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米皮麵皮哪個成本高
擴展閱讀
台山人力資源電話多少 2025-05-26 11:03:08
北京cbd的資源優勢是什麼 2025-05-26 11:01:51
鑽石開槽怎麼選波頭大小 2025-05-26 11:00:07

米皮麵皮哪個成本高

發布時間: 2022-04-25 05:17:38

Ⅰ 涼皮和米皮有什麼區別哪一個在家做起來更方便

涼皮是一種純澱粉食品,它是用小麥麵粉裡面的澱粉製作的,所以要製作涼皮必須先把澱粉從麵粉中分離出來,分離澱粉的方法就是洗面,涼皮主要在北方,總體來說,涼皮的市場要遠大於米皮。漢中熱麵皮是以大米磨粉蒸制,蒸好後切成大片或者寬條拌制,適合冬季食用。(放涼切細條涼拌即是漢中涼皮)涼皮較麵皮更韌,更筋道,所以,一般比麵皮切的細。涼皮又稱陝西涼皮,是陝西省漢族特色小吃之一。現有西府寶雞擀麵皮(發源於岐山縣)、漢中米皮、秦鎮米皮等流派。

只是麵皮油麵筋涼皮沒有,二者口感有明顯區別,涼皮較麵皮韌,更有勁道所以一般比麵皮切的細,涼皮是用米漿製作出來的,麵皮則是麵粉和和面,再將面團洗成麵筋,剩下的面漿放一夜發酵一下將水倒出,留下麵糊上鍋攤薄、蒸熟、切好就是麵皮了。是特別品種的大米泡米、磨漿、蒸制而成;麵皮則是麵粉和面,在水中搓洗,清洗出麵筋,再用洗好的上籠蒸制而成。涼皮市場最大,北方人最喜歡,南方也有市場,但米皮的市場主要在南方,北方也有,但沒有涼皮在南方市場那麼大。

Ⅱ 六碗米皮需要多少

六碗米皮需要一斤大米。
大米單價2元/斤,即2元x50/斤=100元大米,可做125斤米皮,每碗0.4斤(4兩皮子一兩配菜),可調312碗,每碗米皮成本0.32元。
陝西涼皮分了很多流派。涼皮因原料不同可分為:麵皮、米皮、黑米皮、魔芋皮、醋粉皮。因製作方法不同又分為蒸麵皮、樺麵皮、焰麵皮。大街上如果看見加前綴的涼皮,比如秦鎮米皮、漢中涼皮、歧山樺麵皮、寶雞焰麵皮、麻醬涼皮。

Ⅲ 山西的麵皮很出名的,那山西麵皮是米做的還是面做的

麵皮在西北地區都有 但是陝西的是最正宗的 涼皮分米皮和麵皮,麵皮就是面做的涼皮是西北最為流行的一種風味小吃,製作簡單,口感爽滑,成本還低,不論涼拌還是炒制口感都不錯。下面介紹一下涼皮的製作: 原料:麵粉2500克,鹽20克,食用鹼2克,色拉油10克。 製作:1、麵粉放入盆中,加鹽、水1200克調勻成面團,將條好的面團放入一個大盆中,加入清水淹沒表面,然後用手反復搓揉面團,一直搓到清水變混濁後將水控水到另一個盆內即成澱粉水。然後再重新家水到放置面團的盆內反復搓揉,直至將面團的澱粉全部取出,最後只剩下一團麵筋為止。2、先將麵筋團控干水分,擱置一段時間後,用擀麵杖擀平麵筋,上籠用旺火蒸熟成熟麵筋。然後把洗出的澱粉水靜置2-3小時,待澱粉沉澱,再潷出多餘的水分,放入食用鹼攪勻,成面團狀的麵皮水。3、取一個金屬涼皮籮,現在上面抹上色拉油,然後用手勺舀出少許麵皮水,搖動涼皮籮使涼皮水均勻地鋪在籮底,最後將籮放入鍋內,上籠大火蒸熟,取出即可。 備註:涼皮的厚薄一般在0.2-0.4厘米之間。如沒有專門的涼皮籮,可用不銹鋼平盤代替。 正宗陝西秦鎮麵皮的做法: 1,可以先用面加水和成較軟的面,面和好後醒10分鍾,然後加水開始洗面(即洗去麵筋),倒出洗面的水,再加水洗面,這樣重復三、四次,直到面被洗得只剩下了麵筋了才算好。面洗好後把麵筋上鍋蒸熟(切小塊備用,後加在做好的涼皮里)。再把三、四次洗面的水放在那裡靜置8小時,倒出上面的清水,下面的濁水即是面漿就可以用來做來涼皮了。 2,先在一個大連子上放濕屜布,倒入一勺麵糊,搖晃均勻攤開,後上鍋蒸2-3分鍾拿出,麵皮上面刷油,揭去簾布後麵皮背面也刷油,一張麵皮就做好了。 (也可以象上面一樣把醒好的面漿操作在模型裡面做麵皮。) 3,把蒸好的麵皮兩邊刷油,然後再用刀子蘸一下涼水,再把涼皮兒切成喜歡的寬度即可, 拌入自己喜歡的調料,比如黃瓜絲了,香菜,辣椒油,芝麻油,姜沫,蒜沫,糖,醋,味精,雞精,鹽,醬油,就可以吃了。 正宗陝西小吃---涼皮的做法 材料(兩人份) 麵粉(最好是高筋麵粉,即Bread flour) 2杯(1杯240ml,2杯麵粉大約250克); 涼水 約2杯; 鹽1小匙(3克); 做法: 1、把麵粉和鹽過篩後(沒有篩子也可以不過),一點點的加入水攪成麵糊。注意每次加入的水不要太多,一點一點的加,攪勻之後再加,這樣攪出的麵糊才光滑無粉粒。攪得次數越多,做出的涼皮兒才越筋。大約攪20分鍾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麵糊不可太稀,否則蒸出的涼皮兒容易斷而且不筋。攪好之後的麵糊,可以看出很光滑. 2、把攪好的麵糊放入冰箱冷藏室內冷藏(冬天則放室溫即可)至少三小時以上,稱為醒面。我家一般都放隔夜。 這一點非常重要,能夠解決大家所知道的國外麵粉不成筋的問題。 3、把醒好的麵糊取出使其恢復室溫,這個過程把蒸涼皮兒的模型擦好備用。模型如圖所示,最好是平底盤,直徑稍大點,不銹鋼的托盤最好,在超市裡就有的賣 4、用一個平底鍋燒一大鍋開水備用。然後准備潤滑的油碗:在一個小碗里倒少許食用油(任何植物油均可),然後加入少許水即可。 5、待水開後,往一個模型里刷少許油,舀一勺麵糊倒入。麵糊的多少由個人掌握,喜歡厚一點兒的涼皮兒就多舀一點兒,反之則少一些,實驗一兩張就可以掌握了。 6、把模型里的麵糊盪勻,讓模型底部均勻的蓋上麵糊。 7、把裝好麵糊的模型放入開水鍋中,蓋上鍋蓋。火要一直保持大火。 8、重復步驟五、六,把另一個模型也倒入麵糊。這個過程中第一個模型中的麵糊會慢慢的起泡,如果鍋蓋是透明的能看得很清楚。麵糊鼓 起就是蒸好了。 9、戴棉手套把蒸好的模型取出放在涼水中冰涼(冰第一張的時候把第二張放入鍋中繼續蒸) ,做法有兩種選擇。第一,把模型倒扣著放在涼水管下沖;第二,在水池中蓄一池涼水,把模型放在里邊漂著,但效果沒有第一種好。 10、用刷子在蒸好的涼皮兒表面刷一層油,慢慢把涼皮兒剝下即可。 11、 把蒸好的的涼皮兒兩面都刷上油,刀子蘸一下涼水,再把涼皮兒切成喜歡的寬度即可, 拌入可口的調料

Ⅳ 涼皮、擀麵皮和米皮的區別是什麼

擀麵皮、涼皮和米皮的區別:

1、寬度:

擀麵皮:手擀麵一樣的寬度,比手擀麵薄一倍

涼皮:1.5--2cm的寬度,比擀麵皮薄一倍

米皮:0.5cm的寬度,差不多0.5或者更薄一點

2、口感:擀麵皮:勁道,蒸過的擀麵皮嚼多了會感覺很香,一般年輕人吃的比較多,因為比其他的種類要硬一點,個人更喜歡擀麵皮。

涼皮:滑溜酸爽,有點東北拉皮的味道,很軟,適合老人和小孩吃。

米皮:軟糯甜香,有米的甜甜的味道,軟軟的,適合老人和孩子吃。

3、調味:三種的精髓都在於辣椒油,油溫和辣椒調料的量都是要掌握的。

擀麵皮:辣椒油,鹽水,味精水,一點點的醋(也可不放,因為本身發酵過就有一點酸酸的)因為擀麵皮本來就會香不用放其它東西就可以。

涼皮:辣椒油,鹽水,味精水,醋,姜蒜水,芝麻醬,爽滑的涼皮配上酸溜溜的醋,竄竄的蒜香,芝麻醬的濃香,很開胃。

米皮:配料和涼皮一樣,因為米的緣故味道上略甜一點。

(4)米皮麵皮哪個成本高擴展閱讀:

涼皮,是擀麵皮、麵皮、米皮、釀皮的統稱。因原料、製作方法、地域不同,有熱米(面)皮、擀麵皮、烙麵皮、釀皮等。口味有麻辣,酸甜,香辣等各種口味。

米皮,是利用米為主要原料,通過一系列的蒸制加工,做成的一種美食。顯著特點是「筋、軟(方言讀作rang)、薄、細」。

擀麵皮是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具有筋斗、柔軟、涼香、酸辣可口的特點。歧山擀麵皮則是先擀成面,然後再蒸,蒸熟後再切成比涼皮稍寬的條狀,吃法和米麵皮基本一樣,不同於米麵皮的是,擀麵皮口感較硬,韌度高,有筋性。

參考資料:網路-涼皮

網路-米皮

網路-擀麵皮

Ⅳ 涼皮、米皮、擀麵皮、烙麵皮,到底有啥不一樣

涼皮的起源,是個謎,大概每種小吃,都有過跨越千年跟歷史名人舉手自拍的努力。涼皮也不例外。

關於涼皮的起源,網路上有兩個常見的說法:

一說是秦始皇在位時,有一年久旱不雨,打下的稻穀盡是稻秕。當時有位姓朱叫十三的農民,將打下的新大米用水拌濕之後,用碾米的水磨碾子把大米碾成糊狀,然後傾倒在甄箅上蒸熟,再切成條狀,名為大米皮子,大家嘗後各個稱奇。朱十三和納貢的人來到秦鎮,將麵皮獻給秦始皇。秦始皇吃了麵皮感覺美味可口,贊不絕口。另一說是:劉邦稱王漢中,政業興旺連年豐收。農民探索新的食品:把麵粉加水稀釋,蒸成薄餅,後切成條佐以辣醬等涼拌而食,味道很是鮮美。劉邦體察民情,主人就以新食品來招待劉邦。劉邦一吃便贊口不絕。

不過在漢中當地,大家更習慣把熱米皮稱作麵皮。如果說秦鎮米皮是涼拌著吃,那漢中熱米皮則是浸泡在米皮湯,也就是調料水中。《早餐中國》第25集就記錄了陝西漢中一家製作漢中熱米皮的小店。店主對原料頗有一種手藝人的堅持,米要用桂朝米,水要用自家的井水,因為水質硬一點,做出來的米皮沒有那麼粘。

還有一種黑米皮,做法都一樣,就是原料多了黑米。

Ⅵ 賣一張涼皮能掙多少錢

這個你必須知道涼皮的成本,因為現在涼皮的零售價格各地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每份涼皮掙多少也就不是一個定數了。涼皮的製作成本 是每份五毛,批發是一塊七 零售的話 需要加入辣椒油 調料水 芝麻醬 黃瓜絲等調味料,這些調味料的總成本最多一塊二,所以如果是自做自賣的話 一份涼皮的綜合成本就是一塊七 如果是批發人家的回來賣的話 則綜合成本就是不到三塊 具體每份涼皮可以賺多少 你可以自己算下的,因為區域的不同 涼皮的零售價格有 比較大的差異 但涼皮的成本基本都差不多的。更多話題 歡迎交流。

Ⅶ 米皮和麵皮有什麼區別哪個口感好

米皮和麵皮是很好區分的。

米皮和麵皮到底是什麼?

米皮用米為原料做的,起源是陝西西安的一種小吃,烹飪工藝是蒸制而成的一種美食,米皮中比較出名的小吃是陝西秦鎮米皮。

米皮通過蒸制,不上火,好消化,老少皆宜,根據口味的不同,可以調制不同口味的調料,比如麻辣,鹹味,酸辣,清淡等。

麵皮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一般是指用小麥麵粉做的吃食,但是也有用米和土豆澱粉及紅薯澱粉等做成,說以從這個原材料的使用上可以看出麵皮可以是包含米皮的,米皮就只是指用米做出來的小吃。

麵皮的吃法就非常多種多樣了,可以炒麵皮,蒸麵皮,也可以涼拌麵皮,口味也是豐富多樣,應用的范圍更廣泛,麵皮比米皮在市面上更常見。

以上就是米皮跟麵皮的區別跟口感。

Ⅷ 米皮和麵皮的區別

米皮和麵皮的區別如下。
米皮
米皮,是利用米為主要原料,通過一系列的蒸制加工,做成的一種麵食。最著名的米皮當屬「陝西西安秦鎮米皮」。秦鎮米皮歷史悠久,顯著特點是「筋、軟(方言讀作rang)、薄、細」。其米皮、調味汁、辣椒油的製作方法十分考究。
麵皮
麵皮是著名的漢族小吃。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現有漢中米皮、寶雞擀麵皮,蕭縣麵皮等流派。具有筋斗、柔軟、涼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點,是較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之一。其麵皮選料精良,工藝嚴謹,調味講究,以「白、薄、光、軟、筋、香」而聞名,涼爽可口。

Ⅸ 涼皮做法,涼皮加盟涼皮利潤是多少開涼皮店多錢

涼皮材料: 米醋,蒜,紅椒,麻椒油,黃瓜,味積鮮,麵粉,香油,精鹽做法: 1.用精粉和成面團,醒10分鍾。2.把面團用清水反復洗。3.洗至水清為止形成面精。4.麵筋和少許食用鹼。5.在盆中攤平。6.洗面水靜擱3到5小時。7.洗面水上層清水倒出保留下層面漿。8.麵筋在蒸鍋蒸10分鍾。9.蒸熟後切塊。10.面漿水倒入平底不銹鋼盤中在熱水鍋內煮兩分鍾,表面成透明狀取盤放入涼水中揭下麵皮。11.紅椒、黃瓜絲、蒜泥、米醋、味積鮮、精鹽、麻椒油、麵皮、麵筋涼拌一起。彩虹涼皮 材料: 涼皮一張,方腿,雞蛋,黃瓜,花生醬,胡蘿卜,鹽,雞精,生抽,醋做法: 1.涼皮切粗絲,排放在盤中。2.雞蛋加鹽打成蛋液,用平底鍋攤成蛋皮後切絲。3.方腿和胡蘿卜切絲、黃瓜去皮切絲、與蛋皮絲一同碼放在涼皮上。4.花生醬加少許熱水、生抽、鹽、雞精、醋調勻成醬汁,淋在涼皮上,吃時拌勻。自製涼皮 材料: 麵粉若干,水,油,黃瓜絲,糖,蒜泥,花生碎,芝麻,麻醬,辣椒油,鹽,醋,味精做法: 1.麵粉若干,用水攪成糊狀。2.將麵粉糊倒入平底的容器少許,放在開水中,成形,熟了即可!(容器在倒入麵糊前少抹一些油)3.將成形的涼皮放涼後切成條放入碗備用。4.在涼皮上放入黃瓜絲、麻醬、辣椒油、鹽、醋、味精、糖、蒜泥、花生碎、芝麻即可。陝西小吃--涼皮材料: 麵粉500g,水適量,鹽1湯匙,糖1湯匙,香醋3湯匙,香油1湯匙,自製辣椒油1湯匙,生抽2湯匙,蒜泥2湯匙,黃瓜絲少許做法: 1、和面,面團要軟硬適度,軟硬就像包餃子面的軟硬程度; 2、將揉好的面團蓋上屜布放置1個小時,進行餳發; 3、加半盆水開始洗面(揉壓面團),洗到水變成奶白色,就將其過濾倒入另一個大鍋中,繼續加水洗面團; 4、洗面團的目的就將澱粉充分洗出來,最後只剩麵筋, 5、洗好的麵筋攤在刷好油的盤子里,上屜後水開蒸10分鍾,晾涼備用; 6、大鍋中的澱粉水需要很長時間的沉澱,一般要6小時以上。(我家前一天晚上洗面團,沉澱一宿) 7、將浮在鍋上面的水緩緩倒掉,留下稠稠的澱粉糊; 8、用油刷勻圓盤。(每做一張刷一次。) 9、攪拌均勻澱粉糊,舀出適量倒在圓盤中 10、將圓盤放入蒸鍋中,蓋上鍋蓋蒸3分鍾左右,整個麵皮呈透明色就算熟了,因為盤上刷油所以麵皮比較容易揭下來晾涼即可; 11、最後把麵皮和麵筋切成寬窄合適的條,還需要准備一些調料:鹽、糖、香醋、香油、、自製辣椒油、生抽、黃瓜絲、蒜泥,根據自己的口味澆在涼皮上拌勻即可。

Ⅹ 麵皮和米皮,哪個的熱量比較高

夏天吃涼皮,米皮,擀麵皮配上黃瓜絲,胡蘿卜絲一起調麻辣味,夏天吃開胃又好吃,我是四川人我就比較喜歡用辣椒油還有花椒油等一些調料拌超級好吃,這幾種夏天吃都好吃,味調好了都有食慾我還是最喜歡涼皮,涼皮切薄片,切點黃瓜絲,胡蘿卜絲,香菜,豆芽,蔥,姜,蒜,鹽,鮮醬油,雞精,然後淋上辣椒油,涼涼的夏天最好吃了。

米皮,以漢中秦鎮米皮最為出名,吃起來口感介於涼皮與牛筋面之間,吃米皮一定要放紅油才更有食慾,尤其是配上紅油的擀麵皮,紅紅的,看著就特別有食慾,口感略微有點硬,但是特別勁道!來一碗熱乎乎的熱米皮,多放一些辣椒,再來一碗菜豆腐,那感情多安逸!一碗下去渾身都是熱乎乎的!夏天的時候就適合吃涼皮了,和擀麵皮,天氣熱吃涼皮爽口,擀麵皮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