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機會成本、沉沒成本概念
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
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從決策的角度看,以往發生的費用只是造成當前狀態的某個因素,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考慮以往發生的費用。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
(1)沉沒成本會造成什麼擴展閱讀:
沉沒成本並不是由企業自身造成的,而往往是由合作方或供應鏈的上、下遊方中斷合作引起的。由於一項用於某一特定交易的耐用性投資往往具有專用性的特徵,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交易突然終止,則所投入的資產將完全或很大部分會報棄,從而產生相當一部分沉沒成本。
通過合資或雙邊契約確保交易的連續性便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契約性或組織性的保障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費用。從減少沉沒成本的角度來看,採用非市場的規則結構對企業是比較有利的,因為這一結構能為交易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可最大限度地減少投資風險。
現代企業經營中,技術合作、策略或戰略聯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勢,其內在原因,其實就包含了分散技術開發和市場拓展風險、減少沉沒成本方面的考慮。
⑵ 什麼是「沉沒成本」效應在哪些場景下有具體體現
運用最多的其實是賭博。很多的線上賭場,為了誘導你來玩,都會免費送你一些籌碼。
有時候我也承認,諸如「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幹活」、「足彩反買,別墅靠海」這種口號,確實很具有吸引力。但這本質上,這些口號都是被一些別有用心的聰明人設計來忽悠大眾的。要順著這種賭性做事其實不難,但要保持克制,保持清醒,才是難的事情。克服自己人性的弱點才能成才,利用別人人性的弱點就能成功。這個世界,很多時候就是高智商的人忽悠普通智商的人。
除了賭球、博彩,像各種資金盤、返利盤,也都是這樣的情況。用一個很高的收益來引誘你,即使收益的概率很低即使數學期望是嚴重虧損,但你被它的願景所誘惑,忽略了它真實的吸血本質。
⑶ 沉沒成本是不是相關成本,為什麼
不是。因為沉沒成本是已經發生的成本,是不可改變的成本。而決策的目的是對未來預期內的經營方式作出選擇。決策過程中會考慮將要選擇的經營方式會發生多少成本。而不會考慮實際已經形成的成本。已經形成的成本,無論我決策過程中選擇哪種方案,都不能增加或減少這部分成本。這部分成本與經營決策沒有關系。所以說,沉沒成本是決策過程中的無關成本。
拓展資料:
1,相關成本主要包括:機會成本、付現成本、重置成本、差量成本 、邊際成本、可避免成本、可延緩成本、專屬成本。
2,無關成本包括:沉沒成本、共同成本、聯合成本、不可避免成本、不可延緩成本、可避免成本、應負成本、差別成本。
3,沉沒成本是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從決策的角度看,以往發生的費用只是造成當前狀態的某個因素,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考慮已往發生的費用。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與決策。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投資決策時應排除沉沒成本的干擾。
4,沉沒成本並不是由企業自身造成的,而往往是由合作方或供應鏈的上、下遊方中斷合作引起的。由於一項用於某一特定交易的耐用性投資往往具有專用性的特徵,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交易突然終止,則所投入的資產將完全或很大部分會報棄,從而產生相當一部分沉沒成本。 因此,通過合資或雙邊契約確保交易的連續性便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契約性或組織性的保障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費用。 從減少沉沒成本的角度來看,採用非市場的規則結構對企業是比較有利的,因為這一結構能為交易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可最大限度地減少投資風險。現代企業經營中,技術合作、策略或戰略聯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勢,其內在原因,其實就包含了分散技術開發和市場拓展風險、減少沉沒成本方面的考慮。
⑷ 沉沒成本的影響因素
綜述
由於沉澱成本(sunk costs)被定義為,一項投資無法通過轉移或銷售得到完全補償的那部分成本。具體來說,沉澱成本的大小取決於資產的初始價值(扣除折舊)與其打撈價值(轉移或再銷售價格)之間的差額。換言之,沉澱成本與增加初始投資成本或減少打撈價值的因素相關。通過研究,發現影響沉澱成本的因素如下:
投資影響
這些投資專用於給定的場址、時間、企業或者產業,有可能是沉澱成本最重要的來源。當投資是場址專用性「資產」時,其物質特徵使其難以安裝、移動或者重新尋找位置,就像基礎設施等,當投資是時間專用性「資產」時,即投資的價值在給定一段時間後迅速下降,如時間密集型投入品,當投資是企業或產業專用性「資產」時,其物質特徵難以再轉移到其他企業或產業。在許多情況下,甚至較小的產品或勞務的調整很可能需要減少其打撈價值的顯著調整成本。按照威廉姆森的分類,資產專用性可以劃分為:(1)設廠位置專用性。例如,在礦山附近建立煉鋼廠,有助於減少存貨和運輸成本,而一旦廠址設定,就不可轉作他用。若移作他用,廠址的生產價值就會下降;(2)物質資本極強的專用性。設備和機器的設計僅適用於特定交易用途,在其他用途中會降低價值;(3)人力資本專用性。在人力資本方面具有特定目的的投資。當用非所學時,就會降低人力「資產」的價值;(4)特定用途的資產。是指供給者僅僅是為了向特定客戶銷售一定數量的產品而進行的投資,如果供給者與客戶之間關系過早結束,就會使供給者處於生產能力過剩狀態。
成本來源
交易成本也是沉澱成本的重要來源,特別是當交易成本增加初始投資支出以及減少打撈價值時更是如此。例如,解僱工人、培訓、談判成本、運輸成本、在買賣間信息不對稱等都會進一步減少再出售價格。因此,盡管生產要素不是產業或企業專用性的,但經常也是部分沉澱的,一般是由於「檸檬」問題(Aker1of,1970)而使出售的資產價值大打折扣,就像汽車市場的舊車問題那樣。即使是全新的汽車,只要買到手之後,再出售價格就會下降,也會帶來沉澱成本。
投資網路
當一項投資對其他投資的打撈價值至關重要時,這一效應便會產生。因此,盡管這項投資的打撈價值很高,但是其流動卻受限於其他投資的找撈價值的影響。
相關政策
政府的折舊政策、規制或制度安排(顯性或隱性契約),以及解僱或僱傭培訓成本乃至社會保險等,都會產生沉澱成本。例如,可以自由買賣的生產要素因不允許買賣而帶來的沉澱成本。
由於生產要素市場的不完全性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沉澱成本也具有普遍意義。我們發現,不考慮沉澱成本的新古典競爭經濟模型(包括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型)實際上都假設企業進出產業沒有沉澱成本是一種過度的簡化,沒有涉及沉澱成本。但是考慮沉澱成本的經濟模型則是現實經濟的一種擴展和延伸。
由於沉澱成本的存在會形成在位企業的退出壁壘,所以在位企業一旦虧損,因沉澱成本的存在而導致其不能順利退出市場或產業,造成企業之間過度競爭,進而引發通貨緊縮。如果沒有沉澱成本,信息完全與否與沒有沉澱的投資行為沒有關系,即使虧損導致投資失敗,也不會帶來任何資本損失,因為它可以順利退出市場。這些情況適合沒有固定資本投資的產業中,例如,農業、服務業和輕工業等,它們與有固定資本投資的工業不同,因為前者的長期固定資本投資都很少,其資產從流通的難易程度上看很容易易手。然而,與巨額固定資本投資的工業相比,這些假設是不現實的。當有固定資本投資以及發生沉澱成本時,就會出現過度競爭,即相對於有限需求市場的供給過度,使虧損企業不能順利退出的一種現象。
⑸ 都說沉沒成本,什麼是沉沒成本,有什麼用
按照經濟學理論,沉沒成本是指那些已經付出不可收回的成本,比如金錢、時間、精力、感情等。那麼人們為什麼會對沉沒成本念念不忘呢?沉沒成本有什麼作用嗎?
所以,如果一件事情發展的方向已經不是你當初的預期,正確的做法是及時止損,不要為之前的沉沒成本而繼續付出,以致影響到未來的美好發展。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微信公號:天藍小魚 分享職場經驗,提升成長精進!歡迎關注!
⑹ 沉沒成本什麼意思
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
從決策的角度看,以往發生的費用只是造成當前狀態的某個因素,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考慮已往發生的費用。
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會影響當前行為或未來決策。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投資決策時理性的決策者應排除沉沒成本的干擾。
沉沒成本在商業決策中的應用
沉沒成本的概念在分析商業決策時候會被用到。一個常見的沉沒成本例子就是宣傳品牌的促銷。
這種情況經常引致不能被正常消化的成本,它不是典型的可能降低品牌含金量換來銷量的方式(除非執行市場退出策略)。在做將來投資、銷售或廣告決策時,僅應考慮未來的可能性,不能因為最近大筆廣告投資而便宜。
⑺ 沉沒成本是什麼
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從決策的角度看,以往發生的費用只是造成當前狀態的某個因素,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考慮以往發生的費用。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Sunk Cost)。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
內涵闡釋
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與決策。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投資決策時應排除沉沒成本的干擾。
對企業來說,沉沒成本是企業在以前經營活動中已經支付現金,而經營期間攤入成本費用的支出。因此,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等均屬於企業的沉沒成本。
從成本的可追溯性來說,沉沒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間接成本。如果沉沒成本可追溯到個別產品或部門則屬於直接成本;如果由幾個產品或部門共同引起則屬於間接成本。
從成本的形態看,沉沒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能是變動成本。企業在撤消某個部門或是停止某種產品生產時,沉沒成本中通常既包括機器設備等固定成本,也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變動成本。通常情況下,固定成本比變動成本更容易沉沒。
從數量角度看,沉沒成本可以是整體成本,也可以是部分成本。例如中途棄用的機器設備,如果能變賣出售獲得部分價值,那麼其賬面價值不會全部沉沒,只有變現價值低於賬面價值的部分才是沉沒成本。
一般說來,資產的流動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強,其沉沒的部分就越少。“現金為王”的觀念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固定資產、研究開發、專用性資產等都是容易沉沒的,分工和專業化也往往與一定的沉沒成本相對應。此外,資產的沉沒性也具有時間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轉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資產為例,在尚未使用或折舊期限之後棄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會成為沉沒成本,而中途棄用沉沒的程度則會較高。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在微觀經濟學理論中,做決策時僅需要考慮可變成本。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這被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是錯誤的),那結論就不是純粹基於事物的價值作出的。
大多數經濟學家們認為,如果人是理性的,那就不該在做決策時考慮沉沒成本。在談到“沉澱成本”時,美國學者羅納博·W·希爾頓在其為MBA編著的《管理會計》教材中指出,准確的成本計算,在企業決策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是判斷方案是否可行的重要原則之一。
以上為[ 沉沒成本是什麼? ]的所有答案,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這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環球青藤教育官網!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沉沒成本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