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保障成本怎麼算
擴展閱讀
伴伴金幣怎麼換鑽石 2025-05-25 23:19:02
雙行合一工具在哪裡 2025-05-25 23:09:32
鑽石牌機油多少錢一桶 2025-05-25 23:00:04

保障成本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4-27 03:12:45

㈠ 在平安智盈人生萬能險中提到,每千元危險保額是什麼意思主險及附加險保障成本是如何計算的

扣除保障成本分別為11.46和34,保額都為20萬
20萬是1000的200倍。
千元保額對照值乘以200就是年度保障成本。
年保障成本:0.63*200+1.90*200=126+380=506元
月保障成本:126/12=10.5,380/12=31.67。

之所以有些微差距,是因為過了一年按33歲的保障系數扣的,再過一年還會漲。
到60歲,保障成本能漲到幾千元一年,80歲,一年的保障成本近2萬。

萬能險優點是保障全面,投保年限和部分領取都很靈活,保額還可以更改,我見過只交4000保費保30萬保額的。如果把別的保險比喻為買房子,那麼萬能險就是租房子,房租分幾次交,交多少都行,多出來的房租想取就取,不取的話「房東」還給你算利息,而且房子的檔次也可以自己定, 可關鍵是,保險和房子一樣,都是一輩子的事,買的房子再差也可以住一輩子,可是豪華賓館再好能租一輩子么?等房租錢扣光時,要麼收拾行李離開,要麼再掏錢繼續租。同理,萬能險年輕的時候是保障,老了極有可能把保費扣光,要麼保單作廢,要麼繼續交保險費讓保單變成債務!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解決辦法:1。一次性繳納10萬以上保費,讓利息超過保障成本。

2。將保額調到最低,作為存款型保險,另存一份普通兩全型或者兩全分紅型重大疾病保險。

㈡ 月度保障成本費率表是什麼意思

月度保障成本=(危險保額/1000)*每千元危險保額的年保障成本/12。
對於公司核保為標准體的被保險人,每千元危險保額的年保障成本詳見條款後附的《陽光人壽財富雙賬戶終身壽險(萬能型)》年保障成本表。每月結算日扣除的保障成本=日保障成本*該月實際天數。
拓展資料:
危險保額是指保險公司為被保險人提供保險而承擔的風險中超過個人賬戶價值的部分,不等於基本保險金額。
危險保額應如何計算:
一、如果當時的基本保險金額≥當時的個人賬戶價值×105%,則危險保額=當時的基本保險金額-當時的個人賬戶價值;
二、如果當時的基本保險金額<當時的個人賬戶價值×105%,則危險保額=當時的個人賬戶價值×5%。
什麼是保單年度初年齡,與被保險人實際年齡有何區別:
保單年度初年齡指保單年度第一天被保險人當時的年齡,不一定等於被保險人實際年齡。例如,某30歲男性(生日是1978年5月1日),投保了財富雙賬戶萬能,保單在2008年9月1日生效,則從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9月1日,保單年度初年齡均為30歲,盡管期間該被保險人實際年齡已從30歲變為31歲。
除合同生效和復效後的第一個結算日外,每個結算日扣除保障成本時,保障成本的扣除天數如何計算:
為結算日當月的實際天數。例如,2008年2月1日扣除的保障成本對應的天數從2月1日至2月29日,共計29天;而2009年2月1日扣除的保障成本對應的天數從2月1日到2月28日,共計28天。
合同生效後首個結算日扣除保障成本時,保障成本的扣除天數如何計算:
對於合同生效後的第一個結算日,本公司按照合同生效日至下月結算日前一日的實際天數收取相應的保障成本。例如,某客戶投保的保單2008年6月15日生效,7月1日扣除保障成本時,保障成本的扣除天數從6月15日至7月31日,共計47天。
合同復效後第一個結算日扣除保障成本時,保障成本的扣除天數如何計算:
對於合同復效後第一個結算日,本公司按照合同復效日至下月結算日前一日的實際天數收取相應的保障成本。例如,客戶與2009年7月15日復效,則8月1日扣除保障成本時,保障成本的扣除天數從7月15日至8月31日,合計48天。另外,客戶欠交的保障成本也在本結算日扣除,詳見Q41。
每次扣除的保障成本是否一樣:
不一樣。對同一個客戶,保障成本的計算受三個因素影響:危險保額、保單年度初年齡以及扣除天數,這三個因素不是確定數值,扣除的保障成本會有變化。
公司已經收取了初始費用,為什麼每個月還要扣除保障成本:
公司收取的初始費用用於公司營運成本、業務員傭金及其他成本,而保障成本是公司為被保險人提供保險保障所收取的費用,兩者是不同的概念。

㈢ 萬能險的保障成本怎麼算

保哥說保險,專注保險測評!新鮮出爐,想要了解36款萬能險和其他熱門的100款保險產品的可以先收藏。

萬能險的保障成本是保險公司精算師計算的,這個演算法我們消費者不用過於糾結,對於想買萬能險的朋友來講,怎麼看懂合同,買到一款好的萬能險才是最重要的,今天就給大家好好講講萬能險。

萬能險,是一種集投資收益、身故保障、重大疾病保障於一身,一張保單多重保障的保險險種。萬能險一能買到保障二能理財,於是就被很多人喜歡,但是萬能險,真的能有萬能的保障嗎?也許並非如此,萬能險只是看起來各方面都顧及到,一般都會有以下幾種問題:

例如保費不低,性價比低,有可能在萬能險中的保險產品會比單獨購買的貴幾倍之多;還有在保障方面看起來齊全,但是其實保障的額度都不高,買保險要買保額高的才有意義,過低的保額是沒有什麼用的;這只是其中兩點,還有這幾點也不得不知道,由於篇幅太長就不在這里一一列出了,好學的朋友直接看這篇吧

接下來再看看萬能險的收益情況,就最近的情況來看,這類產品的保底利率不會高於3%,甚至會低至1.75%,除了固定的保底利率以外,也會有一部分根據保險公司經營情況而決定的收益,但這部分收益是不確定的。綜合這些條件來看,萬能險這類產品的收益不太讓人看好,遠遠比不上在理財方面出色的年金險。對年金險感興趣的朋友,建議收藏這一篇最新榜單!全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結合上述內容來看,萬能險的萬能在於可以同時兼備保障和理財等多種功能,一般來說,看起來功能越多的保險產品,能給到我們的保障就越不專業。我們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買保險:首先購買保障類的保險產品,有多餘的預算再去購買理財產品。

㈣ 保險的初始費用,保障成本,現金價值,他們之間有什麼關系

【保險的初始費用】

保險的初始費簡單來說就是交了保險以後,保險公司現行扣除的一些費用,包括代理人的傭金、公司的運營、管理費等等。

保險的初始費用主要是用於保險公司的運營費用。如產品開發費用,產品宣傳費用,內部辦公費用,員工工資及傭金等。每個保險都是有一定的費用的,這些費用在計算保險費時已經計算在內了。

一般來講,保險費的構成分以下幾個部分:純保費+利息保費+費用+預計利潤
而費用的扣除一般是按快速提取方式攤平的,即用五年左右的時間把20年或更長期的費用提取完。這也是保單在前幾年現金價值低的原因。

【保險的保障成本】

保障成本是指保險公司對主險合同承擔的保險責任收取相應的保障費用。年保障成本根據被保險人的年齡,性別,危險保額及風險程度決定。按照每千元危險保額應收取的年保障成。保障成本的收取:在每月結算日零時,按照該月的實際天數收取保障成本。每日的保障成本為年保障成本的1/365。如果有欠交的保障成本,也同時收取。

【保險的現金價值】

所謂保單現金價值又稱「解約退還金」或「退保價值」。

對於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現金價值有以下三種功能:

1、投保人退保。退保金按照現金價值領取。如果有保單貸款、自動墊繳等,退保時保險公司將從現金價值中先行扣除欠款和利息。

2、保單貸款。一般具備保單貸款功能的保險單,允許投保人貸款的最高額度是以現金價值為分母的,大多數保單規定,投保人最高借款額度不超過本合同當時的現金價值扣除欠交保險費、借款及利息後余額的80%
,且每次借款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

3、分紅。在分紅保險合同中,投保人每年享有的分紅是以現金價值為分母的。保險公司分紅不是按照全部投保人所交的保險費的比例分紅的,而是現金價值。如果業務人員沒有跟投保人講解清楚,往往在次年分紅時引起糾紛。

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保險產品的現金價值,是在扣除保障成本、代理人的傭金以及各項經營費用(包括初始費用)後剩下的部分。

㈤ 平安對合同承擔保險責任收取的保障成本是什麼

保障成本一詞基本是出現在平安萬能型保險中的,比如平安智富人生,智盈人生,智勝人生等,在你的保險合同中有一個保障成本表,是以每千元危險保額計算的,假設,是假設啊,我沒有看保障成本表中的具體數字,比方說你是30歲的男性,每千元危險保額保障成本是2元的話,投保20萬保額,那保障成本就是2*10*20=400元/年,在實際結算時是按月結算保單利息,按月扣除保障成本。危險保額也是會變化的,每年交費你的賬戶價值都會提高,假設一年交6000元,5年後保單價值是25000元,這時候危險保額就是200000-25000=175000元,扣除保障成本就是按175000的危險保額來扣,而不是按2000000來扣。
不同險種收的保障成本不同,一般是按危險保額計算。

㈥ 保險公司保單成本率怎麼計算

第一個問題:關於保障成本的計算,有幾點你要先了解:
1,自然費率,年齡越大,扣費越多
2,風險扣費,其保額的計算是按照帳戶價值與保險公司實際賠付金額來算
(風險保額的計算,建議書中還有個身故/重疾賠償,你用當年的身故賠償-帳戶價值=風險保額)
3,此險種的賠償為"基本保額與帳戶價值*105%這兩者取大者進行賠償"
低檔利率保障成本:
因為是按照1.75%的保證利率計算,其收益非常低.
這時候影響最大的是1(自然費率),所以保障成本逐年增加
中檔保障成本:
因為是按照4.5%收益計算(平安08,09兩年平均收益為5.05%,稍高於中檔收益)
收益比較可靠,在第29--30年的時候,帳戶價值已經超過12萬的基本保額.
這個時候風險保額為"帳戶價值*5%",所以帳戶價值越高,保障成本逐年增加
高檔保障成本:
因為是按照6%收益計算,那麼在第21-22年,帳戶價值就已經超過12萬的基本保額.
所以從22年之後,保障成本逐年增加
從數學的角度進行解釋(重疾的風險保額計算更麻煩,不過大抵關系如此):
保障成本X與風險保額Y,每千元風險保額Z的關系如下:
X=Y*Z/1000
低檔利率保障成本:
Z的影響是最大的,Z是逐年增加的,所以X的圖象是一直向上
中檔保障成本與高檔保障成本:
開始是Z的影響大,後來是Y的影響是最大的
Z是一直增加,Y是先減小,後增加,所以X也是增加,後減小,最後一直增加
第二個問題:計劃書是不能進合同的,計劃書中的計算都是基於假設,公司不能作為承諾。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㈦ 智勝人生萬能險保障成本如何計算

智勝產品有兩筆費用:1、初如費用:第一年保費的50%進入您的保障帳戶,50%進入您的智勝帳戶;第二年保費的25%進入您的保障帳戶,75%進入您的智勝帳戶;第三年保費的15%進入您的保障帳戶,85%進入您的智勝帳戶;第四年保費的10%進入您的保障帳戶,90%進入您的智勝帳戶;第五年保費的10%進入您的保障帳戶,90%進入您的智勝帳戶;第六年及以上保費的5%進入您的保障帳戶,95%進入您的智勝帳戶。它是逐年遞減,進入您智勝帳戶的比例逐年增多的。而社保進入國家統籌帳戶的每年都是60%,進入個人統籌帳戶的每年都是40%。
二、保障成本有一個公式=(保險金額-保單價值)*每千元危險保額/1000,它的計算麻煩,總體上來講就是跟性別、年齡、保額,職業相關,都是由保監委監管的,您放心。這里提醒您一下,您在智勝投資帳戶上的資金等於大於重疾或主險身價時可選擇減保,這樣保障成本就收得非常少,您的投資收益就會更大。
智勝是一款兼具保障及投資的高性價比產品,希望通過您的斟酌考量後您能擁有。
希望能夠幫到您。祝您及家人幸福健康!

㈧ 平安萬能的保障成本怎麼算的

每年都有保障成本,第一年最高,為50%比例。

萬能險,適合有錢人士投保。

萬能險,包括所有保險公司的萬能險,其交納費用分為期交和追交兩部分,追交部分就有一定比例獎勵,都是終身交費,沒有交3年,10年之說。
最低保證年利率只是一種參考數據,一切以實際盈利為准,重疾是附加在主險後面的。

多說說萬能險,萬能險在各個媒體都炒得沸沸揚揚的,萬能險真的萬能嗎?真的跟說的一樣嗎?是不是說保險交費靈活,交過三,5年就可以,對於保險,沒有這么一說,為什麼?換句話講,如果交費靈活,那就不屬於保險,而應該叫存錢,到銀行存活期,想存就存,想不存就不存,想存三年就存三年,想存五年就存五年,這才叫靈活。相信你也知道,現在社會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還聽說領取自由,舉個例子:你到銀行存五年定期,當然你有權利提前支取,這才叫領取的自由性,只是你的利息只能按照活期利率進行計算,這就是本人承擔的損失。保險的領取,跟銀行完全的不同。
萬能險,如果說你有很多錢,可以考慮考慮;如果不是,建議一定要謹慎,否則最後你會說「保險是騙人的」之說。

對於保險公司的分紅,是根據每家保險公司的盈利狀況而定,可有可無,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

購買保險原則是以社保為基礎,再加之適當的商業險作為補充比較好一點.
其保險費用的支出一般為年收入的10---20%左右,最好別超過20%,即用10%的資金保全自己100%的資產。

對於我們每個人,應該重考慮醫療健康方面的保險。直接的講,隨著人的年齡增大,身體抵抗力是成反比的,抵制相關風險的能力就相對很弱。

說實在的,我們賺錢一輩子,同時也花錢一輩子,那麼每個人這么辛苦工作,為了什麼呢?將來的養老,醫療,子女教育等,但都必須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聰明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只有保證了賺錢的資本,就能夠賺更多的錢,所以購買充足的醫療保險很重要。如果健康沒有保證,有再多的養老保險金,也是不切實際的。

建議你先購買國家推出的社保(最好有單位出面購買的情況)比如農村戶口的合作醫療保險或城鎮戶口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然後再考慮商業保險作為補充。

在這里,我知道在這個行業,大家有公認的三句話是這么說的「品牌在人壽」「平安的人才」「新華的產品」

最後關於投保原則需要注意的是:
(一)買保險先買醫療健康,有健康就能保證客戶擁有一切。
(二)買保險輕言語重合同,人壽保險一般都是,中長期合同,買好了就能成為終生幸福,否則影響很大。
(三)保險產品需要具備保值增值的功能,現在的生活水平日增月高,必須能夠抑制通貨膨脹。
(四)買保險必須首先保障一家之主,如果家庭主要的財富創造者都沒有保障,那麼保費?生活費?等家庭開支費用都是沒有保證的。

(五)買保險先大人後小孩,如果說大人都沒有保障,小孩擁有再多的保險,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畢竟是大人在為小孩支付相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