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收入減去成本是什麼
擴展閱讀
拍戲資源在哪裡 2025-05-26 03:52:49
寮國回國需要什麼費用 2025-05-26 03:44:52

收入減去成本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4-26 07:53:46

『壹』 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 那(收入-成本)/成本是什麼

1、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 那「(收入-成本)/成本」就是成本利潤率。

2、毛利率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3、成本利潤率是進貨資金的毛收益率。

(1)收入減去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計算毛利率的毛利額和收入額通常指的是指按某種方式劃分的一定期間的毛利額和收入額,與某種劃分方式和一定的期間相對應,在計算毛利率時,收入和成本的計算口徑與會計上的計算口徑一致,

對於工商企業,收入指的是不含增值稅銷項稅額的收入,對於建造施工企業,收入為含稅收入,特別注意的是,商業一般納稅人企業,成本是按不含進項稅額的單價計算確定的。

對於工商企業,毛利額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數量因素,即銷售數量的多少,另一個是質量因素,即單位毛利的大小,用公式表示:

毛利總額=∑[銷售數量×單位毛利]

=∑[銷售數量×(單位售價-單位成本價)]

=∑[分類銷售收入×對應毛利率]

=銷售收入總額×平均毛利率

『貳』 收入減支出等於什麼

收入減去支出等於利潤,注意這里的支出是包括成本的。收入-成本-費用=利潤,而我們一般會籠統的把成本費用說成一類支出,所以收入-支出等於利潤。

支出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獲得另一項資產、為清償債務所發生的資產的流出。

支出功能分類主要反映政府各項職能活動及其政策目標。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活動情況及國際通行做法,將政府支出分為類、款、項三級。

(2)收入減去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利潤的其他基本計算方式: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資產減值損失: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損失):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投資收益(或損失):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收入: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得利。

營業外支出: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叄』 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等於什麼

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等於營業利潤。
營業收入(Operating revenue) 是從事主營業務或其他業務所取得的收入。指在一定時期內,商業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貨幣收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如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收入、生產加工企業的產品銷售收入、飲食業的飲食品銷售收入、服務業的服務收入、倉儲企業的倉儲收入、運輸企業的運費收入、代辦運輸收入等。發生商品銷售取得收入時,通過「營業收入」帳戶核算,借(增)記「銀行存款」或「現金」帳戶,貸 (增) 記「營業收入」帳戶。對不屬於企業主營業務范圍的兼營業務的收入,作為附營業務收入處理。
運營成本也稱經營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所銷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進行配比。營業成本是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的,已經確定了歸屬期和歸屬對象的各種直接費用。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營業利潤是企業在其全部銷售業務中實現的利潤,它包含主營業務利潤。銷售利潤永遠是商業經濟活動中的行為目標,沒有足夠的利潤企業就無法繼續生存,沒有足夠的利潤,企業就無法繼續擴大發展。不少企業老闆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面對超低利潤的產品銷售局面,一籌莫展。可是不降價產品就賣不出去,企業更沒法生存,價格降下來了,產品銷量越來越大,可是利潤越來越小,甚至虧本。
【法律依據】
《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營業性演出的管理,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肆』 營業收入減營業成本是營業利潤嗎

不是。

利潤表計算公式:

1、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3、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4、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利潤

營業利潤是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中取得的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營業利潤等於主營業務利潤加上其他業務利潤,再減去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後的金額。

(4)收入減去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營業利潤永遠是商業經濟活動中的行為目標,沒有足夠的利潤企業就無法繼續生存,沒有足夠的利潤,企業就無法繼續擴大發展。我在多年從事產品策劃的工作中,經常接觸到不少企業老闆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面對超低利潤的產品銷售局面,一籌莫展。可是不降價產品就賣不出去,企業更沒法生存,價格降下來了,產品銷量越來越大,可是利潤越來越小,甚至虧本。

任何一種產品都有生命周期,當產品進入衰退期時,商家就不得不通過促銷、降價等手段來博得最後的一點銷售利潤,當這點利潤變成負值的時候,企業就不得不開發新的產品來替代舊的產品。這種現象在電子產品行業最常見的,購買的手機、電腦等產品就是在不斷的通過更新換代來彌補產品的衰竭而導致薄利的。

『伍』 毛利潤=收入減成本'那麼成本里包括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工人工資嗎凈利潤是毛利潤減稅金嗎

利潤表的格式如下: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利潤(俗稱毛利潤);
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三大費用)=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所得稅=凈利潤(或凈虧損)。
1 所以你說的成本是不包括三大費用的。
2 凈利潤不是毛利潤減稅金,是利潤總額減稅金。
3 根據利潤表的公式,每月7萬營業額-菜品價-損耗=毛利
按照你的數據工資2.5萬,水電每月3000,(損耗3000計入毛利),毛利之外需要消化28000的費用。收入70000-28000=42000,即菜品加損耗必須控制在42000以內。或者說,42000的成本是你盈利的臨界點。42000以下盈利,以上則虧損。
1-42000/70000=40%。即你的毛利率必須控制在40%以上。

按照會計的概念,如果毛利要求25%,則菜品的價格可以在70000*75%=53000左右。

顯然餘下的17000費用是無法彌補工資等管理費用的。
所以說,你的老闆對毛利的概念的理解是不準確的。因此20-25%的毛利率也是不對的。由於工資水電都屬於管理費用,不屬於毛利扣除的內容。所以一般的飯店的毛利率都必須在30-50%,最後才可能有盈利。20-25%的毛利是干不下去的。

『陸』 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為什麼叫做邊際貢獻呢

邊際貢獻是管理會計中一個經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後的余額,邊際貢獻是運用盈虧分析原理,進行產品生產決策的一個十分重要指標。通常,邊際貢獻又稱為「邊際利潤」或「貢獻毛益」等。

原理
邊際貢獻一般可分為單位產品的邊際貢獻和全部產品的邊際貢獻,其計算方法為:
單位產品邊際貢獻=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全部產品邊際貢獻=全部產品的銷售收入-全部產品的變動成本
很顯然,邊際貢獻越大越好,在訂價決策中,必首先保證邊際貢獻不為負數,其次應考慮,全部產品的邊際貢獻應足以彌補固定成本,並仍有一定的積余。而在特殊訂價中,邊際貢獻保持正數是接受與否的底線。

作用
在產品銷售過程中,一定量的品種邊際貢獻首先是用來彌補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固定成本總額,在彌補了企業所發生的所有固定成本後,如有多餘,才能構成企業的利潤。這就有可能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1) 當提供的品種邊際貢獻剛好等於所發生的固定成本總額時,企業只能保本,即做到不盈不虧。
(2) 當提供的品種邊際貢獻小於所發生的固定成本總額時,企業就要發生虧損。
(3) 當提供的品種邊際貢獻大於所發生的固定成本總額時,企業將會盈利。
因此,品種邊際貢獻的實質所反映的就是產品為企業盈利所能作出的貢獻大小,只有當產品銷售達到一定的數量後,所得品種邊際貢獻才有可能彌補所發生的固定成本總額,為企業盈利作貢獻。

『柒』 收入減去成本和費用得出來的是什麼,收入和投資金額和凈利潤之間有什麼關系

你好,收入減去成本和費用得出來的是利潤
收入,投資,利潤直接是沒有必然關系的

『捌』 損益是收入減去成本嗎

收入減去成本等於毛利(經營利潤),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總額,利潤總額-交所得稅=凈利潤。
如邊打工邊創業也可以理解為針對個人的盈利模式,針對企業經營來說,也是以人力為資源配置要點的一種盈利模式。

盈利的模式作用:針對企業經營來說,也是以人力為資源配置要點的一種盈利模式對推動經濟的發展效果。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系,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指企業、個人或經營性組織的一種能力指標

『玖』 收入減去成本等於什麼

1、收入減去成本等於毛利(經營利潤),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總額,利潤總額-交所得稅=凈利潤。

2、成本一般是指進貨的成本和進貨的費用,如烤鴨的成本就是買鴨的錢和運費、烤鴨用到的料、烤鴨師付工資、烤鴨用的水電費。


3、費用一般有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管理費用是指老闆和管理人員的工資、房租、辦公室的費用(電話費等)。銷售費用是指買烤鴨人員工資、包裝等等。

(9)收入減去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通常在營業收入管理中主要應考慮以下幾項影響因素:價格與銷售量、銷售退回、銷售折扣、銷售折讓。

銷售退回是指在產品已經銷售,營業收入已經實現以後,由於購貨方對收到貨物的品種或質量不滿意,或者因為其他原因而向企業退貨,企業向購貨方退回貨款。銷售折扣是企業根據客戶的訂貨數量和付款時間而給予的折扣或給予客戶的價格優惠。按折扣方式分為現金折扣和商業折扣。

現金折扣是企業給予在規定的日期以前付款的客戶的價格優惠,這種折扣是企業為了盡快收回款項而採取的一種手段。

商業折扣是在公布的價格之外給予客戶一定比例的價格折扣,通常是企業出於穩定客戶關系,擴大銷售量的目的。

銷售折讓是企業向客戶交付商品後,因商品的品種、規格或質量等不符合合同的規定,經企業與客戶協商,客戶同意接受商品,而企業在價格上給予一定比例的減讓。

營業收入的預測方法有許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判斷分析法、調查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本量利預測法等。

判斷分析法。判斷分析法是一種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通過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有銷售經驗的工作人員或者有關專家對市場未來變化進行分析,以判斷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某種產品的銷售趨勢。包括意見匯集法、專家判斷法。

意見匯集法也稱推銷員意見綜合判斷法,是由本企業熟悉市場情況的推銷人員對各類顧客進行調查,並將調查的意見填入卡片或表格,然後由銷售部門進行綜合匯總,對某種產品的銷售趨勢進行分析預測。

專家判斷法是指向學有專長、經驗豐富的有關專家征詢意見,對某產品未來銷量進行判斷和預測的方法。

『拾』 收入減成本得利潤還是凈利潤

收入減成本減稅金及附加後是營業利潤(毛利),減費用等後是凈利潤。凈利潤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收入。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為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三費-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凈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