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進口的物品成本怎麼算
進口貨物成本包括買價,海運費,海運保險費,報關報檢費,關稅,進口消費稅等一系列與購貨有關的費用,但不包括可以抵扣的進口增值稅。
給你舉一例:
假設進口貨物買價10000歐元,1歐元=10人民幣,進口海運費5000元人民幣,海運保險300元人民幣,假設關稅完稅價格等於CIF價(即海關對申報價格不作調整),14%關稅,10%的消費稅,17%的增值稅。
先來計算一下:
進口貨物CIF價(關稅完稅價格)=10000×10+5000+300=105300(元)
進口貨物應交關稅=105300×14%=14742(元)
進口消費稅=(105300+14742)/(1-10%)×10%=13338(元)
進口增值稅=(105300+14742)/(1-10%)×17%=22674。6(元)
則這批貨物成本=105300+14742+13338=133380(元)
會計處理:
借:庫存商品 133380
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 22674.6
貸:銀行存款——歐元 (10000×10)100000
——人民幣 56054.6
⑵ 自營進口商品的采購成本包括
自營進口商品的采購成本包括:
1、采購物資、設備本身的價格,也就是產品價格;
2、運費,將物資從供應商送至配送地點所需要的運輸費用;
3、裝卸費,將物資裝車、卸車所需要的人工或機械費用;
4、還有就是稅費,包裝費,垃圾清理運輸費等其他費用;外地運
5、雜費(包括運輸、裝卸、保險、包裝、倉儲等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6、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包括挑選整理過程中發生的工、費支出和必要的損耗,扣除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
7、大宗材料的市內運雜費;
8、按規定應由買方支付的稅金和進口物資應支付的關稅;燒油企業購入燃料油所支付的燒油特別稅。企業自籌外匯購入物資應分攤的調進外匯價差,也應計入物資的采購成本。
法律依據:《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辦法》第七條
采購人需要采購的產品在中國境內無法獲取或者無法以合理的商業條件獲取,以及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確需采購進口產品的,應當在獲得財政部門核准後,依法開展政府采購活動。
第八條
購人報財政部門審核時,應當出具以下材料:
(一)《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申請表》(詳見附1);
(二)關於鼓勵進口產品的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復印件;
(三)進口產品所屬行業的設區的市、自治州以上主管部門出具的《政府采購進口產品所屬行業主管部門意見》;
(四)專家組出具的《政府采購進口產品專家論證意見》。
第九條
采購人擬采購的進口產品屬於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明確規定鼓勵進口產品的,在報財政部門審核時,應當出具第八條第(一)款、第(二)款材料。
第十條
采購人擬采購的進口產品屬於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明確規定限制進口產品的,在報財政部門審核時,應當出具第八條第(一)款、第(三)款和第(四)款材料。
采購人擬采購國家限制進口的重大技術裝備和重大產業技術的,應當出具發展改革委的意見。采購人擬采購國家限制進口的重大科學儀器和裝備的,應當出具科技部的意見。
第十一條
采購人擬采購其他進口產品的,在報財政部門審核時,應當出具第八條第(一)款材料,並同時出具第(三)款或者第(四)款材料。
⑶ 從國外進口產品需要的費用成本有哪些
進口國外產品需要的費用由如下幾部分組成:國外運輸及保險費用、裝卸貨費用、稅種費用(關稅、增值稅等)、報關提貨費、進口商品的檢驗費和其他國內運輸費、代理費、其他費用等。如有不懂,可電話聯系了解
⑷ 從國外進口產品需要的費用成本有哪些
從國外進口產品需要的費用成本有:國外運輸、運輸保險、卸貨、進口稅、進口商品的檢驗和其他公證、銀行、報關提貨、國內運輸、外貿公司代dai理費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