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講攤余成本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產品良率一般多少 2025-05-12 00:11:47

講攤余成本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6-11 12:40:14

㈠ 誰能通俗解釋下攤余成本個什麼概念,看了半天都不懂,書本的定義都不知在說什麼。

攤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實際利率(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

講個故事吧。比如說,企業發行一種債券,面值是1250元,票面利率是4.72%,期限是5年。

其實企業是想募集1250元的,但是他發現按照他這個票面利率發行的話,沒人買。後來企業折價賣,賣1000元。

本來價值1250元的債券,現在賣1000元,果然有人貪便宜買了。比如老王買了一份,很開心,到處跟人家說花了1000元買了1250元的東西,賺了250元。

到了第一年年末,老王收到企業給的利息59元,這時他的鄰居跟他說,現在市場利率是10%,你的1000元拿去做投資的話,應該有100元的收益啊,可你現在只收到了59元(1250X4.72%),還差41塊錢呢。

老王一聽急了,就去找企業理論,企業說現在我沒錢給你,那41塊錢就當是我再管你借的吧。老王後悔莫及,但是也沒辦法,誰讓自己貪便宜呢。這樣第一年年末,老王自己記賬的時候,提醒自己,我現在已經借給他們1041塊錢了。

第二年年末,老王算投資收益,當然就要用1041的本金來算了(1041X10%=104.1),這時企業還是給老王59塊錢,差了45塊錢,老王又去找企業理論,企業還是沒錢,這時老王自己說,那45塊錢就當是我借給你的啊。回家後,老王恨恨的說,我可是已經借給他們1086塊錢了(1041+45)。

暑去秋來,春來夏往,時間如梭。轉眼到了第五年末,企業借的錢到期了,老王算了算,尼瑪,老子剛開始花了1000塊錢買了個1250塊錢的債券,以為撿到大便宜,誰知道最後總共借給他們1250塊錢。

這時企業給老王送來了1250的本金和最後一期的利息59元,還送給老王一面錦旗「助人為樂、品德高尚」。現在老王再也不買債券了,改去學會計去了。案例中,每一期的本金就是攤余成本,就是把這250塊錢分攤到每一期。

因為一開始賣1250沒人買,企業就賣1000,剩餘的250分攤到每一期收,最後總共也能收到1250,。可以用這種方式理解。如果是溢價發行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1)講攤余成本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攤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實際利率(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

㈡ 通俗的講 攤余成本 到底是什麼意思

攤余成本一般都是指帳面價值(除了固定資產,因為固定反映的是原值,他的攤余價值是與累計折舊的差額)。
如企業的土地使用權,假設原來進賬成本為100萬,攤銷期為50年,經過10年的攤銷後其攤余成本為80萬元,已經攤銷了20萬。

㈢ 什麼是攤余成本攤余是什麼意思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㈣ 如何理解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用插值法計算出實際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本期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 應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120.4125。

㈤ 攤余成本的通俗理解是什麼樣的呢

攤余成本是指用實際利率(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5)講攤余成本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初始攤余成本就是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買價+相關費用。而所謂的實際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來對債券在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進行折現,使得折現所得現值總額等於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即初始攤余成本)。

在收到債券利息的賬務處理為,投資收益的確認金額等於初始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而這一確認的投資收益與實際收到的利息之間的差額就是對初始攤余成本的調整額。調整額為正,則攤余成本會增加,調整額為負,則攤余成本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