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地產開發企業結轉成本的方法有哪幾種可以按預計銷售收入比例分攤成本
對於房地產來說,結轉成本是其最重要的步驟。只有結轉了成本,才能知道房地產項目實現了多少收入,取得了多少利潤。利潤該怎樣分配。而房地產成本的結轉,因為涉及到房地產銷售、認購協議、銷售清單、施工、結算單等一系列的資料,和工程部、預算部、銷售部、財務部等部門,工程量浩大。結算成本的前期准備工作很重要,准備好了,才能按照步驟一步步的進行結算。
結算第一步:整理銷售資料,確認銷售收入
就是把銷售清單跟賬面上的收款金額進行核對,看看銷售清單的金額是否跟賬面金額「預收賬款」金額一致。銷售清單應該包括房屋面積、房屋位置、銷售單價、銷售總價、已經收款、欠款金額等要素。核對一致後,確認一下銷售收入和已經銷售面積,算出平均單價。按照.確認的銷售收入做憑證:
借:預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結算第二步:整理工程施工清單和結算單。
這個步驟比較麻煩,因為施工比較多,結算單有的可能有,有的可能沒有。一般應該把按照成本類別分別進行整理。也就是按照土地徵用費及拆遷補償費、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建設費、建築安裝工程費、公共配套設施費等類別,列出清單。清單的要素一般有編號、名稱、金額、增加減少金額、結算數。整理出來之後,分別算出各個類別的結算數。
結算第三步:整理好的清單跟賬面金額進行核對。
各個類別的金額與賬面同類別的科目余額進行核對,找出它們的差異原因,一般有以下原因造成金額與賬面金額不一致。
款項已經支付,但是施工單位沒有開具,由於在預付賬款掛著,造成賬面金額比金額要少。這樣的話,督促施工單位在結算之前,把開具過來。
2. 施工單位還沒有結算,也沒有開具,造成賬面金額比金額少。這樣的話,可以按照國稅發2008年41號文進行不超過10%的預提,進入到成本。
3. 施工單位質保金沒有開具。這個可以督促施工單位把質保金開過來。4. 施工單位因為疏忽,多開了,但是沒有付款,這樣的情況下,一般要把成本沖回
5. 有一部分成本,由於金額較小,既沒有簽,也沒有做結算。但是實際上已經發生。把這一部分成本按照類別,添加到清單裡面。
最後,清單金額和預提之後的賬面金額完全一致。
預提時候:
借:開發成本
貸:應付賬款-預提
按照這個金額結轉到開發產品。
借:開發產品
貸:開發成本
結算第四步:計算出開發產品成本單價,結轉開發產品到產品銷售成本。
這一步最重要的一點是確定結轉產品面積,這個面積應該等於可銷售面積+車庫面積+開發商可以辦理房產證的公共配套面積。開發產品單價=開發產品/結轉產品面積
根據第一步算出來的銷售金額,計算出來產品銷售成本
產品銷售成本=開發產品單價*已經銷售面積
賬務處理: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開發產品
這裡面一定要注意,開發產品和主營業務成本是有區別的,開發產品歸集的是全部成本對象,也就是說,開發產品是發生的全部的成本。而主營業務成本僅僅歸集的是已經銷售的產品的成本。只有在全部物業已經售馨,並且開發商沒有自留物業的時候,兩者才相等。
結算第五步:把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結轉到本年利潤。這一步跟其他行業的賬務處理一樣,不在贅述。
2. 餐飲行業不好取得發票 可以按收入的比例來結轉成本嗎
一般不可以這樣操作。
根據《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的規定,餐飲企業日常經營發生采購原料支出,應獲取正規發票來確認成本,但在企業實際運營管理過程中,普通的零星采購或者通過個人采購,不一定能取得發票,這無疑增加了企業稅收成本。
那麼,針對零星采購我們如何確認成本呢?
根據《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第八條和第九條規定,自2018年7月1日起,對方為依法無需辦理稅務登記的單位或者從事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個人,其支出以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或者收款憑證及內部憑證作為稅前扣除憑證,收款憑證應載明收款單位名稱、個人姓名及身份證號、支出項目、收款金額等相關信息。
根據對公告的解讀:當對方是從事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個人時,可以以收款憑證或代開的發票確認成本,而收款憑證就是俗稱的白條。
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判斷標準是:個人從事應稅項目經營業務的銷售額不超過增值稅相關政策規定的起征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的規定,小額零星經營業務可按以下標准判斷:
按月納稅的,月銷售額不超過10萬元;
按次納稅的,每次(日)銷售額不超過300-500元。
(具體標准按照各省有關部門規定執行)
對於個人銷售貨物,是按次繳納增值稅。只有餐飲企業每次從個人采購的貨物低於起征點(300元-500元)時,收據才可以作為稅前扣除憑證。只要每次從個人的采購額超過起征點,均需要憑借發票入賬才可以正常稅前列支。
因此,對於日常采購量較大的餐飲企業,建議通過大型市場采購取得正規發票或與對方協定應開具發票等,在極少數符合政策要求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收款憑證。
3. 想問一下關於外賬按比例結轉成本的
一. 這個沒什麼規定的 銷售額是你的銷售收入,而醫療器械成本則是你在生產或采購固定資產·或醫療器械的采購成本發生的各項支出,兩者之間沒有什麼配比關系。收入和成本也可以根據當月的市場行情還估算,但成本的估算要麻煩一些,畢竟要考慮到市場采購成本和發生的各項稅費支出等問題。
二. 商品銷售結轉成本可以按銷售額的一定比例結轉,一般在商業企業中運用,當成本與價格之間也即毛利率比較均衡時,可以運用按銷售額比例結轉,然後調整成本差異;但工業企業是不能按銷售額比例結轉成本的,而必須先計算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進行分攤到產品的成本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及單位成本,然後在產品銷售時再按產品單位成本結轉產品銷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