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鴨的成本與利潤
鴨蛋和鴨肉質地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人們喜愛的食品,鴨的羽毛可製作鴨絨衣被、紡織品和飼料,鴨的腦、血、內臟可造多種生物製品,鴨糞不僅是農田的優質有機肥料,還是魚類的良好餌料。
養殖肉鴨的周期比較短,一般養殖42-60天即可出售,資金周轉快,一年可多次養殖。養殖肉鴨的收入比較高,每隻肉鴨的純收入2元左右,在農民家庭養殖的條件下,一次可養殖2000-3000隻,每茬純收入5000元左右,一年可養殖5茬以上,收入比較高。
二、養殖成本與利潤分析
1、養殖成本
(一)前期成本
以批量存欄10000隻小規模標准肉鴨棚舍為例,飼養期設定40天,年7批次出欄優質肉鴨70000隻(在正常情況下,合同肉鴨的成活率應保持在98%以上,合同公司在發放鴨雛時往往多派發2%的商補。所以,我們按100%的成活率計算是合乎要求的)。
1、鴨舍2000平方米×90元/平方米,約18.0萬元。
2、配套網架及飼養器具,約4.0萬元。
3、工人住房及庫房,約3.0萬元。
肉鴨養殖投資成本合計約25.0萬元。
(二)中期成本
1、工資:2人×1800元/人×12月,合計43200元。
2、檢疫費:7萬只×0.06元/只,合計4200元。
3、鴨苗運費:7萬只×0.04元/只,合計2800元。
4、飼料運費:7萬只×5kg/只/1000×25元/噸,合計8750元。
5、煤火費:7萬只×0.30元/只,合計21000元。
6、抓鴨費:7萬只×0.1元/只,合計7000元。
7、葯費、疫苗:7萬只×0.17元/只,合計11900元。
8、水、電費:7萬只×0.05元/只,合計3500元。
9、折舊費:25萬/10年,合計25000元。
10、其它費用:合計5000元。
11、苗款:7萬只×5.5元/只,合計385000元。
12、料款:7萬只×5公斤×2.44元/公斤,合計854000元。
支出合計1371350元,每隻養殖成本19.59元。(僅供參考)
B. 稻田養鴨有哪些好處
(1)充分發揮了鴨好動、勤覓食的生活習性,起到了中耕除草、吃蟲增肥的作用。鴨群能有效控制稻田雜草的發生,能有效解決水稻與雜草爭肥、爭光、爭氣的矛盾;能改善水稻群體通風透光條件,控制紋枯病的發生;鴨糞便是優質的有機肥,能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稻田肥料消耗。
(2)能充分發揮鴨群晝夜覓食的習性,使晝夜活動的害蟲均有機會成為鴨子的食物,對水稻秧苗的生長有保護作用。
(3)充分利用稻田生產的生物飼料,降低養鴨成本。活潑好動的鴨子能廣泛採食稻田中的各種浮游動物、兩棲動物和落入田中的穀粒,能變害、變廢為寶,顯著降低養鴨的成本。稻田飼養的肉鴨運動量大,活動採食自由,其健康水平和鴨肉品質高。
(4)充分利用稻田的自然資源,發展生態養殖業。稻田養鴨能充分利用稻田的自然環境、水體環境、空間和田地青飼料資源發展養鴨業。能在減少稻田化肥使用量的同時,提高水稻的產量。並且避免了鴨糞污染環境問題,保護了土壤和水資源。
C. 養鴨成本
養鴨,當然得控製成本,至於你說的控制最低成本,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建設養鴨舍時,要做好大規劃,比如選用什麼技術、用什麼材料
2、與供應商打好交道,比如 養鴨苗、飼料 的價格很有優勢的
3、相應的營銷計劃,賣得高價位的,成本也不成問題了
D. 怎樣養鴨不生病又長得快
1、合理的通風透氣,是為了供給鴨足夠的新鮮空氣。 排除鴨舍內的濕氣、二氧化碳、氨氣等有害氣體,保持鴨群良好的健康狀況和生長速度。要求以人進入鴨舍內不感到悶氣和刺激眼、鼻為好。 做法:適當開啟朝南窗戶,在雛鴨飲水、吃食時給以通氣換氣,冬季可在中午進行。
2、鴨每日的營養攝取量,應配製夏季高溫用的、不同生長階段的肉用仔鴨飼料配方。配方中可用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在滿足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質水平盡可能處於最低限,以減少飼料消化過程中的散熱。
3、建造高而寬敞的鴨舍是減少太陽輻射熱影響的較為有效的方法。高溫期間可在屋內頂淋水或噴水霧化,也可在外屋頂上刷白灰,並做好鴨舍周圍環境的綠化工作。
4、發酵床養鴨增加抵抗力,減少疾病發酵床養鴨技術可以在鴨舍內提高鴨自然免疫力,減少疾病發生,提高了鴨肉的品質。
穀物類可用粉狀、粒狀各半或全部粉狀混以其他飼料加水拌成干濕狀喂給。鮮貨(下腳)要煮透,青飼料要新鮮,不可中斷。北京鴨一般每晝夜飼喂4次,即上午9點、下午3點、晚上9點、夜裡3點:停產鴨日喂二次,一般每日每隻消耗混合料3~4兩,青料3~4兩。麻鴨一般每天喂三次,早、中、晚定時給料,夏季天熱,早上一頓應提前(5點),晚上一頓要推遲(7點);冬季夜長,可適當喂些粒料。為了補充礦物質,可在舍內食盆里放些碎貝殼、蛋殼等,讓鴨子自由採食。產蛋期間不論熟料和生料均為2.2~2.5兩,青料2~4兩。
青料與精料的比例一般各為50%,但是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產蛋鴨過肥,可加大青草比例;不產蛋和人工強制換羽的鴨群,草料可占精料的70%以上,最多可達150%。青飼料缺乏時,可喂大麥芽,效果很好。
E. 鴨子的養殖技術有哪些
1、鴨苗選擇
用於進行放養的鴨苗它的體質是必須要過關的,同時這時的鴨苗也有一定的大小了,這樣才能進行放養,不然損失會很大。一般情況下我們至少需要選擇半個月左右的鴨苗用於放養,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日齡,那麼就需要在養殖場中進行一段時間的養殖才能放養。
2、放養密度
放養的密度需要根據所選擇的放養的區域面積以及鴨苗的大小和生長情況來決定放養的密度,放養的密度可以適當的稀,但絕不能過密,這樣放養區域的食物不能滿足鴨群的需求,會發生搶食的情況,同時放養的密度過大會污染放養區域的環境,通常情況下一畝放養的區域一般可放養成鴨二十五到三十五隻左右,十五日齡的鴨苗一般可放養幾百隻。
3、放養區域
放養的區域我們主要是根據放養鴨子的數量以及距離養殖場遠近、區域的環境等來進行規劃和選擇,一般情況是選擇距離養殖場近的園地或稻田等用來進行放養,這樣它們在園間和人田間就會有充足的食物,我們只需要少量的飼喂一些精料用來催肥即可。同時在放養區域要設立圍欄,用來防止鴨子逃跑。
4、放養方法
一般是在每天上午十點到十一點左右的時候將鴨群放入選好的放養區域,在放養區域要准備好充足的飲用水,同時在每天下午兩點到三點左右去放養區域在固定的位置投放飼料,用來補充它們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其次就是等晚上會養殖場之後在進行一次補料即可。在放養的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對田間和園間的管理,防止天敵對它們的傷害,最好是每天都有專人進行看管。
5、注意事項
在放養鴨子的時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編在這里例舉幾點,首先就是在放養的時候不要選擇很遠的地方放養,這樣不方便進行管理,其次就是放養的時候趕鴨不要趕太急,因為鴨子的膽子很小,很容易受驚,從而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損害。然後就是在地面比較燙的時候不要進行放養,這樣會損害鴨子的腳掌,從而引發細菌感染,最後就是在一些噴了農葯的區域不要讓鴨子進去覓食,不然會被毒死。
(5)如何降低養鴨成本擴展閱讀:
1、放養密度:
根據放養鴨的大小,強弱決定放養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則。一般0.067公頃果園放養成鴨20-30隻。
2、劃定輪放區:
根據放養鴨的數量及園地面積劃定輪放區,用高50厘米的尼龍網圍欄成幾個區輪放。為便於管理一般每區0.335公頃放養400隻左右為宜。果園面積小,養鴨數量少時,可以不分區,但應根據園內雜草及昆蟲等的生長繁殖情況實行間斷放牧。在輪放區內要為鴨子備足飲用水。
3、按時補飼:
為補充放養時期飼料的不足,對放養鴨要適時補飼。雛鴨放養從4周齡開始,前期為育雛期,可圈養和籠養。雛鴨在早晚各補飼1次,以補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飽晚喂足的原則確定補飼量,並逐減喂飼次數和數量,促使鴨自由採食。
4、加強監管:
嚴防鼠害:放養鴨要嚴防山貓、黃鼠狼之類野獸的侵害。侵害鴨的獸類都懼怕網具,因此採用尼龍網圍圈放養區是有效的安全防禦措施,不管放養多少只,也不管面積大小,都要用網圍圈,並要固定專人管理。特別是放養幼齡鴨,防鼠害更為重要。
5、防疫滅病:
放養鴨的防疫同樣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方針。要按照常規防禦程序,定期進行疫苗接種,做好防疫滅病工作。
參考資料:鴨子-網路
F. 養殖鴨子成本如何
成本看你養多少了,可以到中國畜牧街網站了解介紹一些技術一、肉鴨飼料的配製。要保證肉鴨既能正常生長發育又能充分發揮其遺傳潛能,飼料應根據其不同生理階段和營養需求特點配製。1、飼料原料。選用的飼料原料應來源充足、質量可靠、符合國家飼料衛生標准。2、科學配製。應注意肉鴨的飼養方式、生活環境、食物來源結構與營養特性、生產性能特點。若肉鴨採用放牧方式飼養,其生長速度較慢,應依據放牧獲得食物的營養特性配製飼料,以提高飼喂效果降低飼養成本。具體飼料配方是:①雛鴨飼料(%):玉米50、菜餅20、碎米10、麩皮10、魚粉7.5、肉粉1、貝殼粉1、食鹽0.5。②中鴨和育肥期飼料(%):玉米50、小麥17、麩皮12、碎米10、菜餅5、魚粉4.5、貝殼粉1、食鹽0.5。3、適口性好。飼料的適口性要好,營養成分易穩定,便於儲存。無論人工配製飼料,還是採用機械加工,最終的飼料產品應混合均勻。4、禁止使用違禁葯物。特別是在肉鴨生長後期飼料中,禁止使用任何葯物性飼料添加劑,以確保鴨肉產品安全。二、蛋鴨飼料的配製。1、飼料原料。配方在選用原料時,應具有易操作性。要求飼料原料的品質穩定,數量充足,價格適宜,具有地方資源優勢。2、營養適宜。配製蛋鴨日糧應根據鴨的年齡段和採食量確定配合飼料的適宜營養濃度。其參考配方是:①蛋小鴨(1~8周):玉米58.7%,豆粕26%,菜粕或棉粕7%,石粉4%(骨粉、貝殼粉均可),特預6號預混料4%,食鹽0.3%。第一周雛鴨建議全部飼喂全價顆粒飼料。②蛋中鴨 (8周~開產):玉米64%,豆粕16%,菜粕或棉粕6%,石粉9.7%(骨粉、貝殼粉均可),特預6號預混料4%,食鹽0.3%,金賽維適量。③產蛋期鴨:玉米51%,豆粕22%,菜粕或棉粕3%,次粉10%,石粉9.7%(骨粉、貝殼粉均可),特預6號預混料4%,食鹽0.3%。3、用添加劑。添加劑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資料證實,在50千克常規蛋鴨日糧中添加80克蛋氨酸和50克賴氨酸,魚粉從4千克左右降到2千克左右,而產蛋量、蛋重等均不會受影響。維生素添加劑完全可以代替青飼料的營養功能,不僅可以起到補充維生素的作用,同時還能節省大量青飼料,減輕養鴨戶的勞動強度,降低養鴨生產成本。4、飼料應保持新鮮。為了防止飼料發霉變質,飼料應存放在乾燥處,不應將飼料存放在鴨舍內。
G. 果園養鴨可以節約成本,果園養鴨有哪些方法
節約飼料是降低養鴨成本的常用方法,但作為養鴨戶,飼養肉鴨如何節約飼料成本?同時能保證鴨的健康生長發育?據了解,選擇優質鴨種、控制飼養環境溫度、合理投喂、及時出欄都是影響肉鴨飼料利用率的因素,應引起重視。
第七,及時屠宰肉鴨
一般40 ~ 48天屠宰比較合適,因為肉鴨此時增重和飼料報酬已經達到高峰,50天齡以後肉鴨增重和飼料報酬下降。所以及時宰殺也是節約飼料的有效措施。
H. 發酵床養鴨比傳統養鴨節省飼料
是的。傳統圈養鴨的消化道比較短,造成飼料消化不充分,造成鴨糞中仍然含有大量營養物質,如鴨糞的粗蛋白仍然達到了70%左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發酵床中飼養的家禽,消化道比傳統養殖的長三分之一,從而提高了鴨對飼料的消化吸收率,其結果就是:①飼料報酬大大提高,料肉比大大降低,效益大增;②排出的糞便臭味大大減少,減少了糞便蛋白質的浪費,延長了發酵床的使用壽命和發酵效率;③鴨舍內的空氣質量更好,鴨更加健康,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一隻鴨節約的成本(相對於傳統養鴨的飼料葯物支出等)可達到5元之多。關於發酵床養鴨技術,可以參考河南民心生物科技。
I. 免耕稻田養鴨技術是一項重要的實驗項目,免耕稻田養鴨技術的要點有哪些
水田養鴨技術是一種種植與養殖相結合的技術,具有除草、病蟲害防治、施肥、中耕、減少化肥和農葯的使用等優點。水田養鴨互惠互利,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生產的產品美味安全。種養結合保護環境,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是一項值得推廣的農業生態技術。
3.2鴨舍管理
經常檢查鴨舍,及時修復破損的鴨舍;保持棚內乾燥、清潔、安靜、通風,經常清潔和沖洗鴨棚;墊草要勤換勤干,及時清理鴨糞,鴨棚內外要定期徹底消毒。
4該收割鴨子了
收鴨的時機是水稻抽穗時,鴨的體重在1公斤以上,比較合適。這時鴨子的進食能力很強,鴨子會大量吃大米,導致大米產量下降。這個時候回收鴨子比較科學。
5摘要
在稻田中,養鴨是一項旨在生產有機水稻的技術,它集種植和養殖於一體,其應用可以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保護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J. 高效養鴨技術
1、選擇種鴨
種鴨的好壞,直接影響後代的生長速度,體格大小和產蛋性能。
體型外貌是一個品種的重要特徵,也是生產力高低的主要依據,因此,選擇的種鴨必須具有本品種的固有特徵,同時更應側重於經濟類型的選擇。
2、公母鴨配比
如果採用本交方法,一般採用群配法。但要求公母比例一定要適當,公鴨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受精率。公母配比大致如下:
肉用型鴨1:4~8;兼用型鴨1:8~12;蛋用型鴨1:20~25。
3、利用年限
種母鴨一般是每二年至三年更換一次,因為第一年產蛋量最高,次年下降10~15%,第三年再下降15~25%,三年以上鴨所產的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顯著降低,雛鴨發育不好,死亡率也高,所以,到第四年母鴨應予淘汰。肉用種母鴨的利用年限應比蛋用鴨短,一般至三年予以淘汰。
蛋用種公鴨的配種年限一般為2~3年。肉用種公鴨一般為1~2年。
4、選擇好放牧場地
在早春秧苗轉青前,將母鴨趕到水塘、河溝里放牧,讓其覓食魚蝦、泥鰍及水生生物。一到春耕,可在耕翻後准備栽秧的綠肥田放牧,這種田有較多的草籽、草根、蚯蚓、昆蟲等天然飼料可供母鴨採食。栽秧的稻田因為撒有化肥或農葯,不宜作為放牧場所。
5、精心放牧
早春氣溫偏低,宜晚放牧、早歸牧,並逐日延長放牧時間。放牧時要注意水溫,下水、上坡要慢行,以防傷及鴨掌。在河網地區利用河道放牧,出牧時宜逆流而上,此時體力足,捕獲的食物多。遇到刮風天氣應逆風放牧並適當控制鴨群的行走速度,避免風掀鴨羽,使鴨體受涼。
來年母鴨因個體大而行動緩慢,飽食後喜伏卧不走,易於蓄積脂肪,影響產蛋,因此要加以控制,盡量使之活動,以增加運動量。產蛋鴨膽小易驚,每次放牧路線變動不應太突然。公鴨在產蛋旺季性慾較為旺盛,因此要注意鴨群中的公母比例,免得鴨群騷亂,影響母鴨產蛋。
6、適時補喂飼料
產蛋旺季母鴨產蛋強度很大,每天放牧、遊走的量也大,採食的活食和青飼料容積大但營養濃度低,一般難以滿足產蛋的營養需要。因此,每天應根據鴨子產蛋的多少與鴨群採食狀況適時補喂飼料。在氣溫較低時還應適當補飼穀物等能量飼料,以增強母鴨的禦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