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哪些費用可以轉化為成本
擴展閱讀
服裝店投資成本多少 2025-05-26 08:25:50
防酒駕成本多少錢 2025-05-26 08:24:53
如何應用成本法的結合制 2025-05-26 08:11:41

哪些費用可以轉化為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4-25 10:40:20

『壹』 轉換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轉換成本
轉換成本是指客戶從購買一個供應商的產品轉向購買另一個供應商的產品時所增加的費用,如增加新設備、重新設計產品、調整檢測工具、對使用者進行再培訓等發生的費用。[1]「轉換成本」(Conversion Cost)最早是由邁克·波特在1980年提出,指的是當消費者從一個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轉向另一個提供者時所產生的一次性成本。 這種成本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也是時間、精力和情感上的,它是構成企業競爭壁壘的重要因素。如果顧客從一個企業轉向另一個企業,可能會損失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和關系,那麼即使他們對企業的服務不是完全滿意,也會三思而行。

中文名
轉換成本

外文名
Conversion Cost

提出者
邁克·波特

提出時間
1980年

概述
措施
企業要提高顧客的轉換成本,首先應該考慮如果自己的顧客轉投競爭對手,將會在程序、財政和情感三方面有哪些損失進行仔細的評估。然後通過提高顧客的轉換成本,來增加顧客轉換的難度和代價。有的企業通過宣傳產品、服務的特殊性,讓顧客意識到他們的轉換成本很高。

原理
例如,公司可以向顧客宣傳其產品和服務的復雜性和學習過程很長,讓他們感知到程序轉換成本很高,因此不願意輕易更改服務提供商。同樣,通過宣傳企業自身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為消費者提供一整套適合他們的不同功能產品和服務,來增加顧客對他們的依賴性,有效抵擋其他企業忠誠計劃的誘惑。 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定製化的產品,與顧客建立情感層面的一對一的關系,也將大大增加消費者的程序和情感成本。如花旗銀行將顧客的照片印在信用卡上,MCI世界通訊公司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專供家庭成員使用的直撥家庭電話系統,使用這個通話系統,家庭成員之間可以花費很少。

重點應用
許多酒店、航空公司等忠誠計劃的先行者已經將忠誠營銷的重點,從原來的提高程序和財政轉換成本,轉為提高情感轉換成本,因為,情感轉換成本比起程序和財政轉換成本來說,更加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轉換成本效應定義:轉換成本效應是指,更換供應商所需要的投資越大,消費者對於現有供應商的商品的價格敏感性越低。換句話說,更換供應商的附加成本越大,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敏感性越低。這是因為,許多商品需要消費者進行一系列的配套投資以保證使用

案例
例如:航空公司一般不願意更換飛機供應商,因為如果將波音換為空客,那麼重新培訓機械師、投資購置新的備用部件等會增加很多成本。轉換成本效應舉例分析 當然,與轉換成本聯系在一起的忠誠並不是永恆不變的。當輔助投資環境發生改變時,消費者的價格敏感性就會提高。例如:在電子商務時代,那些仍然只依賴於傳統渠道進行銷售的企業可能會逐漸喪失其優勢,而那些將傳統渠道與電子商務渠道結合起來的企業則獲得了較快的發展。 為了削弱轉換成本效應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可以通過吸收或降低轉換成本的方式來激勵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例如:給予顧客更多的折扣或者提供附加價值更高的服務等。當轉換成本被有效降低時,企業就可以與市場上的替代產品進行競爭。

『貳』 請問哪些費用可以進成本,從而減少企業所得稅

  • 首先要看你們企業的性質,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是不同的。

工業企業相對來說能入成本的項目很多,特別是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支出都可以按比例分攤進成本,如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

商業企業相對來說就比較少,除了我們都知道的進貨成本,另外物流費用也可以攤入進貨成本。

『叄』 轉化成本如何計算

轉化成本=實際消費/轉化次數具體什麼是轉化,需要自己定義,可以是咨詢量、預約量、上門量、繳費量等

『肆』 1.按照現代財務制度的規定,哪些費用可以列入成本

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已於今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取得「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的納稅人,在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和「三險一金」專項扣除外,還可以依條件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附加扣除。
對於2019年發放的年終獎,如果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採取單獨計稅方式,反而會產生應納稅款或者增加稅負。同時,如單獨適用全年一次性獎金政策,可能在稅率換檔時出現稅負突然增加的「臨界點」現象。因此,《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專門規定,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可以自行選擇計稅方式,請納稅人自行判斷是否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並入綜合所得計稅。扣繳單位應在發放獎金時注意把握,以便於納稅人享受減稅紅利。也就是說,納稅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不並入當年綜合所得,以獎金全額除以12個月的數額,按照綜合所得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以避免部分納稅人因全年一次性獎金並入綜合所得後提高適用稅率。
對部分中低收入者而言,如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並入當年工資薪金所得,扣除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等後,可能根本無需繳稅或者繳納很少稅款。

『伍』 哪些費用可以進成本

與生產有關的,經如車間發生的管理費用,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車間的,包括設備等,修理修繕費用等,都可以進成本。下生產無關的費用進期間費用

『陸』 成本、費用、支出三者之間的關系

支出、費用與成本的聯系如下:

1、支出與費用的聯系:支出的范圍比費用大。支出包括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所得稅支出、利潤分配支出和營業外支出五大類支出,但只有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和所得稅支出三類支出可轉化為費用。

2、費用與成本的聯系:費用的范圍比成本大。費用包括期間費用和生產費用,按照成本核算范圍,期間費用不能轉化為成本,只有生產費用才能轉化為成本,依據會計准則,對象化後的生產費用是產品成本。

支出、費用與成本的區別如下:

1、內容不同

企業的支出分為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投資性支出、所得稅支出、營業外支出和利潤分配性支出六大類。

費用是企業為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可劃分為生產費 用、期間費用和所得稅費用三大類。

成本是產品在生產、製造過程中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價值。包括:原材料、 燃料等商品生產中已耗費的勞動對象的價值、折舊費用,工資等。

2、影響因素不同

成本與企業特定資產或勞務相關,而費用則與特定期間相關。成本是企業為取得某種資產或勞務所付出代價的量度,而費用則是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資源耗費金額。成本不能抵減收入,只能以資產的形式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而費用則必須沖減當期的收入反映在利潤表中。

3、表現形式不同

費用是會計期間內經濟利益的減少,其表現形式為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權益的減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進行分配等經濟活動引起的所有者權益的減少。成本是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耗的生產資料轉移的價值和勞動者為自己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貨幣表現。

支出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經常性業務,是為了在室特定的目的而由經濟主體的支付行為而導致的資源的減少。


『柒』 按照現代財務制度的規定哪些費用可以列入成本

按照費用是否可歸屬於產品成本,分為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

1、生產成本: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原材料、人工、固定資產折舊費等可歸屬於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計入生產成本,在產品銷售時,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

2、期間費用:企業發生的不能歸屬於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准則依據:

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2014年修訂)

第三十三條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第三十五條 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於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夠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導致其承擔了一項負債而又不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十六條 符合費用定義和費用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捌』 哪些科目可以轉為生產成本

你好,原材料、自製半成品(繼續加工的)、製造費用(月底分配)
借:生產成本-*設備
貸:原材料-**材料
自製半成品-**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貸:製造費用-結轉製造費用

『玖』 一般納稅人可以計入成本的費用具體有哪些

如果取得合法的發票
1、業務招待費是銷售收入的千分之5的60%可以在稅前列支(是用你自已的銷售收入計算),超過部分不能在稅前列支。所有企業都這樣
2、像差旅費支出,只要是合理的,就可以列支
3、材料如果是生產用的可以列生產成本,管理部門用的可列管理費用。

『拾』 成本有哪些!

成本的種類:

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費用成本

采購成本、生產成本、經營成本、產品成本、銷售成本、

房地產成本、土地成本、工程成本、開發成本、預算成本、質量成本、

財務成本、企業成本、車間成本、管理成本、設備成本、營運成本

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標准成本、平均成本

目標成本、項目成本、 流動成本、物流成本、 風險成本、

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歷史成本 、長期成本、短期成本、機會成本、混合成本

稅收成本、權益成本 、經濟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