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按開票收入結轉成本怎麼算
擴展閱讀
中國石油上班是什麼單位 2025-05-07 21:57:42
中石油股票為什麼大盤跌 2025-05-07 21:54:59
理財都有什麼工具 2025-05-07 21:30:20

按開票收入結轉成本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3-06-12 18:22:46

1. 結轉銷售成本是按著開出的發票金額嗎

朋友,不是,開出的發票是確認收入。


商品銷售成本的計算方法有很多種:

一、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假定按最早購入的商品進價作為出售或發出商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即先購入先銷售。因此,每次發出的商品都假定是庫存最久的存貨,期末庫存則是最近購入的商品。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先入庫必須先發出的商品,如易變質的鮮活商品。

根據A商品明細賬資料,7月份的商品銷售成本計算如下:

月內銷售數量為1 300包,按先進先出法計算為:

(400×2.00)+(300×2.20)+(200×2.40)+(400×2.60)=2 980(元)

期末庫存商品金額=200×2.80=560(元)

採用先進先出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可以逐筆結轉,不需計算商品單價,但工作量較大,如購進批次多,而單價又各異,則計算工作較為復雜,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簡單的企業。

二、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是以每種商品庫存數量和金額計算出加權平均單價,再以平均單價乘以銷售數量和期末庫存金額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單價=(期初庫存金額+本期購入金額)/(期初庫存數量+本期購入數量)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本期銷售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期末庫存金額=期末庫存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例】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

加權平均單價=(800+660+480+1040+560)/(400+300+200+400+200=3540/1500=2.36(元)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1 300×2.36=3 068(元)

期末庫存商品金額=200×2.36=472(元)

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的商品銷售成本比較均衡,計算結果亦較准確,但工作量較大,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較少,前後進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

三、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在每次購入商品以後,根據庫存數量及總成本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結存金額+購進金額)/(結存數量+購進數量

【例】用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

7月4日進貨後平均單價=(800+660)/(400+300)=2.09(元)

7月7日進貨後平均單價=(1460+480)/(700+200)=2.16(元)

7月19日進貨後平均單價=(1184+1040)/(550+400)=2.34(元)

7月21日進貨後平均單價=(2223+560)/(950+200)=2.42(元)

本月各次銷售商品成本按銷售時的加權平均單價計算如下:

7月13日商品銷售成本=350×2.16=756(元)

7月26日商品銷售成本=500×2.42=1 210(元)

7月30日商品銷售成本=450×2.42=1 089(元)

本月商品銷售成本合計1 300(包),3 055(元)

採用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比較均衡,但也存在企業經營商品品種多,每月進銷業務頻繁時計算工作量較大的問題。

一般適用於品種簡單,前後進貨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

四、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是以每一批商品的實際進價作為計算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批商品銷售成本=每批商品銷售數量×該批商品實際進貨單價

採用個別計價法,會計部門應按進貨批次設置商品明細賬;業務部門應在發貨單上註明進貨批次;倉庫部門應按進貨批次分別堆放商品。

這種方法便於逐筆結轉商品銷售成本,計算比較正確,但工作量較大,適用於直運商品和進貨批次少、銷售能分清進貨批次的商品。

五、後進先出法

後進先出法是按照每一種庫存商品的最後購進的商品進價成本作為計算商品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時,先按最後一次購進的進貨單價計算,最後一次購進的商品銷完了以後,再依次向上一次推進計算。

【例】仍以資料為例,用後進先出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和期末庫存商品金額。

月內銷售數量為1 300包,按後進先出法計算:

商品銷售成本=(200×2.80)+(400×2.60)+(200×2.40)+(300×2.20)+(200×2.00)

=560+1 040+480+660+400

=3 140(元)

期末庫存商品金額:200×2.00=400(元)

從上例計算結果看,採用後進先出法,在購進單價持續上升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商品銷售成本為最高成本,而期末庫存金額卻是最低成本,毛利亦為最少。在購進單價連續下降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商品銷售成本為最低成本,而期末庫存金額卻是最高成本,毛利亦為最多。

六、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一種對商品銷售成本估算的方法。即用估計的毛利率(按上季實際毛利率或本季計劃毛利率)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商品銷售成本=本月商品銷售額×[1-上季實際(或本季計劃)毛利率]

採用毛利率法,計算手續簡便,但計算的商品銷售成本不夠准確,因為這種方法是按照企業全部商品或大類商品計算的。通常只有在季度的第一、第二兩個月採用,季末應選用其他五種成本計算方法中的一種進行調整。一般適宜於經營品種較多,月度計算商品銷售成本有困難的企業。

以上六種商品銷售成本的方法各有特點,企業應結合業務情況選擇採用。但一經選定,在一個年度內不能隨意更換,以保持年度商品銷售成本計算口徑一致。


如果使用會計核算軟體成本數據由會計核算軟體自動生成,以下是保會通財務管理軟體生成的成本數據:

銷售成本結轉會計憑證:

借:主營業務成本 500

貸:庫存商品 500

2. 收到部分貨款並開具發票,怎麼結轉成本

收到部分貨款並開具發票,怎麼結轉成本

發出貨物收到部分貨款並開具發票:
①借:主營業務成本一甲商品
貸:庫存商品一甲商品
②借:銀行存款
借:應收賬款一A公司
貸:主營業務收入一甲商品(含稅)
③借:主營業務收入一甲商品(稅額轉出)
貸:應交稅費一增值稅(銷項)

收到現金貨款,未開具發票,月底怎麼結轉成本

收到貨款,開不開發票和你結轉成本沒有必然聯系。
你的成本不是發票成本,是商品成本。
借: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無票收入)
結轉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貨款尚未收到,怎樣結轉成本

一.銷售單位只要確認了銷售實現,不論貨款是否收到,月末都要結轉銷售成本,
1.會計分錄做: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商品
二.在會計中,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實現的條件是:
1、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全部轉移給購買方 ;
2、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商品實施控制;
3、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4、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
5、相關已發生喊散或將發生成本能夠可靠的計量 。

銷售服務費開具發票了月末的要結轉成本嗎

要轉,但是如果是兼營,沒有直接成本也可以不體現

預收款發票已開,但貨成本為確定,怎麼結轉成本

貨物成本暫估入賬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
按暫估入賬成本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已發出商品並開出增值稅發票但還沒收到貨款當月需要結轉成本嗎

1、只是發出商品,不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沒開發票),所以不用結轉銷售成本。
2、發出商品的時候:
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特此回答!

進貨沒發票怎麼結轉成本

那當然沒有進貨成本了,只有多繳所得稅。進貨不要票,看似價格便宜了,多交所得稅了才明白,看看哪頭輕、哪頭重!

沒有進貨發票怎麼結轉成本

1.如果將來能夠取得發票,可以先按暫估入賬.
2.如果將來也不能夠取得發票,可以以協議,合同,收據等原始票據入賬,但所得稅申報時應將此部分成本做納調減處理.
3.主營業務成本:是損益類帳戶,用來核算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鄭蔽氏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成本。它的借方登記已銷售商品產品勞務供應等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帳戶的數額,結轉後應無余額。該帳戶也應按產品類別設置明細分類帳戶。

7月開具銷售發票48500,沒有進貨發票,要結轉成本嗎?怎樣做會計分錄?

這是簡單的事項,如按會計准則作帳,則購進材料要先作入庫,那怕是空轉一下也可。材料購進未開票或付款,要先作估價,你朋友的建議是對的。如是從事工程項目,則相應的工程人員工資也要進成本,而不是全進費用。
開出發票時,可先作銷售,
借:應收帳款 48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48500
借:銀行存款48500
貸:應收帳款48500
如為了配比原則,此處應按預計材料和人工成本作估價,一般可按收入80-90%預估,具體按預算毛利率吧,(此處略)
借:材料12000(暫估)
貸:應付帳款-A公司12000
借:應付帳款-A公司3600
貸:銀行存款 3600
借:並並應付帳款-A公司8400(發票附後)
貸:銀行存款 8400

借:材料38000(暫估)
貸:應付帳款-B公司38000
借:應付帳款-B公司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借:應付帳款-A公司22000(收到發票附後)
貸:銀行存款 22000
如前面未作成本,此時仍可預計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XXX
貸:原材料 XXX

開出去維修發票怎麼結轉成本

很多企業會有一個結轉成本的比例,比如成本是收入的70%左右,如果發票確認10000,那成本就結轉7000.當然,具體的比例還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3. 發票開了全額怎麼結轉成本

1、首先發票開了全額進行結轉成本,需要根據實際發票內容,將總金額按單項成本分解。
2、運襪其次確定每個單項的開票金額。
3、最後按照成本雹銷的來源,將每項旁肆激開票金額轉入對應的費用成本科目,即可完成結轉成本。

4. 根據開票金額如何推算出成本

人工工資、材料票、苗木票等,這些都不是算出來。
成本必須是按實際發生人工工資、材料、苗木等取得的發票記賬,通過記賬核算出來的。

5. 結轉銷售成本金額是怎麼算出來的

結轉銷售成本金額可以從下面四種方法來考慮結算。
1、第一可以通過產品銷售的成本和數量來計算的。其公式是:結轉成本金額=產品銷售數量與生產成本之積。
2、第二可以使用收入百分比法。本月收入佔全年總收入的百分比等於本月收入除以全年總收入再乘以百分之百。 在一般商業企業中,計算轉銷售成本金額時,當商品成本與價格之間的毛利率比較平衡時,是比較適合運用收入百分比法結轉銷售成本的。但是該方法不適用於工業企業生產,因為工業生產的產品的毛利率不太穩定。
3、第三種是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以數量為權數計算每種材料的實際平均單價,作為發材料的計價依據。發出材料實際成本等於平均單價乘以發出材料數量。平均單價等於期初結存存貨實際成本加上本期入庫存貨實際成本之和再除以期初結存存貨。該種方法比較適用於前後進價相差幅度微小並且月尾定期計算和結轉銷售成本的商品。其是需要根據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的商品數量與庫存商品的單價相乘。
4、第四種是通過使用進銷台賬法。全月平均法等於(期初金額+入庫金額)除以(期初數量+入庫數量) 。該種方法比較適合用於進銷商品庫存數量比較大的商業貿易公司。運用進銷賬法,會計人員可以通過了解各種商品的出入庫數量和進價、留結余情況、結存情況,到月末就自動計算出每種商品的出庫成本。
拓展資料:
結轉銷售成本是銷售商品的成本,計算從庫存商品到營業成本的過程。從細方面來說,結轉成本是對企業商品、勞務、資產和產品等企業經營活動進行核算成本,可以記為損益類賬目分類科目。在做會計分錄時,借方計入企業勞務、商品等成本,貸方期末余額計入本年利潤,結算轉入余額為0。

6. 一般納稅人結轉成本依據什麼結轉金額怎麼來

一般納稅人結轉成本依據進項發票中的成本價計算出來進行結轉的。

一般納稅人收到進項發票做庫存商品分錄,登記庫存商品數量帳,開具銷售發票,根據銷售品名,銷售數量*按照庫存商品的成本價計算出銷售成本金額。按此製做月度銷售成本明細單。

根據《月度銷售成本明細單》結轉銷售成本。

拓展資料:

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年應稅銷售額,包括一個公歷年度內的全部應稅銷售額)超過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納稅人。

一般納稅人按照規定的稅率計算納稅,並可憑進貨發票進行稅款抵扣;小規模納稅人按簡易辦法計算納稅,即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徵收率計稅,連同銷售價款一並向買方收取(不進行稅款抵扣),然後上繳稅務機關。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稅率計算的增值稅稅額。該銷項稅額按照規定在銷售額之外一並向購買方收取,其公式為:銷項稅額=銷售額X稅率

1.銷售額的確定

增值稅的應稅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從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一切價外費用。

價外費用包括: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凡價外費用,無論其會計制度規定如何核算,均應並入納稅人的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價外費用不包括以下項目:

(1)向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稅額。

(2)受託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3)同時符合承運部門的運費發票開具給購買方和納稅人將該項發票轉交給購買方這兩個條件的代墊運費。

(4)同時符合以下條件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行政事業性收費:1)由國務院或者財政部批准設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2)收取時開具省級以上財政部門印製的財政票據;3)所收款項全額上繳財政。

(5)銷售貨物的同時代辦保險等而向購買方收取的保險費,以及向購買方收取的代購買方繳納的車輛購置稅、車輛牌照費。

2.銷售額的計算

(1)銷售額以人民幣計算。納稅人以外匯結算銷售額的,其銷售額的人民幣摺合率可以選擇銷售額發生的當天或當月1日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納稅人應事先確定摺合率,確定後一年內不得變更。

(2)納稅人進口貨物,以組成計稅價格為計算其應納增值稅的計稅依據,公式為: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

如進口屬於應征消費稅的貨物范圍的,其組成計稅價格還應包括消費稅稅額,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3)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採用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並定價的,按以下公式計算銷售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4)混合銷售行為按規定應當徵收增值稅的,其銷售額為貨物的銷售額與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的營業額的合計。

(5)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價格明顯偏低而無正當理由的,或者視同銷售行為而無銷售額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按下列順序核定其銷售額:

第一,按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第二,按其他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第三,按組成計稅價格確定,其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X(1+成本利潤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X(]+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

上述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銷售自產貨物的實際生產成本或銷售外購貨物的實際采購成本;該成本利潤率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

(6)對納稅人為銷售貨物而出租出借包裝物收取的押金單獨核算的,不並入銷售額。但對逾期未收回包裝物而不再退還的押金,應並入銷售額,按所包裝貨物的適用稅率征稅。

(7)對納稅人採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註明的,可按沖減折扣額後的銷售額徵收增值稅;將折扣額另開發票的,不論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在徵收增值稅時,折扣額不得沖減銷售額。

(8)納稅人採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貨物,應按新貨物的同期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但對金銀首飾以舊換新業務,可按銷售方實際收取的不含增值稅的全部價款徵收增值稅);採取還本銷售方式銷售貨物的,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還本支出。

7. 別的公司在我們公司中轉用電然後開票的收入怎麼結轉成本

1、當月收到供電部門開具的電費發票時,應按照其他公司實際使用的電量所分攤的電費不含稅金額,計入"其他業務支出-轉售水電費"(需新增會計科目),以沖減後不含稅金額計入相應的成本費用科目。
2、當月應根據分攤的電費進行開具發票時,應以分攤的電費不含稅金額計入"其他業務收入-轉售水電費"(需新增會計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