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會計報表已出如何做成本核算
擴展閱讀
石油卡掛失了怎麼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體產品哪個好 2025-05-12 14:24:51

會計報表已出如何做成本核算

發布時間: 2023-06-09 20:14:43

㈠ 成本會計的核算流程

成本會計的核算流程如下:
(1)按統計產量和單位工資標准計算的人工費用與成本計算單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組)產量記錄,審查是否被匯總計入產量統計報表中。
⑶對於採用標准成本法,抽取生產通知單或產量統計報表、工時統計報表和經批準的工時、標准工時工資率、直接人工的工資匯總表等資料,運用核對法進行審查。
①根據產量和單位標准工時計算標准工時總量,再乘以標准工時工資率,以審查其是否與成本計算單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的計算與賬務處理是否正確,直接人工的標准成本的年度內有無重大變更。
⒊製造費用成本抽取製造費用分配匯總表、按項目分列的製造費用明細賬、與製造費用分配標准有關的統計資料及其相關原始記錄。
⑴審查「製造費用」賬戶借方發生額歸集的製造費用內容是否正常,開支的標准、發生的費用是否是應歸屬於本期的生產費,不符合規定的應剔除計稅處理。製造費用成本項目中,固定資產折舊為其中的主要內容,其審查方法在第五節中講解。
⑵在製造費用分配匯總表中選擇一個產品,核對其分攤的製造費用與相應的成本計算單的製造費用是否相符。
⑶製造費用的分配、計算選擇的標准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分配的方法有無變更,防止採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多分配應稅產品成本,相應少分配免稅產品成本。審查發現此類問題應重新正確計算,作出會計調整。

㈡ 成本會計的問題我該如何下手做賬 .怎樣核算成本呢

首先向你致以敬意,可以看出來,你是個認真負責的會計。看你提供的資料,可見你還是對企業的情況下了一番功夫的。而且我感覺你的思路方向是對的。企業成本的基礎工作一是管好倉庫,(我家裡有多少東西),二是算清消耗,我應該用多少東西,(我每月應該消耗多少)三就是如何節約了(這是成本管理的目標)。第一步,盤好倉庫,徹底的盤點一次,並做好明細台帳。然後定下你的核算方法,是先進先出,還是後進先出或加權平均。第二步,算好消耗,既然每個產品所耗用的零件是一樣的,而且零件都是外採的。那麼,先算出每件產品需多少元件,合計多少金額,這個就當做是一個標準的材料消耗,這個消耗還可以細分為一個產品需消耗A元件多少個,多少錢,B元件多少個,多少錢。這個可以和技術部門配合起來做。每個月產出100件產品共實際消耗了多少和你的標准消耗比較,差距就是成本可以做的文章了。第三個問題,你說電子元件小怎麼核算的問題。可以這樣,買個台稱用來稱10個元件,然後推算出一包的元件是多少?工人領用時要根據平時的日產量發放。你說的丟失問題,可以設個損耗,比如加個2%的損耗,100個裡面允許丟2個此類的。然後直接人工可以分攤到產品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每月的在產品,月底時未完工產品,你可按完工產品的一半來計算。
從你的描述可以看出來,你們企業產品成本不高,利潤不低,所以老闆也不是太重視生產成本,不然怎麼會說出元件小掉了,丟了的你怎麼算的話,因為這些元件本不該丟,不該掉,老闆都不重視那就是元件太便宜,產品利潤太高,他不在乎。你們的產品應該是技術含量比較高。這樣的話你也要考慮下老闆的喜好。除了生產成本,更要注意各部門的期間費用的花銷。另外你也要影響他,估計老闆是做技術出身,你要告訴他,不管他重視不重視,是想浪費還是想節約,帳要先算清楚,總得知道自己該花多少錢才行呀,然後他自己想多花,少花在於他自己,這就叫成本受控。不然一本胡塗帳,誰也說不清,誰說的都有理,不利於企業發展。當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成本後,第一,別人也不好胡弄他,第二,他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做些偏移,比如給這個部門多點,那個少點。這樣他自己也心裡清楚,因為錢是他自己的不是嗎?
還漏掉了一點,也是關鍵,就是采購。因為所有的零件都是外採的,所以對外采價格的控制也是一個關鍵點,也要受控。因為電子元件的價格比較透明,你可以在市場上了解到公允的價格,如果你們單位的需求量特別大,也可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降低采購價格。

㈢ 餐飲行業會計應該怎樣成本核算詳細一點。

餐飲行業財務報表一般分以下幾塊:

一、收入

凈收入=主營業務收入 - 打折、抹零等

二、其他收入

三、主營業務成本

水產類、肉類、蔬菜豆製品類、水果類、米面蛋點心類、調料干貨類、酒水飲料類、自製飲品類;

四、毛利率(總收)


五、毛利率(凈收)


六、銷售費用合計

1、固定費用(租賃費、裝修費攤銷、商業保險)

2、顧客折增

3、人工成本總額(工資、社保、員工餐、福利費、宿舍費用)

4、常規費用(燃料費、水費、電費、物料消耗、紙巾、清洗費等等)

七、管理費用合計

招待費、招聘費、總公司管理費、其他

八、財務費用合計

刷卡手續費、金融機構手續費、利息收入、其他

九、營業外支出

十、稅金及附加

十一、利潤總額

十二、所得稅費用

十三、凈利潤

十四、凈利潤率

如果對您有幫助,麻煩您請採納哦。祝您生活愉快!

㈣ 成本會計怎麼做賬

成本會計做賬流程如下:

1、首先是料件領用的明細表,領用的材料和成品以及半成品,用來核算當月領用的成本中。

2、然後是人工分配表,把當月生產線的直接人員的工作分配到工單上面,按照工作中心的匯總工時,這也是分攤制費的標准之一。

3、接著是製造費用分攤表,以誰受益誰承擔的規定,把當月的制費多次分配到工作中心或是產品中心。

4、最後是完工產品的成本分析,按當月完工產品的所有成本,假如當月全部按銷售單價銷售完,來計算產品的毛利。

總結

1、領用的材料和成品以及半成品,來核算當月領用的成本中。

2、把當月生產線的直接人員的工作分配到工單上面。

3、把當月的制費多次分配到工作中心或是產品中心。

注意事項:要按明細一步一步的製作。

㈤ 請問成本核算報表是怎樣編制

1、企業成本報表編制要求是數字准確和內容完整。

2、成本報表是用以反映企業生產費用與產品成本的構成及其升降變動情況,以考核各項費用與生產成本計劃執行結果的會計報表,是會計報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報表資金耗費和產品成本及其升降變動情況,用以考核成本計劃執行結果。

3、產品成本作為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情況的綜合性指標,是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

(5)會計報表已出如何做成本核算擴展閱讀:

編製成本報表注意事項:

1、真實性:即成本報表的指標數字必須真實可靠,能如實地集中反映企業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

2、重要性:即對於重要的項目(如重要的成本、費用項目),在成本報表中應單獨列示,以顯示其重要性,對於次要的項目,可以合並反映。

3、正確性:即成本報表的指標數字要計算正確;各種成本報表之間、主表與附表之間、各項目之間,凡是有勾稽關系的數字,應相互一致,本期報表與上期報表之間有關的數字應相互銜接。

4、完整性:即應編制的各種成本報表必須齊全;應填列的指標和文字說明必須全面,表內項目和表外補充資料,不論根據賬簿資料直接填列,還是分析計算填列,都應當准確無缺,不得隨意取捨。

5、及時性:即按規定日期報送成本報表,保證成本報表的及時性,以便各方面利用和分析成本報表,充分發揮成本報表的應有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本核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本報表分析

㈥ 成本會計核算方法,成本整個賬務流程

一。.成本會計核算方法:http://ke..com/view/1243596.htm#2_5
二。.工業企業一般成本核算流程和分錄:
1、材料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2、發生的工資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支付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3、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
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4、結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5、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6、計提營業稅及附加稅(增值稅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
應交稅金—應交教育費附加
應交稅金—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7、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成本和稅金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8、結轉本月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9、結轉本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營業費用
財務費用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㈦ 如何進行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是指「在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中對所發生的費用進行歸集和分配並按規定的方法計算成本的過程」。
成本核算分為傳統成本核算和作業成本核算。
註:成本核算主要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

二、核算方法的選擇
無論什麼工業企業,無論什麼生產類型的產品,也不論管理要求如何,最終都必須按照產品品種算出產品成本。按產品品種計算成本,是產品成本計算最一般、最起碼的要求,品種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訂單生產,可使用分批法。
同時因小企業一般不對外籌集資金,(待查措詞)不向公共部門報送報表,所執行的也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企業會計制度》或《小企業會計制度》,執行的是參照稅法規定的一種四不像的盡量能起到一些避稅效果的會計政策。這在本文所要介紹的核算方法上也能體現出來。

三、相關科目設置及核算思路
1. 不再分別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科目,將其合並為一個生產成本科目,不按產品設明細帳,直接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電力(燃料動力)、製造費用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大項費用進行歸集。因為一般中小企業經營范圍有限,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歸屬到具體產品外,其它項目並不能歸屬到具體產品,核算到產品沒有實際意義。但當所用原料及所產產品區別較大,可以按產品設明細帳;也可不設,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謂的以表代帳。
2. 因中小企業車間劃分不明顯或雖明顯但傳遞手續不完善,製造費用科目不按車間設明細帳,直接設機物料、修理費、折舊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車間費用進行歸集。同時因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多參加生產管理,對這種由管理人員參與且發生不會太多、金額不會太大的與生產有關的差旅費、辦公費沒必要再設製造費用-辦公旨同。差旅費什麼的二類科目。而是直接記入管理費用。製造費用月底不先進行分配,而是轉到生產成本科目後統一分配。
3. 原材料范圍。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產品構成比例較大的幾種做為原材料,這樣即能減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進入了成本,可起到一點避稅作用。
4. 對車間月末已領未用的原材料,酌情處理:若價值較低,歸入當月即可;若價值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5. 廢品損失只在管理上做處理,不單獨做成本核算。
6. 若管理上或生產工藝上非常有必要,設自製半成品科目。否則不設。
7. 不設在產品科目。生產成本科目月末余額即為其成本(分配方法見下)。
8. 不設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記入製造費用---機物料或修理費明細科目,同時設備查帳以備管理需要;若需要設,亦採用一次攤銷法,入帳同時即進行分配。
9. 關於折舊,建議按稅法規定的年限計算,可省去納稅調整的辛苦。稅法沒有明確規定的,再參考財務制度的規定。
10. 對於在產品構成中所佔比重較小且數量眾多的存貨建議採用實地盤存制計算每月實際消耗量。
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資料的取得
(一)、日常
1、成本計算離不開倉庫和車間等單據的傳遞、歸集、整理等,這就需要企業起碼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如庫房管理制度,生產
2、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記錄、生產通知單、領料單、入庫單等資料要及時轉交會計部門。
3、.日常發生的與生產有關的費用歸入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科目。
(二)月底
1.計提折舊, 結轉製造費用科目到生產成本科目。
2.取得原材料庫月報表,先比對已入財務帳原材料與庫房所報購入數量是否有出入,若有應屬發票未到者,要估價入帳。原材料發出採用加權平均法。
3.取得工資相關資料,計提工資及福利費。
4.由生產車間相關部門提供各工序在產品數量及完工程度。
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生產費用支出的審核。對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應根據國家、上級主管部門和本企業的有關制度、規定進行嚴格審核,以便對不符合制度和規定的費用,以及各種浪費,損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經濟責任。

(2)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企業的生產類型不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也就有所不同,應根據企業生產類型的特點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並根據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

(3)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對發生的各項要素費用進行匯總,編制各種要素費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計入有關的生產成本明細賬。對能確認某一成本計算對象耗用的直接計入費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資,應直接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其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對於不能確認某一費用,則應按其發生的地噗或用途進行歸集分配,分別記入「製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綜合費用賬戶。

(4)進行綜合費用的分配。對記入「製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賬戶的綜合費用,月終採用一定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並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以及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

(5)進行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的劃分。通過要素費用和綜合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均已歸集在「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有關的產品本明細賬中。在沒有在產品的情況下,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總成本;在有在產品的情況下,就需將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按一定的劃分方法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劃分,從而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6)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在品種法、分批法下,產品成本明細賬中計算出的完工產品成本即為產品的總成本;分步法下,則需根據各生產步驟成本明細賬進行順序逐步結轉或平行匯總,才能計算出產品的總成本。以產品的總成本除以產品的數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