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息成本的介紹
信息方面的非必要成本是信息不對稱,區塊鏈將解決這一問題,5G網路也要穩步推進
Ⅱ 信息服務費成本有哪些
通過一些專家的理論,還有一些國外的視頻網站的揭露,你會發現信息服務費基本上是沒有成本可言的,他們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名字,是他們為了更多的是我們的肺。叫的一種名稱。
Ⅲ 物流信息成本的內容都有哪些
物流信息成本的內容:
(1)POS系統的成本
POS系統的成本指企業採用POS系統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系統的開發或購置費、系統的使用及維護費、有關人員的培訓費等。其中系統的開發或購置費可分期計入成本;系統的使用及維護費可在發生當期直接計入有關成本;有關人員的培訓費若數額較大,可分期攤入成本,數額不大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2)信息識別成本
信息識別成本是指物流企業採用先進的信息識別技術,准確、快速地獲取數據所發生的相關耗費。主要包括:購買條形碼識瀆及列印設備、射頻設備及其他信息識別設備的成本和在使用這些設備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等。
(3)物流軟體費用
物流軟體費用是指企業為了提高企業的信息傳遞速度和管理水平而購買或開發的信息系統各種管理軟體(如ERP、LMIS等)的費用。主要包括軟體的購買或開發費用、軟體的使用和維護費、有關人員的培訓費等。
(4)網站搭建及維護和使用的費用
網站費用是指企業為了利用電子商務開展經營活動,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和服務水平而進行電子商務網站搭建所發生的耗費(包括相關的計算機設備),以及為了使網站能夠正常運行所發生的維護費和使用費及有關人員的培訓費。網站的搭建費一般分期攤入有關成本,而維護和使用費在發生的當期直接計入有關成本。有關人員的培訓費若數額較大,可分期攤入成本,數額不大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5)運用EOS和EDI的費用
EOS和EDI費用是指企業為了能夠與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主要是供應商和客戶)進行標准數據的傳送和交流,做到及時配送和及時補貨而引進電子訂貨系統(EOS)和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l)的費用。該項費用較大,一般分期攤入成本。而每期發生的EDI的使用費,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6)運用GPS和GIS的費用
GPS、GIS技術服務由於價格昂貴一般在大型物流企業應用,中小型企業很少採用。但GPS和GIS技術的應用,可有效提高物流效率,提高企業在物流市場的競爭力。運用GIS和GPS的費用主要包括:系統的購置費、系統維護和使用費、有關人員的培訓費等。
Ⅳ 信息成本的信息成本的構成
信息產品成本的主要特徵之一是它的生產成本集中於它的原始拷貝成本。耗資數千萬元的電影巨片的成本大部分都花費在第一份拷貝產出之前。一本科學期刊中的論文需要作者花費一年或多年的時間,投入大量的智力、體力勞動和藉助設備才能完成,而期刊的印刷則在很短時間且花費較小的費用即可完成。一旦第一本雜志被印刷出來,生產另一本雜志的成本就很低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傳遞的成本也在不斷降低,這使得信息的原始拷貝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更大了。顯然,信息產品的生產成本很高,但是它的復製成本很低。也就是說,信息產品的固定成本很高,復制的變動成本很低。這種成本結構產生了巨大的規模效應:生產量越多,生產的平均成本越低。
信息產品的固定成本的絕大部分是沉沒成本— — 如果生產停止就無法挽回的成本。人們如果投資於一項實物資產比如房產,後來又改變主意不要它了,可出售房產挽回部分損失。但是,如果拍了一部電影失敗了,那麼就沒有市場把影片賣出去。信息產品的沉沒成本必須在生產開始之前預付。除原始拷貝成本很高外,信息產品的營銷成本也很高。在信息經濟社會中,顧客的注意力是一項稀缺資源,需要營銷者對信息產品銷售投人新的要素資本才能抓住潛在顧客的注意力。顧客價值信息逐漸取代公司股票價值信息而日益成為公司最重要的價值信息。
信息產品的變動成本也與一般實物產品的變動成本不同。受機器設備和自然資源的限制,以及會計上折舊費計提和分攤的規定,實物產品的生產數量和成本總額一般是有限制的,不僅要遵守配比原則以及持續經營會計假設,還要考慮設備和個人的自然承受力。而信息產品的生產與核算則沒有這些限制。企業和市場對多生產一份信息產品是沒有限制的:如果你能生產一份拷貝,你就能以相同的單位變動成本生產100萬份拷貝或者1 000萬份拷貝。這種低增量成本和大規模生產經營運作使信息產業的大型企業獲得超額利潤。信息產品的超低變動成本為信息產品生產者和營銷者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會。
信息成本具有價值發現功能。信息越隱藏就越有價值,公開則無價值。在市場經濟中,競爭可產生價值和價格,但這是對一般實物產品而言的。而且,對於實物產品,人們通過基本的會計知識和經濟學常識就可推算出產品的成本和利潤。信息的價值和價格與實物產品不同,對其成本的估計會因人而異。信息能夠資本化並因使用者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價值,在於使用者與供應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程度。這是信息成本價值發現功能的根本。正因為如此,人們都千方百計地提高信息意識,極為留心地吸收、搜尋信息並降低其代價。信息成本由使用者搜尋成本, 購置使用成本, 供應者生產成本,傳遞、發送或轉移成本等構成。不難看出,企業只有降低信息成本,強化信息資本的專用性,同時不斷地更新信息,才可能使信息保持資本化狀態,提高信息資本的價值貢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