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醫生告訴你什麼是成本
擴展閱讀
工具欄怎麼固定顯示出來 2025-05-14 03:13:50
崩壞三如何下資源語音包 2025-05-14 02:50:06

醫生告訴你什麼是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6-02 22:10:21

1. 成本是什麼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從另一個角度成本上講也可以是做出某種選擇必須付出的代價,當人們"舍魚而取熊掌"時"魚"便是人們的成本,當商家投資時,商家的付出貨幣等便是商家投資的成本。

【一般定義】

1、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2、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3、成本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應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計量。

4、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

【詞語解釋】

成本

[ 拼音 ]chéng běn

[基本解釋 ] 生產某一產品所耗費的全部費用。

[詳細解釋 ]

1.生產和銷售一種產品所需的全部費用。

清 包世臣 《中衢一勺·小倦遊閣雜說三》:「善治 淮 鹺者,必反其道而用之。先結清前案,截斷眾流,然後講求言利之方,釐剔成本,使六省之民,皆食賤鹽以暢銷路。」

2.現成的本子。

清 黃人 《<清文匯>序》:「若夫別標格,求師法,則有先正精選成本在,非不佞所敢知矣。」

[ 近義詞 ] 老本本錢

[ 反義詞 ] 利潤






2. 成本是什麼意思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2)醫生告訴你什麼是成本擴展閱讀:

1.按概念形成可分為理論成本和應用成本。

2.按應用情況可分為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產生依據可分為實際成本和估計成本。

4.按發生情況可分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時間可分為歷史成本和未來成本。

6.按計量單位可分為單位成本和總成本。

7.按計算根據可分為個別成本和平均成本。

8.按包括的范圍可分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

9.按生產過程中的順序關系可分為車間成本和工廠成本。

10.按生產經營范圍,可分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11.按與收益的關系可分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

12.按與決策的關系,可分為相關成本和非相關成本。

13.按與現金支出關系,可分為付現成本和沉沒成本。

14.按與計劃的關系,可分為計劃成本和預計成本。

15.按數量變化關系,可分為邊際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別成本。

16.按可否免除,可分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7.按可否推遲發生,可分為可遞延成本和預計成本。

18.按發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為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

19.按形態,可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

20.按發生與產品生產的關系,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21.按產品成本的構成情況,可分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22.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稱為沉沒成本。

3. 什麼是成本

所謂成本,是指對象化了的費用,即以產品為對象計算分配的費用。比如企業本月共發生100萬元生產費用,分攤到A、B、C三種產品頭上,分別為30萬元、60萬元和10萬元,這就變成A產品的生產成本為30萬元、B產品的生產成本為60萬元、C產品的生產成本為10萬元。成本是與費用有密切聯系的一個概念,只有將費用與營業收入相配比,以計算當期的利潤時,才把成本列入費用這一大概念之中。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它有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成本屬於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即成本是構成商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商品生產中生產要素耗費的貨幣表現;
2.成本具有補償的性質。它是為了保證企業再生產而應從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的價值;
3.成本本質上是一種價值犧牲。它作為實現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可以是多種資源的價值犧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資源價值犧牲;甚至從更廣的含義看,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在經營決策中所用的機會成本就有這種含義。

4. 什麼是成本什麼是利潤舉個例子!謝謝!

所謂成本,是指對象化了的費用,即以產品為對象計算分配的費用。比如企業本月共發生100萬元生產費用,分攤到A、B、C三種產品頭上,分別為30萬元、60萬元和10萬元,這就變成A產品的生產成本為30萬元、B產品的生產成本為60萬元、C產品的生產成本為10萬元。成本是與費用有密切聯系的一個概念,只有將費用與營業收入相配比,以計算當期的利潤時,才把成本列入費用這一大概念之中。生產成本亦稱製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
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
所謂利潤,是指公司、企業在一定期間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果,即收入與費用相抵後的差額,它是反映經營成果的最終要素。利潤是公司、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綜合反映,是公司、企業會計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收入大於費用,其凈額為利潤;如果收入小手費用,其凈額為虧損。利潤通常包括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等幾部分。營業利潤是反映公司、企業營業活動的財務成果,包括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投資凈收益反映公司、企業投資活動的財務成果,是投資收益和投資損失相抵後的余額;營業外收支凈額是反映與公司、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那些活動所形成的收支,是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相抵後的余額。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

5. 成本是什麼意思

成本是商品經濟范疇的一個概念。它是指你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需要耗費的一定資源,這個資源可以包括人力成本,資金成本,社會成本等等各方面。

6. 什麼是成本,什麼是費用,成本和費用的聯系和區別

什麼是成本,什麼是費用:
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廣義的成本指取得各種資產的代價。狹義的成本僅指生產產品所付出的代價,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即計入成本的費用。所以,發生的費用不一定都是成本,成本是對象化了的費用。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成本和費用的聯系:1.成本和費用都是企業除償債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以外的支出的構成部分;2.成本和費用都是企業經濟資源的耗費;3.期末應將當期已銷產品的成本結轉進入當期的費用。
成本和費用的區別:成本是對象化的費用,其所針對的是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2.費用則是針對一定的期間而言的。
費用是資產的耗費,其目的是為了取得營業收入,獲得更多的新資產;成本則是對象化了的費用;費用有時有支出相伴隨,但支出卻不一定是當期的費用。支出中凡與取得營業收入有關的部分,即可表現或轉化為費用,否則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