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的內涵是什麼
擴展閱讀

成本的內涵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4-27 17:49:13

『壹』 成本的含義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它有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成本屬於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即成本是構成商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商品生產中生產要素耗費的貨幣表現;
2.成本具有補償的性質。它是為了保證企業再生產而應從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的價值;
3.成本本質上是一種價值犧牲。它作為實現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可以是多種資源的價值犧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資源價值犧牲;甚至從更廣的含義看,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在經營決策中所用的機會成本就有這種含義。

『貳』 成本的含義 以及包括的內容 還有分類 具體一點的

成本分為兩種
一是;固定成本大致包括(注冊資金、辦公場地、辦公設備、生產設備等)
二是;變動成本大致包括(員工工資提成,電話費,差旅費用等)
(1)固定成本的含義:(又稱固定費用)相對於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變動影響而能保持不變的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徵在於它在一定時間范圍和業務量范圍內其總額維持不變,但是,相對於單位業務量而言,單位業務量所分攤(負擔)的固定成本與業務量的增減成反向變動。
固定成本總額只有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才是固定的,這就是說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條件的。這里所說的一定范圍叫做相關范圍。如業務量的變動超過這個范圍,固定成本就會發生變動。
(2)變動的含義:與固定成本相反,變動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總發生額在相關范圍內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呈線性變動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變動成本,在一定期間內它們的發生總額隨著業務量的增減而成正比例變動,但單位產品的耗費則保持不變。

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區別
一、固定成本也稱「固定費用」,是變動成本的對稱。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圍內不隨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變動的那部分成本。
1、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間接成本,如企業管理人員的薪金和保險費、固定資產的折舊和維護費、辦公費等。當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的變動超過一定的范圍時,固定費用就會有所增減。所以,固定成本是一個相對固定的概念,我們稱之為「相對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
2、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產都會發生的成本,比如折舊。變動影響而能保持不變的成本。
二、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的成本。
變動和固定的生產成本是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1、變動成本法又稱直接成本法。是指產品成本只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而把固定性製造費用作為當期的期間成本,全額列入損益表,作為當期銷售收入的一個扣減項目。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產品成本計算中產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產成本(變動和固定的生產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叄』 成本會計里的成本指什麼 包不包括期間費用 不要復制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商品經濟中的一個經濟范疇,是商品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包括期間費用。

成本的內容往往要服從於管理的需要。此外,由於從事經濟活動的內容不同,成本含義也不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概念和內涵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人們所能感受到的成本范圍逐漸地擴大。

成本與費用

成本與費用是一組既有緊密聯系又有一定區別的概念。正確區分成本與費用是成本會計的重要前提。成本是指生產某種產品、完成某個項目或者說做成某件事情的代價,也即發生的耗費總和,是對象化的費用。

費用是指企業在獲取當期收入的過程中,對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資產的耗費,是會計期間與收入相配比的成本。成本代表經濟資源的犧牲,而費用是會計期間為獲得收益而發生的成本。

『肆』 怎樣理解成本的經濟內涵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從另一個角度成本上講也可以是做出某種選擇必須付出的代價,當人們「舍魚而取熊掌」時「魚」便是人們的成本,當商家投資時,商家的付出貨幣等便是商家投資的成本。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3-3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伍』 怎樣理解成本的含義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成本會計是成本會計人員協助管理計劃及控制公司的經營,並制定長期性或策略性的決策,並且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與改良品質。成本會計是一個估算,跟蹤和控制產品和服務成本的流程。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商品經濟中的一個經濟范疇,是商品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
成本的內容往往要服從於管理的需要。此外,由於從事經濟活動的內容不同,成本含義也不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概念和內涵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人們所能感受到的成本范圍逐漸地擴大。
不同的經濟環境,不同的行業特點,對成本的內涵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成本的經濟內容歸納起來有兩點是共同的:一是成本的形成是以某種目標為對象的。目標可以是有形的產品或無形的產品,如新技術、新工藝;也可以是某種服務,如教育、衛生系統的服務目標。二是成本是為實現一定的目標而發生的耗費,沒有目標的支出則是一種損失,不能叫作成本

『陸』 成本是什麼意思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6)成本的內涵是什麼擴展閱讀:

1.按概念形成可分為理論成本和應用成本。

2.按應用情況可分為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產生依據可分為實際成本和估計成本。

4.按發生情況可分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時間可分為歷史成本和未來成本。

6.按計量單位可分為單位成本和總成本。

7.按計算根據可分為個別成本和平均成本。

8.按包括的范圍可分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

9.按生產過程中的順序關系可分為車間成本和工廠成本。

10.按生產經營范圍,可分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11.按與收益的關系可分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

12.按與決策的關系,可分為相關成本和非相關成本。

13.按與現金支出關系,可分為付現成本和沉沒成本。

14.按與計劃的關系,可分為計劃成本和預計成本。

15.按數量變化關系,可分為邊際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別成本。

16.按可否免除,可分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7.按可否推遲發生,可分為可遞延成本和預計成本。

18.按發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為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

19.按形態,可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

20.按發生與產品生產的關系,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21.按產品成本的構成情況,可分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22.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稱為沉沒成本。

『柒』 成本的會計涵義

一般定義
1、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2、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3、成本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應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計量。
4、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
版本定義
1、CCA中國成本協會發布的CCA2101:2005《成本管理體系術語》標准中第2.1.2條中對成本術語的定義是:
為過程增值和結果有效已付出或應付出的資源代價。
註:應付出的資源代價:是指應該付出,但還未付出,而且要付出資源代價。
註:資源代價是總合的概念。
註:資源:是指凡是能被人所利用的物質。在一個組織中資源一般包括: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和信息資源等。
註:術語「成本」可以使用形容詞,如:用「多、少」或「高、低」來修飾。
註:這里的成本是廣義的概念,不是狹義的概念。
2.美國會計學會(AAA)所屬的「成本與標准委員會」對成本的定義是:
為了達到特定目的而發生或未發生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衡量。
3.《成本與管理會計》(第11版)中對成本下的定義是:
為了達到某一種特定目的而耗用或放棄的資源。
成本(Cost),是指生產活動中所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價格,成本也稱生產費用。
它有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成本屬於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
即成本是構成商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商品生產中生產要素耗費的貨幣表現;
2.成本具有補償的性質
它是為了保證企業再生產而應從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的價值;
3.成本本質上是一種價值犧牲
它作為實現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可以是多種資源的價值犧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資源價值犧牲;甚至從更廣的含義看,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在經營決策中所用的機會成本就有這種含義。

『捌』 何謂成本的經濟內涵企業加強成本核算有何現實意義

1商品生產中實際耗費的預付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所構成的價格,是生產中所耗費的資本的補償價值。亦稱「生產成本」或「生產費用」。2由不變資本價值和可變資本價值構成,它與剩餘價值構成商品的價值。成本價之抹殺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別,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對商品經營者來說,成本價格具有重要意義,它是企業虧盈的標志,是同類企業競爭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