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銷售價 除以 成本 等於什麼(這個公式是聲明意思) 謝謝!
加成比,這個方法是:成本加成定價法。
加成定價法是為了確定一種產品的價格而把一個百分比(或絕對的)數量加到所估計的產品平均(或邊際的)成本上。
具體又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標准成本加成法。
1.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
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其「成本」基數是指單位產品的製造成本,「加成」內容包括非製造成本(如推銷成本及管理成本)及目標利潤。
2.採用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
採用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其「成本」基礎是指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加成」內容包括全部的固定成本及目標利潤。
(1)售價除以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加成百分比的確定:
確定附加於成本基礎上的加成百分比,是成本加成定價法的核心問題。無論是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還是採用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所確定的加成數除了能提供所需的利潤外,均還需包含一部分成本項目。
(1)若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
加成百分比=〔(投資額×期望的投資報酬率)+非製造成本〕÷(產量×單位製造成本)
假設某公司投資1 000 000元,每年產銷A產品50 000件,其單位製造成本40元,銷售與管理費用每年500 000元。若該公司期望獲得的報酬率為20%,則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其加成百分比計算如下:
加成百分比=[(1 000 000×20%)+500 000]÷(50 000×40)=35%。
按此加成百分比計算,A產品的目標售價為40×(1+35%)=54(元)。
(2)若採用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
加成百分比=〔(投資額×期望的投資報酬率)+固定成本〕÷(產量×單位製造成本)
假設某公司投資1 000 000元,每年產銷A產品50 000件,其單位變動成本25元,固定性製造費用750 000元,固定性銷售與管理費用每年500 000元。若該公司期望獲得的報酬率為20%,則採用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其加成百分比計算如下:
加成百分比=[(1 000 000×20%)+(750 000+500 000)]÷(50 000×25)=116%。
按此加成百分比計算,A產品的目標售價為25×(1+116%)=54(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加成定價
2. 利潤, 成本 ,售價的 數學公式是什麼
售價-進價(成本)=利潤利潤/進價(成本)=利潤率進價(成本)乘以(1+利潤率)=售價。
利潤=成本-售價利潤率=利潤/成本利潤問題的基本數量關系是:商品的利潤=(收入)-(成本);或商品的利潤=(收入)*(利潤率)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增值稅-稅金及附加-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2)售價除以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若毛利不足以補償流通費用和稅金,企業就會發生虧損。毛利占商品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稱毛利率。毛利率一般分為綜合毛利率、分類毛利率和單項商品毛利率。
商品銷售毛利率直接反映企業經營的全部、大類、某種商品的差價水平,是核算企業經營成果和價格制訂是否合理的依據。
3. 售價,標價,成本,利潤,利潤率,折扣一系列都是什麼關系
原價、標價、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幾個量之間的關系:
售價=原價(標價)×折扣率;
1、售價==進價+進價×利潤率;
2、利潤率=(售價-進價)÷進價;
3、原價=標價;
4、進價=售價÷(1+利潤率)
5、利潤=售價-進價(成本價);
6、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7、獲利款=售價額﹣進價額
(3)售價除以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利潤率的主要形式有:
1、銷售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總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的利潤,反映銷售收入和利潤的關系。
2、成本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成本總額之比。它表明單位銷售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3、產值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總產值之比,它表明單位產值獲得的利潤,反映產值與利潤的關系。
4、資金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資金平均佔用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資金獲得的銷售利潤,反映企業資金的利用效果。
4. 現售價除以本金等於什麼
售價除以本金並不代表什麼。(現售價-成本)÷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例如:一件商品的成本是100元,售價是110元,那麼它的利潤率是:(110-100)÷100×100%=10%
應答時間:2021-11-1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5. 售價減去成本價等於什麼
售價減去成本價等於利潤。
售價即銷售價,銷售價是商家根據自己情況提高或降低指導價得到的最終銷售價格,是浮動價格。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它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拓展資料:
成本控制(Cost Control )的過程是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進行計算、調節和監督的過程,也是一個發現薄弱環節,挖掘內部潛力,尋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徑的過程。
同時還是鉑略咨詢Linked-F重點關注的企業財稅難點。科學地組織實施成本控制,可以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轉變經營機制,全面提高企業素質,使企業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發展和壯大。
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為控制的手段,通過制定成本總水平指標值、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製成本的責任等,達到對經濟活動實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動與過程。
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絕對額,故又稱為絕對成本控制;成本降低還包括統籌安排成本、數量和收入的相互關系,以求收入的增長超過成本的增長,實現成本的相對節約,因此又稱為相對成本控制。
企業成本控制是指企業根據預先確定的成本制度和管理控制目標,在一定職權范圍內,在成本過度耗費發生之前,對各種可能影響企業成本的主要因素和不利條件進行管控,進而採取風險預防和控製成本的措施,從而保證成本制度和管理控制目標順利實現。
根據成本控制的階段進行劃分,企業成本控制主要分為事前企業成本控制、事中企業成本控制和事後企業成本控制三類。
第一,事前企業成本控制是整個作業成本控制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直接影響到整個作業管理流程的成本。
第二,事中企業成本控制是指對整個物流企業運行成本的事中控制,包括對物流人力、物力、財力的事中控制以及勞動工具等費用支出的事中控制。
第三,事後成本控制是指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成本問題,及時進行問題糾正,保證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於滿足成本要求(CCA2101:2005第2.5.10條)。滿足成本要求主要是指滿足顧客、最高管理者、相關方以及法律法規等對組織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對象是成本發生的過程,包括:設計過程、采購過程、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銷售過程、物流過程、售後服務過程、管理過程、後勤保障過程等所發生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結果應能使被控制的成本達到規定的要求。為使成本控制達到規定的、預期的成本要求,就必須採取適宜的和有效的措施,包括:作業、成本工程和成本管理技術和方法。
如VE價值工程、IE工業工程、ABC作業成本法、ABM作業成本管理、SC標准成本法、目標成本法、CD降低成本法、CVP本-量-利分析、SCM戰略成本管理、質量成本管理、環境成本管理、存貨管理、成本預警、動量工程、成本控制方案等等。
開展成本控制活動的目的就是防止資源的浪費,使成本降到盡可能低的水平,並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
6. 售價除以成本等於毛利潤嗎
銷售 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成本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成本收入×100%笑望採納,謝謝!
7. 售價除以進貨價等於什麼 進貨價除以售價等於什麼
售價除以進貨價減去1等於毛利潤率。進貨價除以售價等於成本佔比
8. 利潤率是銷售價-成本價除以成本嗎
是的。即為利潤÷成本×100%=利潤率。
利潤率在資本主義社會,是剩餘價值量同預付總資本量的比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表示資本增值即資本家贏利的程度。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
(8)售價除以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利潤和利潤率的關系:
利潤是絕對指標,比如你們公司每年實現利潤100萬元,這就是你們公司每年的利潤。
利潤率則是相對指標,通常使用的有銷售利潤率、成本利潤率、資金佔用利潤率等。利潤率=利潤/總收入;利潤就是指收入減去成本。
利潤 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 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利潤是企業經營效果的綜合反映,也是其最終成果的具體體現。
9. 請教各位大俠 :(售價-成本)/成本的值 得出的結果有什麼作用。
(售價-成本)/成本的值是成本毛利率。
成本毛利率=(售價-成本)/成本 * 100%
反映企業每一元成本獲得毛利的能力,比值越大說明企業利潤空間越大,同時價格空間也越大。之所以說價格空間大,是因為價格中還要消化掉企業的期間費用,毛利越大,能夠承受的期間費用能力越強,即使降價,也可以獲得利潤。
10. 售價成本利潤計算公式是什麼
售價-進價(成本)=利潤利潤/進價(成本)=利潤率進價(成本)乘以(1+利潤率)=售價。
利潤=成本-售價利潤率=利潤/成本利潤問題的基本數量關系是:商品的利潤=(收入)-(成本);或商品的利潤=(收入)*(利潤率)。
成本利潤注意:
表面上看,利潤是由營收和成本決定的,這樣理解本身也沒有多大問題。但問題在於,誰又決定了營收和成本,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因為,決定營收和成本的因素才是最終決定利潤的真正因素,而營收和成本不過是個最終數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