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短期總成本與邊際成本的計算
短期總成本與邊際成本之間是求導的關系,所以 SMC=dSTC
本題中SMC=0.1*3Q2-2*2Q+15*1+0
總成本=平均成本×產量,平均成本=總成本/產量,邊際成本=Δ總成本/Δ產量。
在短期內,由於平均成本包含固定成本,而邊際成本卻不含有固定成本,因而,在一般條件下邊際成本上升或下降都快於平均成本。並且,邊際成本曲線在平均成本曲線的極值點相交。
(1)由總成本怎麼算邊際成本擴展閱讀:
短期固定成本(FC):這是廠商在短期內支付不變生產要素所支付的價格,如機器、廠房、設備的折舊,銀行貨款的利率,管理人員的工資,固定成本不隨產量的變動而變動,即產量=0時,仍然需要支付,不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
② 已知總成本函數C(x)=3+x ,求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函數C'(x)=1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單位的產量(Output)隨即而產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稱為邊際成本。由定義得知邊際成本等於總成本(TC)的變化量(△TC)除以對應的產量上的變化量(△Q):總成本的變化量(
Changes
in
Total
Cost)/
產量變化量(
Changes
in
Output)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參見網路的解釋
③ 已知總成本函數,怎麼得出邊際成本函數(這個雖然簡單但是我一直都不會)
邊際成本函數就是對總成本函數求導函數,即為邊際成本。
C(Q)= 2/3 * Q^3 - 16Q^2 + 180Q
C'(Q)= 2Q^2 - 32Q + 180
(3)由總成本怎麼算邊際成本擴展閱讀
邊際成本和單位平均成本不一樣,單位平均成本考慮了全部的產品,而邊際成本忽略了最後一個產品之前的。例如,每輛汽車的平均成本包括生產第一輛車的很大的固定成本(在每輛車上進行分配)。
而邊際成本根本不考慮固定成本。邊際成本法是管理會計的一種方法。用於計算企業一定時期產品或勞務的生產成本,對製成品和在產品、存貨計價,計量企業獲得的利潤。在邊際成本法下,企業所有的成本都要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按照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工會定義;邊際成本法是一種會計制度,在此制度下,成本單位僅包括變動成本,某一時期的固定成本全部由邊際貢獻毛益中銷記。
④ 邊際成本如何計算
首先明確一下邊際成本的概念:邊際成本是指額外增加一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量。
換做數學公式就是: 邊際成本=總成本變動量/產量變動量
在經濟學中,邊際成本用MC表示
為了便於你理解,舉一個例子:
假設一家咖啡店,生產2杯咖啡的總成本是3.5元,生產3杯咖啡的總成本是4.3元,那麼我們就說「第3杯咖啡的邊際成本為0.8元」,用上面公式計算就是:(4.3-3.5)/(3-2)=0.8元
(4)由總成本怎麼算邊際成本擴展閱讀
作用
邊際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變化規律,配合邊際收入,計算邊際利潤。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可行。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不可行。
邊際成本的變化規律:
邊際成本的變動規律與平均成本的變動規律相似,也先隨產量增加而降低,達到一定規模後開始增加。只不過它達到最低時的產量比平均總成本及平均變動成本的較小,在平均總成本與平均變動成本達到最低點時,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
⑤ 邊際成本如何算
邊際成本=總成本變動量/產量變動量。
邊際成本是指額外增加一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量。
例:生產某種產品 20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200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1000元。若生產 1001個時,其總成本200800元。
即:邊際成本=(200080-200000)/(1001-1000)=80元。
⑥ 總成本和邊際成本的區別是什麼總成本和邊際成本的計算公式
1.總成本又稱「壽命周期成本」。指產品從研製、生產、使用、直到淘汰整個時期的成本。壽命周期成本包括製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製造成本包括產品從用戶提出需要開始研製起,經過設計、試制到生產這一階段所消耗的費用,用G來表示。使用成本包括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維修費用,管理費用等使用階段所消耗的費用。
2.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帶來的效益)。 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簡寫為MC或MPC。
總成本TC(total cost)是總固定成本(TFC)和總變動成本(TVC)之和。TC=TVC+TFC
邊際成本:增加一單位的產量隨即而產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稱為邊際成本。由定義得知邊際成本等於總成本(TC)的變化量(△TC)除以對應的產量上的變化量(△Q):總成本的變化量/ 產量變化量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即:
邊際成本=總成本的變化量/產量變化量
拓展資料:
邊際成本和單位平均成本區別:
1.邊際成本和單位平均成本不一樣,單位平均成本考慮了全部的產品,而邊際成本忽略了最後一個產品之前的。例如,每輛汽車的平均成本包括生產第一輛車的很大的固定成本(在每輛車上進行分配)。而邊際成本根本不考慮固定成本。邊際成本法是管理會計的一種方法。用於計算企業一定時期產品或勞務的生產成本,對製成品和在產品、存貨計價,計量企業獲得的利潤。
2.在邊際成本法下,企業所有的成本都要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按照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工會定義;邊際成本法是一種會計制度,在此制度下,成本單位僅包括變動成本,某一時期的固定成本全部由邊際貢獻毛益中銷記。這樣處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理由是:每生產一件產品,變動成本都會起變化,而固定成本則不管產量多少都支付。因此,貢獻毛益首先用於彌補固定成本,如補償有餘就是利潤,補償不足就是虧損。
⑦ 邊際成本率計算公式
邊際成本的計算公式:邊際成本率=總成本的變化量/產量變化量。
邊際成本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邊際成本遞增的根本原因就是邊際產品的遞減原則。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
(7)由總成本怎麼算邊際成本擴展閱讀:
1.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單位的產量(Output)隨即而產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稱為邊際成本。由定義得知邊際成本等於總成本(TC)的變化量(△TC)除以對應的產量上的變化量(△Q):總成本的變化量( Changes in Total Cost)/ 產量變化量( Changes in Output)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2. 如何計算?
首先明確一下邊際成本的概念:邊際成本是指額外增加一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量。
換做數學公式就是: 邊際成本=總成本變動量/產量變動量
在經濟學中,邊際成本用MC表示
為了便於你理解,舉一個例子:假設一家咖啡店,生產2杯咖啡的總成本是3.5元,生產3杯咖啡的總成本是4.3元,那麼我們就說「第3杯咖啡的邊際成本為0.8元」,用上面公式計算就是:(4.3-3.5)/(3-2)=0.8元
3. 當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收入(單位產量售價)高於邊際成本時,是劃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個單位產量的收入不能低於邊際成本,否則必然會出現虧損。只要增加一個產量的收入能高於邊際成本,即使高於總的平均單位成本,也會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
因此計算邊際成本對制訂產品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理論指出,當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
⑧ 邊際成本怎麼算
圖解:
拓展資料: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單位的產量(Output)隨即而產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稱為邊際成本。由定義得知邊際成本等於總成本(TC)的變化量(△TC)除以對應的產量上的變化量(△Q):總成本的變化量( Changes in Total Cost)/ 產量變化量( Changes in Output)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