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暫估入庫價與實際購買價出現價差該怎麼辦
暫估材料正確的賬務處理為:
(1)月末按材料的暫估價入賬: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2)下月初,用紅字沖回: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3)實際結算憑證到達: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並且根據新價格計算應該計入成本的金額,將其與原轉入成本的差額進行處理:
貸:原材料(紅字或藍字)
(1)暫估成本比實際大怎麼辦擴展閱讀:
1、應付賬款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
為了總括地反映和監督企業應付賬款的發生及償還情況,應設置「應付賬款」科目。該科目的貸方登記企業購買材料、物資及接受勞務供應的應付但尚未付的款項。
借方登記償還的應付賬款、以商業匯票抵付的應付賬款;期末貸方余額表示尚未支付的應付款項。該科目應按照供應單位設置明細賬,以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2、應付賬款主要的賬務處理
公司購入材料、商品等驗收入庫,但貨款尚未支付,根據有關憑證(發票賬單、隨貨同行發票上記載的實際價款或暫估價值)。
借記「原材料」、「庫存商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科目,貸記「應付賬款」科目。
企業接受供應單位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應付但尚未支付的款項,應根據供應單位的發票賬單,借記「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有關成本費用科目,貸記「應付賬款」科目。
企業償付應付賬款時,借記「應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企業開出、承兌商業匯票抵付購貨款時,借記「應付賬款」科目,貸記「應付票據」科目。
企業的應付賬款,因對方單位發生變故確實無法支付時,報經有關部門批准後,可視同企業經營業務以外的一項額外收入,借記「應付賬款」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⑵ 暫估入庫的估值比實際發票價格高怎麼賬務處理
材料成本差異這個科目你們有設置嗎
暫估時,
借:原材料3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3000
收到發票時,
借:應付賬款-暫估3000
進項稅100
貸:應付賬款2500
材料成本差異600
材料成本差異余額在貸方
月末沖當月主營業務成本
借:材料成本差異600
貸:主營業務成本600
⑶ 如果暫估和實際發生成本不一致,會不會虛列成本
如果暫估和實際不一致,會產生虛列成本。
但這個虛列成本是會計准則所允許的,且在後期來票時需要調整的。如果存在暫估與實際發生的差異,也是暫時性差異,不是永久性差異。暫估的依法暫估,造成的虛列成本,後續依法修正,不算錯誤。
⑷ 請問去年暫估的成本高了,現在發票來了,是不是要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呢,那產生的企業所得稅怎麼交啊
看看差別大不大,一般來說暫估入庫的發票到了以後還是要沖回來了,如果數額較小,不是很重要不用調整往年的報表,直接調整當期就可以了,所得稅不用管,去年多交了今年就少交就好。但是數額不能太大,如果暫估成本和實際成本相差太大就有調整利潤的嫌疑。
⑸ 原材料暫估與實際入庫金額存在差異,造成的成本差異應如何調整。
原材料暫估與實際入庫金額存在差異,造成的成本差異應如何調整
1、用紅字製做憑證:沖回原暫估入庫憑證數據:
2、再按發票金額入庫做:
借:原材料-**材料
貸:(相應科目)
3、處理後就不存在由此造成的材料成本差額了。
(5)暫估成本比實際大怎麼辦擴展閱讀
(1)直接材料成本分析:
材料消耗量變動的影響(量差)=(實際數量-計劃數量)×計劃價格;材料價格變動的影響(價差)=(實際價格-計劃價格)× 實際數量。
(2)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單位產品所耗用工時變動的影響(量差)=(實際工時-計劃工時)×每小時計劃工資成本;每小時工資成本變動影響(價差)=(實際每小時工資成本-計劃每小時工資成本)×實際工時。
⑹ 怎麼避免暫估金額與實際發生額差異較大的情況
可以採用以下的一種方法,推薦:指標值法(設定一個常用的指標)
1、經驗值法
經驗值法是指以近期已完成且暫估價工程內容結算金額與暫估金額差異不大的同類工程為參照,並按照同類工程暫估價單方造價直接估算本工程暫估金額的方法。對於最終結算金額與相應暫估價差異較大的,可在分析差異原因並適當修正後,直接確定本項目暫估價。該方法適用於例如專業內容一致、建設規模相似、建造工藝與難度相當的工程,相似度越高則估算準確性越高。
2、指標值法
指標值法是一種通過以一定數量相同或相似類別項目作為樣本基礎,在對暫估價內容單方造價數據進行綜合,形成指標數據後再估算確定本工程暫估金額的方法。相比經驗值法,一定數量相同或相似項目單方造價指標數據集中反映了宏觀造價水平,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同類項目指標測算與積累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為確保指標准確性須盡量選擇相似度較高的項目進行測算,另一方面須重點關注樣本項目結算金額與暫估金額平均差異水平,通過測算,反映出不同類型暫估價工程內容造價指標變化情況與浮動區間,結合差異原因進行分類,有針對性地選定參照指標。
3、反推法
反推法是以造價控制「紅線」即「經批準的初步設計概算」為基礎,在確定項目造價控制目標值前提下,結合項目環境與條件,在對暫估價工程內容的可能變化做出估量並預留一定比例暫列金額後,最終確定暫估金額的做法。
4、成本法
成本法是從對暫估價工程內容所涉及成本費用組成角度確定暫估金額的方法,該方法著重考量了費用組成的完整性。暫估價包含了實施並完成該項工程內容全部費用,包括分部分項工程費用、措施項目清單費用,還包括規費、稅金費用等。
5、詢價法
詢價法是針對暫估價材料、設備或其比重較大的專業工程,通過面向市場詢價的方法,該方法找出不同市場條件下,材料與設備及安裝費用真實價格水平,並進一步結合市場價格波動對未來時點材料、設備及安裝價格進行預測,還可能結合市場信譽和佔有率等評價指標對材料設備價格的影響,從而提出暫估金額,但須注意較大工程規模或批量采購條件下對單價的影響。與上述方法相比,詢價法從市場規律出發,體現出了材料、設備價格的時效性特徵。
⑺ 暫估入賬的金額比開回發票來的金額高怎麼辦
當月月末材料暫估入庫,下月月初應紅字沖回。待收到發票後,再重新入賬。至於你說的多計成本,在正式確認入庫的月份,上述會計處理已將暫估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異調整了下月成本。在暫估成本和實際成本差異不大的情況下,這樣的調整影響是很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