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輔助生產實際成本為什麼這樣算的
擴展閱讀
王者一天能積攢多少鑽石 2025-05-16 07:40:07

輔助生產實際成本為什麼這樣算的

發布時間: 2023-05-23 02:51:15

『壹』 什麼是輔助生產成本

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通常採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順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數分配法和計劃成本分配法。
1、
直接分配法
(1)直接分配法是指各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直接分配給除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各受益產品、單位,而不考慮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的勞務的情況。
(2)適用范圍
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量差異較大時,分配結果往往與實際不符,因此,這種分配方法只適宜在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不多、不進行費用的交互分配對輔助生產成本和產品製造成本影響不大的情況下採用。
2、順序分配法
(1)順序分配法,也稱為梯形分配法。是指各輔助生產車間按受益多少的順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最前,先將費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後面,後將費用分配出去。
(2)適用范圍
該種分配方法不進行交互分配,各輔助生產費用只分配一次,分配結果的正確性受到一定的影響,計算工作量有所增加。故這種分配方法只適宜在各輔助生產車間或部門之間相互受益程度有明顯順序的情況下採用。
3、交互分配法
(1)交互分配法,是對各輔助生產車間的成本費用進行兩次分配。首先,根據各輔生產車間相互提供的產品或勞務的數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單位成本(費用分配率),在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進行,然後,將各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後的實際費用(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費用加上交互分配轉入的成本費用,減去交互分配轉出的成本費用),再按提供產品或勞務的數量和交互分配後的單位成本(費用分配率),在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各受益單位進行分配。
(2)適用范圍
在各月輔助生產費用水平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為了簡化計算工作,可以用上月的輔助生產單位成本作為本月交互分配的單位成本。
4、代數分配法
(1)代數分配法,是運用代數中多元一次聯立方程的原理在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情況下的一種輔助生產成本費用分配方法。首先,應根據各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產品和勞務的數量,求解聯立方程式,計算輔助生產產品或勞務的單位成本;然後,根據各受益單位(包括輔助生產內部和外部各單位)耗用產品或勞務的數量和單位成本,計算分配輔助生產費用。
(2)適用范圍
採用代數分配法,其費用成本分配結果最正確。但在輔助生產車間較多的情況下,未知數較多,計算復雜,因而這種分配方法適宜在計算工作已經實現電算化的企業採用。
5、計劃成本分配法
(1)計劃成本分配法,是指輔助生產車間生產的產品或勞務,按照計劃單位成本計算、分配輔助生產費用的方法。輔助生產為各受益單位(包括其他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的產品或勞務,一律按產品或勞務的實際耗用量和計劃單位成本進行分配。
(2)適用范圍
採用該種分配方法,輔助生產產品或勞務的計劃單位成本必須比較正確。

『貳』 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製造費用之間的區別

製造費用是車間管理人員的費用。包括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辦公費用等。

輔助生產成本是生產成本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的,起到輔助生產的作用。

輔助生產成本:屬於企業輔助生產車間為生產產品提供的動力等直接費用,可按輔助生產車間設置,在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明細核算後再轉入「基本生產成本」明細科目。

製造費用包括:

1、間接材料費:指企業生產單位再生產過程中耗用的,但是不能歸入某一特定產品的材料費。

2、間接人工費用:指企業生產單位中不直接參與產品生產或其他不能歸入人工的人工成本。

3、折舊費:指固定伍磨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損耗而轉移到成本費用中的價值部分。

4、其他支出:包括水電費、差旅費、辦公費等等。

區別:
1:」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兩科目均屬於成本類科目,其用途是歸集各項生產費用,計算產品的成本。」生產成本「的成本項目中包括了」製造費用「。

2:核算的具體內容和程序不同,」製造費用「賬戶只反映車間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生產成本「歸集生產的全部費用,包括了製造費用。

3:企業生產過程中發生的製造費用先在」製造費用「賬戶歸集,期末再按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結轉到「生產成本」的各產品明細賬中,與先期計入生產成本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一起匯總計算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

(2)輔助生產實際成本為什麼這樣算的擴展閱讀:輔助生產成本的核算

(1)企業本月發生的各項直接輔助生產費用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等

(2)月終,分攤計入輔助生產成本的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3)月終,輔助生產成本按一定分配標准分配給液橘毀各受益對象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產品鬧備銷售費用、產品銷售成本、其他業務支出等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叄』 請問如何分配輔助生產費用啊

1.直接分配法:是將輔助生產費用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各部門承擔的方法.(只對外分,不對內分)
分配率=輔助生產費用/輔助生產向外提供的勞務量
某部門應承擔的輔助生產費用=接受的輔助生產勞務量
*分配率
應用的條件:輔助生產內部各部門間提供勞務不多的情況下使用.不進行交互分配也棗茄灶不影響成本的正確性.
2.順序分配法:是指各種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的費用分配應按照輔助生產車間受益多少的順序排列,由前向後依序進行分配的方法.
排序的方法是受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將費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後面,後將費用分配出去.
分配的方法是排在前面順序下的輔助生產費用要向後面順序下的輔助生產車間分配費用,但排在後面順序的輔助生產不向前面順序的輔助生產分配費用.
一順序下 二順序下 三順序下 外部各部門
第一順序凳扮下的分配率=該順序下的全部輔助生產費用/
該輔助生產提供的全部勞務量
中間順序下的分配率=(該輔助生產車間的輔助費用+排在前面
順序輔助生產車間分配轉入的輔助費用)/該輔助生產向後及輔助生產以外的各部門提供的勞務量
最後順序下的分配率=(前面各順序分配轉入的費用+本車間發
生的費用)/本車間向輔助生產以外的各部門提供的勞務量
3.交互分配法:是先在各輔助生產部門之間分配輔助生產費用,然後再在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受益部門之間進行分配輔助生產費用的方法.(兩次分配法,第一次對內分配,第二次對外分配).
第一次分配率=某輔助生產車間的費用/該輔助車間全部勞務量
納卜某輔助車間應分配的其他輔助生產費用=其受益量*分配率
第二次分配率=(某輔助生產車間發生費用+第一次分配轉入的
-第一次分配轉出的)/對外提供的勞務量
適用條件:各輔助車間相互之間提供勞務數量較多的情況下使用
4.代數分配法:根據解聯立方程的原理,計算輔助生產勞務或產品的單位成本然後根據各受益單位(包括輔助生產內部.外部各單位)耗用的數量和單位成本分配輔助生產費用的方法.
適用條件:在計算工作已經電算化的企業使用.
5.計劃成本分配法:是以計劃單位成本進行分配輔助生產成本的方法.(既包括輔助生產內部也包括輔助生產 外部)
具體計算(1)按計劃分配:各部門應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各該部門耗用的某輔助生產勞務量*計劃單位成本
(2)計算各輔助生產的實際成本=各輔助生產的實際發生費用+計劃分配轉入的成本
(3)計算並結轉實際成本與以分配的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轉入管理費用,節約用紅字,超支用藍字.
適用條件:計劃資料完整的企業.

『肆』 輔助生產實際費用 怎麼計算

用計劃成本分配法計算輔助生產實際費用公式就是:計劃成本分配法的實際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歸集的費用+按計劃分配率分配轉入的費用。輔助生產成本差異=實際成本-按計劃分配率分配轉出的費用。如果>0的話,超支差異,轉入管理費用借方。如果<0的話,節約差異,可以用紅字進行轉出。計劃成本分配法指的是按照計劃成本將費用在各輔助生產車間進行分配以及調整的一種方法,又叫做「內部結算價格分配法」。具體來說,就是根據各輔助生產車間來為各受益車間以及部門提供服務的數量,然後按照計劃單位成本分配給各受益車間以及部門,其中包括受益的其他輔助生產的車間,然後用各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實際費用,再加上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分配來的費用同按照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分配數之間的差額,然後對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受益單位進行追加的分配,或者是將其差額全部計入到企業管理費。

會計

會計就是把企業有用的各種經濟業務全部統一成以貨幣為計量單位的,通過記賬、算賬以及報賬等一系列的程序來提供反映企業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的經濟信息。會計通常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的,運用專門的方法,對企業、機關單位或者是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並且全面地反映和監督的一項經濟管理的活動。具體來說,會計就是對一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的核算以及監督,並且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會計方法一般是有: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以及會計檢查方法。會計的對象指的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具體指的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也就是資金運動或者是價值運動。會計目標也稱為會計目的,是要求會計工作完成的任務或者是達到的標准,也稱作財務報告的目標。會計的反映職能:會計主要是從數量方面來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的情況,通過一定的核算方法,從而為經濟管理提供數據資料。反映職能應該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後的反映,也就是貫穿於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會計應該對實際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需要以合法真實的自我憑證為依據,要有完整的並且連續的記錄,並且按經濟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統的數據資料,從而便於全面掌握經濟活動情況,考核經濟的效果。會計的監督職能:會計的監督主要是利用會計資料以及信息反饋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加以控制和指導,包括了事前、事中以及事後的監督。會計監督除了貨幣的監督,還有實物的監督。

『伍』 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計劃成本分配法

按計劃分配輔助生產費用是先是按勞務的計劃單位成本分配輔助生產部門為各受益單位(包括其它輔助生產部門)提供的費用,然後再將輔助生產部門實際發生的費用(包括交互敗仔信分配轉入的費用在內)與按計劃成本分配出去的費用的差額,即成本差異,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受益單位。
因此是不察輪會產生虛增費戚讓用的情況。

『陸』 輔助生產的成本計算怎樣計算


供電費用分配率:24000/30000=0.8
供水車間分配律:20000/12500=1.6

②輔助生產車間之間交互分配成本
供電車間的用水費用:800*1.6=1280
供水車間的敏派用電費用:5000*0.8=4000

③計算交互分配後對外分配費用
供電車間對外分配費用
24000+1280-4000=21280
供水車間對外分配費用
20000+4000-1280=22720

④交互分配對外分配律
供電車間對外分配率
21280/(30000-5000)=0.85
供電車間對外分配律
22720/大好(12500-800)=1.94

⑤其他部門攤銷的費用
基本生產車間攤銷的用電費用
22000*0.85=18700
基本生產車間攤銷的用水費用
9200*1.94=17848
管理部門攤銷的橋仿賀用電費用
3000*0.85=2550
管理部門攤銷的用電費用
2500*1.94=4850

『柒』 生產輔助材料的成本計算,是否有什麼公式或規律

一般生產輔助材料的成本,是根據主料在不同產成品貨半成品的耗用比率來進行分配的。
簡單說,辦法一般是先將本期主料的成本和輔料成本計算出來,相除得到分配比率,然後根據不同產品主料耗用的不同,分別計算不同產品耗用主料的成本金額,再乘以分配率,就是該產品輔料的耗用。
當然這種分配方式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同產品主料和輔料的消耗比率基本是一致的。
如果不一致,首先要根據主料在各個產品的不同比率計算加權數,然後再匯總求出各個輔料的耗用。
可能這么寫比較抽象,舉個例子(例子不一定合適,僅為說明用):
假設某工廠生產甲、乙兩種產品,主料都是A材料,甲產品單件耗用A材料5公斤,乙產品單件耗用A材料7公斤。兩種產品的生產都需要輔料B材料,其中甲產品單件耗用B材料0.3公斤,乙產品單件耗用B材料0.5公斤。上個月甲產品共生產30件,乙產品共生產20件,A材料共耗用3000元,B材料共耗用500元,問如何分配?
1、主料的分配:主料在甲、乙兩種產品間的分配比率是:(30*5):(20*7)=15:14
2、輔料的分配:輔料在甲、乙兩種產品間的分配比率是:(30*0.3):(20*0.5)=9:10
那麼甲分配的主輔料分別是1551.72元(3000*15/29)和236.84(500*9/19)元
甲產品的總成本1788.57元,單位成本為59.62元
同樣算出乙產品總成本1711.43元,單位成本為85.57元

『捌』 怎麼理解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

題主您好,之了很高興為您解答!

一、直接分配法

不考慮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勞務或產品的情況,將各種輔助生產費用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受益單位。

適用於: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供產品和勞務不多、不進行費用的交互分配、對輔助生產成本和企業產品影響不大的情況。

優點:分配一次,計算簡單;缺點:分配結果不夠准確。

希望能夠幫助您,我是之了,您的會計摯友!望採納!免費領取2019初級會計全套課程,歡迎一起探討會計問題,不定期分享干貨哦~

『玖』 輔助生產成本指的是什麼

輔助生產指主要為基本生產車間、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服務而進行的產品生產和勞務供應。有時也對外銷售和服務。 輔助生產費用,是指企業所屬輔助生產部門為生產提供工業性產品和勞務所發生的各種輔助生產費用. 二..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 為了歸集所發生的輔助生產費用,應設置「輔助生產成本」或「生產成本─輔助生產 成本」科目,按輔助生產車間及其生產的產品、勞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即:輔助生產費用明細賬)。 日常發生的各種輔助生產費用,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科目的借方進行歸集。需要說明的是,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製造費用,可以直接在「輔助生產成本」 科目的借方歸集;也可以通過「製造費用」科目進行,月末再結轉到「輔助生產成本」科目的借方。若為計算簡單,可直接歸屬於「輔助生產成本」 三.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 由於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的可能是產品,也可能是勞務,所以核算的方法也不太一樣。若提供的是產品,其核算同於基本生產車間的產品,若提供的是勞務,則應根據輔助生產車間所提供的產品或勞務的數量及其受益單位和程序等情況的不同採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分配。 分配遵循統一的分配原則,即根據輔助生產車間所提供的 產品和勞務數量,採用一定的分配標准和方法,將費用從「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或「輔助生產」賬戶的貸方分別轉入各有關賬戶。 [編輯]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在各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受益單位,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的產品和勞務,不互相分配費用。 2.計劃成本分配法; 計劃成本分配法是指根據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的產品、勞務數量及其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為各車間、部門提供服務的產品和勞務數量應分配的費用。對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實際成本與按計劃成本計算的分配額之間的差額,為了簡化核算,可不再按受益比例進行分攤,而直接增加或沖減製造費用或管理費用。 3.交互分配法。(又叫二次分配) 交互分配法是指輔助生產車間的費用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分配。第一階段將各輔助生產車間互相提供的服務量按交互分配前的單位成本,在輔助生產車間之間進行第一次交互分配;第二階段再將各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後的費用(即原費用加上交互分配轉入的費用,減去交互分配轉出的費用),按其提供給基本生產車間和其他部門的服務量和交互分配後的單位成本,在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各受益單位之間進行分配。 (這是輔助生產分配的一般性原則) 4.順與分配 順序分配法,是指個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的費用是按照受益多少的順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將費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後面,後將費用分派出去。 代數分配法,是運用代數中多元一次聯立方程的原理,在輔助車間之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的情況下的一種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方法。採用這種分配方法,首先,應根據個輔助車間相互提供產品勞務數量,求解聯立方程式,計算輔助生產產品或勞務的單位成本;然後,根據各收益單位(包括輔助車間內部和外部)耗用產品或勞務的數量和單位成本,計算分配輔助生產成本。