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盤點時半成品如何計算成本
機械行業的半成品計價有三種方式:
1、半成品量不大、加工程度不深,可以採用原材料成本計價以簡化核算處理的工作量。
2、半成品加工程度比較固定,結果量較大,採用計劃成本計價較為合理。計劃成本中包括原材料成本和加工工時分攤相關費用的成本。
3、結存量很大,加工程度也不穩定時採用實際成本法計價。除領用的材料直接計入成本外,按加工工時分攤相關費用。
B. 半成品成本的計算和結轉可以採用什麼方式
採用先進先出法FIFO和加權平均法WAAP來計算和旦仔森結轉半成品成本。根據相關信息查詢,先進先出法是根據入庫時間,將最先入庫的半成品先出庫,以此來結轉成本,加權平均法是根據不同批次的半成品,計算出每批次的半戚纖成品的平均成本模畝,然後根據銷售的數量來計算出平均成本,以此結轉半成品成本。
C. 自製半成品成本如何核算
你寫得太復雜。
成本核算,首先要梳理單據流轉過程。無論發貨到哪裡,相應的單據都要填好,與實物流轉一樣。
然後,憑單據統計實際從倉庫領料、注塑領料等等。每一加工工序都設立成本計算單。領料組裝,以組裝後產品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核算成本。
每個成本對象上領多少料,領什麼料,都要有詳細記錄,才能據以進行成本核算。
D. 請教高手用分步法怎樣計算完成品和半成品成本急!!!十分感謝!
分步法分為:逐步結轉、平行結轉
1.逐步結轉分步法 逐步結轉分步法是指按照產品加工的順序,逐步計算並結轉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後加工步驟才能計算產成品成本的一種方法。按照產品加工順序先計算第一個加工步驟的半成品成本,然後結轉給第二個加工步驟,這時,第二步驟把第一步驟結轉來的半成品成本加上本步驟新發生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即可求得第二個加工步驟的半成品成本,如此順序逐步轉移累計,直到最後一個加工步驟才能計算出產成品成本。逐步結轉分步法就是為了分步計算半成品成本而採用的一種分步法,也稱計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逐步結轉分步法適用於大量大批連續式復雜生產的企業。這種企業有的不僅將產成品作為商品對外銷售,而且生產步驟所產半成品也經常作為商品對外銷售。例如,紡織廠的棉紗,鋼鐵廠的生鐵、鋼錠等,都需要計算半成品成本。答案補充
2.平行結轉分步法 平行結轉分步法是指在計算各步驟成本時,不計算各步驟所產半成品的成本,也不計算各步驟所耗上一步驟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計算本步驟發生的各項其他成本,以及這些成本中應計入產成品的份額,將相同產品的各步驟成本明細賬中的這些份額平行結轉、匯總,即可計算出該種產品的產成品成本。這種結轉各步驟成本的方法,稱為平行結轉分步法,也稱不計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E. 怎麼核算半成品的成本怎樣歸集半成品的所消耗的原材料
首先得知道半成品的材料成本
也就是說半成品照樣得有BOM(是由哪些材料組成,用量多少)
半成品肯定得有單獨的生產車間或生產線
那麼獨立車間或產線所產生的人工及相關費用就得計入半成品中
半成品完工數以入倉庫數為准,人工和費用可以根據標准工時或入庫數量來攤銷進成本
如果是在一個車間或一條產線生產
那麼半成品材料成本=期初在產品+本月領料-本月完工成品耗用
F. 機械加工成本如何計算
機械加工成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計算:
原材料費用包括(外購零件,采購材料下料自製零件),前提是要做好基礎工作。加工費(全部工序外發加工費,部分工序外發加工)。共同費用的分攤(工資折舊機物料)等,可以用工時法分攤,如實在不好分可以用產值法。每個零件或按圖號的原料成本核算,從下料開始算,要分攤損數帶襲耗,像鋼板,鋼管等。外發加工費的核算,核算到每個零件。共同費用的分行虛攤,工資等就是按這個零件加工的小時分攤。前提是當月各零件或按圖號工薯兄時單要齊全和正確。
G. 賬外材料經加工後的半成品如何計算成本啊急......那個高人指點下
半成品的價格=材料費用+工序工時*工序價格
H. 機械加工企業生產成品核算用哪些公式以及核算方法
機械加工企業生產成品核算公式以及核算方法按企業的生產類型和生產特點來確定。具體如下:
一、產品生產成本計算方法中的生產類型:
不同的企業。按生產工藝過程和生產組織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
1.按生產工藝過程的特點來分,可分為:①單步驟生產:也叫簡單生產,是指生產技術上不間斷、不分步驟的生產。如發電、熔鑄、採掘工業等。②多步驟生產也叫復雜生產,是指技術上可以間斷、由若干步驟組成的生產。如果這些步驟按順序進行,不能並存,不能顛倒,要到最後一個步驟完成才能生產出產成品,這種生產就叫連續式復雜生產。如紡織、冶金、造紙等。如果這些步驟不存在時間上的繼起性,可以同時進行,每個步驟生產出不同的零配件,然後再經過組裝成為產成品,這種生產就叫裝配式復雜生產。如機械、電器、船舶等:
2.按生產組織的特點來分,可分為:①大量生產。它是指連續不斷重復地生產同--品種和規格產品的生產。這種生產一般品種比較少,生產比較穩定。如發電、採煤、冶金等。大量生產的產品需求一般單一穩定,需求數量大。②成批生產;它是指預先確定批別和有限數量進行的生產。這類生產的特點是品種或規格比較多,而且是成批輪番地組織生產。這種 生產組織是現代企業生產的主要形式。③單件生產。它是根據訂單,按每一件產品來組織生產。這種生產組織形式並不多見。主要適用於一些大型而復雜的產品。如重型機械、造船、專用設備等。
不同的企業,成本管理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樣。例如,有的企業只要求計算產成品的成本,而有的企業不僅要計算產成品的成本.而且還要計算各個步驟半成品的成本。有的企業要求按月計算成本,而有的企業可能只要求在-批產品完工後才計算成本等。成本管理要求的不同也是影響選擇成本計算方法的一個因素。
二、產品生產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
不同的企業,由於生產的工藝過程、生產組織,以及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成本計算的方法也不--樣。不同成本計算方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成本計算對象不同。二 是成本計算期不同。三是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的分配情況不同。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品種法: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種方法。由於品種法不需要按批計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驟來計算半成品成本,因而這種成本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等。或者雖屬於多步驟生產,但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業,如小水泥、制磚等。品種法一般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稱定單法。是以產品的批次或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主要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的多步驟生產。如重型機床、船舶、精密儀器和專用設備等。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個生產周期(即從投產到完工的整個時期)作為成本計算期定期計算產品成本。由於在未完工時沒有產成品,完工後又沒有在產品,產成品和在產品不會同時並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產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產品的生產步驟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步法適用於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驟生產。如機械、紡織、造紙等。分步法由於生產的數量大,在某一時間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產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產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產品完工後再計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計算成本,並且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I. 半成品成本如何計算
不同企業成本核算方式不同,主要有3種:作者:閔桐企業管理
鏈接:https://zhuanlan.hu.com/p/19893225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移動加權平均法貨的計價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種存貨計價方法。即企業存貨入庫每次均要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新的平均單位成本, 並以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確定領用或者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永續制下加權平均法的稱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舉例:在第一次發出時,期初是300,2萬。8日風入200,2.2萬,到10日發出時,共計500,4.2萬。則加權平均單價為4.2萬除以500件等於 84元。所以10日發出的成本為400*84=33600元。10日余額為100件,8400元。從10日到28日第二次發出做為一個「月」來計算。期初就是10日的余額 100件,8400元,入庫為20日購入300件,2.3萬,合計為400件,3.14萬。則加權平均單價為3.14/400=78.5元。所以,28日發出成本為200*78.5=15700元。28日余額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為一個「月」計算,沒有發出。所以,31日余額為400件,金額為15700+25000=40700元總計,全月採用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的發出存貨成本為:33600+15700=49300元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准確,但計算起來的工作量大,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後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2、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數量和本月全部進貨數量作為權數,取出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期初的進貨成本,計算出本月存貨平均單位成本,以此作為基礎算出本月的發出存貨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庫存實際成本。主要適用於生產企業的產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原材料的成本核算。加權單價=(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舉例:如果原有材料單價5元,數量5個,一次購入原材料實際單價6元,數量6元,那麼當發出原材料時,我們算發出成本的單價則為:(5*6+5*6)/(5+6)=5.45元/個在全月平均法下,採用全月平均法使得本期銷貨成本介於早期購貨成本與當期購貨成本之間。這種方法計算得到的銷售成本不易被操縱,因而被廣泛採用。全月平均法作為一種平均價格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價格波動趨勢的影響;存貨計價工作可以分散在月內進行。缺點:不利於核算的及時性;與現行成本相比畢竟物價是隨行就市的,有比較大的差異。3、先進先出法物料的最新發出(領用)以該物料(或該類物料)各批次入庫的時間先後決定其存貨發出計價基礎,越先入庫的越先發出。採用先進先出法時,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接近現行的市場價值。
J. 你好,請問電子廠當月生產未完工的的半成品要怎麼核算它的成本呢謝謝
半成品成本的核算方法很多。大家常用的一種就是半成品的材料成本是據實計算的,按照消耗計算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一般是按照瞎孫叢定額成本計算的,舉個例子,本月生產凱磨成本的人工磨櫻費總額是3萬元,如果產成品5000件,根據測算,每個成品所佔用的人工費是5元每個,那麼半成品的人工成本就是5000元,車間的其他費用按照人工費在成品和半成品的分攤比例進行分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