高省三分之二。室外溫度低於零度的時候空調就不省電了,不僅如此,關鍵是室內溫度上不來,因為室外太冷,室外機結霜了,越冷的話結霜越厲害,化霜就越頻繁,效果就越不好,就越費電,當然費電的話不會超過電地暖的1.5倍,只不過室內溫度上不來這是要命的。
8. 採暖選空調還是天然氣地暖哪個省錢
供暖用天然氣地暖與空調制熱兩種方式來比較的話,天然氣地暖運行成本應該是低一些的。如果都是全天運行的話,天然氣地暖是能夠省不少錢的,開空調肯定是比天然氣要多花不少錢的。下面跟隨金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如果是126平方三室兩廳的房子,如果是天然氣地暖,估計初期投入是要大一些的,估計設備費用和鋪設地暖要幾萬塊錢,這個有不同的檔次的,因此花費也不同,如果是稍微好點的估計是地暖加上燃氣爐費用要3萬以上了。當然還有更好的可能是更貴一點的。運行費用,如果是全天24小時開著,保持室溫18度,一個取暖季大概四個月,1平方米取暖面積=12立方米天然氣。取暖季4個月,即每個月1平方米面積=3立方米天然氣。你這房子面積為126平方,每立方氣體價格為2.4元,大概每個月需要907.2元。這裡面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是自己住宅周邊樓上樓下都沒有暖氣片,那麼四周上下都是涼牆,散熱量增加,需要消耗的燃氣量也會增加不少的。
如果是空調制熱,設備投入費用幾乎是沒有的,一般買空調時都會帶制熱功能的。126平方的房子,如果想24小時所有房間都保持18度,大概需要至少兩台制熱空調,大概兩台功率在5千瓦以上,這樣1天24小時耗電量為120度,一個月耗電將在3600度左右,就算是5毛錢一度電,一個月運行費用也要1800元,如果是階梯電價的話,每個月電費將更高的。顯然,空調運行費用是很高的。
天然氣地暖和空調取暖相比較的話,因為天然氣地暖投入的成本較大,需要投入3萬元以上的設備和地暖鋪設的費用,但是運行費用比用空調低一倍。但是考慮到前期的投入,而且以後天然氣是否漲價的因素也要考慮的。只有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以後才好做決定的。
上面對於天然氣地暖和空調取暖的費用也都分析的差不多了,現在需要了解的就是是否經常在家,家裡面是否有老人孩子經常在家,以後的情況怎麼樣都是要考慮的。如果是考慮到今後家裡可能有老人和孩子,一天24小時開暖氣,那就可以直接上一套天然氣地暖,雖然前期投入大一點,但是後期運行費用低,而且沒有很大的噪音。當然了,如果是家裡白天沒有人,晚上也是很晚才回來,一天開取暖設備也就是幾小時,那麼用空調或者電暖氣取暖是比較省的,這樣還可以節約不少前期投入的設備費用。
費用的問題,分為初期造價和後期能耗:
初期造價:空調是具有冷暖雙功能的,這個是有優勢的。而地暖只能解決取暖,不能解決製冷的需求。
後期能耗:空調的能耗除去戶型保溫、結構原因以外,主要取決於環境溫度對主機的影響,通常的氟系統空調,在面對0度以下的環境時,制熱效果就很差了。你剛才說運用在北方,如果環境溫度在零下10度,這個時候只要主機能正常工作就謝天謝地了,更不要想要什麼好的制熱效果了。所以,如果是這樣的效果,因為你家裡空調一直溫度達不到,能耗就是無法估量了,高得嚇人。
地暖在這個面積,按照正常的配置鍋爐,溫度設定在22度的話,一個月1000元左右是沒有問題的。
舒適度:
就算空調能出熱風,如果你選擇櫃機掛機在制熱時,把風向調整到人的活動區域,讓熱風撲向自己,這樣的效果還是可以;但是會很乾燥,一會兒你就會發現臉幹得疼;如果你是暗藏式空調,效果就更慘了,熱風根本到不了低處,即1.2米以下很冷。
地暖帶給你的效果就是暖意洋洋,熱量均勻的從地面慢慢的輻射上來,首先讓你的腳底板、腿部暖暖的,然後就是你周身都會暖暖的,所以舒適度非常高。
9. 空調、地暖和暖氣片,哪種取暖方式更省錢
空調、地暖和暖氣片,哪種取暖方式更省錢?算完這筆賬你就明白了!
冬天天氣寒冷,家裡面都會用上取暖設備,那無非就是暖氣片、地暖,還有空調,那這三種取暖的設備,到底哪一種最舒適,最暖和又最省錢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所以綜上所述,地暖的性價比是比較高的,舒適度更好。如果你家還沒有裝修或者有裝地暖條件的話,建議裝上地暖,如果沒有條件裝地暖的話,那就選擇空調吧。如果覺得空調比較乾燥,可以在屋裡放上一盆水,這是最省錢的方法了,相信裝空調的人也是比較多的,所以這個方法最適合大家。
10. 開空調和暖氣哪個劃算
冬天空調成本比暖氣費要高。以三台空調來算,按均勻每天運轉12小時核算,每天耗電約為70度,每天電費約35多元,每月採暖費用為1050多元。一個冬季約為4020元。
每個地區供暖費都不同,而且還根據房子大小來算。若以市政供暖的價值是每平米不超過5.8元。1吉焦的熱量能讓1.9-1.97平方米的建築面積暖起來。這樣一百多平米的暖氣費就是2000多塊錢。
不同地方的暖氣費徵收多少是不一樣的。但總體上是按取暖面積和取暖熱量兩種方式:
1、按取暖面積收費:
一般地方徵收暖氣費是按照房屋面積徵收。居住面積越大收費就越高,均價各地方不一樣,不過每個地方都會有相應的標准。
按建築面積計算取暖費的方法,即用戶取暖費=建築面積*單位面積。其中建築面積與取暖面積的核定,以本地政府解釋文件為准。
比如:物價局核定取暖費為:每平方米20/年。用它乘以取暖面積,就是每年應交的取暖費金額。
2、按熱量計費:
有些地方改進了計費辦法,為每個熱用戶安裝熱量表,按累計熱量計費。
比如:某地居民用熱價格44元/吉焦,查得用戶熱量表上的用熱量再乘上熱價就是應交的取暖費了。
冬天開空調和暖氣哪個劃算 冬天開空調一個月電費多少
冬天開空調一個月電費多少?
以1.5P的空調為例,一天開8個小時,看看一個月的電費。
制熱功率和製冷的功率一樣的,1.5P的功率是1150W,加上電輔熱功率算800W吧,所以制熱的最大功率為
1150+800=1950W,即是一個小時的耗電量是1.95度。
一個月下來,就是1.95*8*30=468度。(每個地區電費標准不同,以你地區電費標准乘以該度數即可知道費用)
這是按照滿負荷運轉算的,空調開的時間長了,不是每個小時都按照1.95度算的,如果是能效比高的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