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將實際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日常核算可以按實際成本計價核算,也可以按計劃成本計價核算。而對於材料收發業務較多且計劃成本資料較為健全、准確的企業,一般都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收發核算。
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應該設置「材料采購」、「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異」三個科目:
「材料采購」科目核算材料采購的實際成本。
「原材料」科目核算按計劃價格從「材料采購」科目結轉過來材料的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材料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的差異金額。如果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為正數,余額在借方;反之,本材料成本差異為負數,余額在貸方。
平時材料申領、加工、轉移等操作,會計部門均以計劃成本進行核算。到月底要將發出的材料調整為實際成本需要將正差異(或負差異)加到材料的計劃成本中去,將其調整為實際成本。首先要計算當月的材料成本差異率,然後將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乘以(1+材料成本差異率)才可得到企業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的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十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十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當月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當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1+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
② 庫存商品怎樣結轉成本
成本結轉主要包括:分配和結轉製造費用、計算和結轉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計算和結轉已銷產品的銷售成本,可參考:
1、製造費用的分配結轉;
①計算製造費用分配率;製造費用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生產工人總工時
②計算各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某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生產工人工時×分配率
③根據計算結果編制結轉分錄;
會計分錄是: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2、完工產品製造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
完工產品的單位製造成本=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數量
為了反映產成品增減變動情況,需要設置「產成品」賬戶。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3、銷售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產成品完工入庫,其金額為以前期間和本期完工產品的成本,銷售發出的產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庫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庫,而每批次產成品的單位生產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計價方法計算確定。每個會計期間,企業都必須將期初庫存產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庫的從產品成本,在本期銷售產成品和期末庫存產成品之間做一次分配。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以實際操作為准。
應答時間:2020-11-1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③ 會計問題 原材料計劃成本法轉變為實際成本法
我認為應該按材料的金額分配記入各種材料的成本中去。即:
分配率=材料成本差異/各種材料的計劃成本合計
某種材料應調整的差異=分配率*該種材料的計劃成本。
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原來的該種材料的計劃成本+(-)應調整的差異。
上式中,如果差異是正的即超支,應加。如果差異是負的即節約,應該減。
將計算後的結果記入「原材料」賬戶的期初余額,作為新的實際成本法的期初余額。
④ 期末庫存商品怎樣結轉成本啊。。
庫存商品結轉成本指的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成本。
存貨結轉成本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如果有存貨跌價准備為:
借:存貨跌價准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⑤ 原材料未入庫如何轉成成本
(工業)未入庫就是直撥了,直接計入生產成本借:生產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賬款完工結轉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商業)未入庫就是直撥了,直接計入主營業務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付賬款笑望採納,謝謝!
⑥ 原材料實際成本,產成品計劃成本,月末怎麼轉為實際成本
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然後進行調整。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差為正數,表示實際大了,叫"超支差";差為負數,表示實際小了,叫"節約差".在發出材料時,先結轉的是計劃成本, 然後再調整為實際成本。
公式變換為:
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
在這個式子中,材料成本差異是正數就加,是負數就減.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⑦ 存貨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期末應將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這是為什麼
存貨採用計劃成本法核算時,期末應將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因為月末會結轉材料成本差異,先結轉計算成本先,再結轉材料成本差異後,就是變成了領用材料的實際成本。
⑧ 期末庫存商品怎樣結轉成本啊。。
期末應計算庫存商品的銷售總額,將成本結轉至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並已驗收入庫,合乎標准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託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於銷售的各種商品。
企業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核算庫存商品的增減變化及其結存情況。商品驗收入庫時,應由"生產成本"科目轉入"庫存商品"科目;對外銷售庫存商品時,根據不同的銷售方式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在建工程等領用庫存商品,應按其成本轉賬。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公司生產和銷售與主營業務有關的產品或服務所必須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資)和固定資產折舊等。「主營業務成本」 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賬戶:
1、賬戶性質:費用類賬戶。
2、賬戶用途:核算生產和銷售與主營業務有關的產品或服務所必須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資)和固定資產折舊等。
3、賬戶結構:借方記增加,登記發生的主營業務成本;貸方記減少,登記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4、明細賬戶: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