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會計恆等式左邊的會計要素中的成本要素是指什麼
1、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只有六個:資產、負債、所有人權益、收入、費用、利潤。
成本不是會計要素之一,會計恆等式里也沒有成本要素。
2、會計恆等式:
三個等式
各個會計要素在總額上必須相等的一種關系式。它揭示了各會計對象要素之間的聯系,是復式記帳、編制會計報表的理論依據。不同會計期間,它的會計恆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
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是抽象的代表「資產負債表」的會計恆等式。
②利潤=收入-費用,這是抽象的代表「利潤表」的會計等式。
而一般會計教材上寫的:③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它的實質是告訴你「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之間存在的勾稽關系,那就是「利潤表」中的凈利潤(抽象成收入減費用)最終會歸屬到資產負債表的「所有者權益」中去,變成使所有者權益增加的因素。
觀察這個等式的時候,要明白它表達的經濟關系的實質,而不要去糾結在某一時點每個要素的金額最後是否能相等。不要簡單的從金額數量的角度去思考它,而要明白它所抽象出的經濟內涵。
2. 會計六要素為什麼沒有成本
因為成本只是費用的一部分,即可以歸集到產品成本中去的部分才能成為成本,而發生的零星支出,以及期間費用與產品沒有直接關系的就只能稱之為費用。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會計要素可以分為6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其中前3項要素,與資產負債表中財務狀況的確認直接聯系,是企業財務狀況的靜態反映,後3項要素,與利潤表中的經營業績的確認計量聯系,是從動態角度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2)會計等式為什麼沒有成本和支出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
2、會計科目是指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的項目,會計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及其統馭關系不同,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分類科目。
3、會計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等科目。
4、會計要素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和組成部分,也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所作的進一步分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六大要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要素
3. 收入、支出、費用、成本之間的關系
支出是包括了費用支出和成本支出的。
你可以這樣去理解他們的關系
收入-費用-成本=利潤。這個是會計等式的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