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妝品成本是不是很低
化妝品成本不低,但是假冒偽劣化妝品成本很低。
迪奧、馥蕾詩、魅可、科顏氏、貝玲妃這些品牌化妝品再「海外原裝」「良心代購」疊加在一起,必然在網路上變成吸引眼球的賺錢「法門」。
如今網路購物大行其道,不少女性消費者都會通過「代購」來獲得價格更低的商品。
由於需求量巨大,市場火暴,部分假冒、偽劣商品披著海外品牌的「外衣」悄然進入市場,成本幾元、十幾元錢的口紅、香水竟可以賣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巨額的利潤讓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假冒偽劣產品通過逐級批發流入市場,用來欺騙廣大消費者。
(1)護膚品成本多少擴展閱讀
雖然是假冒偽劣商品,但一般人肉眼難辨。
爆紅網路的迪奧香水套裝成為「黑代購」們制售模仿的典型,禮盒、內襯、4瓶小香水,印有LOGO的絲帶包裝盡顯「高大上」;假冒的魅可口紅甚至看不出色差,不僅如此,這些假冒化妝品就連防偽噴碼居然也和商場專櫃正品同步更新,讓人防不勝防。
消費者花高價買到的這些假代購化妝品,其實進價相當便宜,比如迪奧香水套裝,到商場買正品要花300多元,但我們的貨只要七八塊錢一瓶。實際上,連呂某都說不清成分的假冒香水,按照每桶5 升,1000元的進價算下來,灌裝一支5毫升的假迪奧香水,原液成本不過1元而已。
B. 伊能靜每年護膚成本高達7位數,明星的生活成本有多高
如果你十分關注娛樂圈女明星的感情狀態及婚姻狀態的話,你就會發現大部分女明星都會找同行或者商人。我們很難看到女明星嫁給普通人,並不是她們不想嫁給普通人過普通生活,而是明星的生活成本很高,普通人很難達到明星所要求的標准。伊能靜和庾澄慶結為夫妻,後來因為感情不和兩人分道揚鑣。現如今,伊能靜和秦昊結為夫妻,並生下了愛情結晶。我曾經看過伊能靜的一個采訪,伊能靜的護膚成本高達七位數,那麼明星的生活成本有多高呢?
這還只是普通明星的日常開支,有許多頂流明星的日常開支特別大。我就不列舉明星某一個單品的具體價格了,避免害怕傷害到你們幼小的心靈。你只需要知道明星一年的開銷可以是你一輩子的工資,既然我們沒有辦法成為明星,那就不要羨慕明星的生活成本很高,他們也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生活壓力。我認為明星是換了一種身份的社畜。
C. 化妝品的利潤有多大
從護膚品的定價來看,護膚品的生產成本大概在零售價格的10%-15%左右,這是普遍的情況,不過也有些良心 品牌,產品成本會上漲到30%-40%,如此看來護膚品毛利是相當可觀的。但護膚品毛利中還要去掉營銷傳播成本、渠道銷售成本,護膚品的利潤就變得非常骨感了。
實體店一般需要考慮店面租金、員工薪酬、進貨成本和店面裝修等等費用,而化妝品製作成本雖然低,但是經 過中間商的一系列操作,化妝品的進貨價會比成本價高出不少。
若是能直接從廠家、品牌方、一級代理商或經銷商拿貨,那麼成本會低很多,利潤也會高很多;若是從其他渠 道拿貨,那麼利潤就相對較低。
不過只要善用銷售技巧、用心服務客戶以及懂得一定的化妝品店面經營經驗,高利潤還是有希望實現的。
(3)護膚品成本多少擴展閱讀:
化妝品最重要的成本通常在包裝上面。例如相宜本草的包裝材料成本就佔了總生產成本的55.57%,基本上是原材料的兩倍。2009年,美即面膜的包裝物料成本占總生產成本的41.6%,與原材料所佔比例成本相當。
化妝品的生產工藝比較簡單,無外乎是加熱、攪拌、乳化、冷卻這幾個環節。這些環節的生產周期都不長。美即面膜從製作到包裝成品的生產周期僅為八天,這其中大部分時間花在包裝上面。
而參考自然美產品的生產流程,其最核心的幾個生產環節只需不到兩個小時。上述包括原料、包裝材料、生產成本在內的總成本,構成了化妝品企業的銷售成本。
D. 護膚品千人曝光成本 一般多少
護膚品成本一般灰1%左右。
E. 國內護膚品的成本及效益
國內護膚品的成本及效益如下:
比如有些化妝品品牌,幾塊錢的成本就賣到了50塊錢一片。
有的甚至是幾塊錢甚至10來塊錢的潤膚乳、潤膚霜等等賣到的價格更是達到了上百元,成本低,但是效益很高。
F. 高端護膚品真的比大眾護膚品好很多嗎會不會溢價很高
會好很多。
假如大眾護膚品賣100塊錢,它的成本是60塊錢,那麼溢價就是40塊錢。
一件高端的護膚品500塊錢,那麼它的成本最少要在100塊錢以上。
這樣你對比下100塊錢造出來的東西肯定比60的好很多。
G. 女生一個月護膚品化妝品要花多少錢(平均)
剛剛大學畢業,對彩妝無興趣,有明確的護膚目標(抗老抗氧化),不會折騰皮膚。
所有護膚品:
洗面奶- 旁氏洗面奶一年2支 38 RMB (個人習慣是只在晚上使用,早上起來只用清水洗臉,不破壞肌膚本身的油脂)
化妝水- 個人認為是智商稅,無
精華+眼霜- The ordinary的Buffet、視黃醇原液(分別在早晚使用,眼周也塗抹,沒有感到很刺激,抗細紋能力很強),但一瓶只能用半年,所以總價按600算
乳液- 郁美凈牛奶面霜一年2瓶 36RMB
防曬- 平時以硬防曬為主,防曬霜是安耐曬,大概一年3瓶,總價477 RMB
卸妝乳- 碧柔卸妝乳 一年2支 - 76RMB
唇膏- Canmake有色唇膏 一年2支 - 120 RMB
所以平均下來,以上面那種無敵精簡護膚的狀態(每天素顏,不想學化妝,不願敷面膜能省的步驟基本都省),每個月化妝品開銷也在100-120元左右。
目前肌膚狀態非常穩定,無皺無痘但有輕微黑眼圈。
上面那個精華當眼霜用的方式,雖然可以抗皺,但是對黑眼圈效果不太好,我之後可能會再購入其他的眼霜,所以這個開銷數字估計還會繼續上漲。
前面有的姑娘貌似每月化妝品開銷接近1000元,這個數字對我來說是難以想像的,因為我的生活還有很多其他需要氪金的地方。
但人各有所好,研究一位女生的每月化妝品開銷並無太大的意義,就像研究每個男生為手辦和游戲機付出了多少一樣,如果足夠喜歡,那就足夠值得。
H. 化妝品的成本價是市場價的多少
這里指的化妝品是進口高端產品。SK-II著名的神仙水在中國零售價是560元,可其成本僅為人民幣6.5元。驚訝吧!就算把研發成本加進去,每單只的成本也不超過10元。資生堂650/50克的眼霜連成本也只有10元不到。而歐伯萊那些150元的低端眼霜成本也只有3元。女士們,現在不再認為你們臉上塗抹的是什麼高科技產品了吧?再這里,女士是第一受害大頭!
2.日用品
其中以個人清潔化學製品利潤最恐怖。以牙膏為例,其中最貴的成分--發泡劑的成本僅為600元/噸甚至更低,而這600元的發泡劑足足可以裝滿6000隻最大號的180克牙膏。剩餘的有效成分的成本更是可以忽略不記了,碳酸鈣粉末每噸用量成本僅為20元左右。最高級的含氟牙膏其有效成分---單氟磷酸鈉每噸成本不過100元。國產的低端產品就不算了,就算是用硅磨料的佳傑士,180克裝市場零售價13元,6000隻賣多少錢?至於,洗頭水比這更恐怖!
3.飲料
這其中以非碳酸飲料的利潤最大。市場零售價2元的果汁飲料連包裝成本+設備成本只有7分錢,而易拉罐飲料的成本僅5分錢。
4.白酒
以五糧液酒廠為例,每噸糧食能夠生產100市斤白酒,其中十市斤品質最好的是五糧液,其餘則被作成什麼五糧春等低端產品。每噸糧食的收購價是大概400元,而生產出的產品市場零售價最多可達到15000元左右。大家不要相信某些白酒所謂的N年陳釀,廠家沒那耐心真的去陳釀,只不過用現代工業催化劑加快發酵過程罷了。
5.葯品
葯品暴利大家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裡,葯品的利潤應該是最高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比較以上行業,葯品的設備、廠房及研發成本都要高出許多。而進口葯的配方研發一般都是在國外進行,導致其研發成本更高。雖然其有效成分不值什麼錢,但廠家的時常出新卻是實實在在的。
6.保健品
這東西是中國人的老朋友了,從太陽神到腦白金,就從來沒有一個保健品能真正起到其宣傳效果的。這里指的保健品是正規廠家通過正規配方生產的,並非假冒偽劣產品。由於行業競爭激烈,保健品在前兩年的暴利狀況已經改觀了許多,尤其是異軍突起的腦白金,雖說是購買美國的淘汰配方,但其不到200元的零售價比起每單位十多元的成本(包括包裝成本、廣告成本等)來說,比例明顯低了很多。與葯品不同的是,保健品的研發及設備成本相對較低,吃不死人就行了。
7.通訊
其中以移動通訊更甚,典型的一次投入,長久收益的例子。GSM基站每台的造價約為20萬人民幣,但它可以負擔最多15萬門的信號流量,以每人40元月租費算,就算這15萬人不打電話,一個月的月租就能買30個基站。
8.軟體
任何軟體在中國賣的都不好,我指的是正版!每張光碟的製造成本是9分錢,高檔軟體的包裝成本不過5元,但軟體的大頭往往在於研發。WINDOWS98賣了多少年了?賺的錢足夠再研發40個WIN98了,但這是在國外。如果蓋茨生在中國,相信早被餓死或還在中關村當裝機工吧!
9.小家電
比起冰箱彩電,小家電的成本最低,利潤最高。1800元的刮鬍刀製造成本往往只比180元的刮鬍刀高1-2倍,但在零售時可以賣到10倍的價錢。如果您買了個價值幾百的高科技產品其實也就20塊錢!
10.汽車
國外的汽車利潤已經很透明了,每輛成本在8000美圓的車零售可賣到10000美圓就不錯。但在國內卻不然。本田飛度大家覺得很便宜,其實那車在中國的售價比國際參考價高了1000美金。更低的材料成本,更低的人員成本加更高的利潤,中國人還被蒙在鼓裡,天真的以為汽車真的便宜了。
文章評論 (共0條)
發表評論
密碼 (遊客無須輸入密碼)
I. 化妝品的生產成本是多少
我們假設這個面霜品牌沒有自己的研發部門和工廠,那麼:
從開始的50g面霜半成品只要5元;
經過4元包材、3元生產管理成本和工廠利潤,最原始的品牌方銷售成本變成20元;
再加上市場廣告的投放和層層代理,最後到我們手上可能就要賣到近200元,加價率近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